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笔者所在校从学生中精选出23人组成文科小班,在2013年小班高考中学生成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假期中,总结管理这些优秀生的经验,认为自己成功的秘密在于:亲情管理出战斗力!
把好脉,找准班级管理的切入点
作为年级的“精英”,年级的“特种兵”笔者以为学生是感到珍惜、感到骄傲的。但接触不久,学生的一些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学生们暂时看来学习较领先,但学习并不主动;优生们自以为成绩好,孤芳自赏,同学之间比较冷漠,缺乏合作、沟通、交流;他们想进小班,但他们怕进小班,因为他们主观认为,考名校学生各科都出类拔萃,一定像个学习机器!高中后面两年的学习将会多么单调、乏味。所以对自己的班级缺少归属感,甚至望而生畏。
家长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家长有私心,显然学校要集中最信任的师资队伍来打造这个班,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有一群优秀老师指导,孩子学习更轻松得法;有那么优秀的同学们,学习更有氛围。但家长也担心:要想追求卓越,必然有辛苦的付出。可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笔者不止一次对全班同学和家长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面对压力,接受挑战。
笔者思考:学生追求梦想的过程一定要像个苦行僧吗?的确,培养优生时作为班主任常一味地抓学习、抓习惯,常忽略人情味的培养。优生也是人,不是苦行僧,更不是学习机器。我决定采取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希望给学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快乐,争取营造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希望给学生们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思路决定出路
尽管我班学生肩负着冲刺清华、北大的重任,但我认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我要求学生白天要惜时如金,但中午至少要午休半个小时,晚上要保证11:30前睡觉。因为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学生精力充沛、良性循环。我要求学生认真做眼保操,让学生养成习惯。我要求课间操必须讲质量,不希望有做操散漫的同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要求学生要珍惜每周的体育课,我认为通过这些体育训练,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更释放出所有爱玩的天性,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最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开始时被动接受,后来受氛围影响潜移默化,渐渐地养成了锻炼的习惯。有时广播坏了,没有音乐,体育委员喊着口令大家也很认真做眼保操,那种单纯劲、乖模样让老师好感动。在晚上自习之间的10分钟间隙里,要求学生跑步调节,学生后来几乎风雨无阻。跑步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第三节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体育老师组织下,我班学生每次都是在跳啊、跑啊的游戏中依依不舍的结束体育课,让学生一周学习中都充满着斗志和激情。两年下来,好处简单明了:在锻炼中大家交流了,班级学生更有凝聚力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做作业时更加投入了,学习更加高效了。学生们个子长高了一截,变得更加自信了。
快乐成长最重要
我班只有23人,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班长组织下每位同学过生日那天中午,都要在讲台上为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或唱歌或跳舞,或弹琴,或京剧……同学比平常稍早一点回到教室,这种简单的生日聚会只需要十几分钟,在同学们纷纷的祝福声里,大家都感到温暖和幸福,后来有同学在生日那天特意准备23颗糖,或者23小包小食品,如葡萄干、豆腐干等分发给每位同学,我认为花钱不多,其乐融融,没阻止他们的“请客”活动。作为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亲情化的管理让学生之间多了人情味。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学生多了一点理解、宽容、信任,少了压力和埋怨。
这些活动让优生们平淡的生活有了快乐的滋味。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互相帮助。当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时,学习时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更加高效。班级管理就会更加成功,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人性化管理学生昂首前行
文娱活动毕竟只是生活的小插曲。学生们整日主要是忙于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全体老师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师生间的亲密合作、交流,课堂上多体现民主、平等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我们培养优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教会优生会计划、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作业、会考试,会总结,教会优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每个优生都能掌握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让优生学会学习。我发现学生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反应在悄悄地发生着。
笔者在班级管理上继续探索着,还发现优生班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笔者能感受到学生的自尊、自信。学生互相竞争着,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班学生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班里形成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学习氛围。刻苦、竞争、拼搏是我们的主旋律。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在心甘情愿的付出中就不会感到辛苦。有人情味的班级是最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高中学生的在校生活圆满结束了,但未来的路才开始!笔者希望这两年班级管理文化对他们一生有积极的影响,那就是追求理想、追求成功和享受幸福、享受快乐并不矛盾……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把好脉,找准班级管理的切入点
作为年级的“精英”,年级的“特种兵”笔者以为学生是感到珍惜、感到骄傲的。但接触不久,学生的一些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学生们暂时看来学习较领先,但学习并不主动;优生们自以为成绩好,孤芳自赏,同学之间比较冷漠,缺乏合作、沟通、交流;他们想进小班,但他们怕进小班,因为他们主观认为,考名校学生各科都出类拔萃,一定像个学习机器!高中后面两年的学习将会多么单调、乏味。所以对自己的班级缺少归属感,甚至望而生畏。
家长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家长有私心,显然学校要集中最信任的师资队伍来打造这个班,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有一群优秀老师指导,孩子学习更轻松得法;有那么优秀的同学们,学习更有氛围。但家长也担心:要想追求卓越,必然有辛苦的付出。可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笔者不止一次对全班同学和家长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面对压力,接受挑战。
笔者思考:学生追求梦想的过程一定要像个苦行僧吗?的确,培养优生时作为班主任常一味地抓学习、抓习惯,常忽略人情味的培养。优生也是人,不是苦行僧,更不是学习机器。我决定采取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希望给学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快乐,争取营造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希望给学生们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思路决定出路
尽管我班学生肩负着冲刺清华、北大的重任,但我认为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我要求学生白天要惜时如金,但中午至少要午休半个小时,晚上要保证11:30前睡觉。因为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学生精力充沛、良性循环。我要求学生认真做眼保操,让学生养成习惯。我要求课间操必须讲质量,不希望有做操散漫的同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要求学生要珍惜每周的体育课,我认为通过这些体育训练,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更释放出所有爱玩的天性,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最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开始时被动接受,后来受氛围影响潜移默化,渐渐地养成了锻炼的习惯。有时广播坏了,没有音乐,体育委员喊着口令大家也很认真做眼保操,那种单纯劲、乖模样让老师好感动。在晚上自习之间的10分钟间隙里,要求学生跑步调节,学生后来几乎风雨无阻。跑步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第三节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体育老师组织下,我班学生每次都是在跳啊、跑啊的游戏中依依不舍的结束体育课,让学生一周学习中都充满着斗志和激情。两年下来,好处简单明了:在锻炼中大家交流了,班级学生更有凝聚力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做作业时更加投入了,学习更加高效了。学生们个子长高了一截,变得更加自信了。
快乐成长最重要
我班只有23人,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班长组织下每位同学过生日那天中午,都要在讲台上为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或唱歌或跳舞,或弹琴,或京剧……同学比平常稍早一点回到教室,这种简单的生日聚会只需要十几分钟,在同学们纷纷的祝福声里,大家都感到温暖和幸福,后来有同学在生日那天特意准备23颗糖,或者23小包小食品,如葡萄干、豆腐干等分发给每位同学,我认为花钱不多,其乐融融,没阻止他们的“请客”活动。作为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亲情化的管理让学生之间多了人情味。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学生多了一点理解、宽容、信任,少了压力和埋怨。
这些活动让优生们平淡的生活有了快乐的滋味。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互相帮助。当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时,学习时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更加高效。班级管理就会更加成功,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人性化管理学生昂首前行
文娱活动毕竟只是生活的小插曲。学生们整日主要是忙于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全体老师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师生间的亲密合作、交流,课堂上多体现民主、平等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我们培养优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教会优生会计划、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作业、会考试,会总结,教会优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每个优生都能掌握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让优生学会学习。我发现学生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反应在悄悄地发生着。
笔者在班级管理上继续探索着,还发现优生班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笔者能感受到学生的自尊、自信。学生互相竞争着,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班学生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班里形成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学习氛围。刻苦、竞争、拼搏是我们的主旋律。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在心甘情愿的付出中就不会感到辛苦。有人情味的班级是最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高中学生的在校生活圆满结束了,但未来的路才开始!笔者希望这两年班级管理文化对他们一生有积极的影响,那就是追求理想、追求成功和享受幸福、享受快乐并不矛盾……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