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来源 :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有幸面对面接触到一些抗战老兵,听他们叙述如何穿过硝烟踏着凹凸不平的大路小道跌跌撞撞一路走到今天这般风平浪静,他们深深浅浅的心路历程沉甸甸挥洒在太行山的沟沟坎坎中。记得县民政局负责人与我核实见面人员时,提笔划掉两个名字,说是刚刚去世的;又勾出10多个,说这些或卧病在床或因听力记忆已经完全不能沟通。说完后他自己轻轻叹了一声。这是一份一年比一年更短的名单,所以他们的话语才越发珍贵且沉重。于是极力想写下一些文字。然而却引来几位文友一片质疑声:抗战胜利70年已过,你还写它做什么?咨询一些报刊编辑,回答更是干脆:去年我们组回大量抗战题材的稿子都没有发完,今年更不发了,请见谅!
  不存在见谅,我万分理解。文学报刊也与新闻媒体一样,总会身不由己被冠以明确的风向。此刻,他们早已蜂拥转向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路上,你都可以看得到那些竟相追逐的脚步杂沓在一起,卷起阵阵尘浪。
  抗战老兵们,自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缓缓驶过之后,便被紧随而来新的热浪无情挤到队伍的尾巴上。
  把他们燃烧到沸点,又把他们打回冷宫。
  老兵们衰老到连握枪的力气都失去了,只能默默回到队尾,再等10年。
  然而,这些平均年龄都已超过90岁的老兵,有几人可以再支撑10年?
  他们本来就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大山里,他们可以被忽略,但剥夺他们做为文学人的资格,却让人万分感伤。
  认识他们,更多的是2015年9月3日电视机里一闪而过的镜头。那一刻,他们的眼睛盈满泪水,他们的心高高扬起。与上一个10年相比,他们更加苍老,可因为那一刻他们又回到战士,所以精神十足。他们曾经用生命打下新中国,许多人却是平生第一次走进首都,看到天安门。面对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他们激情澎湃,心潮起伏,他们庆幸自己的生命长河中有一段光辉岁月被人铭记。有一位整整100岁的老兵,仰望北京多年,这次对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阅兵式耿耿于怀。他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不让他以老兵的身份去趟天安门?
  掷地有声,击痛我心!
  100岁的老人,还有没有下一个10年?10年之后,世界还在不在他们眼里?
  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最后的荣耀。
  其实,他们都明白辉煌的短暂,所以提到下一个10年时,他们笑说等不到了,已经活很久了。历史的大潮一浪接一浪,不可能因它们而作特别停留。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们真的站在那个长长的队伍中翘首盼望。大多数时候,他们与每一个老去的农民一样,在身体尚可的情况下出来晒晒太阳。晒不动时,也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漫长的时光。太阳下那些伙伴,也从不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不知道他们有比自己更荣耀的地方。是啊,即便他们突然有一天披红戴花被接走,还不是要很快回来,在腋下夹一个草垫,把更多的时光消磨在那个土墙根旁?
  最温暖,莫过于阳光。
  2015年,是每一个老兵被宠幸的一年。即便过了9月3日,还是有许多相关人员上门,银行的送纪念币,民政局的慰问,媒体的采访,陌生人求合影。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老兵,就这样被串起来,重新回到那个烽火连烟的时光。
  近几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了不少高龄文化名人,他们都曾用各种艺术形式,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过突出成绩。采访他们时,见面总会很辗转,也总会被提前告知,说话要控制时间,问题要避免尖锐。他们的家人,也总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善意”提醒你谈话应该终止。这些国宝级名人,确实该引起我们足够的保护与尊重。以致于接触这些伤痕累累的老兵之前,我也曾提心吊胆,怕他们年龄太大不能说太多话,怕他们一年当中见了太多的媒体而拒绝再咀嚼,更怕那些枪林弹雨勾起他们内心深处尘封了多年的柔软。然而想不到的是联系每一个都出奇顺利,与他们聊天,在屋檐下,在炕头上,在玉米堆里。他们的曾孙辈随意击打着太爷爷的拐杖,拨弄着太爷爷的胡须。他们的家人不催促,不阻止,只在忙碌的间隙偶尔为我们某个话题投来一叹,一笑。我曾几次想到这些同样是重量级老人之间的差别,此刻才明白,一来是这些老兵长年与大山土地为伍,经得住任何风吹雨淋;二来更在于老兵有效期这一原因。10年一遇,怎会挑挑拣拣?长年寂寞的他们惟有紧紧拉着来人的手,用一双几乎失去听力的耳朵努力分辨着每一个声音,用残存的记忆极力为你讲述曾经的往事。而他们的家人,这些每天与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也只是一遍遍给你续上放了桔子粉或红糖的水,用一颗纯朴的心招待这10年一遇的尊贵客人。
  采访过程中,从没有一个老兵表示出疲惫的眼神,更没有一个老兵的家人流露出逐客举动。他们只是为曾经失去的战友沉默,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他们一遍遍叮嘱,别忘苦难的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
  每一次告别,老兵都依依不舍,并坚持拖着带伤的身体送我出门。
  不忍,一遍遍再回首,看他们孤立风中。
  2015年的秋天,我是最后一个走进他们的媒体人。于是他们不止一个问:已经没人来了,你?
  我确定自己没有走错门,然而也确实忽略了应该有的时效性。
  他们的语气不喜不悲,不怒不怨。他们比我更明白,属于他们的主场,已经落幕;他们一遍遍说,得到的已经好多。
  他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与他们聊天之后是为了写下一些文字,因此他们不会去计较更不会想到,会由于他们老兵的身份而导致一篇文章不好发表。尽管,有一位爱看书的老兵在每一天的报纸里用心搜寻属于他们的文字并精心收藏。
  他把这些文字,连同岁月一起合在2015这个纪念日里。
  “明年就没了。”清晰记得当时他笑着对我说这话,此刻咀嚼,却有着无穷的忧伤。
  英雄之花,只能绽放短暂的一年;再待花开,还需漫长的十年。
  10年之后,我还能再追踪到他们中的谁?
  一位朋友曾在诗中写道:伟人啊/我不能只在纪念你的日子里/怀念你!   对于英雄的老兵,何尝不是?
  他在冬日的河谷逆风垂泪
  风,贴着浊漳河水面飘过来,夹杂了初冬河流的寒意。
  他在河对面的马路边,坐在一堆刚收回的玉米里,认真地一穗穗剥着外皮。一身中国旧式陆军服装,一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帽,黝黑的脸,浑身散发着老兵的气息。
  他的面前,就是浊漳河,就是著名的里庄滩。1938年春天,八路军129师在这里应对日军108师团3万兵力发起的9路围攻。那个4月,太行山的春风里夹着飕飕的寒意,连轰隆隆开过来的汽车玻璃也闪耀着刺刀的光芒。
  他叫郭贵云。那一年,刚刚8岁,在不该懂事的年龄过早见证了人世间的悲凉,逃难岁月伴随他从幼年到少年。哭泣、尸体、鲜血、火光、枪炮声成为他视线与听觉中的全部内容。
  容不下。
  每一天,都太漫长。
  里庄滩南岸的窑头村,就是我出生的村庄。站在村子高处的庙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里庄滩。里庄滩,说的就是里庄村前的浊漳河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治市最大的河流浊漳河水还在滔滔地翻滚,夏日如果不架一座独木桥,谁都过不了对岸。那时候,过桥是一件难事,木桥太窄,总是要边走边看脚下,总是要不小心看到桥下汹涌的河水,便要一阵眩晕,有人因此掉进河里也是时有的事。这条浊漳河水发源于榆社县北部的三县垴,是浊漳河北源,流经武乡县丰州镇下关、上司乡韩庄、故县乡里庄、大有乡长乐、监漳镇等村后进入襄垣县境。因为有了这条河,里庄滩的景色才更加风情灵秀。小时候,附近村里的男孩个个“狗刨”水平一流,全是得益于这条河。7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这里迎来一个庞大的剧组,这些身着八路军装束的演员们,在里庄滩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争”画面。附近村庄的大人孩子,结伴站在河两岸嘻嘻哈哈一惊一乍看着那些遥远的故事,有的小孩子还淘气地闯进画面。河这边有些小伙伴就忍不住,跃跃欲试着去渡河,有几个就沉浮于湍急的水中,被看到的大人们骂着救起。
  里庄滩的“战争”继续上演,“敌我双方”时而岸上时而飘浮在齐胸的水中。孩子们边叫着过瘾,边焦急地打问着登上荧幕的时间。
  那时候的荧幕故事,大多是此类血腥的战争。最想看的是结尾,我军大胜,敌人尸首遍呈,余下的俘虏举手投降;最想听的是冲锋号声,随着奋勇冲杀的战士们长久地激动人心。然而尽管这样,终归不解个中滋味,不去想这些“画面”就是曾经发生在家门口的事实。那些尸首当中,也有我们亲亲的先人。
  剧组再现当年,周边有大批百姓其实是翻江倒海地痛,比如郭贵云。那时他不到50岁,战争的伤痕还深深植在内心。里庄滩那次大规模拍电影,他说看了,又说没看。
  1938年春天,刚刚解冻的浊漳河水把积压了一冬的情绪汹涌地迸发出来,欢快地从榆社流到武乡县城再一路向东南奔腾。老人们说,那时候战争的气氛有了,却没想到日军已经从根据地周围交通线上的博爱、邯郸、邢台、石家庄、阳泉、榆次、太谷、沁县、长治分9路悄悄袭来,目标直抵左权、榆社、武乡、襄垣,妄图摧毁我初创的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
  敌人一路走,一路烧杀。路经的村庄惨不忍睹,村民哭喊挣扎。鲜血,也顺着浊漳河汨汨地流。许多人家几口被杀,只剩鲜血流淌着嘶吼着寻找着各自的亲人。
  浊漳河水,声音也变得呜呜咽咽。
  桃花开了,溅满鲜血;柳叶绿了,被血染红。
  4月16日,日军108团25旅117联队3000余人耀武扬威出现在浊漳河谷。他们叫嚣,他们歌唱,他们趾高气扬,殊不知却已经钻进朱总司令早已设下的“口袋”,敌人的长蛇阵被我军截为数段。在里庄地段遭到围截的是我386旅772团一二营,他们在浊漳河北岸痛击敌人。而河对岸,我的老家窑头村,也很快迎来我771团,在庙上架起迫击炮。受到两面夹击的敌军时而北时而南,像无头的苍蝇沿着滔滔河水乱撞。
  这场战斗从上午9点持续到深夜,最终结果是敌人伤亡2200多人,我军缴获的各种武器与辎重,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当然,英勇的八路军也有许多英雄壮烈牺牲,比如772团2营5连指导员杜德镇,团部年仅16岁的通讯员邓丙彥,10连一个排的全体战士……鲜血一股股流进呜咽的浊漳河,随着强劲不息的河水挣扎,沉淀,交汇。河水怒吼着奔跑,躲闪,却逃不脱被染红的命运。
  浊漳河,毕竟是太行山中的水,深知两岸百姓的苦。于是它们放下仇恨,回头,拼命冲刷着日夜流淌的鲜血,呼唤着那些躲在山洞里大气不敢出的百姓。那时候,我年轻的爷爷还没遇到我奶奶,正与他的父母兄弟们慌乱地躲避着突如其来的枪林弹雨。
  这场战斗,同时袭击着一个又一个无辜的村庄,并因此导致一个村庄从地图上消失。
  这个上午,八路军几十名官兵抬着伤员来到故县乡胡家垴村,同时将痛击日寇的消息告诉村里人。一村人欢欣鼓舞,听到消息的一些附近村里的亲戚也赶了过来,分享喜悦。全村人开心着,忙着为八路军做饭,照顾伤员。一个只有6户人只一个家族的村庄,那天吃饭的人竟达到150多人,空前的喜悦笼罩了流过的硝烟。
  没想到刚吃过饭还未来得及收拾饭碗,一架日军的飞机擦着树梢飞来,把胡家垴村侦察得清清楚楚。八路军果断动员老百姓快速转移。
  当第一批腿脚利索的刚刚离开15分钟之后,日本鬼子就像发疯的狼一样包围了村庄,他们把仇恨统统撒在眼前的老弱病残身上。在一个叫胡国珍的百姓家里,先把包括5名八路军伤员在内的18个男人用铁丝从身体的鼻子、耳朵、胳膊等部位一一穿起来,之后用机枪一通扫射。年仅13岁的胡国珍尽管机智地未中弹先倒下,还是被万恶的鬼子用刺刀刺了7刀,刀中全部集中在小腹部,大小肠瞬间流出体外。之后,一群禽兽又将胡国珍的奶奶、母亲、大娘、婶婶、嫂嫂、姐姐以及年仅9岁的外甥女全部轮奸之后杀害。
  你们,一定听说过日本鬼子杀害孕妇,用刺刀挑出婴儿并将心肝当作下酒菜的事吧?那个下午的王家垴村,就真实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胡国珍的母亲与婶婶正怀着5个月身孕。   在场的幼儿,也被他们赶到一个窑洞,让他们趴在母亲流血的尸首上伤心嚎哭,之后残忍地将胡国珍父亲自己酿制的十几钵白酒浇在孩子们身上,点火活活烧死。
  其中的一些细节的残忍,原谅我无法使用文字表述。
  一个半小时,现场54口人(胡国珍家便有22口)全部被杀害。胡国珍的二大爷、二大娘及3岁的小堂弟,因事先躲进东窑的小里间,幸免一难。被刺了7刀的胡国珍,也有幸被二大爷从尸体堆里救出来,破肚漏肠的他经八路军及当地名医精心治疗两年后,九死一生方又尝得走路的滋味。
  可是,与世无争的胡家垴村,从此从地图上永久消失了,像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上一样。
  伤痛,却永远撕心裂肺,散发到无限大。
  武乡的这个春天,本该桃红柳绿,却要硝烟弥漫,血肉横飞。
  仇恨都变成刀枪与子弹。就是这一战,彻底粉碎了敌人“九路围攻”的阴谋,更击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无耻狂言。
  这场战斗,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长乐之战”。日寇再猖狂再残忍,里庄滩也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鬼门关”。
  郭贵云的村庄就在浊漳河北岸。硝烟弥漫的日子里,他快速成长,15岁便参加了八路军。他坦言,当时并不想参军,就是怕死。可村干部天天跟着做工作,不厌其烦,说到他无处可逃,于是跟着到了大队。吃过一顿饭之后,村干部告诉他,饭吃了,就算是公家的人了,穿上军装上战场吧。
  怕呀!战争紧迫,甚至没时间告诉他怎么打枪。枪一响,他就发抖。扣动扳机时,他甚至把头扭在身后。
  今天,85岁的郭贵云笑着,像讲别人的故事一样讲着自己的当年。
  战场是最好的老师,怕就得死。胆子,就是被枪炮声一点点训练出来的。之后,他随着385旅769这个猛虎团一路打壶关,打长治,打屯留,打到山东阳山,打过河南安阳,挺近大别山,也把自己结结实实打成一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
  他是幸运的,只脚趾受过不算太重的伤,可以安然回到自己的村庄,可以继续站在浊漳河边,看云开雾散,春花秋实,看历经沧桑的河水一年又一年不惊不乍,缓缓流淌。
  2015年,他又作为武乡的五位老兵代表之一,去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他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走进首都,终于看到电视里的天安门,看到国家领导人站在城楼上讲话。心潮澎湃中,听到北京的首长在耳边鼓励他,再活十年,再来北京。
  哈哈,八十五了,够本了!他边说边动容地笑。
  多年以后,他的一个女儿在里庄村的马路边开了小卖店,当年门前来来往往的军队,早已经升级换代为一辆辆飞驰的汽车。
  河上有了一座体面的桥,却没了曾经滔滔奔腾的浊漳河水。
  一切恢复到村庄该有的宁静。
  从郭贵云自己家到里庄,一路逆浊漳河而上,要经过长乐、型村等当年血雨腥风的这片战场。
  桃红柳绿了,芦苇碧了又黄了,庄稼熟了又收割了。浊漳河两岸的百姓一年年延续着春种夏收,年轻的人们,早已不知道战争的含义。然而战争结束之后好多年,每每行走在这片河滩,他的思绪总还是忍不住要跑回从前:战争,是不是有一天突然又会回来?甚至,他对哪里突然传出的鞭炮声也有了防备。由此会想,当年那些被河水冲刷走的战友,灵魂可安好?
  如今,河水浅到不像一条河,更不像太行山中的大河浊漳河。有时坐在河边他就想,也好,一切都流走吧。
  孩子们没处“狗刨”了吧?这话突然让他想起一位战友,四川籍,水性很好。他说那位小战士当年特别想跳进浊漳河里好好畅游戏耍一番,可是没有时间。于是商量着战争结束后来一场大比拼。然而仗还在继续,四川战友却被一颗子弹送到另一个世界。
  郭贵云忘不了他,是因为那个小战士有着他当初比不了的刚强,明知是送死,可就是要用一腔热血顶上!他年轻而温热的尸体就在身边,可郭贵云却连难过都顾不上。
  现在,那些关于战争的电影电视,演的都与真的一样。每每遇到,他就换台。
  不想看,不想看。
  面对一片萧瑟的河滩,他似给我说,更像喃喃自语。早上精神焕发一起出去的战友,晚上有许多就回不来了。说到这里,他头一低,把余下的话哽在喉咙里。
  长久沉默。
  至此,我方才明白他之前说起在里庄滩拍摄电影时说到“没看”二字的含义。当年,他一定像孩子们一样兴冲冲赶来观看。然而那些“战士”,那些场面,那些硝烟,一定触碰了他心头始终埋也埋不住的沉重。
  他,看不下去。
  一阵寒风袭来,迎面,吹皱面前浅浅的浊漳河水。
  他,背过身,长久地站立在风中的河谷里,垂泪。
  请,再给我十年时光
  已是深秋,落叶一路。
  从武乡县城一路向东,向洪水镇韩青垴村行进。
  之前与武乡县民政局沟通采访对象时,他们并没有把李月胜老人列入,缘由是他年龄太大了,腿脚及语言沟通怕都不顺畅。无意中看到他的出生年月,发现他是这份名单中惟一一名百岁老人。
  有些遇见,错过可能后悔一生。
  就这样,第一个便走进他的家门。
  多年了,没领略过浊漳河两岸深秋的滋味。落叶、芦苇、庄稼在秋风中交织呈现,竟相展现着秋之魅。顺着浊漳河水而下,在洪水镇一处岔道口作别浅浅的河流,自北而上。去往韩青垴村的路弯弯曲曲,但很顺畅干净。尽管是我的家乡,却是第一次走进这个区域——武乡县东部。秋日的乡村路上风景独好,饱满的果实已过了最轰轰烈烈的收割期,只有少量还待在地里,必是家里的主人因事忙碌拖延了带回它们的时间。只剩下秸秆的田地里,散发着淡淡的忧伤气息,满目尽是萧瑟之美。
  我在久违里迫不及待。
  院门开处,村支书在,李月胜的女儿在。
  这是一个像婴儿般干净与可爱的老人!坐在他身边,有一股想亲近他的冲动。岁月残酷,当月整整满100周岁的老人听力有了严重障碍。但纯净而天真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两条腿伸直坐在炕上,两手抱在两腿下,上身前后晃动着,嘴里时而还哼唱一些曲调,像被妈妈关在家的小孩子无聊玩耍。   他的云淡风轻,瞬间击碎我一颗汹涌澎湃的心。
  山河碎过,重整的疼痛也早已成为过往。每一天,风依然翻山越岭吹进太行山,再贴着浊漳河哗哗流动的水飘向远方。
  百年历程,早让岁月抹平,顺着风,顺着水,灰飞烟灭。
  突然觉得,还有什么不能化解?
  李月胜老人看着女儿,“抽根烟吧?”
  女儿说,“抽了又要头晕,你看人家这个女娃娃好看不?”
  于100岁的老人而言,我自然是一个女娃娃。于是我们聊天,很大声地,在他的左耳边。
  李月胜老人1938年3月参军。那时候,在武乡黎城通往河北涉县的东阳关至响堂铺一带的战斗正撼天动地地打响,八路军129师以386旅771团、772团;385旅769团3个团的兵力,伏击日军108师团辎重部队180辆由黎城开往河北涉县的兵力。
  徐向前副师长对阵森木少佐。
  那一场战斗,山谷雷动、硝烟弥漫;包围与突围较量,援救与打援争锋!最终以我方胜利宣告结束,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迫击炮4门、歪把子轻机枪18挺、三八式步枪数百支、黄呢子大衣上百套等。万般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没有驾驶员,日军的180辆汽车在熊熊大火中成为一堆废品。日军400多名随车军人,除三十几人漏网外全部被歼。
  这场战斗,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刘伯承、朱瑞、张浩、徐海东、傅钟、李达、薄一波等;国军方面曾万钟、李家钰、朱怀冰、高桂滋、武士敏、赵寿山等30多名少将以上高级将领,都在预定参观高地进行了现场观摩。这场历时两个小时激动人心的胜利大战,让国民党将领认识了游击战,坚定了两党合作必能抗战的信心。
  当然,战斗更极大地惊动了日军108师团的“皇军长官”,他们爱恨交织,对武乡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攻势越发凶猛。
  绵亘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的武乡县,再守不住一方静谧。山清水秀的上空瞬间被硝烟笼罩,勤劳朴实的百姓也难进自己家门。
  武乡地区的抗日烽火,全面点燃。
  仰天长叹,家园何在?
  23岁的李月胜,正是风华正茂绝代好年华,从此穿起军装,一头扎进抗战大队伍中。
  关家垴、中条山、围困蟠龙、解放段村、淮海战役等战斗,他至今都可以历数。那些惊心动魄,他说得云淡风轻。听得急,问得细,他便说,“打过七八十次战斗了,哪儿能记得清!”
  70年的岁月,流走的不仅是时光。
  翻开韩青垴村日历,战争年代一页页光彩照人。未穿军装之前,李月胜就是民兵,他们的队伍里,还出了个有名的“麻雀战能手”高贵堂。高贵堂与李月胜同村,年龄也不差几岁。1942年至1944年,日本人大规模“清剿”武乡后,他作为编村武委会副主任,带领民兵利用当地沟壑纵横的有利地形,广泛开展麻雀战,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140多次。那时候,太行山区的崇山峻岭间,到处都是高贵堂们的身影,他们经常利用熟悉的地形,翻山越岭,暗中袭击敌人,掩护百姓,有一次还虎口袭敌为八路军夺来20驮棉花。仅高贵堂一人消灭的敌人,就有几十个。
  时势造英雄。那个枪林弹雨的乱世,在这个太行山区的小县城里,成千上万的群众和民兵,利用筑起来的新工事——地沟、暗堡、冷枪洞,和闯进来的敌人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激烈斗争;一批又一批百姓扔下锄头,举起刀,端起枪,冲锋陷阵。杀敌英雄郝狗小、少年英雄李爱民、“孤胆英雄”程坦、视死如归张瑞林、坚强如钢武三林、大胆杀敌郑孟孩、虎口救人任胖则等等英雄人物名震太行,万世流芳。
  太行山,浊漳河,都是武乡的守护神。那个年代,滔滔浊漳河水汹涌地怒吼,每到夏秋之季,更是洪水暴涨之时。这个时候,当地民兵就会充分利用家门前河水的优势对敌。当时,李月胜村子所在地有一个闻名当地的暴庆堂中队,1942年9月的一个上午,忽然闻听,一股敌人从襄垣牛郎沟里出来,准备从北口渡过浊漳河,企图朝夕武乡西川、下北漳一带。
  与太行山里的百姓有着鱼水情深的浊漳河水,咋容敌人轻易来犯?
  李月胜老人挥着手说,小日本要进犯我浊漳河水,还不是对手!
  果然,当十几个鬼子被命令脱掉衣服,互相用绳子串起来,顶着衣服枪支下水渡河试水时,河岸这边的暴庆堂中队已经瞄准,在河中央袭击了他们敌人进不能,退不得,挣扎着一串儿倒在水中。岸上的敌人想出手帮忙而不能,只好一边还击,一边夹着尾巴逃窜。
  在今天,这些成了故事的事件说起来妙趣横生,李月胜老人也听得哈哈大笑。然而当年的烽火岁月,他这个响当当的军人,浑身上下的弦可是紧了又紧。
  一入伍就被扔进枪林弹雨中。两年之后,李月胜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李月胜在部队是机枪手,最大的官做到排长,可他记不清是哪一年。不管怎么说,当年这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领导着三四十名同样从各个村庄聚拢而来的年轻军人,趟泥水,钻沟壑,击退了一批又一批入侵的日军。
  关家垴,紧邻李月胜所在的韩青垴村,属于蟠龙镇。1940年10月,以反“扫荡”为中心的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关家垴歼灭战在这里点燃。
  关家垴很美,处于太行根据地腹心之地一个高高的山岗上,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万丈深沟,山顶是一片几百米方圆的平地,南面一个山坡接着另一个山坡。春夏秋冬,用各自最独特的风景固守着属于大山中的一方天空。关家垴村,就处在这个山岗的半山腰,村中散落着50来户人家,180多口人。那个秋风渐深的10月,日军36师团冈崎大队700多名官兵,带着100多名伤兵,以及沿途抢掠的400多头骡马,在从黄崖洞方向折回武乡县城不得的情况下,连夜进了山脊上的关家垴,夺占了山顶高地。
  村人被迫离开家园,逃进更深的山中。日军像主人一般,迅速构筑了工事,挖了一条又一条土沟,拆下老乡的门窗架在上面作掩护,还利用山顶上的坟包筑了机枪阵地。同时又派出100多人夺占了关家垴西南约一里多的柳树垴高地,使得两处高地互为依托策应,给我军歼灭敌人带来困难重重。   当时,我769团包括李月胜在内的1500多人正集结在关家垴西北的洪水镇中村一带,而且,彭德怀副总司令也从13里地之外的八路军总部砖壁村赶来亲自指挥。
  指挥所是一处坟地。坟地周围耸立着几棵大树,树叶也被惊得哗哗作响,气氛一片肃穆。
  10月30日拂晓4时,指挥所发出攻击信号。顿时,号角齐鸣,杀声四起。769团、总部特务团、772团、新10旅等分别从东西南北四路夹击围歼,将敌人控制在关家垴这个天罗地网中央。
  美丽的关家垴,就这样被迫践踏在枪林弹雨中。
  李月胜说,战争场面,就如你们看到的电影电视里一样惨烈。只是作为战斗员,他们没时间犹豫,没时间迟疑,念头只有一个,就是冲!就是杀!就是打!前面的倒了,后面的补上;一批人倒下,又一批人冲上。
  怕是什么东西?死是什么概念?
  走上战场,就时刻准备着牺牲。
  小小的关家垴村没有躲起来哭泣,全村尽管只有不到200人,却出现了一个个英雄。50户人家的村庄仅民兵武装队伍就发展了近50人,20多支枪,一挺机关枪,2门钢炮,并先后有20多人入伍参军。那一次战斗,以村民关兴河为“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为首的民兵们,也从头至尾参加了对敌围攻。之前的一年,村里的民兵队就一次又一次与扫荡的敌人展开顽强拼杀,仅关兴河一人就炸死10多个敌人,他的名字也上了太行小报,被冠以“猛张飞关兴河”,以及“杀敌英雄”的光荣称号。气急败坏的日军鬼子,竟然把他画成像以千元日币捉拿。
  小小的关家垴村,因了这些穿或不穿军装的英雄,越发威武雄壮。
  关家垴战斗,同仇敌忾!势在必胜!
  769团3连3排长李长林,神炮手赵章成,3营营长马忠全、通讯员何云志等英雄,以及壮烈牺牲的2营8连连长王恒忠等烈士,在那场战争中都成了我们应该铭记的英雄。从凌晨战斗到深夜,从地面打到空中,八路军终于占领了关家垴高地,漂亮地歼灭了号称精锐的冈崎大队。
  关家垴村,也被评为“杀敌、练武、生产模范村”,一个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炮火中成长为杀敌英雄。
  关家垴战斗这一年,村里还有一个13岁的少年蠢蠢欲动,一次次要求参加民兵而不成,无奈之下偷偷蹲在民兵演练队伍旁边,一个人跪下、起来、瞄准、射击,用一支从窑洞里挖出的破枪不停苦练一个军人应该具备的本领。
  关家垴战斗之后的第3年,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终于如愿参加了民兵组织,成了这个村庄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神枪武状元关二如。由于基本功扎实,成绩显著,18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被评为武乡(东)县民兵杀敌英雄,20岁在太行区首届群英大会射击比赛中夺得头名状元,被评为太行腹地一等民兵杀敌英雄,当场受到邓小平、李达、戎子和等首长的称赞。
  1943年7月18日深夜开始的决战蟠龙战斗中,关二如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战斗中,还未成年的关二如只一枪,就将一个扛着膏药旗的鬼子打了个倒栽葱。769团6连3排排长边喊“向二如学习”边带着队伍向前冲。关二如还在一个夜里,带着自己的队伍摸进蟠龙镇,救出10多个被捕的村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带领全区100多名青年民兵参加了上党战役,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1948年12月8日在淮海战役马围子口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
  烽烟滚滚,独唱英雄。
  他们以决绝的姿势仆倒在中华民族苍茫的土地上,英魂永存。
  李月胜老人起初说他在部队的日子里打了七八十次仗,其实是错误的。据记载,仅蟠龙一地的5个月当中,我军就与日军打了89次仗。
  老人磕磕绊绊回忆,蟠龙围困战,历时8个月零14天,共歼敌2100多名,伪军逃跑、投诚者240多名。后来,被我军俘获的伪军第一师副师长段炳昌在写给师长赵瑞的信中发出这样的哀鸣:“原以为大军所至,‘匪共’胆寒,民众依归,事实殊出意外,至今民众屡召不返,治安更风雨飘摇,前途困难重重……”最终,侵占武乡蟠龙达8个月之久的敌人在我广大军民的包围之下,被迫于1944年8月28日像过街老鼠一样偷偷溜出小镇,狼狈逃回段村,粉碎了当初想劫取柳沟丰富的煤铁资源的野心。
  此后,在蟠龙镇召开了万人庆功祝捷大会。
  “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今天,老人只能一遍遍重复这一句,来抒发他记忆中的美好心情。769团6连被选为“围困蟠龙模范连”;5连2排排长王凤才,14团营长钟明锋、排长靳小瑞,关家垴民兵关二如,马家庄民兵指导员马应元被选为太行区一等杀敌英雄;韩壁村农会主席韩国栋、和树辛、李马保被选为模范抗日干部;窑上沟民兵“张家班”、秦家烟李家两兄弟、太行“地雷大王”王来法、菜刀英雄李庆和,推鬼子落井的郝贵堂等被选为名震太行的抗战功臣。
  被裹在人流里的李月胜忘记了负伤的疼痛,用欢呼庆贺着队伍的又一次成功。
  曾经战场上杀气腾腾铁一般的军人,今天炕头上喜眉善目如孩童般的老人。再怎么联想,也难以叠合为一个人。
  于是,总想聊聊当兵时的心情,总觉得战争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是件可怕的事情。“怕也是个怕,”李月胜老人呵呵一笑,“当兵还怕死?怕死不当兵。”边说,边笑,前后晃动着轻薄的身躯。
  当兵就要受伤。李月胜老人解开衣服,让我看他的左奶头,已经没有了,只有一片大大的疤痕,就是当年攻打蟠龙镇时受的伤。而他右腰部的伤更重,一次战斗中,趴在地上的他正疯狂地扫射,却不料被对面飞过来的一颗子弹从右肩膀打进,子弹无情地一路深入,直穿到他的右腰,深深卡在身体中。鬼子的这颗子弹,竟然在他的身体里住了11年。直到1957年,家里条件渐渐好了一些时,老人才去长治做了手术。
  一颗仇恨的子弹摆在多年以后的阳光里,人到中年的李月胜尽量压制着一腔愤恨,却怎么也管不住他平静了多年的一颗心再次剧烈跳动。思绪,也不听话地跑回从前,一头栽进那段不堪的岁月中。   尽管在他的身体里住了11年,那颗子弹依旧冰一样冷。
  100岁的李月胜老了,早已不能自己行走。女儿说她在院子外面做饭时,父亲总想出去看她,看不到,就将脸贴在窗玻璃上努力张望,女儿怕父亲不小心摔下地,就时时举着一双面手一遍遍跑进来看他,像当年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女儿55岁了,两年前,才带着父亲从她所在的阳曲县回到韩青垴村,专心照顾父亲。之前的20多年,父亲一直跟着她,远离家乡。
  人老了,总想回来,最终思念成病。那是父亲亲手用枪炮打出来的土地,女儿知道那颗心有多么渴望再次深深亲近。于是抛开自己的家,带父亲回到大山深处久别的家中。
  如愿坐上自家炕头的李月胜,脸上展现出久违的笑容,恢复了曾经的红润。
  李月胜唯一的女儿李留萍是抱养的。李留萍出生20多天就来到李月胜家,那一年,李月胜已经45岁。之前,李月胜的爱人生过几个孩子,但都是一出生便夭折了。李留萍来后的第3年,母亲又怀了最后一个孩子,没想到次年却因难产而死,大人孩子都没保住。李留萍说从此以后,父亲就又当爹又当妈,与这个惟一的女儿相依为命。就连女儿当初坐月子,都是当爹的伺候。无法想象,战场上拿惯了枪支、田地里握惯犁耙的男人,如何站在灶台前给女儿熬稀饭,做面条,给襁褓中的婴儿洗尿片,清理卫生?
  “我爹可细心呢。”女儿说起父亲,泪光盈盈,“可怜的,一生受了太多苦痛。”
  脱离了子弹天天在身边飞的日子,转业回村后,李月胜当上了“干部”,负责组织宣传工作。虽不必担惊受怕打仗了,可村里的事也不少,起早贪黑下地,半夜三更背着幼小的女儿开会也是常有的事。
  “种地好,就是辛苦;当兵也好,就是要命。”回望百年人生,李月胜脸上只剩不见风不见雨的笑容。
  感谢生活,让李月胜老人满心满脸阳光明媚。
  “你看天气多好,暖烘烘的。”突然明白,只有经历过背着枪支地雷在雨水泥泞中浸泡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与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与灿烂,哪怕只是一缕阳光。
  尽管,他如今因前列腺问题经常尿不出来。女儿说用肉眼就能看到里面是肿的。老人还便秘。天天按摩,也成了女儿必备的大事之一。
  抗战胜利70周年,李月胜老人被接去县里的光荣院,受到中央及省里民政部领导的接见。女儿说回来后,老人高兴了许多天。
  为啥高兴?他说见到老兵,见到首长;自己为啥被接见?他开心地说给国家办过好事情,打过日本人。
  清楚地看到,老人家内心依旧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也因此,老人有一桩心事耿耿于怀,那就是2015年9月3号,武乡有5位老兵去北京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他多次问女儿,为何不让他去?
  这个下午,女儿依旧贴着他的左耳朵,像往常任何一次一样笑着安慰他,“爹,你好好再活10年,到时候,一定给你报个名,带你去看天安门。”
  好不好?
  老人高兴地连连点头,好!好!好!
  以老兵的名义,去一趟北京,看看天安门,成了老人最大的心愿。
  一高兴,老人又哼唱起来。女儿问,能不能给这个女娃娃唱一首?他笑着一次次重复:唱唱?
  却没唱。
  终于忍不住烟瘾,问对面坐着边抽烟边一直听我们说话的侄子,“给我抽一根。”
  侄子递过来,女儿给他点了,在身边盯着。老人大口吸,惬意地闭眼,长长吐出。那至高愉悦的神情,感染了眼前所有人。
  半根过后,女儿伸手,老人听话地递过,掐掉。
  头晕吗?女儿问。
  不晕!他干脆地回答,语气里又是孩童般的保证,充满着对下一次抽烟的期恳。
  女儿笑:晕也不说!
  夕阳无限好,从窗外射进来,暖了这个窑洞的下午时光。
  李月胜老人的脸,更加慈祥。
  临走时,我像他女儿一样对他讲,好好保养,下一个十年,去北京。
  他使劲点头:要去!
  我知道他信了。
  我也信了,告诫自己,十年并不长。
  处在洪水镇北部的韩青垴村地势很高,俯瞰下去,这片英雄的土地宁静得只剩下轻风。不用说那些孩子,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早愈合了曾经的伤痕。
  70年前的烽火连天,已如烟,再如烟。
  唯有100岁的李月胜老人,像一部历史,提醒着人们不忘过去,铭记英雄。
  挂在塔尖上的记忆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段时光铭刻在一个特定节点上。郝生荣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武乡县城段村。1944年他走进军营之后,在这个古城里肆意挥洒过他青春的血泪。
  2015年10月份,他88岁的秋天,我在段村见到他。
  段村的今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既有上班族匆忙的脚步,也有一排一排的老人靠在墙边的暖阳里沐浴着晚年时光。县城的包容心总是很大,把都市与乡村的多元化潮流融合得行云流水。
  如约去到郝生荣住的儿子家,却不见他。儿媳说,刚刚还在,怎么一转身就不见了?
  之前想着,一位如此高龄的老人家,一定在床上躺着。于是一伙人兴奋地出门寻找,竟没有。儿媳边自语奇怪,边问胡同里坐着的一圈老人,她们指着下面的马路说,转过去就看到了。
  果然,就在我们刚刚经过的马路转角处,一个超市门口,郝生荣拄着棍子,与另一位同伴并排靠在墙边。同伴不时在他耳边说着话,他却似乎心不在焉,眼神更不时盯了远方,出神。
  远方,他的目光尽头,一座塔尖,逆在四射的光芒里。
  我知道,那个塔尖上,挂着他满满的记忆。
  塔叫千佛塔,耸立在武乡县城中心宝塔广场中央,镇定着一代又一代武乡人时而涌起的一颗颗或狂躁或不安的心。千佛塔原为古段村镇东门外净业庵遗留建筑,传说是当初的名和尚阎福江主持修建,被武乡人称为阎师傅的阎和尚,俗名阎福江,字洪润,广平府飞翔县(今河北省肥乡县)烈马台村人。他32岁出家在五台山修炼,后外出云游到武乡后,先住在长庆庙,后移居净业庵。据说他通天文,会医术,能随手折枝摘花草给人治病,深得乡民的尊敬与崇拜。为修建这座千佛塔,他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开始,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历时11年辛劳而成,为武乡留下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   千佛塔为砖石结构,共13级,高31.5米,塔体为锥形空心体砖石结构,八角撵尖顶;塔内层与层之间有木楼梯相通,每层皆放置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八面砖墙之上,皆有各种佛经故事浮雕。因塔内佛像众多,故称为千佛塔。塔外级以围檐作界,每级的八个塔角上均吊有风铃。当清风拂过,铃声叮当,悦耳动听。塔的顶部有金属、玻璃组成的插花朵叠的皇冠顶戴,顶高约两米,和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天气放晴时,顶戴金光四射,耀人眼目,颇为壮观。顶层正中垂头柱传说是老佛爷的铁胆铜心,有“摸一摸铁疙瘩,能活九十八”之说。千佛塔底级外部、北面塔壁中间雕刻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建”字样。登上千佛塔,武乡县城全景即可收入视野中。
  然而1945年,这塔几乎被毁。1940年夏天,日本人在段村安下据点后,繁华古镇段村就成了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城墙上修筑了密集的射击孔,四角的碉堡高高耸起。日军不仅占领了段村镇,把千佛塔当成重要的工事建筑,在城外还设了多处外围炮楼,其中以王家垴碉堡尤甚。它处在段村西北部笔直如刀削的山上,席地崛起,耸立在高高的山峰之上。日军的一个加强连驻扎在这里,居高临下,以凶猛的火力封锁着进入段村的我方部队。
  古老的千佛塔,被困在古镇望眼欲穿,默默等待着亲人的到来。
  旧时的千佛塔,充满着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对于千佛塔,郝生荣的记忆也总是停留在从前。对于眼前的县城,也是。正是他风华正茂的那几年,这里却不是自己的,整整五年。那时候,郝生荣与战友们沟上岭下,雪里泥里,为的就是抢回属于自己的家园与土地。他叹,可惜咱的武器不好,有时已经瞄准了,枪却打不响,干着急。他又开心地乐,后来打了几次日本人,缴获了一批好枪,都是三八式戴盖盖的。
  好枪毕竟不多,却越缴越多;自己的武器虽然不好,却越磨越“刚”。随着战士们坚韧的脚步,一寸一寸收复着自己的土地;一步一步逼得敌人节节败退。
  1945年8月25日晚上,他们逼进段村,逼到千佛塔前。
  坚固的古塔,成了敌人负隅顽抗的唯一筹码。
  千佛塔内的40名日军岂肯善罢甘休,他们已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尽管他们在坚固的塔内,还是清晰地闻到越来越密集的战火,听到中国人民欢呼抗战胜利的声音,就要走到尽头的他们,开始了可怕的垂死挣扎。
  外围的王家垴炮楼,正被769团2营一部发起攻击,新兵小王憋着一股气,一连投完放在箩筐里的手榴弹,看着敌人一个个被炸得血肉横飞。然而就在他乘胜再取弹药时,却被一颗流弹击中胸部。周围的战士清晰地听到,他18岁的热血汩汩流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
  随后的呼啸排山倒海:31团1营奇袭城西主碉,决9团占领东村山,突击排1连2排在烽烟战火中搭梯登城。日军也抵抗也是前所未有,我方云梯被打断,城下遇火力封锁,甚至凌空投下燃着火光的被褥……
  天怒了。一场倾盆大雨,随着轰隆隆的巨雷声于次日凌晨倾泻而下。雨水、血水、泪水、汗水,泥水,郝生荣说,这些统统都得扒开,只将敌人聚在视线里。
  同仇敌忾下,青纱帐也甘愿做战士的掩护屏障。8月的高粱,高高挺着脊梁,像一个个无声的战士,收纳着积蓄力量的英雄儿郎。尽管伤亡不小,我方还是连续攻下王家垴碉堡,攻破南城墙地,冲到千佛塔下。
  有一个事实,极其过瘾。那就是1938年春天日军到达武乡后,一架飞机曾飞过段村镇上空,投下两枚炸弹。其中一枚落在村里,将一位叫葆朴的老人房子炸坏,老人头部炸伤。另一枚就投在千佛塔塔座旁边,却没有爆炸。当鬼子的飞机随后向中央军行走的方向飞去时,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掉了下来,落在离段村不远的东黄崖,连机带人烧毁了。人们都说,那枚投在千佛塔旁边的炸弹,是被阎和尚捻断了信子。阎和尚又怕飞机再伤害千佛塔,就登上塔顶,用一根牛皮鞭子对准飞机挥鞭一甩,把机头给打掉了,所以落了个机毁人亡的下场。
  此刻,神奇的阎和尚,是否与战士们一起,凌空高高俯视着这血与火的战场,随时准备再次挥鞭护古塔?
  塔里的日军借助地理优势,用轻重机枪疯狂扫射,让我军想要靠近塔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作为769团一名战士,郝生荣的记忆总是由不得停留在塔下。抬头,密集的战火迎头射来,眼睁睁看着几个攻塔的年轻战士倒在塔下。
  万般无奈,八路军决死第9团请求,调重炮,轰击千佛塔,保证不用两响,就让塔内的敌人粉身碎骨。郝生荣承认,那个时候,杀红了眼的战士们都忘了塔,更忘记阎和尚当年倾尽全部精力的不易。是啊,血肉之躯都敢顶在枪口,哪里会考虑到一座无声的塔?
  “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塔的重要。”郝生荣说的是实话。这些被从田间地头直接拉上战场的人,哪里会知道一座塔对于后世的意义,他们心里想的仅仅是夺回家园,赶走敌人;仅仅是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平凡的日子,是那时的奢望与梦想。于是,郝生荣每每坐在街边,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再一抬眼看到空中的塔尖,脑子里就会急速回荡起一些人,一些事,也总会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口气。有时候,与他在一起的同伴问他缘由,他也是轻轻一句:说出来,你也不会懂。
  没上过战场的人,自然不懂他们多年掩着的心事。
  诸多心事里,有一桩,一提起就伤感无比:可惜了那些“响马”。
  看我惊异的眼神,他说“响马”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八路军特务营的人。是的,“响马”一词,古指拦路抢劫的强盗,但也有人把“响马”称为英雄好汉的代名词。比如,唐代开国功臣、现在作为门神供人膜拜的秦琼及瓦岗寨好汉就是“响马”出身。
  他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八路军部队里说到这个词汇。不过八路军129师的主要下辖部队除385旅、386旅外,确实还有特务营、工兵营、骑兵营等多个留守部队。从他嘴里,我了解了当时被他们称为“响马”的这些好汉。郝生荣说,他们能从空中走,每人都配着手枪。我想,他说的从空中走便是所谓的“飞檐走壁”吧?他说就是,那些人抓住房上一根椽一晃就上去了,功夫那叫一个好。   可惜,我多方寻找资料,也没有看到有关特务营的资料。倒是看到一些文章,说的是红军特种部队特务营的事,说他们个个都身手不凡,以一当十,配备的都是清一色的德国造短枪,行动时来无影、去无踪。红军时期特务营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入敌占区取得情报和枪械粮款,百十里路的功夫几袋烟时间准到,而且经常夜间作战。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徐海东都说“你们特务营就像是豺,白天不请夜晚来”。这些琐碎的资料证实了郝生荣的说法,抗日战争时期的特务营,一定是原来这支特种部队的延续。让郝生荣至今仍然叹息的是,“可多牺牲了那些好功夫的人了!”“应该咱死了把人家替下来,咱的命不值钱!”
  郝生荣一次次说起特务营的人,也是因为那个塔尖。他说一看到天空,就想到那些“飞人”。那时候,作为普通一兵,他是多么仰慕那些神一样的人。战争中,一些不好克服的困难,往往特务营出面即可解决。比如当初打胡恋岭,因为一个炮楼,迟迟打不下来,因为炮楼里除了四五十个日本人还住着老百姓。日军的一挺重机枪就在百姓窑洞里安放着。几番攻击无果的情况下,请来能飞檐走壁的特务营。郝生荣说根本没看清他们怎么上的炮楼,反正最后在日军住的窑洞里成功安装了炸药,敌人全部死在被炸塌的窑洞里。
  他说当时与千佛塔内的日军对峙时,脑海里就闪现出特务营。
  英雄跃上千佛塔,是不是极其具有科幻性?
  而千佛塔,在调动特务营之前突袭成功。
  郝生宁说当时在逼近又无奈的情况下,“就打算把塔糟蹋了”。然而,让40名日军陪葬300年的古塔,还是触动了军中高层的心。
  日军或许也觉得,八路军不可能轻易炸毁古迹,于是蜷缩在塔中,侥幸寻找最后的生机与突破。
  对于决9团调重炮的要求,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没有答应,并派人告诉他们,古塔是文物,要保护,坚决不能用炮轰。于是将千佛塔全面围困,郝生荣说整整5天,断了日军的吃喝。在敌人战斗力大大削弱的情况下,战士龚金来、张顺瞅准机会,冒死利用射击死角绕道冲进塔内,高举手榴弹,迫使躲在塔内的日军重机枪班全部投降。
  夺回千佛塔后,决9团又乘胜抢占了伪县公署,打击了龟缩在城东北角炮楼里的日本鬼子,粉碎了日军指导小队“武运长久”的妄想。
  高高耸立的千佛塔,重新映射在太阳的光芒下,当时的太行文联主任、武乡本土作家高沐鸿趁兴写下诗篇:
  撤围沁县打武乡,
  段村敌胆闻风丧,
  一撮活尸僵塔上,
  想和那千佛古塔共存亡。
  炸不得塔呀开不得枪,
  下命令者是诸位首长,
  炸了高塔呀灭古迹,
  不打鬼子又留祸殃!
  英勇战士显奇能,
  攻进塔内近迫使敌人交了枪。
  阎和尚的笑脸,在阳光里若隐若现。
  随着段村的解放,1945年9月,5年前因日寇侵略而被迫分割为武东与武西的两姐妹,终于再次合体,相拥而泣。
  千佛塔,也除去束缚,含泪高高舒展在它深爱的土地上。
  直到今天,直到永恒!
  我要走了,郝生荣不忘他离开时马路边叮嘱“快点回来”的同伴,也随我出来。他拄着棍子,拖着残留着子弹片的左腿,一路走一路要抢过我手里替他拿着的坐垫,直到我坚持把他送回依旧在等待他的同伴身边,他还是很抱歉,“不合适,叫你替我拿。”
  扶他坐下,与他告别。
  他目送我过马路,上车。然而待我调头回来,摇下车窗鸣笛与他再次挥手时,足有十几秒,才把他的目光从远处的塔尖拉下来。
  散不去的眼神
  “快进来!”
  跟着阳光,入室。
  她因腿脚不便,生活只能在床上,精神很好,嗓音很宏亮,只肤色是少见太阳的白。笑脸却比阳光更灿烂,像久违的邻家奶奶见到小字辈,把我拉到床前,亲切地先问问在哪里工作,再问一遍多大年龄父母可好几个孩子?
  距离,为零。手,一直被她拉着。
  她的手,柔柔软软的,却有一股特别的力量,无声却强烈地散发着与人交流的欲望。
  窗外的阳光再好,屋里的被褥再洁净温暖,也填充不了内心世界的寂寞。
  她的女儿刚刚从地里赶回来:叫人家都坐下,慢慢聊。
  确定可以好好坐下来,她才放心地放开我的手,却执着地拉到她身边。
  她叫王桃儿,当时90周岁,肤白,发白,耳朵大大的,尤其是耳垂,民间流传有福气的那种。我进来之前她刚刚坐起来,头发稍稍凌乱一些,干净的大花被盖在腿上,黑白相间的毛衫却显得脸色更加白净,看上去精神焕发。
  记忆力好吗?她说好呀。
  70年前的事呢?
  都在。
  一下就拉了回去。
  王桃儿最深刻的记忆,在她15岁那年。她说的15岁,其实是14周岁,天天绕在灶台边的时光,有一天突然不宁静了。一次她刚刚把豆子煮在锅里,突然被慌乱的父亲扯起,拽着奶奶与弟弟,跟着村人杂乱的脚步,向着大山深处拼命跑。
  逃难的光景就此开启。她在奔跑中懂得,原来苦难并不是贫穷与饥饿,温暖原来就是一个安稳的灶台。
  逃着逃着,八路军就来了,驻进她所在的武乡县蟠龙镇,抗日军政大学也辗转到了她的村子尚元村。而且,有个叫王英(音)的教员还住进王桃儿家的小南房,“从东北来的,长得圆盘大脸,嫩汪汪的,可好看呢”。14岁的王桃儿很羡慕这位其实也才18岁的“姐姐”,就主动天天跟着提水倒茶。那时候王桃儿特别爱说,所以王英闲下来的时候,就与她聊天,并且越来越喜欢上这位妹妹。
  部队不会稳定,抗日军政大学也是。王英看上了王桃儿,琢磨着离开之时带走她。于是有一天,将此想法与王桃儿的父亲说了。哪曾想,当即遭到反对。令父亲没有想到的是,王桃儿也有走的意愿,父亲听后竟然哭了。确实,对于幼年就失去母亲的王桃儿来说,父亲怎么可能轻易让她离开家?何况是如此动荡的一个年代。   此事再不敢跟父亲与奶奶提起。
  然而令家人没有想到的是,部队离开后,王桃儿竟也没了踪影。
  王桃儿说想不出父亲与奶奶当初哭成什么样子,担心到怎样的地步。但是担心着担心着,父亲就在一次逃难的路上被日本人打死了,把所有的遗憾死死握在拳头里,成为再也掰不开的力量。王桃儿也不记得后来听说父亲不在之后自己哭成什么样子,总之她稀里糊涂离开家之后就无比想念父亲,想念奶奶与弟弟,但是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尽管就在本镇。
  这时她的女儿插话,提醒母亲话可不敢这么说,应该说当时就是看上了这支部队,坚定地跟着走的。王桃儿突然意识到我是外人,看看女儿又看看我,住了口。直到我告诉她们,真实的才最可信,也最可敬时,她才放心,继续讲述。
  现在想来,王英虽是军政大学的教员,却也才是一个18岁的小姑娘,一心只想着抗日的她哪里能理解,一个父亲在一个早晨突然失去女儿的心痛?
  王桃儿跟着王英,从蟠龙镇的西北走到东南,到了八路军总部所在的砖壁村。现在看来不是距离的距离,却让从未出过村的王桃儿感觉到了另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天地。在这里,她与朱德、左权住在一个院子里,至今清晰记着这些首长们当年的长相,“朱德当时很年轻。左权也是,好像37岁,人不赖,长长的脸。”王桃儿说两位首长并不常与她这样的“孩子”多说话。因别的战士有事,王桃儿给朱德端过一次水,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接触,不过时时见面。
  王桃儿记忆有错。那一年,左权将军应该是34岁,王桃儿记忆中的37岁,是将军去世的年龄。37岁的年轻将军从家乡湖南一路抗日来到山西,在武乡这个抗战之都连续指挥了长乐之战、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一系列著名的战役,令日寇闻风丧胆,最后却在十字岭突围战斗中为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而血洒辽县(现左权县),成为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作为与将军做过邻居的王桃儿,怎能不让37岁这个记忆储存一生?
  左太北在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出生时,王桃儿是一位15岁的大姐姐。她至今仍为左太北惋惜,说还不到100天的小婴儿,就因距砖壁村正北13里处的关家垴之战,与父亲分别了,而且成了永别。
  王桃儿对砖壁村的感情很复杂。2009年5月2日,已经84岁高龄的她在女儿的陪伴下,专门到砖壁村寻找旧日痕迹,一一打听从前的人。
  可是,“都死了。”王桃儿长长叹息一声,“我怎么还活着?”
  在砖壁村见到王桃儿的人不会理解,当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一次次用手抚摸那些墙壁上的砖瓦时,内心翻腾出多少记忆?她一定盼时光倒流,好好看看那些旧人;她更怕岁月回去,一颗子弹便打碎一村人的梦。
  当初,王桃儿也几次与子弹擦肩而过,可她的生命或许不该终止在战争的硝烟中,有一次即便一颗子弹擦着脚面,还是过去了。“还有几次鬼子在后面也看到我跑,还是没打住。”王桃儿从不庆幸自己能活下来,只说死去的人太可惜。
  当年跟着王英走后,王桃儿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了一年,认识了不少字,告别了文盲队伍。在蟠龙镇,她跟着队伍辗转了砖壁、烟里、石门、石瓮等多个村子,后来又到了黎城县。之后她从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烟里村离开时,也像王英当年一样,说服了一个姓韩的女孩子跟她去黎城,但到了黎城她才发现,那个女孩子不知何时没了踪影。
  “肯定是半路找了本事大的人,嫁了。”王桃儿自语。忘记问她,那时候本事大的人是什么人?
  恶劣的环境让王桃儿迅速长大并成熟起来,成了野战医院一员看护人员。他的弟弟也很快从了军,成了769团3营的一名战士,还立了功。
  从一名稚嫩的看护人员到看护长,王桃儿见证了太多的生死。但有一双眼神,70多年来却一直积压在她心头,无法散去。
  八路军在蟠龙镇石门村清泉寺、南郊村南堂奶奶庙都设过野战医院,王桃儿随着医护人员在这些地方辗转、驻扎了很长时间,眼睁睁看着无数烈士的鲜血,将石门、南郊的土地浸润得一片殷红。
  战争不停歇,伤员不停止。寺庙容不下,家家户户都成了医院。据说当年仅80多户人的南郊村,八路军伤病员最高时就达到200多位。
  时间奔流到2013年1月的一天,左权县农民高乃文整理荒坡时,意外地从桐峪镇莲花岩久已废弃的山洞中发现了一沓发黄的档案,满满83页记录的全部是1939年八路军医院129师伤员的牺牲证明书,其中有几个伤员的入院地方就是南郊,比如“师供给部合作管理排长张德朝”于“1939年8月15日于南郊村入院”;“顾正荣”于“1939年8月2日在武乡南郊村入院”。
  无法治愈而牺牲的伤员尸体,就掩埋在村南的山坡上。
  “天天夜里两点开始埋人。”那个山坡,埋藏着王桃儿长久的记忆,“没有一口棺材,外面竖一块砖,写上名字。”
  一条生命尘埃般悄然入土,换作一块血迹斑斑的砖,成了战士“奢侈”的墓碑。
  深夜,百姓入睡,不必担心他们看到那些频繁逝去的生命。百姓眼里,扛枪的战士就是金刚。金刚,咋可轻易消亡?没有太多死伤,年轻的男孩子才敢走进抗日队伍,接过那些残留着前主人余温的枪。
  王桃儿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野战医院却常常被同样年轻的受伤战士称为“老王”。“老王”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是让受伤的战士们看到希望。
  被打进战士们身体里的子弹,王桃儿一下就能给扒出来。“呀!他们疼的,可怜死了!”能不能活,其实都在于战士们的造化。由于医院条件有限,除了枪炮伤,许多伤员大多是被急性肠炎、痢疾、感冒等寻常疾病夺去的生命。
  最多的时候,王桃儿这个看护长领导7名护理人员。这些女孩子除了白天不停歇地护理伤员,夜里还要轮番带着出去埋牺牲的英雄。尸体再多,也要赶在村人醒前回来。深夜,尸体,这些对女孩子来说绝对恐惧的东西,她却不记得当时胆怯过,倒是现在想一次怕一次。那时候不仅不怕,还在路上欢喜地偷摘生柿子充饥,有一次一口气竟吃下12个。   生柿子那么苦涩,王桃儿却坚持说当时就是又甜又脆,是现在变得苦涩了。
  是的,王桃儿苦难的岁月中,如果永远有12个又甜又脆的生柿子存在回忆里,有什么不好?
  鲜血淋漓造就了王桃儿的功夫与胆量,更多的是让她懂得肩上沉重的责任。她说伤员疼极了就骂护理人员,疼得越厉害,骂得越凶,有时候竟然打护理人员的脸。王桃儿庆幸的是,自己倒从来没有挨过伤员打,一下也没有。
  “大娘,伤员不打你,是因为你当年很漂亮吧?”她说得高兴,我也逗她,她便痛快地笑,说哪里顾得上想原因。
  从今天的王桃儿脸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当年的她,一定是一个“嫩汪汪”的美丽女孩子。
  嫩汪汪的女孩子们天天顽强地与鲜血及死亡搏斗,用一颗坚强的心等待枪声停止的那一天。
  伤员中,有八路军,有国民军,也有日本兵。王桃儿记得她救治的最大“官”来自东三省,“人家穿的衣服可好呢,领子里面还有一层。”而被俘的日本伤员都不会用筷子,她与护理人员就喂他们。“长得皮肤黄黄的,与我们一样,就是一句话也不说。”面对日本伤员,王桃儿矛盾重重,“恨死那些小鬼子,可是也得听命令好好给人家治。”
  聊天过程中,王桃儿的右腿一直很厉害地抖动着。帮她盖好被子,她说不怕不怕,看看老得一身毛病却活得好好的。
  好好的王桃儿以90岁的高龄,历数曾经一个个离她而去的战友,从容回望早已沉淀的血雨腥风。
  “我们的兵都是好样的!都是!”当时满眼的伤兵,一个个都存进她的心里。
  有一个入伍时间不长的年轻士兵,拖着被打烂的腿来到野战医院,“我就用小树枝给他一片片往下刮,他疼得大声嚎叫,却不骂我一句。”王桃儿直拍腿,“好伤心呀!”
  就是这个来自武乡邻县襄垣的年轻战士,常常唤起王桃儿极力封存的记忆。他当时伤得很重,常常昏迷不醒。一个下午,王桃儿出院中接新伤员时,却听到他在身后喊“老王”,王桃儿很欣慰他终于醒了,扭身开心地答应一声后出到院中。然而待她快速处理完外面的伤员端了一杯水进屋时,受伤的襄垣战士却再也喊不出一声“老王”,喝不下一口水,成了当天夜里王桃儿埋葬的惟一一名烈士。
  “怪了,那天明明可以不死人的。”王桃儿说此后多少年她都不敢想,回忆却要一遍遍蹦出来。最后的记忆,就是扭身的一瞬他喊她时的那双眼睛,“真真的,活灵灵的呀!”
  也因此王桃儿总是在求证,“明明还能喊,怎么几分钟就没了命?”
  也有个问题始终无法找到答案,“不知道他喊了我几声,也不知道他喊我做啥?”
  那个深夜,王桃儿寸步不离那副担架,一路上努力跟着他的眼睛不停歇想象,他最后一声喊完“老王”,眼神里是怎样的绝望?
  她想弥补,再没机会。
  那个夜里,她第一次有了恐惧感。一转身,就觉得身后有一个声音在喊他,一遍一遍,直到再也喊不出声,只剩了眼神,在绝望中挣扎,哭喊。
  王桃儿很善谈,此时却沉默了好长一阵,是这个下午房间里惟一的一次无声。
  “不过他一直年轻着。”王桃儿似乎轻松起来。
  是的,战士依然年轻,惟有她老了。
  我在对面,你却看不见
  赵松秀老人是我第6个走近的老兵,像之前的5位一样,我在坐定后拿出手机:大爷,我们俩自拍一张。
  因为一自拍,他们的笑容就灿烂无比,与我的聊天,也会畅快起来。
  然而很诧异,没有看到他在镜头里绽放出哪怕一丝笑意,这与前面几位老兵的表现大相径庭。
  我把照片举到他面前,没想到他说:我看不到。
  一点都看不到?他说几乎看不到。“就连你也只是一个轮廓。”但他很快补充,“可我知道你在对面。”
  不知为什么,这话在我心里暖一阵,酸一阵。
  英雄就在面前,他却看不到我。
  赵松秀老人的听力也很差,但交流是没想到的顺畅。他几乎是一口气给我讲述了从当兵到退休的全部经历,很少有重复。这缓解了过程中我不知该如何使用自己表情的尴尬。
  赵松秀老人所在的武乡县蟠龙镇大陌村,是一个抗日英雄村。1939年11月底,抗大一分校留守大队从壶关县神郊村来到大陌村,驻扎在村西的刘新发家。今天,当时上课的二楼土墙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学员留下的字迹:“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我们作风。”“提高文化,学习技能,加强政治,掌握技术。”“培养技术人材,支援前线胜利!”“决心、耐心、细心,认真才能学得东西。”“克服小孩子气,贪玩耍闹不务正干。”
  那时候,大陌村的妇救会主任是史改转,抗大一分校的3位女学员就住在她家东窑。其中一位,就是后来成为习仲勋夫人的齐心。
  那一年,赵松秀18岁,正是青春年少的壮小伙。不过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有着5年放羊经历、大字不识一个的穷小子。他一定不会知道,生养自己的山村正悄悄发生着历史性转变。他说当年抗大学员训练的地方就在他家西面的场上,唱歌、喊口号的声音经常传进他的耳朵。然而他每天做的事依旧是带着一群羊,在村里的坡上岭下觅食,一直到23岁。
  连羊都放不成,是因为日本人全面入侵。1941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武乡县城后,一股日军也驻扎到蟠龙镇,勾结当地的汉奸和伪军在各村烧杀抢掠。赵松秀家的西房,也被鬼子烧了。而齐心的房东史改转,更是因了在这一年亲手掐死一个日本兵,成为太行山上响当当的传奇女英雄。
  这些事,村里的赵松秀当然听说了。但1944年部队在村里扩军时,他却没有参加,就是因为对打仗的恐惧。然而八路军129师769团在次年再次扩军时,他没有再犹豫,放下镢头穿起军装。
  赵松秀的镢头,一放就是几十年。他更加没有想到,来自镢头的恐惧不是地头,而在战场。
  赵松秀与大多数老兵一样,战争的培训老师就是血淋淋的刀枪。他随着上党战役的帷幕走上战场,攻克屯留、潞城,解放长子、壶关……一路打,一路看到敌人被俘。那几天,他记得吃了几顿煮小麦,铺盖卷也顾不得扛,跟着大部队走走停停,不分白昼。   太阳落下去,又升上来;雨停了,太阳再出来。天空一直在变,战斗却不停止。
  赵松秀说自己当初丝毫没有战斗经验,是所在连队的指导员一直照顾着他,一路让赵松秀紧紧跟随。
  走着走着,赵松秀跟着队伍走进一个村,走进一条沟。
  赵松秀说的是屯留县的老爷山战斗。如果没有错,他当时处的位置应该是磨盘脑,一道东西5公里的山梁。而他参加战斗的时间,应该是1945年10月2日至6日,这里是当年上党战役的主战场。
  天快明时,口令起,攻击开始。敌人在上面,他们在下面,子弹在一片一片土地间飞来飞去。太行山的天空,下着瓢泼大雨,更飘着密集的弹雨。初次扛起枪的赵松秀,也在枪林中被迫积累起经验,克服掉恐惧,明白了一个战士的真正含义。
  勇气之门一旦打开,便不会再关闭。我军密集的战火旺盛地烧坏了敌人。又是一次胜利,他再次欣喜地看到俘虏们举起双手,把手里的枪支一支支扔在脚下,四五十个失败的背影无奈被押解着撤离。
  赵松秀至今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刚上战场,就接连看到敌人如此近距离缴枪。他发自内心希望,跟着指导员,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看到更多的鬼子在眼皮子底下投降。
  然而这一仗之后,他却没了机会。俘虏的鬼子被押走后,指导员指示他及另外两名战士,往前100步,挖一条战壕,准备下一次战斗。3位战士的心情是欣喜的,脑子里不时闪烁着敌人被俘的场景,挖掘的进度非常快速。
  挖着挖着,天亮了。
  光明,在战争年代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这一天,赵松秀便被光明所害。3位挖战壕在战士被上面的鬼子发现,向他们开了枪。
  这一次,是他倒在鬼子眼皮子下面。
  子弹深入肉体,疼痛一定撕扯着骨髓。没想到赵松秀说,根本不是那样的。鬼子的一枪,当时打在赵松秀的胳膊上,他并未觉得疼痛,而是以为被镢头捣了一下,直到战友看到流出的血。
  关于刀枪的疼痛,赵松秀是第二位告诉我真实痛感的人。第一位是在山西做茶叶生意的一位福建朋友,2000年初,他在太原街头肉身挡刀,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见义勇为”英雄。记得那天为我描述利刃扎入身体时,只是瞬间冰凉的感觉,而不是人们通常说的痛感。因此当赵松秀老人向我描述子弹进入他的胳膊时,我信了他“被镢头捣了一下”的感受。我没有问他穿军装前在田间劳动是不是被镢头捣过,可我知道农民一定懂得被镢头捣一下的滋味。
  “被镢头捣了一下”的赵松秀因此离开战场,在长治市郊区黄碾镇的安居村一处庙里治疗了两个多月。
  胳膊伤了,不能再扛枪。于是出院之后,他与当地所有的受伤士兵一起,从黄辗辗转潞城、黎城、河北涉县,再往东北、南拐,最后到达一个村子。在这里,阵容强大的伤兵让他震惊。那些天,他与陌生的战友一起,在各种伤,各种痛里聊经历的战事,聊各自的故乡与亲人。聊着聊着,从一个门里聊出一个颇具气势的人。经介绍,他们才知道面前这位便是当时华北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后来成为北方大学主任的杨秀峰。杨秀峰看着受伤的战士,肯定他们受的苦,耐心给他们讲当前的形势。伤病虽然让他们上不了前线,但政府会给他们抚恤金,让他们放下思想顾虑,安心回家。
  伤兵们作别部队,告别战场,踏上回家的路。赵松秀记得一路上办了两次手续,一次在河北涉县,一次在山西左权。战争虽然纷乱,程序却规范。伤兵们带着军人的名份与伤残证明,踏上回家路。
  开始的队伍很庞大,称得上浩浩荡荡,这些在战场上彼此不相识的人,结成特殊的战友群。然而他们毕竟是伤员,听着身后的枪声,想着渺茫的家乡,各怀心事,彼此并不多言语。
  他们不知道,海拔1226米的老爷山顶主峰上,那座莲花舍利塔上弹痕累累,大大小小的弹洞留了百余个,记录着他们带伤离开后的惨烈与悲壮。
  远远地,他们还会时不时向着老爷山的方向驻足遥望。想一想,与自己并肩过的战友是否安好是否可以继续扛枪。
  伤兵们磕磕绊绊,一路走一路分别,有人打声招呼,有人只低了头,换一条路继续沉默行走。
  庞大的队伍,渐渐零落。
  赵松秀说,看着越来越小的队伍,他几次心生酸楚。这样的疼痛,甚至胜过他受伤的胳膊。走着走着,就散了。赵松秀向着家乡的方向,不停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
  在左权办完第二次手续回到武乡县时,赵松秀身边只剩下两个人。步行百公里一路回到家乡,赵松秀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他主动开口,3人有了交流,才知道一个叫郝生荣,是与他同属蟠龙镇的龙湍村人;还有一个是监漳镇下北漳村人,叫暴步云。郝生荣与暴步云的的伤均在腿上,3人一路走,一路回顾着受伤时的情形。
  时间流过70年,我感慨赵松秀老人强大的记忆。
  巧的是,见赵松秀之前,我刚刚见过与他一同受伤退伍回到家乡的郝生荣。一路从河北涉县同行回来的两位老兵伤残类别同为8级,身体却同样健康。我想到手机里有与郝生荣自拍的照片,兴奋地翻出来,却突然想到,赵松秀根本看不到这位70年前与他同行归来的战友。
  见他们的2015年,赵松秀94岁,郝生荣88岁。不同的是这一年,郝生荣到北京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赵松秀该是因眼疾而未能同去。
  而暴步云,早已不在武乡县民政部门健在老八路的名单中,赵松秀老人也并不知道这3个字如何写。我换用不同的字检索也没有找到这个老兵,然而有一天在一份资料中看到闻名上党的“暴庆堂”中队时,终于想到这个“暴”姓,也最终多方核实出“暴步云”这个英雄。暴步云是武乡县监漳乡下北漳村人,村里的妇救会当时极其有名,涌现出了许多“娘叫儿,妻送郎”勇敢杀敌上战场的动人事迹。暴步云,就是在1942年被时任村妇救会主席的妻子王改花动员参加的八路军。待他3年后在老爷山战斗中光荣致残荣退返乡后,妻子又将大儿子暴中先送往部队,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成为两代革命军人之家,载入家族光荣史册。
其他文献
一  推开姥姥家的后门,青灰色的城墙,扑面而来,视野被完全遮挡,我渺小无比。掠过层层叠叠的条石和青砖,仰头向上瞭望,天被挤得很窄。头向东甩过去,眼光顺着城墙奔跑,被凸显的延辉门(南城门)和浑圆的瓮城截住,那种苍凉的坚强,便停留在眼中。  城门楼上没有门窗,只剩下斑驳的红门框,南北风畅行无阻,呼啸着冬天的声音。人字形屋脊上,枯黄的茅草,一簇接一簇地扎在瓦缝间,在风中左右摇摆。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