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原则之一,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資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步步渗透,就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关键词】:谨慎性;应用;必要性;信息披露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与必要性
1.1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谨慎性原则就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
1.2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意义
谨慎性原则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
1.3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不确定性,即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对会计核算的时间、空间、方法等设定假设前提;一个是外在的不确定性,即企业本身不可避免的竞争风险,如由于技术进步,将导致固定资产面临提前报废等问题。在会计实务中应注意运用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1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预备。包括坏账预备、存货跌价预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预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预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固定资产减值预备、无形资产减值预备、商誉减值预备、在建工程减值预备等。并规定长期资产减值视同永久性减值,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2.2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目前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为直线法的两倍。
2.3对于收入确认标准的谨慎。将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之一。
2.4无形资产不应摊销的规定。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治理部门在判定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合理谨慎的估计。新准则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的规定。
2.5借款费用准则中的应用。指出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三项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借款费用才能开始资本化,体现了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思想。
2.6对负债的计量。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对或有负债应通过预计负债账户进行核算,并规定对于某些经常发生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效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也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应注重的问题
3.1慎性原则要循序渐进。由于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因此,涉及各个方面利益关系。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减少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监管,在非上市公司执行谨慎性原则时,应指定若干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推行时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有计划的进行。
3.2、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定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会计信息,最终受影响的是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内容都应在财务告中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产生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3.3注重“度”的把握。作为一种对于不确定性的约束因素谨慎性原则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首先它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过度谨慎性或谨慎性不够都会降低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使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
3.4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企业会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人员。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它的“适度”的把握有赖于会计人员准确的职业判定。会计人员职业判定能力提高了,才能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和判定时,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更好的发挥谨慎性原则的自己作用。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及改进方向
4.1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
一是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不均衡。使得不同的企业在处理相同或相似情况时由于采用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企业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二是某些上市公司基于保盈利、保配股资格的需要,无视企业现状,滥用谨慎性原则,甚至将各种“准备”的计提与年度间的转移作为新的粉饰手段。三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有待于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会计领域的不确定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等的计提,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力。
4.2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方向
首先,在适度谨慎性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
五、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必将会越来越广泛,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中的程序和方法,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也就是找到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出谨慎性原则的优势,把它的劣势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规避不确定的因素或风险;促进企业的更好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春金.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j].财会月刊.2001(11)
[2]龚巧云.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应用,财政论坛,2002,(8).
[3]刘峰.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j].企业导报.2010(2)
[4]李晓慧.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探微.经济问题,2006,(5)
【关键词】:谨慎性;应用;必要性;信息披露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与必要性
1.1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谨慎性原则就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
1.2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意义
谨慎性原则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
1.3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不确定性,即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对会计核算的时间、空间、方法等设定假设前提;一个是外在的不确定性,即企业本身不可避免的竞争风险,如由于技术进步,将导致固定资产面临提前报废等问题。在会计实务中应注意运用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1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预备。包括坏账预备、存货跌价预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预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预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固定资产减值预备、无形资产减值预备、商誉减值预备、在建工程减值预备等。并规定长期资产减值视同永久性减值,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2.2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目前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为直线法的两倍。
2.3对于收入确认标准的谨慎。将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之一。
2.4无形资产不应摊销的规定。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治理部门在判定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合理谨慎的估计。新准则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的规定。
2.5借款费用准则中的应用。指出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三项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借款费用才能开始资本化,体现了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思想。
2.6对负债的计量。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对或有负债应通过预计负债账户进行核算,并规定对于某些经常发生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效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也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应注重的问题
3.1慎性原则要循序渐进。由于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因此,涉及各个方面利益关系。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减少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监管,在非上市公司执行谨慎性原则时,应指定若干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推行时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有计划的进行。
3.2、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定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会计信息,最终受影响的是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内容都应在财务告中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产生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3.3注重“度”的把握。作为一种对于不确定性的约束因素谨慎性原则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首先它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过度谨慎性或谨慎性不够都会降低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使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
3.4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企业会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人员。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它的“适度”的把握有赖于会计人员准确的职业判定。会计人员职业判定能力提高了,才能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和判定时,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更好的发挥谨慎性原则的自己作用。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及改进方向
4.1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
一是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不均衡。使得不同的企业在处理相同或相似情况时由于采用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企业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二是某些上市公司基于保盈利、保配股资格的需要,无视企业现状,滥用谨慎性原则,甚至将各种“准备”的计提与年度间的转移作为新的粉饰手段。三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有待于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会计领域的不确定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等的计提,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力。
4.2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方向
首先,在适度谨慎性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
五、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必将会越来越广泛,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中的程序和方法,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也就是找到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出谨慎性原则的优势,把它的劣势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规避不确定的因素或风险;促进企业的更好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春金.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j].财会月刊.2001(11)
[2]龚巧云.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应用,财政论坛,2002,(8).
[3]刘峰.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j].企业导报.2010(2)
[4]李晓慧.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探微.经济问题,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