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抗反流吻合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作用。

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将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食管癌切除常规吻合器吻合(常规吻合组,35例)和常规器械吻合基础上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抗反流吻合组,35例)。7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47~77岁,平均60.1岁。术后3个月,对49例患者(常规吻合组24例,抗反流吻合组25例)进行EORTC QLQ问卷调查,对30例患者(常规吻合组16例,抗反流吻合组14例)进行食管测压、食管24 h pH值监测和内窥镜检查。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抗反流组烧心和胃液反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吻合组(分别为P=0.041和P=0.034),而吞咽困难评分在两组无明显差异(P=0.677)。抗反流组吻合部位静息压高于胃内压(P=0.032),DeMeester评分低于常规吻合组(P=0.043)。常规吻合组食管炎评分高于抗反流吻合组(P=0.041)。

结论

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可增加吻合部位的压力,具有降低胃食管反流、减轻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

其他文献
手术创口的感染,轻度的会增加病员痛苦,延长治愈日;严重的使全部手术治疗失败,甚至危及病员的生命。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医务人员普遍的重视,并且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根据先进水平和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外科医师,仍有继续作更大努力的必要。
期刊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在新辅助化疗出现前,由于大部分患者采取单纯手术治疗,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很差,其5年生存率仅20%左右。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肢体骨肉瘤患者不但可成功保留有功能的肢体,而且5年生存率已有60%~70%。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外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有些必须经过细致而复杂的手术治疗才能得到疗效。因此手术一向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不仅在临床工作中期待着积累经验以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有时也需要在动物身上进行练习,这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在外科手术治疗的观点上仍然还存在着某些偏向,愿提出与大家共同讨论。
期刊
【编者按】《中华外科杂志》迄今60年的办刊历史记录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继承传统,光大荣誉,努力开创我国外科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当代外科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为了便于广大外科同道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们以《中华外科杂志》及其前身《外科学报》的报道内容为依据,以杂志记载的历史事件、重要学术成果以及外科学会的重大活动为主线,采用编年的形式概
总的看来,我国骨科研究前景是喜人的、美好的。为了更深入、广泛地发展骨科研究,在此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供骨科同道们参考。
期刊
1954年2月9日~12月9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三个教学医院共施行了54例二尖瓣分离术,其中广慈医院宋祥明医师手术3例,仁济医院梁其琛、董方中和王一山等医师手术19例,宏仁医院本人手术32例。现分析报告于后。
目的总结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主动脉缩窄或离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25 d~7个月,平均(2.03±0.15)个月;体质量3.5~8.0 kg,平均(3.9±0.5)kg。采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心内缺损;主动脉缩窄者40例,34例采用端侧吻合或扩大端侧吻合术,
自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创造性地接活第1例断手以后,在两年多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各级医院中断肢再植成功至少已有15例。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创伤外科的这一方面在我国已很快地得到普及,又在普及的基础上正在迅速地提高。当然,一定也会有一些不成功的病例,获得一些失败的教训。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该系统地总结。
期刊
青年医生的培养是全面继续教育和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加拿大小儿骨科专家Salter在他为医学生写的书序中写道:"我期望你们不仅今天作为医学生而求学,更期望你们终生继续做学生"。他指出了青年医生和所有医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育出能自学、能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人。当然这是指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重智轻德的人,因为德育同样是需要终身进行的。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为人民服务、为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持续监测患者在基础状态、PLR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PLR后稳定10 min行补液试验(生理盐水250 ml于10 min内静脉滴注),监测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补液试验后每搏量(SV)增加值(δSV)≥10%为容量反应组,否则为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