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以后,京城土地放量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凄凉”,至7月放量略有提速,下半年土地供应指标完成进度也将会明显加快;市土地储备中心将未来土地交易的主要形式由竞拍改成招标的措施,且“双竞价”的浪声高涨,再次预示着后市土地市场不再平静。
土地出让总体情况
7月北京土地市场共发布挂牌和招标地块5宗,共计65.7万平方米,所有地块均处城八区,而7月成交土地为6宗,4月入市的怀柔区一地块至7月以挂牌形式才最终成交。尽管7月入市地块与6月相比明显增加,同时成交地块宗地数也相应上升,但其增长势头与4月相比,在“国六条、九部委意见”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之下,7月“地根”市场并不旺盛。诸多开发企业对未来楼市的预期发生改变,最明显地率先表现在拿地策略上。
土地放量情况分析
据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开的土地交易情况进行了统计,从7月入市的地块所处区域来看,全部分布在城八区内,区域涵盖了崇文、海淀、朝阳、昌平、丰台、怀柔6个区县,其中朝阳区土地供应面积位居首位,土地面积合计50.5万平方米,成交面积最高,占7月土地入市总面积的76.9%;海淀区以8.4万平方米的土地交易量位居次席。
整体分析发现,土地交易区域以五环周边及远郊区县为主,崇文区地块也仅作商业服务业规划用途,且城区内、四环以内可用开发土地已濒临供应极限,随着市中心可利用用地的减少、政府旧城保护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郊区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完善,五环外郊区土地供应将会越来越多。另外,按照北京“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规划格局,“新城”规划及远郊区县新的规划也将逐渐落实,未来将会成为京城潜在土地供应的重点区域。
此外,受九部委新政影响,大量开发商所囤积的闲置地块等存量土地消化节奏会明显加快,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地块的成交量。
在7月挂牌和招标的6宗土地中,居住用地为2宗,酒店、商业服务业用地各为1宗,公共设施用地和教育、科研、办公用地各1宗,从成交面积来看,居住用地成交面积高达58.87万平方米,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商业服务用地,土地交易面积为5.37万平方米;再次为综合用地,成交面积为3.12万平方米。
其中朝阳区东坝乡住宅及配套用地为三通一平,以招标方式交易,土地总面积为50.49万平方米,招标底价为119730万元,北京奥林匹克置业、合生创展集团、北京富力、北京天鸿宝业和城开联合体共四家投标,最终北京天鸿宝业和城开联合体以132000万元的成交价格竞得。从诸多实力企业争相拿地的市场形势来看,该地块规划建筑面积规模达44万平方米,后期利润预期及可操作空间较广。
从近期政策导向走势来看,据政府部门规划,随着限价地块的陆续推出,同时下半年土地供应指标完成进度的提速,开发企业在考虑拿地方面也会更加谨慎。
土地交易情况分析
7月北京市交易的6宗地块,土地成交面积67.4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1.3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为21.8亿元,地块的平均交易楼面地价为3552.7元/平方米,其中以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新村C区住宅用地8217.8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最高,其次是崇文区安乐林路商业用地3384.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而6月所成交的三宗地块平均交易楼面地价仅为2205.3元/平方米,7月呈现出较强劲的增幅态势,但从今年1~7月整体走势来看,政府针对土地一系列政策调控效果较明显,呈现上下无规律波动走向的同时,整体表现为逐级下滑态势。
此外,相比2005年而言,去年7月同期因仅有平谷区马坊镇低价地块成交,因此拉大了曲线走势幅度。与去年同期整体相比,2006年1—7月整体平均楼面地价为3929.7元/平方米,而去年1~7月为2619.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50.0%。
土地交易方式分析
土地招拍挂这一市场经济的产物,自2002年施行至今,土地价格一路走高,且随着京城房价的快速上涨,土地高拍推动房价狂升的争论越来越多,从近几月入市土地交易方式来看,更多采取了招标、挂牌的交易方式,尤其是招标土地交易形式,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打造将是未来市场获胜的关键。
7月成交6宗土地的成交价与起始价比率在0~10.2%之间,其中起始价比率为0的宗地数为4宗,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新村C区住宅用地为0.02%,尽管朝阳区东坝乡住宅及配套项目用地竞争程度较激烈,其起始价比率也仅为10.2%,与今年二季度全市起始价比率相比,在新政一系列政策调控形势之下,下行幅度较明显。
土地出让总体情况
7月北京土地市场共发布挂牌和招标地块5宗,共计65.7万平方米,所有地块均处城八区,而7月成交土地为6宗,4月入市的怀柔区一地块至7月以挂牌形式才最终成交。尽管7月入市地块与6月相比明显增加,同时成交地块宗地数也相应上升,但其增长势头与4月相比,在“国六条、九部委意见”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之下,7月“地根”市场并不旺盛。诸多开发企业对未来楼市的预期发生改变,最明显地率先表现在拿地策略上。
土地放量情况分析
据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开的土地交易情况进行了统计,从7月入市的地块所处区域来看,全部分布在城八区内,区域涵盖了崇文、海淀、朝阳、昌平、丰台、怀柔6个区县,其中朝阳区土地供应面积位居首位,土地面积合计50.5万平方米,成交面积最高,占7月土地入市总面积的76.9%;海淀区以8.4万平方米的土地交易量位居次席。
整体分析发现,土地交易区域以五环周边及远郊区县为主,崇文区地块也仅作商业服务业规划用途,且城区内、四环以内可用开发土地已濒临供应极限,随着市中心可利用用地的减少、政府旧城保护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郊区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完善,五环外郊区土地供应将会越来越多。另外,按照北京“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规划格局,“新城”规划及远郊区县新的规划也将逐渐落实,未来将会成为京城潜在土地供应的重点区域。
此外,受九部委新政影响,大量开发商所囤积的闲置地块等存量土地消化节奏会明显加快,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地块的成交量。
在7月挂牌和招标的6宗土地中,居住用地为2宗,酒店、商业服务业用地各为1宗,公共设施用地和教育、科研、办公用地各1宗,从成交面积来看,居住用地成交面积高达58.87万平方米,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商业服务用地,土地交易面积为5.37万平方米;再次为综合用地,成交面积为3.12万平方米。
其中朝阳区东坝乡住宅及配套用地为三通一平,以招标方式交易,土地总面积为50.49万平方米,招标底价为119730万元,北京奥林匹克置业、合生创展集团、北京富力、北京天鸿宝业和城开联合体共四家投标,最终北京天鸿宝业和城开联合体以132000万元的成交价格竞得。从诸多实力企业争相拿地的市场形势来看,该地块规划建筑面积规模达44万平方米,后期利润预期及可操作空间较广。
从近期政策导向走势来看,据政府部门规划,随着限价地块的陆续推出,同时下半年土地供应指标完成进度的提速,开发企业在考虑拿地方面也会更加谨慎。
土地交易情况分析
7月北京市交易的6宗地块,土地成交面积67.4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1.3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为21.8亿元,地块的平均交易楼面地价为3552.7元/平方米,其中以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新村C区住宅用地8217.8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最高,其次是崇文区安乐林路商业用地3384.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而6月所成交的三宗地块平均交易楼面地价仅为2205.3元/平方米,7月呈现出较强劲的增幅态势,但从今年1~7月整体走势来看,政府针对土地一系列政策调控效果较明显,呈现上下无规律波动走向的同时,整体表现为逐级下滑态势。
此外,相比2005年而言,去年7月同期因仅有平谷区马坊镇低价地块成交,因此拉大了曲线走势幅度。与去年同期整体相比,2006年1—7月整体平均楼面地价为3929.7元/平方米,而去年1~7月为2619.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50.0%。
土地交易方式分析
土地招拍挂这一市场经济的产物,自2002年施行至今,土地价格一路走高,且随着京城房价的快速上涨,土地高拍推动房价狂升的争论越来越多,从近几月入市土地交易方式来看,更多采取了招标、挂牌的交易方式,尤其是招标土地交易形式,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打造将是未来市场获胜的关键。
7月成交6宗土地的成交价与起始价比率在0~10.2%之间,其中起始价比率为0的宗地数为4宗,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新村C区住宅用地为0.02%,尽管朝阳区东坝乡住宅及配套项目用地竞争程度较激烈,其起始价比率也仅为10.2%,与今年二季度全市起始价比率相比,在新政一系列政策调控形势之下,下行幅度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