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态fMRI技术,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异常激活脑区其发生的神经病理机制。
方法选择2013年7–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脑部结构正常的原发性失眠(PI)组30例,年龄、性别与之一致的健康对照组3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空间工作记忆相关量表测定及3.0 T常规磁共振扫描、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态fMRI成像。比较PI组、健康对照组临床量表及任务态fMRI激活脑区差异。
结果PI组PSQI、HAMD、HAMA、空间工作记忆量表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组、健康对照组空间工作任务态fMRI激活脑区对比,PI组激活增强脑区包括:右侧额叶、左侧枕叶、左颞叶;PI组激活减弱脑区包括:双侧额叶皮质、双侧顶上小叶侧、左海马旁回、右侧海马旁回、双侧颞叶皮质。
结论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态fMRI成像揭示了原发性失眠患者临床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调节失常神经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