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小语教学对语感能力的培养存在较严重的不重视现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教字而教字,就教语言而教语言。由于重视不够,学生语感能力低,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语感日趋迟钝,对祖国语言文字最丰富的内涵及文章的神韵没有得到良好的感受和接收,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促进人形成健全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某一语言者对这一语言的感性认识”(邢公畹语),“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朱光潜语),“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灵敏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入了解,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素质,是一种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本质的因素。
语感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语感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它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构成、内涵、情感的认知和感受,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语言的具体环境融合感知并接受认知语言的熏陶,逐渐形成语言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阅读、识字、作文、生活中都能运用语言的规律阅读作品,进行习作,并感受生活和语言文字的多姿多彩,就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现生动优美、精彩的佳作,透视出文理中的毛病,从而正确认识和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习作中语从心出,笔随心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就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这就为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从古到今,哪位有成就的生活强者、文字家、语言大师不具备良好、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呢?学生要持续发展也必须有良好的语感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呢?语感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正如夏焉和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字是心的表现”,语感能力的培养要从“心”开始。同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多层次性,需要接受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的熏陶以至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爱心渗透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感受中了解、认识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切的爱。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古今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无数用祖国语言文字写就的珍品。就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中哪一篇不饱含深切的爱与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会自然而然地渗透这份爱心,从而更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努力地吸取其中丰富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二、诵读感悟
“诵读”是调动心、眼、口、耳等感官活动的有效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多读多写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一方经验。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选入了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诵读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和读出文章的意趣,在诵读中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中,在感知语言文字基础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中所反映的形象的感染作用。特别要注意诵读的技巧、把握语言的语调、错综地运用语调结构规律和语音结构规律,把语音读得抑扬顿挫,强弱铿锵,传达出文章表达的情味。如《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入夜时分江上的景色,抒情色彩浓厚,上联“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拉长语调,读出“瑟瑟”“红”的奇特颜色,下联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要读出赞美之情。
文章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读出其味和情来。古人学习强调熟读成诵,诵读如流,这样就能大大增强了语感,从而感受语言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小学语文教学要从低年级练起,逐渐形成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自觉判断语言的正误,纠正语言毛病,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在读中要眼到、口到、心到,准确抓住语言文字中呈现的表象、意境。如读《观潮》中“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读这段话时,要让学生把文句中的“横卧”、“平静”、“越来越宽”、“笼罩”、“蒙蒙的薄雾”、“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些词语的内涵,形象作比较透彻的认识,通过诵读,使这系列表象展现在眼前,通过再读,使形象进一步深化,打下深深的烙印。
三、鉴赏、推敲感悟
语感训练就是对词句的感觉力的磨炼。鉴赏、推敲感悟就是利用课文精彩的语言让学生去鉴别、欣赏、分析、推敲,从而培养语感能力。“鉴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文辞的准确精彩,“推敲”主要是咬文嚼字,在比较中润饰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意义和情味。也可以换个说法进行体会,使语言运用更确切、更生动。如学习《镜泊湖奇观》一文描写镜泊湖的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精致的别墅”、“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一望无际的林海”时,让学生认真体味这些词句并通过用相近的“朴素”、“美丽”、“精美”、“挺拔”、“清绿”、“浩淼”等词进行互换尝试,领会这段文字用哪组词更能准确地描绘镜泊湖的奇观的特点,体会不同词在不同环境中的意义情味。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大胆怀疑、大胆推敲、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中,有学生认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段话中前后很矛盾:“没有一点波浪”怎会有“白茫茫”的表象?有船“移动”又怎会“平静”,三支浆在划动与“无波浪”岂不矛盾么?这样去学习,大胆质疑,认真推敲感悟,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方法。
四、联想、想象感悟
联想与想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的十分重要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在感知比较形象的描写性语言文字的时候,能使有关表象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通过联想或想象把词句所代的概念的内涵及状态,具体形象的事物在脑子里反映出来,能就此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如学习《春晓》一诗时,学生会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诗句中认识到春回大地,气候转暖、鸟儿声声啼唱,草木萌发,百花迎春开放。而春天气候多变,一阵狂风骤雨,那些漫山遍野的鲜花落将遍地。这是从字面意思再通过联想或想象得出地比较实在的认识。有了这些表象,再进一步展开思维,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个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主观意识作再造想象,展开奇想,悟出不同的答案,描绘出语言文字中新的不同的形象,既认识了春的生机,又感到了惋惜无限。
五、审美感悟
语文学习不能离开审美感悟,语文的美表现于语言文字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美的能力。要教给学生学会审视美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地审美、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的渗透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形象美:如《长征》中红军的形象美,《伟大友谊》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形象美;2、自然美:大自然美不胜收。如《桂林山水》中山的奇、秀、险,水的清、静、绿,《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3、社会美: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美的象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是改革开放之后美的祖国的缩影;4、语言形式美:如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双声、叠韵、叠音);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诗文中的平仄、对仗与押韵);语言文字的和谐美(音节的搭配、句式长短、整散的搭配);语言文字的修辞美(比喻、夸张、排比、对偶、通感、衬托等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项急待加强的教学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持续发展,只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他们的升学、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促进人形成健全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某一语言者对这一语言的感性认识”(邢公畹语),“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朱光潜语),“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灵敏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入了解,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素质,是一种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本质的因素。
语感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语感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它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构成、内涵、情感的认知和感受,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语言的具体环境融合感知并接受认知语言的熏陶,逐渐形成语言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在阅读、识字、作文、生活中都能运用语言的规律阅读作品,进行习作,并感受生活和语言文字的多姿多彩,就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现生动优美、精彩的佳作,透视出文理中的毛病,从而正确认识和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习作中语从心出,笔随心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就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这就为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从古到今,哪位有成就的生活强者、文字家、语言大师不具备良好、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呢?学生要持续发展也必须有良好的语感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呢?语感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正如夏焉和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字是心的表现”,语感能力的培养要从“心”开始。同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多层次性,需要接受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的熏陶以至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爱心渗透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感受中了解、认识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切的爱。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古今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无数用祖国语言文字写就的珍品。就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中哪一篇不饱含深切的爱与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会自然而然地渗透这份爱心,从而更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努力地吸取其中丰富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二、诵读感悟
“诵读”是调动心、眼、口、耳等感官活动的有效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多读多写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一方经验。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选入了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诵读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和读出文章的意趣,在诵读中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中,在感知语言文字基础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中所反映的形象的感染作用。特别要注意诵读的技巧、把握语言的语调、错综地运用语调结构规律和语音结构规律,把语音读得抑扬顿挫,强弱铿锵,传达出文章表达的情味。如《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入夜时分江上的景色,抒情色彩浓厚,上联“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拉长语调,读出“瑟瑟”“红”的奇特颜色,下联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要读出赞美之情。
文章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读出其味和情来。古人学习强调熟读成诵,诵读如流,这样就能大大增强了语感,从而感受语言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小学语文教学要从低年级练起,逐渐形成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自觉判断语言的正误,纠正语言毛病,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在读中要眼到、口到、心到,准确抓住语言文字中呈现的表象、意境。如读《观潮》中“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读这段话时,要让学生把文句中的“横卧”、“平静”、“越来越宽”、“笼罩”、“蒙蒙的薄雾”、“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些词语的内涵,形象作比较透彻的认识,通过诵读,使这系列表象展现在眼前,通过再读,使形象进一步深化,打下深深的烙印。
三、鉴赏、推敲感悟
语感训练就是对词句的感觉力的磨炼。鉴赏、推敲感悟就是利用课文精彩的语言让学生去鉴别、欣赏、分析、推敲,从而培养语感能力。“鉴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文辞的准确精彩,“推敲”主要是咬文嚼字,在比较中润饰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意义和情味。也可以换个说法进行体会,使语言运用更确切、更生动。如学习《镜泊湖奇观》一文描写镜泊湖的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精致的别墅”、“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一望无际的林海”时,让学生认真体味这些词句并通过用相近的“朴素”、“美丽”、“精美”、“挺拔”、“清绿”、“浩淼”等词进行互换尝试,领会这段文字用哪组词更能准确地描绘镜泊湖的奇观的特点,体会不同词在不同环境中的意义情味。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大胆怀疑、大胆推敲、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中,有学生认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段话中前后很矛盾:“没有一点波浪”怎会有“白茫茫”的表象?有船“移动”又怎会“平静”,三支浆在划动与“无波浪”岂不矛盾么?这样去学习,大胆质疑,认真推敲感悟,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方法。
四、联想、想象感悟
联想与想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的十分重要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在感知比较形象的描写性语言文字的时候,能使有关表象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通过联想或想象把词句所代的概念的内涵及状态,具体形象的事物在脑子里反映出来,能就此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如学习《春晓》一诗时,学生会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诗句中认识到春回大地,气候转暖、鸟儿声声啼唱,草木萌发,百花迎春开放。而春天气候多变,一阵狂风骤雨,那些漫山遍野的鲜花落将遍地。这是从字面意思再通过联想或想象得出地比较实在的认识。有了这些表象,再进一步展开思维,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个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主观意识作再造想象,展开奇想,悟出不同的答案,描绘出语言文字中新的不同的形象,既认识了春的生机,又感到了惋惜无限。
五、审美感悟
语文学习不能离开审美感悟,语文的美表现于语言文字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美的能力。要教给学生学会审视美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地审美、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的渗透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形象美:如《长征》中红军的形象美,《伟大友谊》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形象美;2、自然美:大自然美不胜收。如《桂林山水》中山的奇、秀、险,水的清、静、绿,《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3、社会美: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美的象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是改革开放之后美的祖国的缩影;4、语言形式美:如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双声、叠韵、叠音);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诗文中的平仄、对仗与押韵);语言文字的和谐美(音节的搭配、句式长短、整散的搭配);语言文字的修辞美(比喻、夸张、排比、对偶、通感、衬托等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项急待加强的教学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持续发展,只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他们的升学、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