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难点及教学对策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成语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这是由汉语词汇的复杂性决定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成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并由这些难点引出一些教学策略及技巧。
  【关键词】: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 教学对策
  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难点
  (一)意义的整体性
  一些成语的意义并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因为它并非表面成分的简单相加。比如“水中捞月”这个成语,我问过一个汉语水平比较不错的韩国留学生,他的回答就是在水中把月亮捞起来。再比如“一五一十”这个成语,字面上学生可能理解为一个五和一个十,其实它的含义是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有的成语从表面就可以推测出大致意思,有的就不行,留学生不仅要搞明白四个字的读音,还要发掘出内在的真实意义,这自然就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二)来源广泛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五类,下面我们来一一列举:(1)来源于神话传说,比如“天衣无缝”这个成语出自《灵怪录》,是说天上仙女的衣服找不出任何漏洞,比喻实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2)来源于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是比喻办事刻板不懂得变通;(3)来源于历史记载,比如“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由项羽的故事来形容人们四面遭受攻击被逼无奈而陷于孤立的境地,且无人支援;(4)来源于诗文语句,比如“学而不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喜欢学习而且一直不会感到厌烦和满足;(5)还有一些成语源于古代俚语,比如“千夫所指”,是说一个人被众人指责,“一干二净”来自后世民间口头俗语,形容东西一点也不剩下。上面列举的几类成语大都出自古籍,学习这些成语,要求留学生先了解它的出处,再根据当时的故事及语境揣摩它的意思,这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三)语义的复杂性
  成语的语义是复杂的,一些成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意义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古代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不被权势所压倒,有胆略和气概,是一个褒义词,如今“明目张胆”变成了贬义词,用来指公然大胆地做坏事。还有一些看似意思相同实际却不同的成语,比如“深思熟虑”和“处心积虑”,我们不仅要分辨其褒贬意,还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
  (四)读音和字形容易混淆
  成语的读音和字形也是容易让留学生混淆的,因为有的成语意义涉及古汉语,字形比较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写错,比如“病入膏肓”的“肓”容易写成“盲”或“育”。而且漢字中有许多多音字,字音必须分辨清楚,如“好逸恶劳”的“恶(wù)”容易读成(è)。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对策
  根据上文提到过的汉语成语的特点,我们对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字面意思中发展延伸而来的,所以不但要教给留学生单个词义的意思,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因为有的字词不仅有本义,它还具有引申义、演变义等。只有从全方位理解这个词语,在使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2、对成语来源进行分类,进行归类式教学。在上文中我们简单的对成语进行了归类,这样就能有选择性的一类一类教,可以挑选一些来源比较有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记载等讲解,顺便引出暗含的成语,增加趣味性。
  3、善于运用语境和对比,正确引导。教师在教授成语时可以用情景教学法,在句子中带出成语,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成语的意思。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褒贬意义、适用情况都要交代清楚。对于意义相同或相反的成语,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比如“洗心革面”与“脱胎换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看到一个成语时马上想到另一个,增加学习量。
  4、对于容易混淆的字音或字形,我们认为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强化,因为字音和字形属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多次重复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需要提高这些易错成语的重现率,以此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技巧
  成语的教学除了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游戏引入得当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顺畅地学习成语,对教师所教授的课堂来说,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两种成语教学的游戏:
  (一)成语抢答
  教师说出一些提示性短语或句子,这些短语或句子要简单易懂,然后让学生用恰当的成语概括,看谁说的最快最好。比如:(1)自己眼睛看见的才会去相信——眼见为实。(2)好像鱼得到水一样自由自在——如鱼得水。(3)小题目大文章,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小题大做。
  (二)试猜成语
  在班里选出四个同学,面对面站好。教师给这四位同学背后分别贴一张纸,纸上只有一个字,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四个同学不能相互看见背后的字。教师说开始后四个人围成一个圈并在圈内走动,每个人要想办法看到其他三个人背后的字,以此来判断自己背后的字,最后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游戏进行时同学们不能相互推拉,围观的同学不能暗示。
  游戏的设计应该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并且有相应的奖励。
其他文献
【摘要】:《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理论实践性课程。笔者以优质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依据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对《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及实训条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适宜于高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 宠物解剖生理 课程体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可以采取定量研究和定向研究两种方法,其中定量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复杂教育问题做出数字的描述,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准确性相对来讲比定性研究效果较好,但与定性研究方法比较,定量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使用比例偏低,因此这篇文章将探讨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区别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定量方法 现状
期刊
【摘要】:针对定向培养士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身份认识、专业技能学习、基层管理力量人员不足及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本文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定向培养 士官 教育管理 问题与对策  定向培养士官是近几年在普通高校毕业生以“校军合作”的方式,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为部队输送的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士官遵循依托院校培养与着眼部队使用有机统一的
期刊
【摘要】:英语习语和汉语的成语一样博大精深,都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色”作为英汉民族共同的基本色之一,大量出现在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中,它在两种语言中所带有意义的异同直接说明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本文主要分析红色在英汉语言中意义的异同及一些习语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不同颜色所表达的不同文化含义。  【关键词】:红色 习语 成语 文化差异 教学  1.习语  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期刊
【摘要】:本文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并设计了完整的大学一年级公共英语写作教学设计过程,总结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注重结果,关注语法和句型,忽略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大学生普遍认为传统的写作课枯燥乏味,毫无意义。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在做中学”,鼓励合作式学习。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受到广大
期刊
【摘要】:本研究将欣赏式探询与行动学习法结合,基于95后大学生的反馈,探究欣赏式探询在行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策,并讨论了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欣赏式探询 行动学习 95后大学生  欣赏式探询是一种全新的积极变革方法。欣赏式探询承认积极语言的力量,聚焦于资产和优势上而不是问题或弱点。行动学习法包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的研究解决问题和展开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者
期刊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专业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更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汽车维修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维修教学向智能化、专业化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化汽车维修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汽車维修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汽车维修教学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综合人才。本文介绍了市场导向对于汽车维修教学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目前中职英语课堂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职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不足,而是本质上的供给和需求的错配。本文试图总结中职英语教学中“需求侧”现状及其重要性,找出 “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平衡现象背后的原因,探讨“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的艺术,以期得出符合中职生英语学习“需求侧”特点的课程改革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 供给侧 需求侧 课程改革  一、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供给需求错位 
期刊
【摘要】: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根据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和基本原则,总结出科学素
期刊
一、选文体裁  (一)实用体裁  实用体裁也叫常用文,“通常指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文体。”  (二)文学体裁  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目的不仅在于“双基”训练,更要重视审美功能,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故在教材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文学类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具体形式,其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依据作品形象构成的特点,把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