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要真正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之一。在新的形式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师资队伍 队伍结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我国的中职教育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而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将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从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宜春市的中职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与调查目标
本研究在宜春市内选择了5所中职学校,以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包括实习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为主要对象,旨在客观全面了解宜春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2.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中职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岗位结构、企业经历、职后培训、专兼职情况等,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采用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
三、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年龄结构
从学历层次上看,虽然,近几年通过教师进修等途径,大部分教师都达到了本科以上,但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
3.岗位结构
从是否有企业经历来看,有过企业一线经历的教师极少,大部分教师都以从一个学校门跨进另一个学校门,必然带来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5.职后培训
从专兼职教师情况看,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兼职教师数量过大,由于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降低教学质量。
四、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
原因主要是学校受政府固定编制所限,不能及时引进年轻的本科以上人才,年龄偏大的老师一般学历偏低,但由于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任务相对繁重,加上经费紧张等原因,影响学历的提高。
2.实训课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缺乏
原因一是教师来源基本是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经历;二是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现象;三是学校没有实训课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培训经费缺乏。
3.缺乏企业经历,职后培训滞后
原因主要是受现有人事政策限制,有企业经历的优秀人才难以流动到中职学校任教,教师课务紧张抽不出时间去企业体验实践学习;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拿不出钱来有计划安排教师进行职后培训。
4.兼职教师比例过大
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中职学生人数猛增,教师受学校人员编制、经费原因所限,不能相应增加教师,为应付教学不得不外聘大量教师来弥补师资的不足。
五、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提高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表彰中职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中职教育的浓厚氛围。人事部门要打破行业界限,通过制度建立,规范操作,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编制部门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学生人数增长情况,及时按学生人数比例增加教师编制;财政部门除足额保证中职学校教职工工资外,还要拨给校舍建设、图书设备、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
2.全方位、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要使全体教师树立只有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职业技能结合起来的技术人才才是优秀的人才,才会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教育理念。
要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教师聘任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引进一定数量的35岁以下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避免出现教师断层现象。
3.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长期受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人才培训的市场主导性原则不突出,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开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使企业员工接受回归教育更为方便直接,使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效益更为明显,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使他们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资讯,树立浓厚的学术氛围,还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学校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手段。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兼职教师建设力度
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在学校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某种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从企业中择优聘用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企业人才进入中职教师队伍,既可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加大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比重,又可通过他们指导专业教师实践训练,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逐步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要建设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兼职教师的聘任、考核、奖惩等办法,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克服兼职教师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师资队伍 队伍结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我国的中职教育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而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将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从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宜春市的中职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与调查目标
本研究在宜春市内选择了5所中职学校,以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包括实习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为主要对象,旨在客观全面了解宜春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2.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中职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岗位结构、企业经历、职后培训、专兼职情况等,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采用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
三、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年龄结构

从学历层次上看,虽然,近几年通过教师进修等途径,大部分教师都达到了本科以上,但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
3.岗位结构

从是否有企业经历来看,有过企业一线经历的教师极少,大部分教师都以从一个学校门跨进另一个学校门,必然带来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5.职后培训

从专兼职教师情况看,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兼职教师数量过大,由于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降低教学质量。
四、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
原因主要是学校受政府固定编制所限,不能及时引进年轻的本科以上人才,年龄偏大的老师一般学历偏低,但由于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任务相对繁重,加上经费紧张等原因,影响学历的提高。
2.实训课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缺乏
原因一是教师来源基本是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经历;二是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现象;三是学校没有实训课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培训经费缺乏。
3.缺乏企业经历,职后培训滞后
原因主要是受现有人事政策限制,有企业经历的优秀人才难以流动到中职学校任教,教师课务紧张抽不出时间去企业体验实践学习;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拿不出钱来有计划安排教师进行职后培训。
4.兼职教师比例过大
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中职学生人数猛增,教师受学校人员编制、经费原因所限,不能相应增加教师,为应付教学不得不外聘大量教师来弥补师资的不足。
五、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提高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表彰中职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中职教育的浓厚氛围。人事部门要打破行业界限,通过制度建立,规范操作,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编制部门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学生人数增长情况,及时按学生人数比例增加教师编制;财政部门除足额保证中职学校教职工工资外,还要拨给校舍建设、图书设备、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
2.全方位、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要使全体教师树立只有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职业技能结合起来的技术人才才是优秀的人才,才会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教育理念。
要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教师聘任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引进一定数量的35岁以下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避免出现教师断层现象。
3.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长期受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人才培训的市场主导性原则不突出,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开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使企业员工接受回归教育更为方便直接,使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效益更为明显,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使他们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资讯,树立浓厚的学术氛围,还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学校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手段。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兼职教师建设力度
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在学校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某种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从企业中择优聘用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企业人才进入中职教师队伍,既可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加大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比重,又可通过他们指导专业教师实践训练,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逐步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要建设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兼职教师的聘任、考核、奖惩等办法,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克服兼职教师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