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QE退市冲击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y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如果美国QE退市,“多出”的美元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破裂,如果准备不足,就会发生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每一年都有许多机会和挑战。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绝望中要看到希望,在每一次希望中也要留意风险。
  2013年,是颇为诡异的一年。这一年从黄金大跌开始,黄金在2012年突破一盎司1800美元后反复向下,去年上半年最低近1200美元,跌幅超过33%。当然,“中国大妈”奋勇向前,勇敢买入,一举成名。然而,这改变不了黄金继续下跌的趋势。“盛世收藏,乱世黄金”,2013年,世界乱了吗?
  过去6年,黄金大升,皆因危机一个接一个: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后,各国开动印钞机,在通胀预期中造就黄金大升的基本面。危机过后,2013年进入了一个平静期。美国、欧洲并没有崩溃。只是,在道琼斯指数连创新高的背景下,黄金下跌的基本面悄然形成。
  全球关注QE
  美国QE(即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理解就是“印钱”)退市是去年全球市场的另一重磅“炸弹”。该“炸弹”年中就开始闹腾,至今市场还在担惊受怕。始于6年前的那场次贷危机,让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在大量市场信用短期内消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采用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方法——开动印钞机,购买金融企业中的大量债权,从而变相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这些原本应该在本土“流动”的钱,通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跑到了新兴市场,造成新兴市场资产价格严重膨胀,出现泡沫。
  QE入市,注定有天会退市。然而,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入市,实际上将国内的次贷危机转移给全球,让世界各地人民帮他买单。新兴市场出现大量的资产泡沫,过去5年,中国香港地产涨了一倍多,中国大陆地产涨了几倍,可见这些“多出来”的美元流向了哪里。
  可是,如果美国QE退市,“多出”的美元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破裂,银行业首当其冲,如果准备不足,就会发生新兴市场金融危机。因此,美国何时退市以及如何退市仍将是今年全球经济应关注的焦点。
  谨防热钱回流
  在美日流动性“量”行天下的时代,中国能做的事情只能顺势而上。
  其实,中国的广义货币存量由2005年不到30万亿元到2013年超过100万亿元,不到8年间印钞量超过3倍,造就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境况。对内,大量人民币造成资产泡沫严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持续攀升就是明证。当然,中国人到处购物,也享受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
  当前,新兴市场资产泡沫严重,在美国有可能退市的情况下,该如何做好应对措施并抓住机遇呢?我认为,黄金下跌和美国QE退市是必然趋势。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跌已成为可能。因此,所有与利率和资产价格相关的投资项目应及时做出预防措施。新兴市场金融等相关机制比较薄弱,要尽快加强市场机制设计,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热钱回流现象。
  美国QE极可能会在今年退市,QE退市之时也是利率上升之时。对美国来讲,在市场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政府注入的流动性若不及时抽出,就会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而对新兴市场来说,过去几年习惯受QE影响在低息的环境下运行,如果突然加息,会对自身造成很大冲击,而受冲击最大的将会是银行体系。因此,新兴市场应及早对金融体系采取防范措施,以备万一。
  中国该如何“做好”
  对中国来讲,今年也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如果说2013年是应对金融危机“承上”的一年,那么今年应该是“启下”的一年。
  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于2013年开始转换,2014年美国可能会真正亮底牌,中国要提前做好准备。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中国积累了大量的经济总量,现在该是追求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了。去年,中国对外倡导以“稳增长”为主基调的“李克强经济学”,对内开设有“试验田”性质的上海自由贸易区,以及出台新一轮全方面改革方案,中国正在由“做多”向“做好”转变。
  未来这一年,对中国来说,如何“做好”尤为重要。长久以来,全球经济往往是“西方感冒、东方咳嗽”。在经济贸易上,西方发达国家制定规则,东方新兴市场则学习规则。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该学的都学了,该用的也都用了。而现在是中国该学会思考的时候了。
  还要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次全方位、系统的、有战略眼光的改革方案。以前的改革主要追求“量”,没有认真地考虑有些“量”是否可以追求,特别是在金融、国有企业、财税体系、户籍改革、土地制度等领域的改革,一旦“做好”,就可以将经济发展中蕴藏的潜力深掘出来。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美日QE退市的大趋势下,中国如何顺势而上,把握良机,将是重中之重。(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其他文献
现在,虽然中国的一般商品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但资源品、基础品的比价关系和价格严重扭曲。  从资源环境的制约来看,我国最基本的能源供给高度依赖进口,外向依存度高达60%。  中国油气资源贫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多地利用国内的煤炭资源。煤炭在能源供给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提供了75%的火电的来源,而电力又在整个经济社会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生产生活能源供应最集中的体现。为了发电,我国基本的铁路运
期刊
众所周知,创新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何为创新?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生产力的提升。在我看来,创新并不是精英人群引领的事务,并不只关乎于技术专利申请或论文发表数量,甚至你的公司是否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瑞典,有很多科研基金和科研院所,很多拥有高端技术的IT公司等等,但其人均GDP水平比挪威要低——挪威的科研成果并没有瑞典多;再看日本,它在科技上已经迈入高端领域,科研方面成果颇多,但其人均GDP水平
期刊
金融改革 市场化 开放  “改革先行”是中共新一届政府实施“新政”的典型特征,即通过促进改革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难题,这一特征在金融领域显得十分明显。  金融改革核心仍集中在“两率”(利率、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之首。加快利率市场化必须在宏观金融领域做两件事:一是取消利率管制;二是放松金融(主要是银行)的市场准入,允许发展民营商业银行,使市场主体多元化。  在经济下行
期刊
民营企业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国务院多次颁布政策法规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如“非公经济36条”以及“新36条”等等。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华佗论箭组委会首席专家严介和表示,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意味着民企未来的竞争将更激烈。  严介和被冠以“黑马富豪”、“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称号,他创建的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强,他开创了中国打包重组先河,亲
期刊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说,改革之路从无坦途。  与30多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那一轮改革相比,当前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可谓是“勇闯深水”。  在深水区,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年逾八旬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今年夏天到湖北调研期间,用一句话与创刊不久的《支点》杂志共勉:“从来新路新人找”。  这句话其
期刊
世界能源巨头们正在产业链上寻求新的结构转变,以瞄准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市场需求。  11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简蕙芝将开启亚洲“能源营销”之旅,中国行程涵盖北京、成都和重庆。此前9月,该国艾伯塔省省长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正积极推销该省的能源资源。  无独有偶。冲着能源,世界七大石油集团公司之一的意大利埃尼集团(ENI)董事长朱塞佩·瑞奇(Giuseppe Recchi)今年也多次来中国市场考
期刊
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步复苏,消费税税率是否上调又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2012年日本通过的消费税增税法案,提出了具体的日程表,到2014年4月提高到8%,2015年提高到10%。  安倍在是否实施原有的消费税增税问题上可谓进退两难,日本学术界与舆论界的观点也一分为二。最近,日本政府召集了60名社会各界代表,关于是否应该增税进行了一场公开的听证会,与会代表中近七成表示赞同增税。但是,安倍经济智囊团的几位主
期刊
当我们正沉浸在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互联网带来的幸福之时,又迎来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  在信息技术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以电商平台、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  商业银行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如何实现创新思路、产品应用、营销策略?围绕这一话题,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副行长李
期刊
从体制变革的意义上讲,中国改革进程可大致划分为破冰期、转型期和完善期。  破冰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提出,终结于1994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期间探索并确立了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994年党的十四大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可看作是转型期,在此期间中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并总结了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
期刊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宏观面而言,其风险来自于经济总量失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过两次总量失衡。第一次是1978年到1998年上半年,这个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风险是需求大于供给,即短缺经济;第二次是从1998年下半年到2008年,这个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风险主要是需求不足,特别是内需疲软。  而从2010年10月以后到现在,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宏观经济失衡,其主要风险比以往都要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