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
  1.凸显学科的艺术性
  语文学科充满美的魅力,其丰富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会给学生带来很高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美学思考。特别是语文课中审美元素所具有的形象生动性、个性的鲜明性、和谐共振性以、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性及情感焕发力,都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雨巷》中的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丁香的美赋予姑娘,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美丽的理想;《荷塘月色》中那荷塘月色醉人的神韵,精美如诗的语言,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再别康桥》中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画面之美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像,建筑之美匀称、整齐……
  2.彰显学科的人文性
  语文学科中那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无不体现主体意识、责任感、独立人格等,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生命的感悟,等等……“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激发民族情感,增强自豪感,培育责任感。
  汉语言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汉字象形表意,本身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是华夏文化的基石。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外化,它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蕴含着广袤的文化内涵。她,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教学生学习语文,把握其人文属性,培育人文氛围,既获得语文能力,又熏陶了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的感情,体会本民族语言的美,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责任感。
  1.2 激发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共同追求全人类的美好情感。
  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科学与人文并重,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认识全人类对自由、和平、文明渴求的美好情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具有国际合作精神的现代人,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1.3 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逐步提升文化品位。
  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美、认知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真、善、美的内核,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精华,是加强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4 强化情感目标,尊重个体体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设计的理念是我们设计语文课时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课时目标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态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多元因素都应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
  3.促进学科的探究性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共同的重要目标。而自主探究则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行自主探究,会从中得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即具备了发展探究能力的基础。因此,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语文课程,更应当积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高中语文课程不仅要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成就感染学生,还要以课文中蕴含的人类智慧及其探索精神教育学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将重结论变为重过程,将给答案变为给问题,进而将给问题变为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延伸性、拓展性。学生在“各类活动”、“各类场合”、“各类状态”中体味语言情境,琢磨学习别人的语言,推敲选择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逐步掌握探究的方法,不断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情感的整体健康发展。
  4.倡导个性化写作,突破写作教学难关
  中学写作教学的顽疾是模式化、套路化,缺少思想和个性。写作是最有个性、最能求新的。在写作中,让中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进而完善人格、塑造魂灵,从而突破写作教学“模式化、套路化”的顽疾。在个性化写作中,我鼓励学生观察社会,大胆想象,捕捉灵感,从而培养写作的兴趣和个性。
  4.1 观察社会,做一个写作的有心人。敏锐的观察是个性化写作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功力。富有个性的敏锐的观察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刻苦磨砺、着力培养的结果。我曾经这样问我的学生:“谁能说出我校教学楼两旁的对联?”结果全班学生没有一位同学能回答出来。第二天,我又问相同的问题。这一次,全班同学都说出了教学楼的对联!观察一定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有意识、有目的。观察时要目识心记、对比强化,并勤写观察笔记。慕名作家老舍勉励青年作者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个性化的敏锐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发现“美”的眼睛永远属于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
  4.2 热爱生活,激发创造想象。在想象思维培养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大胆地想象,养成富有个性的想象的习惯。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个性化的想象。”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就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累丰富表象;就要博览群书,提高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在写作实践中激发创造想象。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策略上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所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解题策略  学生在应用题的解题的策略上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所转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1.激发动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要培养学生从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老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地位是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应用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生讨论问题、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协助学生总结归纳。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师,地位和作用  1.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上是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大纲、考纲要求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孩子们的娇生惯养,给当今社会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轻重角度很难掌握,所以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在这方面多作一些尝试。  【关键词】赏识教育,班级管理,合理应用  在从事多年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许多班主任召开班会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批评这个学生太差、指责那个学生太坏,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掘课堂效果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1.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要吸引学生兴趣  
期刊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在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用词典、语法等工具书及各种英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能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可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的是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期刊
如何构建省时高效的作文教学模式?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和积累材料的能力、选择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既可以把师生从“题山文海”中解放出来,又能切实培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使学生朝着自己作文的美好境界向前迈进。  1.培养学生发现和积累材料的能力  通过三方面的能力相比较,发现和积累材料的能力是第一位的,它是写好作文的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最伤脑筋的事,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者心中有话无从下笔;就算写出来了,也不会判断自己作文的优劣,更谈不上修改了,从而造成了作文水平偏低的现象。但是,教师能循循善诱,提起他们的写作兴趣,再教以方法的话,他们又会反
期刊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就是写作素养。如果学生能娴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就能体验到语文学习无穷乐趣,也能收获语文学习的信心。可是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谈“习作”色变,习作变成了横在学生面前的“拦路虎”。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完成每个学期的八次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