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科学家发现月球南极陨石坑或存在水冰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根据该局所属月球勘测轨道器(LRO)获得的数据显示,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沙克莱顿陨石坑可能有高达22%的表面物质是冰。
这个巨大的陨石坑以伟大的南极探险家埃尼斯特·沙克莱顿(Ernest Shackleton)的名字命名,其深度约为2英里(约合3200米),宽度12英里(约合19.3公里)。月球很小的自转轴倾角意味着地处南极高纬度地区的沙克莱顿陨石坑可以常年保持黑暗寒冷。因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此处可以成为保存水冰的理想地点。
一个由美国大学和宇航局科学家们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有关沙克莱顿陨石坑底部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它的亮度高于其附近的其他陨石坑。这一特点符合存在少量水冰反射面的情况。
除了可能存在的水冰线索之外,研究小组在对沙克莱顿陨石坑进行考察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陨石坑,自从大约30亿年前形成至今它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这个陨石坑的坑底本身还布满很多更小的陨石坑,这可能是在当初形成沙克莱顿陨石坑的那场撞击事件中一并形成的。
玛丽娅·朱博(Maria Zuber)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她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说:“这个陨石坑的底部地形极其崎岖,要在那里行走一定十分不便。”
尽管沙克莱顿陨石坑的坑底非常明亮,但是朱博和她的同事们同时注意到这个陨石坑的侧壁则更加明亮。这一发现一开始让人感觉困惑。科学家们推测,如果一个陨石坑中存在冰物质的话,那么它也应该是存在于坑底,因为这里没有阳光直射。而沙克莱顿陨石坑的坑壁部分偶尔会有阳光照射到,这将让这里可能凝结的冰消融殆尽。格里高利·纽曼(Gregory Neumann)是论文合著者,他来自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他表示:“两年前开始,这一诡异的亮度测量数据便一直让我们感到困惑不解。”
研究小组目前给出了一项可能的理论解释,称之为“月震模型”,即由于陨石撞击或来自地球的引潮力对这一地区造成的震动作用。这样的作用可能导致沙克莱顿陨石坑坑壁上的较老物质脱落,暴露出较新鲜的物质,这些下伏月壤相对较为明亮。但不管怎样,朱博的小组制作的超高分辨率地图确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在这个陨石坑的坑底和坑壁上都可能存在水冰。不过朱博也表示:“对于在这一陨石坑多个点上发现的亮度异常可能有多种解释,比如说坑壁上新鲜物质的暴露,而坑底也可能有水冰存在。”
摘自新民网科技频道
研究称北极曾酷热 格陵兰岛冰盖或全部融化
借助对深层沉积物的探测分析,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北极在过去280万年间曾经历过“酷热时期”,那时候,北极片冰不存。
这支科研团队由德国科隆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研究者从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的一个由陨星撞击形成的冰湖入手,钻探取样深层沉积物。结果发现,部分沉积物揭示,北极地区曾经很热。研究同时发现,极地地区的气候比先前认为的更易发生变化,而且,这种气候变化很难用单一的温室气体理论来解释。
学界先前认为,北极适用气候循环理论,但最新发现表明,北极在这个气候循环变化过程中的部分阶段十分特别,气温比原先计算的高出4至5摄氏度。科学家发现,北极在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两个“超级间冰期”,分别在距今40万年前和距今110万年前。在这两个时期,格陵兰岛冰盖可能全部融化。
研究承认,无法解释这两个“超级间冰期”的形成原因。法新社援引研究报告内容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融化导致北太平洋底层水温升高,进而带动表层水升温,继而触发北极冰融;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将“高温水”挤向北极,致使北极冰层融化。
摘自《人民日报》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根据该局所属月球勘测轨道器(LRO)获得的数据显示,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沙克莱顿陨石坑可能有高达22%的表面物质是冰。
这个巨大的陨石坑以伟大的南极探险家埃尼斯特·沙克莱顿(Ernest Shackleton)的名字命名,其深度约为2英里(约合3200米),宽度12英里(约合19.3公里)。月球很小的自转轴倾角意味着地处南极高纬度地区的沙克莱顿陨石坑可以常年保持黑暗寒冷。因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此处可以成为保存水冰的理想地点。
一个由美国大学和宇航局科学家们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有关沙克莱顿陨石坑底部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它的亮度高于其附近的其他陨石坑。这一特点符合存在少量水冰反射面的情况。
除了可能存在的水冰线索之外,研究小组在对沙克莱顿陨石坑进行考察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陨石坑,自从大约30亿年前形成至今它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这个陨石坑的坑底本身还布满很多更小的陨石坑,这可能是在当初形成沙克莱顿陨石坑的那场撞击事件中一并形成的。
玛丽娅·朱博(Maria Zuber)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她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说:“这个陨石坑的底部地形极其崎岖,要在那里行走一定十分不便。”
尽管沙克莱顿陨石坑的坑底非常明亮,但是朱博和她的同事们同时注意到这个陨石坑的侧壁则更加明亮。这一发现一开始让人感觉困惑。科学家们推测,如果一个陨石坑中存在冰物质的话,那么它也应该是存在于坑底,因为这里没有阳光直射。而沙克莱顿陨石坑的坑壁部分偶尔会有阳光照射到,这将让这里可能凝结的冰消融殆尽。格里高利·纽曼(Gregory Neumann)是论文合著者,他来自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他表示:“两年前开始,这一诡异的亮度测量数据便一直让我们感到困惑不解。”
研究小组目前给出了一项可能的理论解释,称之为“月震模型”,即由于陨石撞击或来自地球的引潮力对这一地区造成的震动作用。这样的作用可能导致沙克莱顿陨石坑坑壁上的较老物质脱落,暴露出较新鲜的物质,这些下伏月壤相对较为明亮。但不管怎样,朱博的小组制作的超高分辨率地图确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在这个陨石坑的坑底和坑壁上都可能存在水冰。不过朱博也表示:“对于在这一陨石坑多个点上发现的亮度异常可能有多种解释,比如说坑壁上新鲜物质的暴露,而坑底也可能有水冰存在。”
摘自新民网科技频道
研究称北极曾酷热 格陵兰岛冰盖或全部融化
借助对深层沉积物的探测分析,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北极在过去280万年间曾经历过“酷热时期”,那时候,北极片冰不存。
这支科研团队由德国科隆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研究者从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的一个由陨星撞击形成的冰湖入手,钻探取样深层沉积物。结果发现,部分沉积物揭示,北极地区曾经很热。研究同时发现,极地地区的气候比先前认为的更易发生变化,而且,这种气候变化很难用单一的温室气体理论来解释。
学界先前认为,北极适用气候循环理论,但最新发现表明,北极在这个气候循环变化过程中的部分阶段十分特别,气温比原先计算的高出4至5摄氏度。科学家发现,北极在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两个“超级间冰期”,分别在距今40万年前和距今110万年前。在这两个时期,格陵兰岛冰盖可能全部融化。
研究承认,无法解释这两个“超级间冰期”的形成原因。法新社援引研究报告内容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融化导致北太平洋底层水温升高,进而带动表层水升温,继而触发北极冰融;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将“高温水”挤向北极,致使北极冰层融化。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