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是近几年来,少见的一本比较优秀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其对语文教材文学性的凸显,还是紧扣文学规律的编排形式;无论是其深入文学内部注重文学自身的科学性,还是其力图以历史的、全面的角度介绍外国文学的开放态度等等,都可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一.彰显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走过的是一条并不算漫长但却十分艰难的道路。上世纪,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工具性自不必多说,但在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上,过分的强调其政治第一地位,把一本语文教材弄得与政治教材相差无几,而且还要过分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因而,语文学科的真正主体——文学性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依附体。期间虽然有人试图有所改变,但都是个人行为或局部行为。直到2003年,新课标的出台,才将语文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教材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很难突围,教材中仍然有大量的讲话、时政评论占据着语文的空间,而且在统编的教师用书中,主要是以政治标准解读文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加大,学生视野的拓宽,语文教学的人文目标显然要更高。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语文学科归入“语言和文学领域”,重新确立了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对语文教育来说,审美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文学教育,只有把文学作品当做文学来教,才有可能是有效教学。
《外国小说欣赏》所选文本均为外国小说经典,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生境界”(编者的话《外国小说欣赏》前言)。教材紧扣“外国小说”这一特性,课文的选择上重视经典作品,作品所代表的流派更是多元化,几乎涵盖了近现代外国小说的所有主要流派,有世界级大师雨果、高尔基、托尔斯泰的作品,也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在“话题”和“思考与实践”中,重在以文学的眼光,观照小说的各个元素,甚至还延伸到由小说本身而引起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总之,这是一本真正的把小说当成“小说”的好教材。
二.按照文学的规律编排教材
教材的编排方式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稍早的六本语文教材,在每册的“绪论部分”对各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做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要求的过于原则和过于模糊,操作性较差,实际教学中每册之间或每个单元之间很难有明显的差异,教学过程几乎千篇一律。比如小说教学,一般都强调人物、情节、环境三大内容,至于除此以外的内容或者更加细化的内容,几乎没有涉猎。
而《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则体现出了新颖性和创造性。它按照小说的最基本的元素来区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既有作为小说层面的基本联系,更有各个单元之间相对的独立性。全书分别设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都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的作品,教学可操作性很强。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以方便教师、学生更加具体、深入、细致地把握单元的全部内容。如第二单元,话题“场景”,设有“在场景中生活”“场景的功能”“风景的意义”“现代小说的场景观”等子话题;每个子话题下又具体的介绍几个方面,如“场景的功能”下又设有“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与渲染环境”“导引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几个小话题。这些大小话题的设置既紧扣本单元的课文,又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同时这一环节的实施,又使本单元对小说的分析推至纵深。
三.重视文学内部的科学性
文学的科学性,一直是中学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来文学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以前教材要求的模糊性,使得文学的科学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乎被扼杀。由于对文学的科学性缺乏了解,因而,一般人都认为语文学科难以把握;更有甚者,有些自主招生的学校几乎取消了语文参加高考的资格。
其实文学内部的规律性是不容置疑的。大到文学思潮、创作手法,小到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情节鉴赏。只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科书少有提及罢了。《外国小说欣赏》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如第一单元的“叙述角度”,分为有限视觉和无限视觉,“有限视觉”,强调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也是小说中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叙事的,好处是使小说叙事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而“无限角度”则相反(详见教材第8页)。再如第二单元的“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第四单元的“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等等,教材中对文学微观的科学性做了大量的讲解分析,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把握,让我们看到了文学模糊性一面的同时,更看到了它严谨、科学的一面。
四.以历史的、全面的、开放的态度介绍外国文学
以前的教材中很少有外国小说的选编,少量的几篇也都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加以删改或分析,而对于现代外国小说的新思潮、新流派则不闻不问,完全割裂。随着思想开放的逐步深入,让高中生了解外国当代小说的现状势在必行。教材主编曹文轩先生说,外国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这门课程旨在借助这些经典性、代表性的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别样的风土人情与多元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西方现代派文学流派纷呈,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有如下几点共同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外国小说欣赏》中,介绍了许多这样的小说,如《桥边的老人》,作者使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墙上的斑点》被称为当代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采用了“发散式结构”,主题包罗万象,涉及文明、历史、文学、宗教、人生等,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主人公的思绪不是传统小说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但也并非荒谬的意识流动,貌似飘忽不定的思绪仍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涉足,恰恰反映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空虚与不定性,主人公不断被拉回无法摆脱的现实,最后发现惟一的固定物却是一只会动的蜗牛,由此反思精神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意义。
类似这样的小说很多。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尽可能的展现外国小说的现状,如通过隐喻、渲染表现的象征性,用非理性的夸张表现的荒诞性,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表现的意识流等等,在教材中都一一呈现,充分展现出当代外国小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一顿外国小说欣赏的大餐。
五.整个单元设计有的放矢
教科书的小说选择与“话题”讲解环环相扣,小说有什么特点,话题就做什么讲解。如第八单元选有《沙之书》和《骑桶者》,这两篇小说都是荒诞虚构的典型,因而在“话题”中,编者就设计了“虚构的意义”“虚构意识的逐步确立”“信不信由你”“事实并不等于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呈现真实不是小说的目的”等话题,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作品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掌握小说的有关理论。
教材在“思考与实践”的设计上,也体现出编者的独运匠心。例如第八单元的设计为:(1)《沙之书》在哪些方面显示出了博尔赫斯非凡的想象力?(2)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3)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写出你飞翔的感受。
表面上三个问题没有什么特别,仔细思考,三个问题各有侧重,而且环环相扣。前两个问题由具体到抽象、概括,指向静态的知识;后一个问题贴近文本,落到文本中,感性强一些,不是教学知识本身,而是以能力解读文本,运用文本的知识,从而在运用知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外国小说欣赏》的长处,远不止这些,只是粗略的谈一些认识,希望中学语文教材越编越好。
杨长荣,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本文编校:老 猛
一.彰显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走过的是一条并不算漫长但却十分艰难的道路。上世纪,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工具性自不必多说,但在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上,过分的强调其政治第一地位,把一本语文教材弄得与政治教材相差无几,而且还要过分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因而,语文学科的真正主体——文学性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依附体。期间虽然有人试图有所改变,但都是个人行为或局部行为。直到2003年,新课标的出台,才将语文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教材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很难突围,教材中仍然有大量的讲话、时政评论占据着语文的空间,而且在统编的教师用书中,主要是以政治标准解读文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加大,学生视野的拓宽,语文教学的人文目标显然要更高。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语文学科归入“语言和文学领域”,重新确立了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对语文教育来说,审美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文学教育,只有把文学作品当做文学来教,才有可能是有效教学。
《外国小说欣赏》所选文本均为外国小说经典,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生境界”(编者的话《外国小说欣赏》前言)。教材紧扣“外国小说”这一特性,课文的选择上重视经典作品,作品所代表的流派更是多元化,几乎涵盖了近现代外国小说的所有主要流派,有世界级大师雨果、高尔基、托尔斯泰的作品,也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在“话题”和“思考与实践”中,重在以文学的眼光,观照小说的各个元素,甚至还延伸到由小说本身而引起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总之,这是一本真正的把小说当成“小说”的好教材。
二.按照文学的规律编排教材
教材的编排方式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稍早的六本语文教材,在每册的“绪论部分”对各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做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要求的过于原则和过于模糊,操作性较差,实际教学中每册之间或每个单元之间很难有明显的差异,教学过程几乎千篇一律。比如小说教学,一般都强调人物、情节、环境三大内容,至于除此以外的内容或者更加细化的内容,几乎没有涉猎。
而《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则体现出了新颖性和创造性。它按照小说的最基本的元素来区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既有作为小说层面的基本联系,更有各个单元之间相对的独立性。全书分别设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都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的作品,教学可操作性很强。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以方便教师、学生更加具体、深入、细致地把握单元的全部内容。如第二单元,话题“场景”,设有“在场景中生活”“场景的功能”“风景的意义”“现代小说的场景观”等子话题;每个子话题下又具体的介绍几个方面,如“场景的功能”下又设有“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与渲染环境”“导引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几个小话题。这些大小话题的设置既紧扣本单元的课文,又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同时这一环节的实施,又使本单元对小说的分析推至纵深。
三.重视文学内部的科学性
文学的科学性,一直是中学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来文学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以前教材要求的模糊性,使得文学的科学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乎被扼杀。由于对文学的科学性缺乏了解,因而,一般人都认为语文学科难以把握;更有甚者,有些自主招生的学校几乎取消了语文参加高考的资格。
其实文学内部的规律性是不容置疑的。大到文学思潮、创作手法,小到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情节鉴赏。只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科书少有提及罢了。《外国小说欣赏》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如第一单元的“叙述角度”,分为有限视觉和无限视觉,“有限视觉”,强调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也是小说中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叙事的,好处是使小说叙事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而“无限角度”则相反(详见教材第8页)。再如第二单元的“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第四单元的“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等等,教材中对文学微观的科学性做了大量的讲解分析,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把握,让我们看到了文学模糊性一面的同时,更看到了它严谨、科学的一面。
四.以历史的、全面的、开放的态度介绍外国文学
以前的教材中很少有外国小说的选编,少量的几篇也都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加以删改或分析,而对于现代外国小说的新思潮、新流派则不闻不问,完全割裂。随着思想开放的逐步深入,让高中生了解外国当代小说的现状势在必行。教材主编曹文轩先生说,外国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这门课程旨在借助这些经典性、代表性的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别样的风土人情与多元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西方现代派文学流派纷呈,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有如下几点共同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外国小说欣赏》中,介绍了许多这样的小说,如《桥边的老人》,作者使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墙上的斑点》被称为当代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采用了“发散式结构”,主题包罗万象,涉及文明、历史、文学、宗教、人生等,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主人公的思绪不是传统小说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但也并非荒谬的意识流动,貌似飘忽不定的思绪仍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涉足,恰恰反映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空虚与不定性,主人公不断被拉回无法摆脱的现实,最后发现惟一的固定物却是一只会动的蜗牛,由此反思精神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意义。
类似这样的小说很多。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尽可能的展现外国小说的现状,如通过隐喻、渲染表现的象征性,用非理性的夸张表现的荒诞性,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表现的意识流等等,在教材中都一一呈现,充分展现出当代外国小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一顿外国小说欣赏的大餐。
五.整个单元设计有的放矢
教科书的小说选择与“话题”讲解环环相扣,小说有什么特点,话题就做什么讲解。如第八单元选有《沙之书》和《骑桶者》,这两篇小说都是荒诞虚构的典型,因而在“话题”中,编者就设计了“虚构的意义”“虚构意识的逐步确立”“信不信由你”“事实并不等于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呈现真实不是小说的目的”等话题,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作品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掌握小说的有关理论。
教材在“思考与实践”的设计上,也体现出编者的独运匠心。例如第八单元的设计为:(1)《沙之书》在哪些方面显示出了博尔赫斯非凡的想象力?(2)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3)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写出你飞翔的感受。
表面上三个问题没有什么特别,仔细思考,三个问题各有侧重,而且环环相扣。前两个问题由具体到抽象、概括,指向静态的知识;后一个问题贴近文本,落到文本中,感性强一些,不是教学知识本身,而是以能力解读文本,运用文本的知识,从而在运用知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外国小说欣赏》的长处,远不止这些,只是粗略的谈一些认识,希望中学语文教材越编越好。
杨长荣,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本文编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