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创业教育”(enterise education)最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谋职或就业能力。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创业教育作出了部署,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创业大潮,拉开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序幕。
一、新形势下创业教育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
1.创业教育是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要适应社会要求和形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高校要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调整办学思路入手,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来。
2.创业教育为解决就业问题创造了新的途径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为应对入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连续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势的高等教育,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由此带来毕业生短期内急剧增加。到2003年,毕业生总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280万,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约338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各高等学校和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仅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而且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及进一步向普及化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因此,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有坚实专业知识、锐意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创新的局面和新的途径。
二、地方高校推动创业教育的对策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能力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节的问题,没有形成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第一感觉。创业教育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實践。
1.推动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地方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首先,制定创业型人才质量培养标准。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开设创业学、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及经营管理的课程,使其与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推动适应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课程中的活动课、实践课程,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与科技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创业课程开设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教材实例、多媒体素材、参观访问、模拟市场等各种教育手段,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师生平等、教学民主、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课堂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建立和储备适应创业教育的优秀师资
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努力改变现状。目前,地方高校普通存在严重缺乏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师资,因此,必须认清形势的发展和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的深远意义,充分重视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引进,探索走一条校企师资合作的新路,合理解决创业教育特殊型师资匮乏的矛盾。从企业及政府的工商部门中聘请一批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素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工商管理干部担任兼职老师、讲授部分创业理论和案例课程以及从事学生创业活动实践的指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引导教师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专项经费。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尽快把创业教育提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建立和储备适应创业教育的优秀师资。
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一环。建立功能齐全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创业教育的成效。首先,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走“企业订单,特色培养”之路。要学习部分大型企业的职工大学在培训职工中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在学校内根据企业的需要,组成攻关小组,对技术革新、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具体项目课题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喜悦。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创业工作,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懂得如何去创业。其次,组建学生创业社团,鼓励和指导学生研究创业,利用假期实践创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具备创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格精神。第三,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聘请工商界、金融界人士担当指导和评委,指导学生的创业企划实践。总之,要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和实践环境,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趋势相适应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地方院校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实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济,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企业教育的发展,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创业教育”(enterise education)最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谋职或就业能力。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创业教育作出了部署,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创业大潮,拉开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序幕。
一、新形势下创业教育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
1.创业教育是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要适应社会要求和形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高校要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调整办学思路入手,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来。
2.创业教育为解决就业问题创造了新的途径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为应对入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连续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势的高等教育,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由此带来毕业生短期内急剧增加。到2003年,毕业生总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280万,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约338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各高等学校和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仅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而且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及进一步向普及化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因此,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有坚实专业知识、锐意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创新的局面和新的途径。
二、地方高校推动创业教育的对策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能力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节的问题,没有形成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第一感觉。创业教育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實践。
1.推动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地方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首先,制定创业型人才质量培养标准。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开设创业学、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及经营管理的课程,使其与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推动适应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课程中的活动课、实践课程,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与科技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创业课程开设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教材实例、多媒体素材、参观访问、模拟市场等各种教育手段,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师生平等、教学民主、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课堂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建立和储备适应创业教育的优秀师资
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努力改变现状。目前,地方高校普通存在严重缺乏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师资,因此,必须认清形势的发展和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的深远意义,充分重视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引进,探索走一条校企师资合作的新路,合理解决创业教育特殊型师资匮乏的矛盾。从企业及政府的工商部门中聘请一批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素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工商管理干部担任兼职老师、讲授部分创业理论和案例课程以及从事学生创业活动实践的指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引导教师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专项经费。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尽快把创业教育提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建立和储备适应创业教育的优秀师资。
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一环。建立功能齐全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创业教育的成效。首先,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走“企业订单,特色培养”之路。要学习部分大型企业的职工大学在培训职工中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在学校内根据企业的需要,组成攻关小组,对技术革新、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具体项目课题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喜悦。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创业工作,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懂得如何去创业。其次,组建学生创业社团,鼓励和指导学生研究创业,利用假期实践创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具备创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格精神。第三,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聘请工商界、金融界人士担当指导和评委,指导学生的创业企划实践。总之,要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和实践环境,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趋势相适应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地方院校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实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济,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企业教育的发展,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