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欧洲议会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案,计划自2023年起逐步引入碳边境调节税,并于2026年起实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表面上是防止碳泄露,实则是保护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绿色产业带动欧盟经济复苏,抢占国际气候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在实施过程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面临法律和技术层面双重挑战,对此欧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本文基于欧盟的征收标准和征收范围,测算了欧盟对中国各行业拟加征的碳边境调节税率,分析了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增加了中国各行业的出口成本,其中对化学工业等七大行业影响较大.对此,政府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针对性地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造成的可能冲击.
其他文献
易卜生的作品对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影响巨大,而其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又充满了误读、曲解和断章取义.究其原因,胡适和罗家伦翻译的《娜拉》,作为该剧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对易卜生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胡适和罗家伦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剧中一对次要人物——林敦夫人和柯乐克——的形象和关系进行了改写,对海尔茂的人物设置也有所变动.这些误译和改写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至关重要,因其遮盖了易卜生原著对人物设置、结构安排的精巧设计,简化了原著对"浪漫""幻想""现实"等问题的深刻反思,由此,这部译作中的误译和改写对《娜拉
作为一种成瘾性消费品,啤酒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具有显著的全球史特征.在为这种舶来品命名的过程中,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都最终采取了音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东西文化的遭遇也将当地消费者最初对啤酒的排斥转化为共同的消费体验.这种遭遇并非单向的接受,在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产品时,东亚国家以地方化的名称对应啤酒西文名称,以响应当地消费者与厂商的需求.在确定译名的过程中,中日韩等国家也同时并存区域之间的互动.因此,对东亚各国啤酒译名的考察可以丰富全球史研究的区域与纵向视角.
嘉靖十五年皇子出生诏成为嘉靖朝安南事件爆发的导火线.礼部尚书夏言、严嵩基于传统的宗藩之义提出征讨安南的主张,这一提议很可能契合了嘉靖帝的意愿;而黎氏旧臣郑惟憭等赴明告难给嘉靖帝决意征讨安南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明朝出兵征讨安南的决议正式出台.征南之役由于遭到相当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以及受到安南莫氏外交行为方式变化的影响,过程极其曲折,三起三落.勘处安南的政策发生了一个从起初的"兴灭继绝"到震慑降服莫氏的转变,这一政策发轫于嘉靖十五年十一月廷议,经兵部左侍郎潘珍初步提出设想
南宋词坛涌现了很多以雅相尚的词选,它们既是南宋"绍兴和议"以来礼乐文化复兴背景之下的产物,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和文化中兴的美好愿望.《乐府雅词》首重"九重传出"的转踏和大曲,次列欧阳修词为代表的雅词,已表现出对北宋一代文雅风流的追慕.《花庵词选》一书,尤重对南渡以来词坛风貌的展示,尽显南渡"中兴之盛".《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虽与中兴无涉,然其所选仍承继了南渡以来的崇雅风尚,则无疑义.
西周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是隐而不显的.春秋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逐步得到凸显,但仍被笼罩在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族群认同格局中.自战国至秦代,"秦人"和"非秦人"的族群区分得到凸显,原来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被以"秦人"为核心展开的"秦人非秦人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取代,且形成了狭隘的"秦(夏)"认同.楚汉相争以后,"秦人"与"非秦人"的现实族群区分由于帝国上层精英的重组及帝国政治名号的改变而退出历史舞台,但"秦人"称谓本身仍在汉代的现实族群称谓表
通过近代北平冰雪运动在都市生活中流行的个案研究,可以思考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在近代融入中国传统溜冰民俗,并通过大众文化对民众和社会进行文化塑造,了解如何造就新一代的"现代文化大众".中国近代冰雪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在社会秩序转型的文化阈限中,弱化了传统的等级、性别、精英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等等之间的社会界限,同时强化和促进了社会大众共同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北平冰雪大众文化作为社会流行的过程,正是"文化大众"打破各种文化区隔的过程,他们在冰雪文化中经历了(1)西风东渐的具身体验,形成了东西方文
民国初年梁启超曾与英文《京报》(Peking Gazette)密切合作,其名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便最早刊登于此.《京报》因此在"二十一条"交涉期间及大约同时的反帝制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成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外文报纸.护国战争结束后,《京报》一度被视为梁之机关报.然而,二者终因在黎段之争中立场不同,渐行殊途.梁启超与英文《京报》的这段合作经历向被忽视,却揭示出内政与外交不可复分的时代特征.勾勒双方的交往活动,有助于理解讨袁前后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民初在华外文报刊在政争中的特殊地位及护国
在让-吕克·南希看来,"解构"的要义并不诉诸于恢复传统形而上学所肯定的本质,而是力求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对结构进行重组,这确保了后理论时代建构共同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南希从意义和存在两个维度阐发了共同体的哲学基础,认为共同体是以意义即人的活生生的生存为前提的.意义本身的生成性、未完成性、非给定性等,存在作为"存在于共通之中"的"独一多样存在",共同决定了共同体并非某种本质化、同一化或总体化的实体.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承认独一性本身既相互分离又彼此共在的原初结构,本质上是独一性存在以沟通和分享为前提的共同显现.
中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如何既要借鉴域外法治文明成果以推进学术发展,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内涵的自主性与本土化,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界以借鉴域外理论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理论为共识性前提,围绕"规范性判断"标准展开争论,但研究深度不足,对实务指导能力殊为有限.为深化此研究,应以"规范性判断"标准为核心,提倡"实行行为论加相当因果关系说并补充其他判断规则"的模式:首先通过事前判断的实行行为论,并补充行为危险的创设非"被允许的"、非"对已经存在的危险的减小"等进行判断;其次以"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为前提,通过折中相
作为研究方法的佛教观念史,缘起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启迪;但它何以能兼顾学术传统与佛教特殊性、又为什么在佛教研究领域优于与它极其近似的概念史方法,则是有待说明的问题.优波提舍、摩呾理迦等佛教经典体裁,展示了佛教内部的观念史传统,作为学术用语的"观念"亦与佛经原意一脉相承.观念史方法产生于对哲学思辨和社会生活之中间地带的"觉察";而佛教观念史的提出,是基于对佛教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的"谛观".斯金纳与科塞雷克提倡的概念史方法皆与佛教研究有所抵牾;且与概念相比,"观念"更符合佛教重视的价值意义.观念史作为研究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