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斗茶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茶是从点茶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饮茶习俗。始于五代,盛于宋元。斗茶名曰斗,实际上是一种评比茶的质量和点茶技艺的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茶俗。
  宋代建安北苑地区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产茶区,也是著名的“贡茶”产地。为决出每年进贡朝廷的上品贡茶,遂兴起了比赛“茶之质”的斗茶。
  参加斗茶者各自携带茶中精品,以轮流沏泡品尝的方式评茶之优劣,并决出先后名次。斗茶争胜,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具。
  至北宋中期,斗茶由南向北传播,并风行全国。上至皇宫,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至北宋末年,历史上著名的“嗜茶天子”宋徽宗著《大观茶记》,对斗茶进行总结、提高,以至出现了“争新斗试夸击拂”之说。
  宋代的斗茶由于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故迅速被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吸收并加以提高。以至在斗茶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厌其精、不厌其巧,而斗茶时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茶盏争辉的外观景象和茶叶的芳香,以及随茶汤注入心扉的内在感受,则不仅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还会带来不可名状的精神上的愉悦。
  宋代斗茶的程序:
  斗茶前要用饼茶经过碾、箩而制成极细的茶末。
  茶饼碾前,先用净纸包起来捶碎,并立即细碾(不然易致茶汤“色昏”),再置“茶箩”中箩,务求茶末细碎,这样的茶末入水后才能浮起,汤花也便于凝结,而“尽茶之色”。
  接着,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中,用茶瓶中煎好的沸水,将茶末调和成浓油膏状,以粘稠为度。
  再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沸水冲入茶膏成茶汤,并评品茶汤质量之高低。
  关于斗茶中的“点”和“击拂”:
  斗茶的最佳效果在于人的操作,主要动作是“点”和“击拂”。斗茶时需心到、眼到、手到,既做到一丝不苟,又要潇洒自如,而观者则屏息静声,细观茶汤之变幻聚散,既扣人心弦,又妙趣横生。
  “点”是将茶瓶中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宋人将斗茶亦称为“点茶”。执壶往茶盏中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茶面。该注即注,该停即停。注时水要从壶嘴喷勃而出,形成水注,而不能断断续续;不注时要一发即收,不得有零星水滴淋滴。应注意持盏的腕臂灵活运转,才能注出“中汤”(即和谐调适之茶汤)来。
  “击拂”相当于唐代煎茶中的“搅”。是用特制的形似小扫把的工具——茶筅,来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故斗茶亦称“击拂”,手持茶筅拂茶汤,称“运筅”。
  进行点和击拂时,斗茶者一手执壶、一手执筅,几乎同时,而击筅稍后,两相配合,以创造出斗茶艺术的最佳效果。
  在茶盏中调膏时,也要有节奏地注水,并用茶筅击拂。另外要注意的是掌握茶末与水的比例。一般一盏中放置茶末2钱,注入适量水后,均匀搅动,以使茶膏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粘度,这时再往茶盏中注入沸水,注水须有缓急、多少和注意落水点的不同,适时变化。此种变化共有7次,称为“七汤”。
  第一汤,须顺茶盏四周注入,不得直接注在茶膏面上,在将点未点时,另一只手持茶筅搅动茶膏,手腕以茶盏中心为圆心转动,手指则捻动茶筅,随点随击、由轻至重、力透上下,以发茶力之根本,初现汤花;第二汤注汤时,落水点在茶面上,沿茶面四周注之,不间断,急注急停,不能有水滴淋漓,另一只手持筅继续击拂,此时的茶面汤花已渐焕发出色泽,如珠玑相间;第三汤的注法和第二汤时一样,但击拂须渐渐轻而匀,茶面的汤花要细腻如粟粒,似蟹眼涌起,这时茶色大致显现;第四汤,注水要尽量少,茶筅转动的幅度要大而慢,其时茶面之汤花如云雾样升起;第五汤点水稍多,茶筅的击拂须均匀又无所不至,茶面上泛起汤花处要特别加以点击,而过于泛起而高于它处者,则要用茶筅轻轻拂平。这时茶面已凝如冰雪,茶色尽显;第六汤,只点水于汤花凝聚之处,在于使整个茶面汤花均匀,运筅也宜缓而轻;第七汤是看整个茶盏中注入的水是否够茶盏容量的6/10,看茶汤浓度如何、可点可不点,这时茶笼的击拂停止。由于茶筅在盏中一直旋转用力,故茶汤在盏中旋转并形成一种向上的离心力,使汤花面如“乳雾汹涌”高出盏面,而四周的汤花却不因茶汤旋转而旋转,同时紧贴盏沿四周,即所谓“咬盏”;咬盏的作用是汤花能持久,不易散退,也就不出现水痕,而达到斗茶之最佳效果。此被称为点出了“茶中三味”;能点出此种最佳效果的高明点茶者,亦称为“三味手”。如苏轼《送南屏谦师》诗中的“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
  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的色、香、味,三者最佳者,方为斗茶的最后优胜者。
  斗茶因强调“斗”字,故人的作用在其中更加突出。斗茶者的强者极具自豪感和胜利感,而自煎自斗者,也在其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其他文献
琉璃空心丸是笔者受西点“烤气鼓”的启发而创制的一款甜肴。此丸子内部不加皮冻液或化猪油等任何可溶性原料,乃用烫面、鸡蛋制糊,挤成丸子,入油锅中浸炸成空心丸,裹上熬好的糖汁,晾凉而成。现将制做此菜的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交流。    一、选用原料    1所选面粉以面筋质低的普通粉为好。我们知道面粉有含面筋质26 %、24 %和22 %的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面筋质是面粉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
期刊
“银丝丸”是我在鱼丸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推出后受到了食客的欢迎。其做法是将净鱼肉剁成葺后,再加入剁碎的粉丝、海米、木耳,经调味、搅拌上劲后,再汆制而成。具有形状不散,入口化渣,味道鲜美的特点。    一、银丝丸的制作方法    原料:青鱼净肉300g,水发粉丝200g,水发木耳50g,水发海米25g,猪板油100g,鸡蛋清3个,干淀粉20g,精盐8g,味精、料酒、葱姜水、鲜汤各适量。  制法:1
期刊
苏州有条从阊门外直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七里山塘。七里山塘在唐代宝历年间一经筑成,山塘街上便密集地有了茶楼和工艺品店铺,山塘河里则出现了大量游船,呈现一派繁华景象。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因开通了留园马路到虎丘的公共汽车,七里山塘才逐渐衰落。最近,苏州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利用、保护、挖掘和合理开发七里山塘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列为当前最大的实事工程。一个七里山塘的保护与整治总体规划现已出台。规划中提
期刊
糕点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喜欢把美食与各种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因而便逐渐形成了许多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情趣的饮食习俗。糕点既是日常膳食中的不可或缺之品,又是逢年过节时的必备之物。由于各民族间食俗礼仪的不同,糕点更能体现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清东陵糕点 满族名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早年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
期刊
食品免疫,就是让人们从日常普通食品中长期、稳定地获得人体防病抗病所必需的天然免疫球蛋白和各种活性因子。食品免疫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基因工程,让食品含有某种抗原,食用后相当于给人接种某种疫苗,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如免疫香蕉,免疫番茄等。另一种是经常地直接服用含有人体防病抗病所必需的免疫球蛋白的食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健身强体,抵御疾病的目的。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期刊
本文将绿色环境友好型溶剂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s)应用于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SHS-GC),以其作为基质,测定常用有机溶剂在NADESs中的顶空分配系数,并将其应用于五叶藤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2个不同有机溶剂在8个不同NADESs中的顶空分配系数。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以有机酸、多元醇、葡萄糖等为氢键供体,二者以不同比例制备了8个NADESs;以NADESs为基质,采用SHS-GC方法测定了12个有机溶剂在气相中的浓度,得到每种溶剂在不同NA
龙凤乃民间之吉祥物,在烹饪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或取其名为菜肴,或以冷盘拼摆为造型。下面,笔者就此谈谈“龙凤呈祥”的立体雕刻。  首先,注重选料。这好比造房子先打地基一样,地基不打好,其上层建筑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立雕龙凤呈祥在选牛腿瓜时注意,要优先考虑到龙、凤的造型,以较好体现龙的头、身、尾三部和凤的头、翅、尾三部的原料为佳。  其次,做好雕刻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同样道理,立
期刊
山芋,又名红苕、白薯、蕃薯、红薯,是营养最平衡的长寿保健食品。它在我国古代诗人笔下常有出现。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生平喜欢自己做菜,也曾写过不少赞美佳味的诗。他在杭州任太守时,特别对山芋给予高度评价,诗云:  “香似龙涎仍酽白,  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南海金齑脍,  轻比东坡玉糁羹。”  他在题序中说:“过子(苏东坡之子苏过)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
期刊
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喜欢喝茶的民族,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同时茶水也是维吾尔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饮料;所以无论何时去维吾尔族人家做客,主人总是热情地给烧茶和倒茶。即使在瓜果飘香的季节里,主人也要先为客人烧茶,饮罢茶之后,再拿出瓜果来招待。一般还要端出馕、水果糖、方块糖、果盘、糕点等食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热情好客的性格来。  维吾尔人之所以爱喝茶,这大概和新疆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新疆气候
期刊
安达鲁斯调味汁  原料:蛋黄酱50g,番茄酱10g,红甜椒1只,辣椒粉3g。  制作:  1番茄酱和辣椒粉用木勺混和,调匀。  2红甜椒穿在叉子上用火烤,皮烤焦后,取下叉子。  3甜椒对半切开,去掉蒂和籽,切成细丝。  4甜椒丝加入番茄酱辣椒粉的混和酱中,上下翻动,搅拌均匀,倒入调味汁罐里即成。  特点:味美,适用于鱼类菜肴。    瘦虾调味汁  原料:瘦虾(不去壳)1kg,柠檬1只,辣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