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成语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这是由汉语词汇的复杂性决定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成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并由这些难点引出一些教学策略及技巧。
【关键词】: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 教学对策
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难点
(一)意义的整体性
一些成语的意义并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因为它并非表面成分的简单相加。比如“水中捞月”这个成语,我问过一个汉语水平比较不错的韩国留学生,他的回答就是在水中把月亮捞起来。再比如“一五一十”这个成语,字面上学生可能理解为一个五和一个十,其实它的含义是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有的成语从表面就可以推测出大致意思,有的就不行,留学生不仅要搞明白四个字的读音,还要发掘出内在的真实意义,这自然就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二)来源广泛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五类,下面我们来一一列举:(1)来源于神话传说,比如“天衣无缝”这个成语出自《灵怪录》,是说天上仙女的衣服找不出任何漏洞,比喻实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2)来源于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是比喻办事刻板不懂得变通;(3)来源于历史记载,比如“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由项羽的故事来形容人们四面遭受攻击被逼无奈而陷于孤立的境地,且无人支援;(4)来源于诗文语句,比如“学而不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喜欢学习而且一直不会感到厌烦和满足;(5)还有一些成语源于古代俚语,比如“千夫所指”,是说一个人被众人指责,“一干二净”来自后世民间口头俗语,形容东西一点也不剩下。上面列举的几类成语大都出自古籍,学习这些成语,要求留学生先了解它的出处,再根据当时的故事及语境揣摩它的意思,这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三)语义的复杂性
成语的语义是复杂的,一些成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意义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古代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不被权势所压倒,有胆略和气概,是一个褒义词,如今“明目张胆”变成了贬义词,用来指公然大胆地做坏事。还有一些看似意思相同实际却不同的成语,比如“深思熟虑”和“处心积虑”,我们不仅要分辨其褒贬意,还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
(四)读音和字形容易混淆
成语的读音和字形也是容易让留学生混淆的,因为有的成语意义涉及古汉语,字形比较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写错,比如“病入膏肓”的“肓”容易写成“盲”或“育”。而且漢字中有许多多音字,字音必须分辨清楚,如“好逸恶劳”的“恶(wù)”容易读成(è)。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对策
根据上文提到过的汉语成语的特点,我们对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字面意思中发展延伸而来的,所以不但要教给留学生单个词义的意思,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因为有的字词不仅有本义,它还具有引申义、演变义等。只有从全方位理解这个词语,在使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2、对成语来源进行分类,进行归类式教学。在上文中我们简单的对成语进行了归类,这样就能有选择性的一类一类教,可以挑选一些来源比较有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记载等讲解,顺便引出暗含的成语,增加趣味性。
3、善于运用语境和对比,正确引导。教师在教授成语时可以用情景教学法,在句子中带出成语,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成语的意思。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褒贬意义、适用情况都要交代清楚。对于意义相同或相反的成语,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比如“洗心革面”与“脱胎换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看到一个成语时马上想到另一个,增加学习量。
4、对于容易混淆的字音或字形,我们认为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强化,因为字音和字形属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多次重复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需要提高这些易错成语的重现率,以此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技巧
成语的教学除了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游戏引入得当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顺畅地学习成语,对教师所教授的课堂来说,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两种成语教学的游戏:
(一)成语抢答
教师说出一些提示性短语或句子,这些短语或句子要简单易懂,然后让学生用恰当的成语概括,看谁说的最快最好。比如:(1)自己眼睛看见的才会去相信——眼见为实。(2)好像鱼得到水一样自由自在——如鱼得水。(3)小题目大文章,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小题大做。
(二)试猜成语
在班里选出四个同学,面对面站好。教师给这四位同学背后分别贴一张纸,纸上只有一个字,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四个同学不能相互看见背后的字。教师说开始后四个人围成一个圈并在圈内走动,每个人要想办法看到其他三个人背后的字,以此来判断自己背后的字,最后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游戏进行时同学们不能相互推拉,围观的同学不能暗示。
游戏的设计应该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并且有相应的奖励。
【关键词】: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 教学对策
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难点
(一)意义的整体性
一些成语的意义并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因为它并非表面成分的简单相加。比如“水中捞月”这个成语,我问过一个汉语水平比较不错的韩国留学生,他的回答就是在水中把月亮捞起来。再比如“一五一十”这个成语,字面上学生可能理解为一个五和一个十,其实它的含义是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有的成语从表面就可以推测出大致意思,有的就不行,留学生不仅要搞明白四个字的读音,还要发掘出内在的真实意义,这自然就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二)来源广泛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五类,下面我们来一一列举:(1)来源于神话传说,比如“天衣无缝”这个成语出自《灵怪录》,是说天上仙女的衣服找不出任何漏洞,比喻实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2)来源于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是比喻办事刻板不懂得变通;(3)来源于历史记载,比如“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由项羽的故事来形容人们四面遭受攻击被逼无奈而陷于孤立的境地,且无人支援;(4)来源于诗文语句,比如“学而不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喜欢学习而且一直不会感到厌烦和满足;(5)还有一些成语源于古代俚语,比如“千夫所指”,是说一个人被众人指责,“一干二净”来自后世民间口头俗语,形容东西一点也不剩下。上面列举的几类成语大都出自古籍,学习这些成语,要求留学生先了解它的出处,再根据当时的故事及语境揣摩它的意思,这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三)语义的复杂性
成语的语义是复杂的,一些成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意义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古代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不被权势所压倒,有胆略和气概,是一个褒义词,如今“明目张胆”变成了贬义词,用来指公然大胆地做坏事。还有一些看似意思相同实际却不同的成语,比如“深思熟虑”和“处心积虑”,我们不仅要分辨其褒贬意,还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
(四)读音和字形容易混淆
成语的读音和字形也是容易让留学生混淆的,因为有的成语意义涉及古汉语,字形比较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写错,比如“病入膏肓”的“肓”容易写成“盲”或“育”。而且漢字中有许多多音字,字音必须分辨清楚,如“好逸恶劳”的“恶(wù)”容易读成(è)。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对策
根据上文提到过的汉语成语的特点,我们对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字面意思中发展延伸而来的,所以不但要教给留学生单个词义的意思,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因为有的字词不仅有本义,它还具有引申义、演变义等。只有从全方位理解这个词语,在使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2、对成语来源进行分类,进行归类式教学。在上文中我们简单的对成语进行了归类,这样就能有选择性的一类一类教,可以挑选一些来源比较有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记载等讲解,顺便引出暗含的成语,增加趣味性。
3、善于运用语境和对比,正确引导。教师在教授成语时可以用情景教学法,在句子中带出成语,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成语的意思。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褒贬意义、适用情况都要交代清楚。对于意义相同或相反的成语,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比如“洗心革面”与“脱胎换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看到一个成语时马上想到另一个,增加学习量。
4、对于容易混淆的字音或字形,我们认为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强化,因为字音和字形属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多次重复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需要提高这些易错成语的重现率,以此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技巧
成语的教学除了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游戏引入得当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顺畅地学习成语,对教师所教授的课堂来说,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两种成语教学的游戏:
(一)成语抢答
教师说出一些提示性短语或句子,这些短语或句子要简单易懂,然后让学生用恰当的成语概括,看谁说的最快最好。比如:(1)自己眼睛看见的才会去相信——眼见为实。(2)好像鱼得到水一样自由自在——如鱼得水。(3)小题目大文章,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小题大做。
(二)试猜成语
在班里选出四个同学,面对面站好。教师给这四位同学背后分别贴一张纸,纸上只有一个字,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四个同学不能相互看见背后的字。教师说开始后四个人围成一个圈并在圈内走动,每个人要想办法看到其他三个人背后的字,以此来判断自己背后的字,最后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游戏进行时同学们不能相互推拉,围观的同学不能暗示。
游戏的设计应该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并且有相应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