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信息技术
1.1 信息技术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以及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事物。其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够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所有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激光技术乃至生物计算机技术等许多方面。但是,其中只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走近大众。本文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教师应用的包括来源于图书馆、社会实践、传统媒体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
1.2 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中信息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日臻成熟,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作用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突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另外,儿童思维缺乏批判性。他们盲目信任教师所教的东西,经常模仿教师和家长的语言及行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给他们客观的视频、音频等,他们可以自己判断,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然,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逐渐发展到能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适时的、总结性的、系统性的工具的使用也会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他们完整、系统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的创新能力。
4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笼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育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因而要培养和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适当使用信息技术。
4.1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应用将计算机、投影仪、电视、传真、录音、录像等硬件设备通过各种网络(LAN、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连接在一起,方便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在教室里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能创造出一个声情并茂的教学气氛,还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对多个教室施教(网络教室),通过网络与中心机房的配合,对上课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资料片断,大到宇宙的星球演变,小至细菌观察,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给学生展现一个生动、直观的世界。这样的教学氛围正是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氛围,主要包括PPT、音频、视频、图画等教学方式。
4.2 教学内容无纸化
教学内容无纸化并不是说不需要课本教材,而是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比如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即便是政府职能也可以用现实中的材料来获取。在小学的教学中更多地利用这方面的教育技术,会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3 实践性教学
使用实验性信息技术,比如在说明文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事物,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利用模拟等信息技术,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刚,解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9):178-179
[2]龚玉清.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6):70-72
[3]刘邦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9(2)
[4]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5]于晓雅.“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教师研修项目”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66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1.1 信息技术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以及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事物。其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够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所有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激光技术乃至生物计算机技术等许多方面。但是,其中只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走近大众。本文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教师应用的包括来源于图书馆、社会实践、传统媒体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
1.2 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中信息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日臻成熟,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作用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突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另外,儿童思维缺乏批判性。他们盲目信任教师所教的东西,经常模仿教师和家长的语言及行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给他们客观的视频、音频等,他们可以自己判断,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然,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逐渐发展到能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适时的、总结性的、系统性的工具的使用也会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他们完整、系统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的创新能力。
4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笼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育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因而要培养和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适当使用信息技术。
4.1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应用将计算机、投影仪、电视、传真、录音、录像等硬件设备通过各种网络(LAN、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连接在一起,方便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在教室里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能创造出一个声情并茂的教学气氛,还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对多个教室施教(网络教室),通过网络与中心机房的配合,对上课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资料片断,大到宇宙的星球演变,小至细菌观察,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给学生展现一个生动、直观的世界。这样的教学氛围正是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氛围,主要包括PPT、音频、视频、图画等教学方式。
4.2 教学内容无纸化
教学内容无纸化并不是说不需要课本教材,而是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比如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即便是政府职能也可以用现实中的材料来获取。在小学的教学中更多地利用这方面的教育技术,会进一步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3 实践性教学
使用实验性信息技术,比如在说明文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事物,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利用模拟等信息技术,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刚,解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9):178-179
[2]龚玉清.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6):70-72
[3]刘邦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9(2)
[4]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5]于晓雅.“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教师研修项目”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66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