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享受音乐的快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甘肃 嘉峪关 735100)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刚入园的幼儿,听到轻快的音乐,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随之摆动,听到老师弹奏演唱就会愉快地围在身边拍手哼唱,陶醉于音乐。音乐是一門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发想象的艺术,它在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提高素养、开发智力、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仿佛一泓清泉,给予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那么,对于一门审美艺术的学科,我们如何教学,让它成为学生“乐”的源泉,享受乐趣呢?
  一、从身边寻找音乐的快乐
  幼儿的世界单纯而宁静,他们的快乐是从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开始的,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观察中找寻出来的。这就启示我们,音乐教学要从孩子的这些特点出发,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儿童在生活中最爱看的就是动画片,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等,并且对里面的音乐和有趣的话语,模仿得惟妙惟肖。为此,我们可借助幼儿喜爱动画片的特点,从动画片里启迪他们的灵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一次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片头曲更是人人会唱,甚至有一人唱众人合的效应。于是当我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放给幼儿听时,立即引起自发的合唱和欢呼。
  二、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幼儿喜动不喜静,他们的快乐大部分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的嬉闹、游戏中提炼出来。我们常常费尽心思选出的音乐,幼儿却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未能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为此,我们要注重生活这个大的资源,发现快乐。如暖和的春天来了,孩子们去春游踏青活动时,看见草地上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在觅食,就跟着后面追它,想抓住它,这时我就将孩子们集中起来,和他们玩了一个有趣的小班歌唱游戏活动《老鹰捉小鸡》,我让他们扮演小鸡,自己扮成老鹰,边唱边玩。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快乐地游戏。可见生活中的素材很重要,教师要擅长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大自然广阔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幼儿在大自然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三、在自主中寻找欢乐
  幼儿总想参与到各种活动中,音乐教学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单纯地根据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喜好控制幼儿,幼儿就会慢慢对唱歌失去兴趣,甚至会变成一种压力,到最后只是为完成而完成的任务。为此,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大胆尝试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如在给幼儿教授新的歌曲中,先根据歌词将它变成故事或者利用谜语的形式让幼儿去猜、去说,这样不但能让幼儿牢记歌词,还能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死板”的歌曲“活”起来。又如为了让幼儿在原有的表现能力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图谱、操作卡、舞蹈道具,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材料丰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尝试创造表现带来的快乐。这样,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指导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营造氛围,调动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的世界是丰富的,他们总希望把自己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应为他们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把他们的情感世界充分表达出来,还他们一个欢乐、自由的音乐世界,使幼儿在有效的激励和唤醒中感受、欣赏、表达,从而在快乐中品享音乐。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通过不同角色的表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小红帽》、《小狗抬轿》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融入角色感受音乐的魅力。
  2.音画转换法。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借助能为幼儿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记忆歌词、表达情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鼠画猫》,我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画的“怪猫”,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怪猫”的外形并欣赏歌曲,结合挂图幼儿很快就理解、熟悉歌曲内容。
  3.情境互动法。借助歌曲表达的意思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通过在情境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创编歌词生成歌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如《摇篮曲》、《小河之歌》、《夏天的雷雨》等歌曲。
  五、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中分享快乐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合作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长足进步。”为此,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活动中多给幼儿自由组合、相互参观的空间,使他们既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又分享同伴的快乐;既关注自己的成功,又关注同伴的成功;既关注自己的创造给同伴带来的快乐,又以同伴的快乐使自己更快乐。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重视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愉悦,给幼儿留一点欣赏成功的空间,让更多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如在音乐游戏活动《泡泡糖》中,我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我们小朋友怎么能做成圆圆的泡泡糖呢?”这时有的孩子就用双手围成一个圆,有的用胳膊围成一个圆,明明小朋友说:“老师,我想和别人手拉起来做泡泡糖。”我说:“好啊!”于是她的想法在和同伴的商量和尝试中获得成功,并受到大家的欢迎,孩子们兴奋地随着音乐边唱边围成小圆,又逐渐变成大圆,愉悦的游戏活动在大家的合作、交流中进行着。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玩得更有趣味,一起分享快乐。
  总之,老师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与享受真正的快乐。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当归补血汤辨证治疗冠脉慢血流(CSF)患者,检测hs-CRP、Hcy、ADMA指标,结合心功能、心电图等变化,观察当归补血汤对CSF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为CSF的中医治疗提
(射阳县幼儿园,江苏 射阳 224300)  摘 要: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管理层乃至每一位幼儿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质量提升打造人才优势;二是强化教学研究工作,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强劲动力;三是强化日常规范管理,为教育质量提升夯实坚实基础;四是强化安全措施落实,为教育质量提升创造良
期刊
(余姚市姚江小学,浙江 余姚 315400)  摘 要: 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带头人,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此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紧抓孩子们心理、身体成长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渗透应该着重把握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 渗透式教育  所谓渗透式教育,具体来讲就
期刊
(苏州市桐芳苑中心托儿所,江苏 苏州 215000)..  一  近年来,由于社会变迁,我国传统的“四世同堂”家庭结构已不多见。尽管现在家庭结构正从大家庭走向小家庭。但据有关人士统计,由祖孙之代共同建构的家庭仍占相当比例。缘于人老龄化现象,如今老龄人平均寿命较新中国成立前普遍增长,加之经济大潮的冲击,大批离休干部、职工退下岗位,老年队伍日渐庞大。  值得提及的是,据调查,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无论老年
期刊
(北方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代际交换是家庭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代际交换研究是在广泛的社会变迁、快速的人口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逐步拓展的。本文运用类型学的分析框架,从代际交换的概念界定、交换模式的变迁、交换结构的变革、交换功能的转向和交换行动等维度对国内代际交换研究的贡献进行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回顾国内融会不同理论观点的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