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婶62岁了,独自在村里生活。儿子叫她进城一起生活,她去过一次,很不习惯,又回来了。
  这天中午,二婶在家门口喂鸡,读初中的侄孙女丽萍从镇上放学回来,一见到她就挥舞一张报纸嚷嚷:“二奶二奶,您上报纸了,小叔写的!”二婶听了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儿子能写她,说明儿子心里有她;紧张的是,平时他们一见面,儿子就责怪她操劳过度,劝她少干点活儿,可她总是不听,惹得儿子很不开心。现在她担心儿子把这些事情写进去,所以非常想知道儿子是怎么写的。二婶赶紧擦净双手,接过报纸问:“在哪儿在哪儿?你给我念念!”丽萍把文章的位置指给她,说:“太长了,我要回家吃饭、洗衣服,还要写作业。”二婶央求说:“你就读一下嘛!以后你跟我要什么都依你。”丽萍只得拿过报纸读了起来。
  二婶竖起耳朵听。还好,儿子在文章中没有抱怨她的话,句句夸她。她刚听得起劲,丽萍却说:“读完了,有空您自己看吧。”
  二婶捧着报纸看了又看,觉得不对。文章那么长,不可能一小会儿就读完的呀。肯定是丽萍糊弄她不识字,少读了。于是她鸡也不喂了,拿报纸去找另一个人读,果然多了些丽萍刚才没有读的内容,但又少了些丽萍念过的话儿。她明白人家又是应付,于是去找最可靠的老哥。老哥倒是没偷懒,戴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像鱼冒泡一样读,读得挺辛苦,二婶听着也费劲。老哥念了一會儿,二婶就不劳他读了。
  回到家,二婶顾不上吃中午饭,趴在饭桌上,数那篇文章的字数。数了5遍,总算有两次得数一样:2186。字数是有点多了,难怪人家没空给她读完。二婶打算不再求人,等儿子回来让他念给她听。
  谁知儿子回来后,一看他那个样儿,二婶就张不开口叫他读报了。儿子还是老一套,说她不懂享受生活,不该种玉米,不该种菜,不该养鸡。二婶很纳闷:“小子,你就不能把写在报上的话给妈亲口说几句呀?那多好听啊!当面净讲些没用的。我不养鸡,你们一家能四季有土鸡蛋吃?头茬儿春玉米掰下来,看你儿子咬得多欢,连啃四五个,别的一概不吃。我看着心欢,能不种吗?瞧你媳妇回来吃菜的那个狠样,完了还一捆一捆地往家带,我看着也心欢,也不能不种!”
  二婶知道指望不上儿子,也不愿当着儿子的面麻烦儿媳妇和孙子,思来想去,她决定去学校读书。她一定要看明白儿子写的那篇文章。她怀疑儿子在报上写了对她不满的话,但是被丽萍他们瞒下了。二婶30岁守寡,对儿子管教很严,他不可能没有半点怨言。
  开学这天,二婶第一个去小学报名。她跟校长说明来意,校长很支持她。这下村子里可热闹了,有笑她的,有说她的,她全当耳旁风。
  二婶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廖和娘”,“廖和”是她儿子的名字。校长觉得她这个名字不妥,不适合老师和同学们称呼,让她另想一个。她想了大半夜,才定下来叫“韦爱和”。
  热闹、好奇很快过去了,周围的人不到半个月就习惯了二婶像小学生一样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二婶的同学习惯了叫她“韦爱和”,习惯了她不好的记性,刚问了这个字怎么读,等一下又问,明天后天可能还问。
  学校没有收二婶的学费,还送给她一本六七成新的《新华字典》。班主任给她找来旧课本,只安排她上语文课认字。给她布置的作业比别人多一倍。一个生字别人抄一行,她就得抄两行。这个难不倒她,她不用上别的课,有的是时间。交了作业,如果没语文课了,她可以提前放学,回家喂鸡种菜。她不时带些鸡蛋和青菜给住校老师,作为学校不收她学费的报答。
  认的字越多,二婶就越觉得那句老话没错:不识字等于睁眼瞎。书本中的知识让她大开眼界,心情舒畅。她觉得自己前面的大半辈子算白活了。她还在书中看到了老伴的名字“刚”,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亲,一遍遍地抚摸它,心里想,一个人的名字,原来是可以永远活在书中的啊!
  在68岁这年6月,二婶领到了特殊的小学毕业证书。她终于可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完完整整地朗读儿子登在报纸上的那篇文章了。但她不爱读出声来,只是一次次地在无人处,用心来读。那篇文章早已被她剪下并过塑,成为她最珍爱的东西。儿子在文中没有一句责怨她的话,他知道妈妈从小对他严格要求是为他好,也知道妈妈养鸡、种菜是为他们好。他在文中提到了几件妈妈早已忘记的她怎么爱他的事情,充满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原来儿子的心是这么细这么软这么暖啊,一点不像他表面又冷又硬的样子!这让二婶十分欣慰,每读一遍文章都感到深深陶醉,无比幸福。
  (发稿编辑/苏 朝)
其他文献
宽窄巷子是清朝时旗人居住的地方,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留存的“孤本”,那些高高挑起的黛瓦青砖。修补着时间留下的遗憾。我在一个阴雨缠绵的日子里,走进了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似乎心底那扇一直隐匿的门被忽然打开,又窥见老成都的灵魂,在萧瑟中透着安逸的自在,好像走进一个梦。  雨丝缠绵淋漓,宽巷寂寥幽深,连绵的细雨仿佛闹别扭的孩子,且歇且下的赌气,一直跟在你身后,一会弄出点声音让你注意下,一会让你撑起
期刊
厨祖伊尹:先厨后相    “厨祖”伊尹(伊尹名挚,尹是其官名)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今河南栾川县一带),传说他的父亲是个贵族家用奴隶厨师,聪明颖慧的伊挚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做奴隶,在耕作的同时,一边听老人讲三皇五帝等古代明君的故事,一边向父亲学习了烹调技术,凭借极高的天分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后来,他的才能被有莘国贵族发现,就提拔他做了贵族子弟的“师仆”——即奴隶身份的老师。  在当时,“师仆”是一个非
期刊
不同时空下的人们如何接受、排斥、诠释不同的食物?  法国著名的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四卷本的《神话学》第一卷开篇明义,试图以生的与煮熟的、新鲜的与腐败的、湿的与干的等对立的烹饪及感官特质建立一套严谨的逻辑架构。“生/熟”这个对立组是一再出现的主题:前者属于自然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的范畴。他说:“烹调活动是天与地、生与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  露丝·雷克尔,美国最著名的美食评论家,早在年
期刊
在李安的早期影片中,总是喜欢以饮食为载体,缓缓渗透出对人心欲念的思考,从而达到某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喜宴》将个体欲念与集体准则的冲突放在了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使得影片具有社会伦理层面的探索性。而在西方文化中,从古至今都贯穿着类似的主题思考。《喜宴》的命题是中国式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中国式暗战    作为李安在台湾时期的代表作,《喜宴》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
期刊
仅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人还不太惯吃辣椒。饺子和包子基本上是蘸醋的,菜里面的青椒是甜的。不过十几年,辛辣之物便横扫了一切原本不嗜辣的地域,甚至连一闻到辣椒味道就要掉眼泪的江浙人也猛吃起川湘菜来。  饮食从来都很配合地气:炎热的海南生长寒凉的香蕉,寒冷的东北生长温热的松子,潮湿的四川生长辛辣的辣椒……食物和地理特质刚好相违,碰撞在一起时便起到“中和”的作用。倘若反过来,让寒地之人吃寒性食物,热地之
期刊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是著名的长寿文豪,他一生的饮食习惯正好为“饮食加减法”做出了鲜活注解:早年他和所有爱尔兰青年一样,好辛饮,好吃生腥。后来,因为他的父亲酗酒早逝,他便决心一生禁烟忌酒,并开始茹素:“大鱼大肉未必对身体有好处,素食本是英雄和圣人的食物”。70岁后,又如孔子般“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再刻意去禁忌什么食物,更是活得健康快乐,让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人都觉得他“飘
期刊
冰点    即使在梦里  都那么孤单  所以,神抛弃万民朝圣的广场  遁入天宇深邃的瀚渺  所以,家抛弃该子  落单在月亮之上    她  曾与神共筑神树  太古之时  天地相通的心房  就在这个所谓都广的地方  为了回到这里  万古混淆的神话唱老了逐鹿和天堂  夸父的柱杖追逐流星  奔跑在众星之上    她  是教养雄鹰孤傲苍穹的主人  在某一天  当战神的双翅被寒流逆折  家  轻掩回巢的航程
期刊
具有相当职业精神的“文化人”与“美食家”们不厌其烦地探索饮食的文化渊源,从一切有可能成为上好食材的花花草草鸟兽虫鱼一路摸索过来,企图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最后却猛然发现,一切关于食物料理的绚烂发明都源于“欲”。  这“欲”源自于身体内部无从消解而向外流露的渴望。胃空了,于是它吐出酸液,味蕾也跃跃欲试,唾液则像是哀求食物的眼泪。而如果只是胃的需求,主人大抵只是找些粗糙的食料将它填满,不再有别的花样。
期刊
对人生的总结可以有很多,千帆过尽灯火阑珊,抑于朝堂安于厨房,说的都是情结与寄托。而归根结底人之本质,吃吃喝喝摸摸搞搞,乃是基本中的基本,反而没什么道理可讲。比如你生下来,瘸瘸拐拐地挣扎几分钟,世界长啥样都没看清楚但知道吃,钻你妈怀中,去找乳头。一言蔽之,本能,似乎就可以不求甚解了。不习惯是突然,习惯成自然,生命乐生,还有什么比吃更能以遂其生。《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也好,
期刊
国宴的称谓经常被人们想当然地混淆,事实上,关于国宴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以国家的名义举行的宴会。一种是对外,宴请外国元首、首脑,宴会厅内悬挂双方国旗,设乐队,奏国歌,席间致辞,菜单和座席卡上均印有国徽。一是对内,每年国庆节的国庆招待会,宴会厅内要悬挂国徽。其他的都不能叫国宴,即使外国首脑访华,也只有一次正式的宴请能叫国宴,其他的只能叫便餐、工作餐。所以国宴的特点就是:出席者的身份高,接待规格高,场面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