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外,小小说还应该提供什么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小平,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学报社,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惑,小小说是否就是小故事?我首先得言明,对小小说,我只是偶有涉猎,谈不上做过什么研究。所以,这所谓疑惑,充其量也不过是门外汉的门外之叹。当然,小小说既然是小说家族里的一员,而我对于长篇小说,还有中、短篇小说有比较多的阅读。如此,谈一点儿对小小说的观感,也就稍感心安了。
  我还要说的是,实际上,读不少长篇小说,我有时也会疑惑,它们是否只是讲了一个或多个故事?而这疑惑,未尝不是包含了对小说的某些要求,譬如,小说是需要讲故事的,曾经红极一时的先锋小说就因为拒绝故事,或不好好讲故事而备受争议。但与此同时,小说并不天然等同于故事。换言之,虽然讲好故事对小说叙事已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但无论什么样的小说,仅仅讲故事是不够的。问题是,故事之外,小说还应该提供什么呢?
  阡麻香的两篇小小说《莲藕排骨汤》和《炒螺蛳》,读后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儿思考。前者乍一看只是个寻常的恋爱故事,要往俗里说,甚至有可能只是一个带有始乱终弃色彩的猎艳故事。跑运输的孙先生,经过白水镇上的小学,被一直在那里教学的周姑娘吸引,于是对她展开了追求。他追求的方式既寻常又特殊,就是每个周末拎着各式好吃的去见周姑娘。这还没什么。但有一回他谈到要给周姑娘做莲藕排骨汤,小说的意味就出来了。因为这个汤是他带着原材料亲自给周姑娘做的,其中包含了某种深情。做了这个汤后不久,他很长时间里就不再来了,这个汤似乎因此多了一份情愫。而这个汤因为是周姑娘心向往之的大城市武汉的风味美食,也必然带着远方的气息,还有一时不能抵达的惆怅,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他们的感情不会有圆满的结局。果然,等孙先生又回到白水镇的时候,就带来了他已经结婚的消息。很多年后,周姑娘也嫁了人,还去了武汉吃了莲藕汤。作者对此没加以渲染,但分明让你感觉到她心里有着某种难以言表也难以为她子女体味的感伤之情。从小说叙事上看,周姑娘与孙先生相交两年,且过程中孙先生的搪瓷缸作为重要道具,常盛装各类饮食。莲藕排骨汤更是孙先生自带食材,与周姑娘两人合力做出,不仅整个制作过程会给周姑娘以家常夫妻生活的温暖亲切感,更是孙先生离去、结婚前两人一起吃的具有分别意味的一餐。因此周姑娘对孙先生念念不忘,对莲藕排骨汤如此看重,是有其内部逻辑的,莲藕排骨汤这个意象是成功的。如果说小小说都需要找到一个核心意象或细节,但是否能传达出那种强烈的文学表现力,就特别考验作者的写作功力。
  《炒螺蛳》同样选择了炒螺蛳这样一道菜做核心意象,不同的是,作者赋予了它更为复杂的人生况味。小胖吃了房主陈哥的炒螺蛳后,多半没想到此后他人生的磕磕绊绊都伴着一盘炒螺蛳。总体来看,两篇小说都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也都用了食物的意象,给人感觉缺少变化,但两篇小说显然不无可取之处,或许会对当下的小小说格局带来刺激。两篇小小说着力书写的并不是什么吸引眼球或出人意料的传奇故事,而传奇性往往是小小说屡试不爽的技巧。两篇小小说叙事都波澜不惊,并不严格遵循一般小小说格外讲究的起承转合和情节突转,但正是在生活日常的细致书写中,在对人生常与无常的琢磨中,传达出了小说本该具有的丰富意味,而这意味中就包含了小说之所以是小说所必需的文学性。
  写到这里,我大致言明了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除了讲好故事外,还需要多一些文学性。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或意象,自然是所谓文学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文学性,还要求有好的语言,而这两篇小說的语言是比较讲究的,是冲淡而有韵味的,在一些细节上,能传达出只有文学语言才能传达的微妙之处。当然,我不能不承认文学性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一个问题,它更像是弥散在小说里的一种味道,或流淌在故事树里的一种饱满而充盈的汁液。它让人能感知,却不易清晰表达,但毫无疑义的是,它让小说多了丰富的意味,还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而这种味道是很多小小说所欠缺的。如果还要我说说文学性怎么感知,那不如问问你自己,为何你更喜欢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不是陈寿的《三国志》?为何莎士比亚的某些戏剧,会比为它们提供了原始素材的原型故事有着更为恒久而迷人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那一夜,我做了一生最重大的决定,庄稼汉出身、被征兵四十多天的我,决定带着那个熟睡的婴儿逃跑,哪怕是被抓回去军法处置。  周遭枪声时而密如冰雹,时而消停下来,传出几响冷枪,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气味。夜幕下,那个刚出生仅几小时的婴儿,只喝了几小口水便香甜地入睡了,全然不顾外界的兵荒马乱。他不知道,在他脱离母体成为自己的同时,也失去了母亲——那个穿草绿色军装的女兵。  我是在田头被征的兵,几乎没经过训练便上
期刊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  ——河南民谚  邻居家有一株枣树,结的枣是圆的。这里的人们就叫这种枣为马包灵,至于为什么这样叫,不知道。“马包灵”的写法是否正确,无从考察。老辈人说,老几辈子就这么叫的。还有一种枣叫木疙瘩,糖分少,口感很差。你要是吃了马包灵,就忘了木疙瘩。  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这是讲各种果子成熟时节的。枣成熟得最早,因此,在那个依然炎热的夏天,马包灵甜蜜的诱
期刊
我小时候,经常去姥姥家蹭饭吃。  姥姥家宽敞的院子里,有几棵歪脖子枣树、一块菜园子,还有一个木板搭成的厩,那是一头黑毛驴的房子。  黑毛驴有着干净光滑的毛,两只眼睛很大也很亮。狗蛋舅舅从集口牵回毛驴的时候,姥姥喂它苞谷吃,毛驴就和姥姥熟络了。姥姥数过它的牙齿,它已经有三岁零六个月大了。  姥姥从此有了伴儿,我和毛驴。  姥爷走了好多年,姥姥的日子空荡荡的。她经常枕着姥爷的黑白照片,睡了又醒,醒来就
期刊
1995年第11期的《百花园》杂志发表了我的小小说《一只鸟》。这一年,《百花园》杂志搞了一个小小说擂台赛,《一只鸟》是作为打擂的稿子发表出来的。据说,《一只鸟》当时在《百花园》编辑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具体是怎么震动的,我就不知道了。只是接下来,《百花园》杂志一连三期对《一只鸟》这篇小小说发表了三十多篇短评文章。这对我的震动可就大了。一篇一千多字的小小说,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这对一个无名之辈来说,有点
期刊
18岁那年,她执意出家,以死抗争。父母拗不过她,终于答应。  她出身名门,容颜姣好,且精通文墨,父母视之如掌上明珠。世人都不知道姑娘为什么那么决绝,要割舍红尘。  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日,锣鼓喧天,唢呐声声,在绣楼上,她望见了长长的迎亲队伍。花轿渐近,而花轿前的那位新郎,是他!顿时,她觉得天旋地转,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泪眼婆娑中,她忆起那年的元宵。月下,那枝红艳艳的梅花,那无比鲜艳的朱砂色,
期刊
男人突然想到山顶上去看看,男人已经很久没到山顶上去了。  男人是个放羊的,男人的羊就在山坡上吃草。山顶上没草,山顶上有树,山顶上长满了松树,遮天蔽日的。  这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烈烈地炽烤着山冈,一丝风也没有,天气闷热,老天好像在造雨的样子。  男人觉得很烦躁,男人就在这时候起了那个念头。男人想,该到山顶上的树荫里去看看,于是就爬了上去,男人的羊也都跟着爬了上去。  男人在山顶上一露头就吃了一惊
期刊
201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加入了省作协;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其中《扶贫故事》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学征文小说类三等奖,斩获万元大奖;《无影剑》《周四婶的北京之旅》等多篇小小说入选年度排行榜或年选本……  而这一切,皆源于我发表在2011年12月《百花园》上半月刊的《十七岁的天空》。因为,从这一篇开始,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爱上了小小说,如一叶扁舟,扬帆起航,破浪前进。  在1991
期刊
老早以前,我就跟你们这么大,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儿,胳膊、腿上尽是腱子肉,哪像你们——狗剩子瘦得像瘦狗,冬瓜矮得像冬瓜,胖三你都快成肥猪了,还有你熊四,这么大块头,真赶上狗熊了。你们别笑,我现在这一脸褶子皮不好看,可我年轻的时候英俊着呢!看过电影《李向阳》吗?看过,那就好,李向阳也就比我差那么一点点儿。咱现在书归正传,听说狗剩子你媳妇昨天被打了,是吧?瞧瞧你那个熊样!不就是几个小瘪三吗?人家欺负你媳
期刊
漂泊者又感到了孤独。前所未有的孤独折磨着他,他觉得日子就是一口深不可测的井。  自由而热烈的万千朵野花就在四周,就在身下,就那么一圈一圈包围着漂泊者。他知道,草原实际上也是最孤独的。  除了孤独,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漂泊者又想起草地上那間小房子里的她。  很多时候,她也是一声不响地坐在草地上,望着红红的太阳像车轮一样挂在天空,一边转动,一边轧碎四周的乌云。  高原的寒风没有染红她的脸蛋,但却给
期刊
杨俊杰推开房门,见母亲正在厨房忙着。他连背包都没摘下,静静地站在原地,细细地打量着母亲。母亲的头发似乎更白了,后背似乎也更驼了。半晌,母亲猛地回过头,手里的水瓢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蹦了两蹦。  “哎呀,大儿呀,吓我一跳。回来咋不言语一声?”母亲尖声地叫道,连连用围裙擦手。  杨俊杰上前几步,搀住母亲。母亲盯着他看了又看:“咋的了?你好像得病了,脸色这么难看。”  “没有,这几天加班,累的吧。”杨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