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城是大城市在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后城市空间拓展与功能重构的产物。无锡的新城建设,是城市蔓延扩展后城市空间再组织的需要,也是城市多中心组团规划调控的结果。根据无锡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新城建设的科学发展,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城 规划建设 动力机制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315 -02
新城建设是大城市空间拓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往出现在城市郊区化阶段。脱胎于千年县治的无锡市,在设市之初就有规划建设新的城市中心的设想,但由于新城选址意见不一、功能定位模糊、启动建设时机认识分歧等原因,新城建设迟迟未能启动。新世纪初,无锡中心城市的优先建设,以及多中心空间布局规划的盛行,最终使争论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新城由设想规划转为建设行动。梳理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历史演进脉络,探究无锡新城生长机制,对今天无锡新城建设的科学发展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
无锡规划建设新城的设想可追溯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城市恢复建设准备时期。1947年,无锡县政府鉴于当时无锡工商业发达,城区人口稠密,以及无锡有设市可能,为避免在旧城区改造建市困难,特编制《无锡新市区计划》,准备有计划地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城区。新市区计划选址于离火车站不远,距旧城较近,水路交通方便的旧城西北区。新市区的范围,北至皋桥,东沿铁路,南沿锡澄路和通惠路,西靠运河,为一片带状区域,面积近3平方公里,较旧城厢略大。随后无锡县政府又编制《无锡县城镇营建计划书》,设想在新市区内划分行政区,规划建设县政府及所属机关。后因国民政府瓦解,无锡建设新市区的计划无果而止。
解放后,无锡设市,新城规划建设再次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热门议题。1953年制定的《无锡市市政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规划在惠山与梁溪河之间建设新市区。1958年,无锡县划归无锡市管辖,新城建设规划重新调整。当时编制的《无锡市、县总体规划》提出,以荣巷为无锡新城市的建设中心,控制面积14.7平方公里。1959年制定的《无锡市市政建设规划》提出,将市区面积由1958年的16平方公里扩展至56.71平方公里,市中心规划在大王基地区。同年,由国家城乡建设部、江苏省建设厅和无锡市城建局相关人员组成的无锡市城市规划工作组,重新编制《无锡市规划总图》和《规划说明书》,提出市中心设于中桥,并作为今后无锡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因国家实行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方针,以及无锡工业项目建设优先安排等因素,无锡城市新中心及新城区的建设长期停留在规划阶段。
80年代初,无锡在城市布局规划上,提出将单中心的传统城市空间布局,改为多中心模式,并首次将城市划分为老城、扬名、周山浜、山北、河埒、中桥6个片区,其中河埒、中桥两片区为新建片区,新片区建设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阵地。90年代后,随着位于老城区东南部的工业区和西南部的旅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无锡在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中,提出了“三城一中心”(城中城、城外城、山水城和中心商务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但不论是定位于工业开发区的城外城,还是作为旅游服务区的山水城,由于不具有独立老城区的综合职能,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新城。
新世纪初,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补课追赶及无锡特大型城市建设序幕的拉开,无锡规划建设新城的呼声再起,并逐步从设想变成现实。2002年,无锡在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拓展城市骨架时,按照建设新城、松动旧城的思路,开始规划建设蠡湖新城、滨湖新城,塑造湖滨城市形象。根据规划,蠡湖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蠡湖新城位于蠡湖以北,北至太湖大道,东至青祁路,西以环湖路为界,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蠡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为,由开放公园、居住区和城市公共设施组成的旅游服务中心和高品质的“新湖城”。蠡湖新城在开发建设上,突出了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了“三纵三横”路网,调整理顺了“两纵两横”的河网水系,并建设了环蠡湖长38公里的开放公园等一大批环境景观工程。后由于对蠡湖新城功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及无锡新城建设主阵地向南转移,蠡湖新城在历经6年建设后,纳入蠡湖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蠡湖新城在西部景区整合中悄然转身。在蠡湖新城启动建设后,无锡还曾设想在城市南部规划建设滨湖新城,后由于新城规划范围扩大及功能定位转换,滨湖新城在概念规划出笼不久,旋即被后来的太湖新城规划取代。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东至京杭运河,南至外太湖,西至梅梁湖,北至梁塘河,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自东向西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太湖新城定位为无锡未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太湖新城的建设从2007年7月份开始实质性启动,并按照“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态”的建设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人居环境新天堂。无锡在启动建设蠡湖新城、太湖新城时,还按照“城市向南发展,產业向北转移”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在北部规划建设惠山新城。惠山新城位于无锡市区北部,规划范围东至惠山区与锡山区交界,南到北环路一线,西临锡澄运河,北至市区与江阴交界,总用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惠山新城的功能定位是,服务惠山区、辐射江阴腹地、面向苏北地区的无锡北部副中心。2008年京沪高铁启动建设后,无锡又以高铁商务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锡东新城。锡东新城规划范围北至北中路,南与无锡新区相连,东、西分别以锡张高速和沪宁高速为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换乘中心、城市东部的副中心、高端产业集聚区。2009年3月,锡东新城建设正式启动。自此,无锡形成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惠山新城开发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同时并举的多中心建设发展态势。
二、无锡新城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
新城一般是大城市在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后城市空间拓展与功能重构的产物。从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演进历程看,无锡新城的生成,一方面是城市蔓延扩展后城市空间再组织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多中心组团规划调控的结果,前者是新城生长的内在驱动力,后者是新城建设的外部推动力。探析无锡新城生长与形成的内外动力机制,可以合理解释二十世纪中后期无锡新城的规划设想为何迟迟未能落地,也可以初步揭示当前无锡新城建设为何会蜂拥而起。 尽管早在解放前后,无锡就有建设新城的设想及规划,但这种设想或规划主要是基于解决“市县同城”问题,将行政中心的搬迁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捆绑在一起,与城市空间运动自组织缺少内在的关联。1952年,无锡市区人口约4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虽然此时的无锡建成区早已蔓出古城墙的边界,城区也由历史上的县城变成城市,但就其规模而言仍属于小城市,城市生长仍处于单中心集聚的活跃期,新城建设缺少相应的动力机制。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新城建设动议难以破茧而出,落地开花。改革开放后,无锡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城市沿对外交通轴线快速向外拓展,并呈现出城市郊区化的某些特征。从1979年至2009年,30年间无锡市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展至217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48万人增至23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4.8%。根据“门槛理论”,当大中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3%,经济增长率达到10%,维持大约25年的时间时,城市空间增长将从“外溢”(蔓延)式发展,转向“跨越”式发展,这时就有建设新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九十年代,“三城一中心”的规划建设,其实就可以看作新城建设之滥觞。从无锡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来看,2002年至2009年,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崇安、南长、北塘三区的人口数由742325人增至779662人,而位于城区外围的滨湖区、新区人口则由619458人激增至779238人,城区外围地区集聚的人口规模与中心区相比,由稍逊一筹变为不相上下,这还没考虑到中心城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扩大的因素。无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情况表明,原来的郊区开始成为城市增量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域,城区在保持较强向心吸引力的同时,在房价上涨、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下,人口出现了离心迁移的迹象。此时规划建设新城,能较好地带动老城区的有机疏散和功能重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002年蠡湖地区的规划建设,揭开了无锡新城建设的序幕。在短短的七、八年间,蠡湖新城、太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先后启动建设,无锡城市空间布局由两千余年的单中心集聚发展向多中心组团发展转型跨越。无锡新城建设的狂飙突进,是老城区功能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多中心规划调控的空间投影,及政府主导城市建设的能量大释放。九十年代修订的无锡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构建“三城一中心”的城市主体框架。新世纪初重新修订的无锡城市总体规划,传承了“分散组团”的城市布局理念,并提出中心城“七片一带”的布局结构,引导城市南拓北展、东整西优。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近期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出形成以中心城区、太湖新城、科技新城、蠡溪新城、锡东新城和惠山新城为基点的市区空间结构,至此新城空间布局框架基本奠定。从发轫于2002年的新一轮城市建设开始,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惠山新城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一大批工程项目开始在新城动土建设。政府在推动新城建设上,不仅发挥了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而且还是启动新城建设的主导力量。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无锡高铁站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都是政府搭建的新城建设实施平台。为了加快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建设,无锡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锡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推动新城建设规划的快速实施。
三、无锡新城建设发展的未来前景
无锡新城规划建设从思想萌动到破土动工,历经半个世纪之久,探索的征程起伏曲折。新世纪初无锡四大新城的启动建设,颠覆了城市长期由中心向边缘蔓延扩展的空间运动模式,是对无锡城市空间布局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是深刻而长远的。这些都决定了无锡的新城规划建设决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地反思修正。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些城市新城规划建设成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无锡近年新城建设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新城的成功建设,首先在于选址及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其次在于建设实施时机的合理性,同时还需把握好新城开发建设的节奏时序,处理好其与老城的职能关系。由于无锡的四大新城功能定位不同,尽管它们基本同期启动建设,但今后在与老城职能分工及区域发展中必将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入新世纪后,无锡城市空间向心集聚与对外扩散的相向运动及城市郊区化的发展,为新城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土壤。以锡山“撤市设区”及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启动新城的建设,有其合理可行的一面。但较一些城市“建设新城,保护老城”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同,无锡选择了一条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径,这使得无锡的新城建设一开始就步入了崎岖复杂的道路。不仅如此,无锡四大新城几乎同期启动建设,使得新城建设在破解与老城合理职能分工难题的同时,还面临着新城之间职能协调的新命题。这一切都预示着无锡新城建设的征途必定是艰难曲折的。无锡四大新城中最先启动建设的蠡湖新城,就是因为其与老城、太湖新城位置太近,职能关系难协调,以及地处生态敏感区等原因,在历经6年的开发建设后,不得不调整功能定位,转型为滨湖景观展示区及旅游服务区。作为无锡新城建设的首次实践,蠡湖新城没能成长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新湖城”,最终成为了一个冠以新城名号的城市功能片区。但蠡湖新城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先行、彰显地域文化的新城建设范式,颇值得称道,其不仅是滨湖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而且为随后的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鲜活标本。太湖新城是无锡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建设的新城,具有其它新城无法比拟的资源配置优势,在四大新城建设中最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其作为新的城市中心的目标定位尚需进一步商榷探讨。由于无锡在启动新城建设时,同时对老城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并对广益片区、凤翔片区、古运河片区、河埒片区等重点片区进行提升改造,促使市區在城市郊区化初现端倪的背景下,仍然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对经济要素依然具有强大的吸纳能力。此外,老城承载了无锡城市发展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使其长期成为市民文化心理认同的中心地。可以预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城的城市中心地位很难被逆转改变。跳出老城规划建设的太湖新城,大可不必将发展的目标聚焦在与老城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全面争夺上,更应从新兴产业的培育着眼,从更广阔的区域内有选择地吸纳城市发展要素,在与老城协助发展中形成相融互补的职能分工。与太湖新城与老城区在职能分工上模糊不清类似,依托京沪高铁站点规划建设的锡东新城,同太湖新城在功能定位及产业选择上有所重合,两者将在CBD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多方面展开博弈。博弈的结果将决定立足于无锡、苏州两大行政区边缘的锡东新城终究是成长为一座新城,还是成为一个以物流、客流服务为特色的较强的功能中心。其发展走势,将在京沪高铁开通后的三、五年内日渐清晰。惠山新城的建设则面临一定变数,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惠山新城肇始于惠山区行政中心的建设,但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却源于锡澄经济带的发展。无锡城市向南发展、产业向北转移的空间布局调整构想,一度拓宽了惠山新城规划建设的想象空间,但与城市南进相比,产业并未集中向北转移,这使惠山新城在建设发展上有些无所适从。港城一体的区域空间布局模式,能否成为未来无锡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终极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惠山新城能否由一个新兴的片区中心跃升为一座依托老城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在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太湖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已不限于城市郊区化问题的解决,同时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作为新的城市功能体,不是老城功能的简单空间扩散,其应有独立的职能、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各种就业机会,否则难以真正形成城区的反磁力系统。新城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持续增长的产业经济,新城的产业发展可以吸纳新城就业人口,就业于新城的产业人口为了工作与生活便捷,将会在新城内购房置业,进而推动新城人口与产业增长,使得新城自身平衡得以实现。为此,无锡在新城的建设发展上,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新城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按照国际大都市周边新城发展的一般规律,新城距市中心距离越近,越要体现产业的科技含量。当前无锡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太湖新城应顺应无锡城市产业战略转型的趋势,率先在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形成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上,应走出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误区,按照“6+1”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着力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等六大软环节与加工制造硬环节的整合上下功夫,及早搶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避免今后陷入加工制造单环节突进的产业发展困境。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太湖新城规划打造无锡的CBD,这是对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对太湖新城与老城区产业分工的初次划分。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城市中心区剥离出来,明显区别于传统城市商业中心的特定城市地区。CBD主要吸纳金融、贸易、商业、文娱、外事功能,它其实是一个生产控制中心,往往是企业总部的集中地。无锡在九十年代规划建设“三城一中心”时,曾计划在解放环路内打造CBD,但由于当时无锡城市经济辐射功能不够强大,以及旧城传统商贸中心格局已经定形等原因,十余年来无锡并未形成真正的中心商务区。在太湖新城规划建设CBD,符合太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但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的形成发展取决于城市吸引力和辐射能量,以及国际性的经济规模是否巨大、经济活动是否频繁等多种因素。一个比较成熟、成功的CBD,其建设周期短则需15年,长则40-50年。在太湖新城建设CBD,不仅要着眼长远发展,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催生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还应将CBD的建设与传统产业“6+1”产业链整合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太湖新城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产业发展活力。
在城市化风云激荡的新时期,我们仍要时常怀着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承袭无锡先人择地筑城的传神匠意,恪守“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建法则,并融合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在无锡城市布局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发展的历史跨越中创造性地迈出成功的一步,奏响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新乐章。
[关键词]:新城 规划建设 动力机制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315 -02
新城建设是大城市空间拓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往往出现在城市郊区化阶段。脱胎于千年县治的无锡市,在设市之初就有规划建设新的城市中心的设想,但由于新城选址意见不一、功能定位模糊、启动建设时机认识分歧等原因,新城建设迟迟未能启动。新世纪初,无锡中心城市的优先建设,以及多中心空间布局规划的盛行,最终使争论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新城由设想规划转为建设行动。梳理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历史演进脉络,探究无锡新城生长机制,对今天无锡新城建设的科学发展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历史进程
无锡规划建设新城的设想可追溯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城市恢复建设准备时期。1947年,无锡县政府鉴于当时无锡工商业发达,城区人口稠密,以及无锡有设市可能,为避免在旧城区改造建市困难,特编制《无锡新市区计划》,准备有计划地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城区。新市区计划选址于离火车站不远,距旧城较近,水路交通方便的旧城西北区。新市区的范围,北至皋桥,东沿铁路,南沿锡澄路和通惠路,西靠运河,为一片带状区域,面积近3平方公里,较旧城厢略大。随后无锡县政府又编制《无锡县城镇营建计划书》,设想在新市区内划分行政区,规划建设县政府及所属机关。后因国民政府瓦解,无锡建设新市区的计划无果而止。
解放后,无锡设市,新城规划建设再次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热门议题。1953年制定的《无锡市市政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规划在惠山与梁溪河之间建设新市区。1958年,无锡县划归无锡市管辖,新城建设规划重新调整。当时编制的《无锡市、县总体规划》提出,以荣巷为无锡新城市的建设中心,控制面积14.7平方公里。1959年制定的《无锡市市政建设规划》提出,将市区面积由1958年的16平方公里扩展至56.71平方公里,市中心规划在大王基地区。同年,由国家城乡建设部、江苏省建设厅和无锡市城建局相关人员组成的无锡市城市规划工作组,重新编制《无锡市规划总图》和《规划说明书》,提出市中心设于中桥,并作为今后无锡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因国家实行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方针,以及无锡工业项目建设优先安排等因素,无锡城市新中心及新城区的建设长期停留在规划阶段。
80年代初,无锡在城市布局规划上,提出将单中心的传统城市空间布局,改为多中心模式,并首次将城市划分为老城、扬名、周山浜、山北、河埒、中桥6个片区,其中河埒、中桥两片区为新建片区,新片区建设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阵地。90年代后,随着位于老城区东南部的工业区和西南部的旅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无锡在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中,提出了“三城一中心”(城中城、城外城、山水城和中心商务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但不论是定位于工业开发区的城外城,还是作为旅游服务区的山水城,由于不具有独立老城区的综合职能,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新城。
新世纪初,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补课追赶及无锡特大型城市建设序幕的拉开,无锡规划建设新城的呼声再起,并逐步从设想变成现实。2002年,无锡在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拓展城市骨架时,按照建设新城、松动旧城的思路,开始规划建设蠡湖新城、滨湖新城,塑造湖滨城市形象。根据规划,蠡湖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蠡湖新城位于蠡湖以北,北至太湖大道,东至青祁路,西以环湖路为界,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蠡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为,由开放公园、居住区和城市公共设施组成的旅游服务中心和高品质的“新湖城”。蠡湖新城在开发建设上,突出了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了“三纵三横”路网,调整理顺了“两纵两横”的河网水系,并建设了环蠡湖长38公里的开放公园等一大批环境景观工程。后由于对蠡湖新城功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及无锡新城建设主阵地向南转移,蠡湖新城在历经6年建设后,纳入蠡湖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蠡湖新城在西部景区整合中悄然转身。在蠡湖新城启动建设后,无锡还曾设想在城市南部规划建设滨湖新城,后由于新城规划范围扩大及功能定位转换,滨湖新城在概念规划出笼不久,旋即被后来的太湖新城规划取代。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东至京杭运河,南至外太湖,西至梅梁湖,北至梁塘河,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自东向西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太湖新城定位为无锡未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太湖新城的建设从2007年7月份开始实质性启动,并按照“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态”的建设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人居环境新天堂。无锡在启动建设蠡湖新城、太湖新城时,还按照“城市向南发展,產业向北转移”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在北部规划建设惠山新城。惠山新城位于无锡市区北部,规划范围东至惠山区与锡山区交界,南到北环路一线,西临锡澄运河,北至市区与江阴交界,总用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惠山新城的功能定位是,服务惠山区、辐射江阴腹地、面向苏北地区的无锡北部副中心。2008年京沪高铁启动建设后,无锡又以高铁商务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锡东新城。锡东新城规划范围北至北中路,南与无锡新区相连,东、西分别以锡张高速和沪宁高速为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换乘中心、城市东部的副中心、高端产业集聚区。2009年3月,锡东新城建设正式启动。自此,无锡形成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惠山新城开发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同时并举的多中心建设发展态势。
二、无锡新城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
新城一般是大城市在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后城市空间拓展与功能重构的产物。从无锡新城规划建设的演进历程看,无锡新城的生成,一方面是城市蔓延扩展后城市空间再组织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多中心组团规划调控的结果,前者是新城生长的内在驱动力,后者是新城建设的外部推动力。探析无锡新城生长与形成的内外动力机制,可以合理解释二十世纪中后期无锡新城的规划设想为何迟迟未能落地,也可以初步揭示当前无锡新城建设为何会蜂拥而起。 尽管早在解放前后,无锡就有建设新城的设想及规划,但这种设想或规划主要是基于解决“市县同城”问题,将行政中心的搬迁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捆绑在一起,与城市空间运动自组织缺少内在的关联。1952年,无锡市区人口约4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虽然此时的无锡建成区早已蔓出古城墙的边界,城区也由历史上的县城变成城市,但就其规模而言仍属于小城市,城市生长仍处于单中心集聚的活跃期,新城建设缺少相应的动力机制。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新城建设动议难以破茧而出,落地开花。改革开放后,无锡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城市沿对外交通轴线快速向外拓展,并呈现出城市郊区化的某些特征。从1979年至2009年,30年间无锡市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展至217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48万人增至23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4.8%。根据“门槛理论”,当大中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3%,经济增长率达到10%,维持大约25年的时间时,城市空间增长将从“外溢”(蔓延)式发展,转向“跨越”式发展,这时就有建设新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九十年代,“三城一中心”的规划建设,其实就可以看作新城建设之滥觞。从无锡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来看,2002年至2009年,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崇安、南长、北塘三区的人口数由742325人增至779662人,而位于城区外围的滨湖区、新区人口则由619458人激增至779238人,城区外围地区集聚的人口规模与中心区相比,由稍逊一筹变为不相上下,这还没考虑到中心城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扩大的因素。无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情况表明,原来的郊区开始成为城市增量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域,城区在保持较强向心吸引力的同时,在房价上涨、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下,人口出现了离心迁移的迹象。此时规划建设新城,能较好地带动老城区的有机疏散和功能重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002年蠡湖地区的规划建设,揭开了无锡新城建设的序幕。在短短的七、八年间,蠡湖新城、太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先后启动建设,无锡城市空间布局由两千余年的单中心集聚发展向多中心组团发展转型跨越。无锡新城建设的狂飙突进,是老城区功能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多中心规划调控的空间投影,及政府主导城市建设的能量大释放。九十年代修订的无锡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构建“三城一中心”的城市主体框架。新世纪初重新修订的无锡城市总体规划,传承了“分散组团”的城市布局理念,并提出中心城“七片一带”的布局结构,引导城市南拓北展、东整西优。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近期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出形成以中心城区、太湖新城、科技新城、蠡溪新城、锡东新城和惠山新城为基点的市区空间结构,至此新城空间布局框架基本奠定。从发轫于2002年的新一轮城市建设开始,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惠山新城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一大批工程项目开始在新城动土建设。政府在推动新城建设上,不仅发挥了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而且还是启动新城建设的主导力量。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无锡高铁站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都是政府搭建的新城建设实施平台。为了加快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建设,无锡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锡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推动新城建设规划的快速实施。
三、无锡新城建设发展的未来前景
无锡新城规划建设从思想萌动到破土动工,历经半个世纪之久,探索的征程起伏曲折。新世纪初无锡四大新城的启动建设,颠覆了城市长期由中心向边缘蔓延扩展的空间运动模式,是对无锡城市空间布局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是深刻而长远的。这些都决定了无锡的新城规划建设决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地反思修正。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些城市新城规划建设成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无锡近年新城建设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新城的成功建设,首先在于选址及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其次在于建设实施时机的合理性,同时还需把握好新城开发建设的节奏时序,处理好其与老城的职能关系。由于无锡的四大新城功能定位不同,尽管它们基本同期启动建设,但今后在与老城职能分工及区域发展中必将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入新世纪后,无锡城市空间向心集聚与对外扩散的相向运动及城市郊区化的发展,为新城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土壤。以锡山“撤市设区”及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启动新城的建设,有其合理可行的一面。但较一些城市“建设新城,保护老城”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同,无锡选择了一条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径,这使得无锡的新城建设一开始就步入了崎岖复杂的道路。不仅如此,无锡四大新城几乎同期启动建设,使得新城建设在破解与老城合理职能分工难题的同时,还面临着新城之间职能协调的新命题。这一切都预示着无锡新城建设的征途必定是艰难曲折的。无锡四大新城中最先启动建设的蠡湖新城,就是因为其与老城、太湖新城位置太近,职能关系难协调,以及地处生态敏感区等原因,在历经6年的开发建设后,不得不调整功能定位,转型为滨湖景观展示区及旅游服务区。作为无锡新城建设的首次实践,蠡湖新城没能成长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新湖城”,最终成为了一个冠以新城名号的城市功能片区。但蠡湖新城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先行、彰显地域文化的新城建设范式,颇值得称道,其不仅是滨湖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而且为随后的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鲜活标本。太湖新城是无锡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建设的新城,具有其它新城无法比拟的资源配置优势,在四大新城建设中最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其作为新的城市中心的目标定位尚需进一步商榷探讨。由于无锡在启动新城建设时,同时对老城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并对广益片区、凤翔片区、古运河片区、河埒片区等重点片区进行提升改造,促使市區在城市郊区化初现端倪的背景下,仍然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对经济要素依然具有强大的吸纳能力。此外,老城承载了无锡城市发展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使其长期成为市民文化心理认同的中心地。可以预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城的城市中心地位很难被逆转改变。跳出老城规划建设的太湖新城,大可不必将发展的目标聚焦在与老城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全面争夺上,更应从新兴产业的培育着眼,从更广阔的区域内有选择地吸纳城市发展要素,在与老城协助发展中形成相融互补的职能分工。与太湖新城与老城区在职能分工上模糊不清类似,依托京沪高铁站点规划建设的锡东新城,同太湖新城在功能定位及产业选择上有所重合,两者将在CBD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多方面展开博弈。博弈的结果将决定立足于无锡、苏州两大行政区边缘的锡东新城终究是成长为一座新城,还是成为一个以物流、客流服务为特色的较强的功能中心。其发展走势,将在京沪高铁开通后的三、五年内日渐清晰。惠山新城的建设则面临一定变数,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惠山新城肇始于惠山区行政中心的建设,但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却源于锡澄经济带的发展。无锡城市向南发展、产业向北转移的空间布局调整构想,一度拓宽了惠山新城规划建设的想象空间,但与城市南进相比,产业并未集中向北转移,这使惠山新城在建设发展上有些无所适从。港城一体的区域空间布局模式,能否成为未来无锡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终极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惠山新城能否由一个新兴的片区中心跃升为一座依托老城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在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太湖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已不限于城市郊区化问题的解决,同时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作为新的城市功能体,不是老城功能的简单空间扩散,其应有独立的职能、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各种就业机会,否则难以真正形成城区的反磁力系统。新城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持续增长的产业经济,新城的产业发展可以吸纳新城就业人口,就业于新城的产业人口为了工作与生活便捷,将会在新城内购房置业,进而推动新城人口与产业增长,使得新城自身平衡得以实现。为此,无锡在新城的建设发展上,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新城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按照国际大都市周边新城发展的一般规律,新城距市中心距离越近,越要体现产业的科技含量。当前无锡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太湖新城应顺应无锡城市产业战略转型的趋势,率先在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形成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上,应走出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误区,按照“6+1”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着力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等六大软环节与加工制造硬环节的整合上下功夫,及早搶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避免今后陷入加工制造单环节突进的产业发展困境。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太湖新城规划打造无锡的CBD,这是对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对太湖新城与老城区产业分工的初次划分。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城市中心区剥离出来,明显区别于传统城市商业中心的特定城市地区。CBD主要吸纳金融、贸易、商业、文娱、外事功能,它其实是一个生产控制中心,往往是企业总部的集中地。无锡在九十年代规划建设“三城一中心”时,曾计划在解放环路内打造CBD,但由于当时无锡城市经济辐射功能不够强大,以及旧城传统商贸中心格局已经定形等原因,十余年来无锡并未形成真正的中心商务区。在太湖新城规划建设CBD,符合太湖新城的功能定位。但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的形成发展取决于城市吸引力和辐射能量,以及国际性的经济规模是否巨大、经济活动是否频繁等多种因素。一个比较成熟、成功的CBD,其建设周期短则需15年,长则40-50年。在太湖新城建设CBD,不仅要着眼长远发展,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催生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还应将CBD的建设与传统产业“6+1”产业链整合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太湖新城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产业发展活力。
在城市化风云激荡的新时期,我们仍要时常怀着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承袭无锡先人择地筑城的传神匠意,恪守“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建法则,并融合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在无锡城市布局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发展的历史跨越中创造性地迈出成功的一步,奏响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