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最为具东方审美特征与艺术趣味的最高代表和艺术典范,在世界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中国画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式以及悠久的艺术语言传统与积淀形成了自身的艺术传统。这其中,区别于西方艺术强调立体造型特征,中国艺术的线性语言特征是最有特色的方面之一。本文就是在这一思考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画的历史梳理为主,辅助以具体作品分析等方法,结合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和自身创作感悟展开的讨论与研究。通过对中国画线性艺术表现语言的具体产生契机与发展进程的详细梳理,基本明确了自秦汉魏晋到隋唐两宋之间这一艺术语言体系创立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特征,通过讨论中国画与书法的内在关系、书画相通的审美特征等问题,集中从造型中的线、笔墨中的线、独立审美意味的线等三方面讨论。
【关键词】:中国画;线性语言;笔墨;审美特征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性语言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不同于西方造型观念下的强调对客观物象、三度空间的客观模拟,而是强调意象造型、心性感悟和平面化、装饰性的审美趣味表现。这其中最具特征的无疑是以线性表现为主的东方艺术语言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由此幻化出的写意性绘画审美。如果把西方绘画看做是“色彩和体积”构成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绘画则可称为“点线共鸣”的协奏曲。
中国画中的“线性”特质很早就体现出其时序性特征。早在秦汉时期的绢帛绘画中飞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就交融着纷飞的线条,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到了魏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成熟,也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示范作用。画家受到书法家创作的启示,在创作时已“气韵生动”为终极目标,以意使笔,以气运笔,在时间的流动中,运笔起伏、转承、顿挫,挥洒自如中,承载与体现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思考。这种线性表现的时序性特征也构成了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造就了线条自身走向独立于造型手段之外的审美价值的可能性。
二、中国画线性造型语言发展历程
(一)应物象形与骨法用笔
中国绘画非常注重程式,程式化就是将表现对象进行一种高度概括了的形式符号的过程。“线”作为绘画造型状物的一种手段的产物,首先是从写形出发的,这正如南朝時期谢赫在《画品》中所指的“应物象形”。从艺术创造的本质上说,无论中西方,在早期艺术表现上都的对物象的模拟再现都起步于人类自身记忆中对物象的理解与认识。“绘画中的线,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理解的产物。雖然线的产生有其客观的依据,但这种依据,仅仅是产生线的条件,而不是线本身”[]。这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现实自然物表面是不存在绘画中所谓的轮廓线的,线其实是面的过渡、转折与压缩形成的抽象化、程式化的概括与提炼。而中国画在长期发展中正是把这种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把握,转化成线性艺术语言,充分发挥了线的种种语言功能而达到艺术超越。
(二)线性语言的丰富与线性审美的独立
南北朝到唐代时期是人物画发展、直至成熟的重要阶段。期间出现了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用笔紧劲连绵“密体”,以张僧繇、吴道子为代表的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的分野。“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与“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线性语言特征的面貌分野体现出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丰富性与进步性,但这一时期的线性语言并未体现出后世所推崇的轻重、缓急、粗细、顿挫、枯润等变化仍以高古为趣味。初唐时期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风格,继承了南朝传统的中锋用笔,用笔圆转细劲而富有弹性,尉迟乙僧则体现出西域风格的独特面貌,其中可见伴随着佛教东传带来的外来艺术风格,屈铁盘丝的铁线描体现的是不同于汉地风格的新样式与新面貌,这种区别可以总阎立本传世的《步辇图》与唐代敦煌石窟壁画中一见端倪。绘画艺术发展到盛唐阶段,史称“画圣”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据说“授笔法于张旭”,受到了草书用笔的启发,使书画用笔的结合从体势跃升到线条自身变化之中,创造了挥洒如莼菜条、满壁风动的线描语言,迎来了线性造型语言审美独立的曙光。自此以后,线性语言已不再仅仅作为造型状物的手段,勾勒画稿的过程,而逐渐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与审美内容的艺术本体,这一过程中可从传世至今的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窥视其面貌,宋代李公麟最终完成了“白画”(后称“白描”)线性艺术语言成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创作过程,体现出“扫去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的艺术效果。
三、书画同源与线性审美
(一)中国画与书法的内在关系
通过对中国绘画线性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在其各个重要转折时期都少不了书法艺术的参与与影响,书画同源、书画同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现实,要想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画线性审美特征,不深入理解与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
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最基本特征就是以墨点和墨线造型,表现物象的运动感、空间感、节奏感和生命力。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本身就极富有概括力,更简洁明快,表现力极强,中国书法也是以点线的律动的节奏进行表现,这种抽象了的形象切合了绘画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加之,相同的材料工具于运笔方式,使得二者之间相同相容更是无所障碍。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线成了中国画起点,是中国画的构成因素和归宿”。书画相通的主要体现既有同源于对物的模拟,又体现在同样的以笔墨纸砚的工具承载,同时在创作技法上也想通相济,强调线性与书写性特征。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内在的审美特征方面,都重视表现、重视意象的传递。正因为以上种种,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在文化精神与宇宙观上是相同的,这恰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的“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
(二)书画相通的审美特征
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创作共通的主要方法。在这一点上,书画艺术家们大多以都线性语言作为创作的基础,通常线的描绘既可以用来写意,也可以用来抒情,在这一方面,书画确实是同源同法的。在书画创作中,线性使用的复杂多样可以得到充分地应用与发挥,不同的利用和组合方式既可以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心境,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视觉呈现来体现作者的创作水平和新构思立意。中国书画的点画之间、笔墨之上都体现的是艺术家长期的艺术修养和底蕴,寄托的是真切的感情和深远的意境。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书画中的线更具有丰富的形式趣味性,同时也更有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
书画的线性语言特征具体体现在作品中线与笔的长短粗细、区直转折、方圆顿挫等的不同形态,这些方面都密切关系着线的意象性与抽象性。抽象性的点线结构与具象的视觉形象或文字结体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对单线形态的延伸。
结论
通过对中国画中线性语言的梳理与研究,可以明确其发展演进的大体脉络,通过理论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使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国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相通,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其中起笔与收笔过程尤为重要。起承转合的运笔质量直接影响线条本身的质量,运笔的过程,关系到线条的力度、弹性。因此,而是对物象进行主观概括、提炼,并用单纯的线性思维来表现对象,使画面具有平面装饰的意味。在我创作过程中,在进行主观变形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对提炼后的形进行加工整理,进行装饰化语言处理,尽量避免现实物象的干扰,而是加之平面的语言。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我内心世界中的主观画面。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第167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02页。
【关键词】:中国画;线性语言;笔墨;审美特征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性语言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不同于西方造型观念下的强调对客观物象、三度空间的客观模拟,而是强调意象造型、心性感悟和平面化、装饰性的审美趣味表现。这其中最具特征的无疑是以线性表现为主的东方艺术语言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由此幻化出的写意性绘画审美。如果把西方绘画看做是“色彩和体积”构成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绘画则可称为“点线共鸣”的协奏曲。
中国画中的“线性”特质很早就体现出其时序性特征。早在秦汉时期的绢帛绘画中飞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就交融着纷飞的线条,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到了魏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成熟,也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示范作用。画家受到书法家创作的启示,在创作时已“气韵生动”为终极目标,以意使笔,以气运笔,在时间的流动中,运笔起伏、转承、顿挫,挥洒自如中,承载与体现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思考。这种线性表现的时序性特征也构成了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造就了线条自身走向独立于造型手段之外的审美价值的可能性。
二、中国画线性造型语言发展历程
(一)应物象形与骨法用笔
中国绘画非常注重程式,程式化就是将表现对象进行一种高度概括了的形式符号的过程。“线”作为绘画造型状物的一种手段的产物,首先是从写形出发的,这正如南朝時期谢赫在《画品》中所指的“应物象形”。从艺术创造的本质上说,无论中西方,在早期艺术表现上都的对物象的模拟再现都起步于人类自身记忆中对物象的理解与认识。“绘画中的线,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理解的产物。雖然线的产生有其客观的依据,但这种依据,仅仅是产生线的条件,而不是线本身”[]。这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现实自然物表面是不存在绘画中所谓的轮廓线的,线其实是面的过渡、转折与压缩形成的抽象化、程式化的概括与提炼。而中国画在长期发展中正是把这种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把握,转化成线性艺术语言,充分发挥了线的种种语言功能而达到艺术超越。
(二)线性语言的丰富与线性审美的独立
南北朝到唐代时期是人物画发展、直至成熟的重要阶段。期间出现了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用笔紧劲连绵“密体”,以张僧繇、吴道子为代表的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的分野。“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与“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线性语言特征的面貌分野体现出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丰富性与进步性,但这一时期的线性语言并未体现出后世所推崇的轻重、缓急、粗细、顿挫、枯润等变化仍以高古为趣味。初唐时期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风格,继承了南朝传统的中锋用笔,用笔圆转细劲而富有弹性,尉迟乙僧则体现出西域风格的独特面貌,其中可见伴随着佛教东传带来的外来艺术风格,屈铁盘丝的铁线描体现的是不同于汉地风格的新样式与新面貌,这种区别可以总阎立本传世的《步辇图》与唐代敦煌石窟壁画中一见端倪。绘画艺术发展到盛唐阶段,史称“画圣”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据说“授笔法于张旭”,受到了草书用笔的启发,使书画用笔的结合从体势跃升到线条自身变化之中,创造了挥洒如莼菜条、满壁风动的线描语言,迎来了线性造型语言审美独立的曙光。自此以后,线性语言已不再仅仅作为造型状物的手段,勾勒画稿的过程,而逐渐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与审美内容的艺术本体,这一过程中可从传世至今的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窥视其面貌,宋代李公麟最终完成了“白画”(后称“白描”)线性艺术语言成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创作过程,体现出“扫去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的艺术效果。
三、书画同源与线性审美
(一)中国画与书法的内在关系
通过对中国绘画线性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在其各个重要转折时期都少不了书法艺术的参与与影响,书画同源、书画同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现实,要想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画线性审美特征,不深入理解与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
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最基本特征就是以墨点和墨线造型,表现物象的运动感、空间感、节奏感和生命力。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本身就极富有概括力,更简洁明快,表现力极强,中国书法也是以点线的律动的节奏进行表现,这种抽象了的形象切合了绘画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加之,相同的材料工具于运笔方式,使得二者之间相同相容更是无所障碍。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线成了中国画起点,是中国画的构成因素和归宿”。书画相通的主要体现既有同源于对物的模拟,又体现在同样的以笔墨纸砚的工具承载,同时在创作技法上也想通相济,强调线性与书写性特征。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内在的审美特征方面,都重视表现、重视意象的传递。正因为以上种种,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在文化精神与宇宙观上是相同的,这恰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的“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
(二)书画相通的审美特征
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创作共通的主要方法。在这一点上,书画艺术家们大多以都线性语言作为创作的基础,通常线的描绘既可以用来写意,也可以用来抒情,在这一方面,书画确实是同源同法的。在书画创作中,线性使用的复杂多样可以得到充分地应用与发挥,不同的利用和组合方式既可以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心境,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视觉呈现来体现作者的创作水平和新构思立意。中国书画的点画之间、笔墨之上都体现的是艺术家长期的艺术修养和底蕴,寄托的是真切的感情和深远的意境。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书画中的线更具有丰富的形式趣味性,同时也更有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
书画的线性语言特征具体体现在作品中线与笔的长短粗细、区直转折、方圆顿挫等的不同形态,这些方面都密切关系着线的意象性与抽象性。抽象性的点线结构与具象的视觉形象或文字结体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对单线形态的延伸。
结论
通过对中国画中线性语言的梳理与研究,可以明确其发展演进的大体脉络,通过理论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使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国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相通,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其中起笔与收笔过程尤为重要。起承转合的运笔质量直接影响线条本身的质量,运笔的过程,关系到线条的力度、弹性。因此,而是对物象进行主观概括、提炼,并用单纯的线性思维来表现对象,使画面具有平面装饰的意味。在我创作过程中,在进行主观变形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对提炼后的形进行加工整理,进行装饰化语言处理,尽量避免现实物象的干扰,而是加之平面的语言。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我内心世界中的主观画面。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第167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