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不仅仅是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必须和其他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1 选择优良品种,并严格进行种子精选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
由于实行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所以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种子大小均匀,粒径6~8毫米,提倡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
2 实行伏秋精细整地“垄三”栽培技术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努力做到伏秋精细整地,秋施农家肥,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在整地方法上要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播种质量 要做到适期播种,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15日。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确定密度。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繁茂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黑龙江省常规垄作,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5万~35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8万~40万株;窄行密植,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3万~38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6万~46万株。
精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计算好播量,然后在垄上进行双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厘米,每穴3.4株9D种深度以镇压后4.5厘米为宜,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4 增施肥料并合理施用 增施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除施用农家肥外,提倡应用大豆有机复合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并因地补充微肥,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配方平衡施肥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施肥技术体系,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利用大型“垄三”耕播机深施肥,可做到分层施入。施肥量大时,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30%~40%,第二层施于种下8~1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的60%~70%。在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8~10厘米处就可以了。
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可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千克,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或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溶于500千克水中喷施。
5 搞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危害是影响大豆品质,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据合江农科所调查,灰班病粒百粒重下降2克、脂肪含量下降2.9%、蛋白质含量下降1.2%,大豆食心虫在全省常年发生面积36.67万公顷,一般虫食率10%左右,可使大豆降低1~1.5个等级。
目前防治方法最好的是用种衣剂包衣,各地因病虫害种类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种衣剂拌种,对于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采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兼防大豆根腐病。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的方法防治,也可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底部叶片枯黄,根腐病发生时选用ABT生根粉6号10~15毫克/千克溶液叶面喷施的方法防治。
大豆食心虫对大豆外观品质和商品等级影响严重,必须加强统一防治工作,根据虫情预报,在防治时期内如果大豆封垄好,用80%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棒熏蒸。每公顷用量1.5~2千克;如果封垄差,可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每公顷用量0.3~0.45千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蚜虫和红蜘蛛,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用10%的吡虫啉1500克,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对水450 500千克喷施。
6 加强田间管理
①及时铲趟,搞好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产前深松或趟一犁。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拔净大草。
②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春季干旱区提倡苗后除草。在大豆播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L草胺乳油2500~3000毫升(或90%禾耐斯1560~22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800~1000毫升或加75%广灵粉剂15--25克,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毫升,对水200千克土壤喷雾。
春季干旱区或土壤封闭处理的地块,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5%精禾草克乳油、15%精稳杀得乳油、10.8%高效盖革能乳油、6.9%霸浓乳剂及12.5%拿捕净乳油等。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25%的氟磺胺草醚等。
1 选择优良品种,并严格进行种子精选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
由于实行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所以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种子大小均匀,粒径6~8毫米,提倡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
2 实行伏秋精细整地“垄三”栽培技术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努力做到伏秋精细整地,秋施农家肥,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在整地方法上要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播种质量 要做到适期播种,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15日。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确定密度。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繁茂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黑龙江省常规垄作,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5万~35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8万~40万株;窄行密植,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3万~38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6万~46万株。
精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计算好播量,然后在垄上进行双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厘米,每穴3.4株9D种深度以镇压后4.5厘米为宜,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4 增施肥料并合理施用 增施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除施用农家肥外,提倡应用大豆有机复合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并因地补充微肥,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配方平衡施肥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施肥技术体系,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利用大型“垄三”耕播机深施肥,可做到分层施入。施肥量大时,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30%~40%,第二层施于种下8~1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的60%~70%。在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8~10厘米处就可以了。
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可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千克,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或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溶于500千克水中喷施。
5 搞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危害是影响大豆品质,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据合江农科所调查,灰班病粒百粒重下降2克、脂肪含量下降2.9%、蛋白质含量下降1.2%,大豆食心虫在全省常年发生面积36.67万公顷,一般虫食率10%左右,可使大豆降低1~1.5个等级。
目前防治方法最好的是用种衣剂包衣,各地因病虫害种类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种衣剂拌种,对于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采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兼防大豆根腐病。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的方法防治,也可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底部叶片枯黄,根腐病发生时选用ABT生根粉6号10~15毫克/千克溶液叶面喷施的方法防治。
大豆食心虫对大豆外观品质和商品等级影响严重,必须加强统一防治工作,根据虫情预报,在防治时期内如果大豆封垄好,用80%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棒熏蒸。每公顷用量1.5~2千克;如果封垄差,可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每公顷用量0.3~0.45千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蚜虫和红蜘蛛,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用10%的吡虫啉1500克,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对水450 500千克喷施。
6 加强田间管理
①及时铲趟,搞好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产前深松或趟一犁。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拔净大草。
②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春季干旱区提倡苗后除草。在大豆播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L草胺乳油2500~3000毫升(或90%禾耐斯1560~22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800~1000毫升或加75%广灵粉剂15--25克,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毫升,对水200千克土壤喷雾。
春季干旱区或土壤封闭处理的地块,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5%精禾草克乳油、15%精稳杀得乳油、10.8%高效盖革能乳油、6.9%霸浓乳剂及12.5%拿捕净乳油等。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25%的氟磺胺草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