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不如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如练习课有“成就感”,一直受复习方法单一、题型缺乏创意、学生被动参与等问题的困扰。如何使复习课更高效?笔者认为,可以从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入手,认真分析学情、把握知识体系、精心设计素材、巧妙组织整理,将知识点串线结网,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以人教版六上“圆的整理和复习”为例,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复习课。
一、条分缕析,“分类抽象”追溯知识本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即有顺序、有层次、全方位、逻辑性地思考。本课从“圆”的产生背景出发,唤醒学生认知,按照“圆的认识”和“圆的计算”将教学分成两大类,再细分小类,并在随后的梳理中构建知识网络。
1. 请大家欣赏一组图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这样一直变下去,当所有的边都变成点再连起来时,会变成什么图形?(课件演示)由方及圆,体现的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刘徽的“割圆术”,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随着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转化为无限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即“化方为圆”,用无限逼近的方式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
2. 你想到关于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课前整理圆的相关知识,做成思维导图,课上展示学生作品:分类式、表格式、树状式、图画式等。课堂上教师主要帮助学生重温重点、突破难点,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图1),并引导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在“存异—求同—优化”的梳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网络的建构和升华,促进思维方式实现“无序—有序—科学”的发展。
二、抽丝剥茧,“对比辨析”突破知识难点
分类梳理后,以点带面,针对易错点,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导突破难点。这个环节往往是复习课的亮点,给相对沉闷的复习课注入活力,提升趣味性。教师不是简单地再现知识点,而是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审视旧知、对比辨析,在解决问题中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1. 判断:大圓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圆周率是圆的知识核心,表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受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有的学生会认为圆周率的大小与圆的大小有关。借助动态演示法,让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后,留下类似数轴的图像进行对比,标示圆周率的位置,让学生辨析。教师还可结合动画演示(半径相同,圆周率分别取值3.14、π,绘制不封闭与封闭的圆)追问:“π与3.14,谁大?”意在强调平时用3.14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只是为了方便,3.14是π的一个近似数。
2. 判断:半径相等的半圆是圆面积的一半,那么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计算半圆的周长是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容易受“半圆的面积计算”的负迁移,将半圆的周长等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少算一条直径的长度。通过现场计算半径为5厘米的半圆的周长,与图形演示相结合,实现学生认知的突破。引导学生辨析周长和面积是两个维度的概念,借助几何直观,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
三、拓展延伸,“模型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上好复习课,能够强化学生对模型思想的体验,实现其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提高,实现个人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1.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根据给出的信息,完成表格(表略)。基础训练,类比迁移,知一求三,寻找联系。沟通半径、直径、周长、面积四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关于圆的知识的数学模型。从常规地给出半径或直径及周长,求另外三个数量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根据给出的圆的面积计算出它的半径、直径及周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在特定的数据(面积除以π的商是一个平方数)下可以完成。这样由浅入深,逐步构建四者之间的模型,深化认识。
2. 方圆关系:出示一个圆形镜片(图略)。教师提示:“既没有给半径和直径,也没有给周长和面积,只告诉我们‘这个镜片是在一块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玻璃上切割出的一个最大的圆’。你能帮老师算出装饰镜片边框所需铜条的长度吗?能计算镜片背面的保护套的面积吗?”
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本题是求镜片的周长和面积,并找出相应的半径或直径。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明白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进而运用“知一求三”的方法,得以解决现实问题。然后,沟通“方”“圆”之间的联系,通过放大和缩小图形,引发学生的猜想:正方形的面积与内切圆的面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它们的周长呢?通过实际计算S正∶S圆=6×6∶(6÷2)2 π=36∶9π=4∶π;C正∶C圆=6×4∶6π=4∶π,学生可以发现正方形与内切圆的面积比和周长比都是4∶π,建立关系模型。教师还可以将该结论应用到其他问题,实现知识的拓展运用。
3. 先计算环形面积,再移动环形中的小圆,分别计算阴影部分面积。如何计算环形面积(图2)是本课另一个难点,当题目仅给出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时,学生直接借助模型——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进行计算并不难,但他们并未真正建构相关模型。求环形面积,其中的数量关系本质是求大小不同的两圆的面积之差。不少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了环形一定是同心圆的思维定势。本题可以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不断移动小圆得到形状不同的阴影部分,让学生直观理解阴影部分面积都是大小圆的面积之差,只是相对位置改变,图形面积大小不变,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完善数学模型的建构。
通过这样的复习课,学生带着知识进入课堂,在数学思维的引领下,完成知识的整合、运用和提升,再带着收获与思考离开课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话可说、有理可辨,学习既有趣又高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陈本煌)
一、条分缕析,“分类抽象”追溯知识本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即有顺序、有层次、全方位、逻辑性地思考。本课从“圆”的产生背景出发,唤醒学生认知,按照“圆的认识”和“圆的计算”将教学分成两大类,再细分小类,并在随后的梳理中构建知识网络。
1. 请大家欣赏一组图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这样一直变下去,当所有的边都变成点再连起来时,会变成什么图形?(课件演示)由方及圆,体现的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刘徽的“割圆术”,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随着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转化为无限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即“化方为圆”,用无限逼近的方式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
2. 你想到关于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课前整理圆的相关知识,做成思维导图,课上展示学生作品:分类式、表格式、树状式、图画式等。课堂上教师主要帮助学生重温重点、突破难点,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图1),并引导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在“存异—求同—优化”的梳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网络的建构和升华,促进思维方式实现“无序—有序—科学”的发展。
二、抽丝剥茧,“对比辨析”突破知识难点
分类梳理后,以点带面,针对易错点,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导突破难点。这个环节往往是复习课的亮点,给相对沉闷的复习课注入活力,提升趣味性。教师不是简单地再现知识点,而是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审视旧知、对比辨析,在解决问题中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1. 判断:大圓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圆周率是圆的知识核心,表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受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有的学生会认为圆周率的大小与圆的大小有关。借助动态演示法,让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后,留下类似数轴的图像进行对比,标示圆周率的位置,让学生辨析。教师还可结合动画演示(半径相同,圆周率分别取值3.14、π,绘制不封闭与封闭的圆)追问:“π与3.14,谁大?”意在强调平时用3.14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只是为了方便,3.14是π的一个近似数。
2. 判断:半径相等的半圆是圆面积的一半,那么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计算半圆的周长是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容易受“半圆的面积计算”的负迁移,将半圆的周长等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少算一条直径的长度。通过现场计算半径为5厘米的半圆的周长,与图形演示相结合,实现学生认知的突破。引导学生辨析周长和面积是两个维度的概念,借助几何直观,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
三、拓展延伸,“模型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上好复习课,能够强化学生对模型思想的体验,实现其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提高,实现个人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1.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根据给出的信息,完成表格(表略)。基础训练,类比迁移,知一求三,寻找联系。沟通半径、直径、周长、面积四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关于圆的知识的数学模型。从常规地给出半径或直径及周长,求另外三个数量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根据给出的圆的面积计算出它的半径、直径及周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在特定的数据(面积除以π的商是一个平方数)下可以完成。这样由浅入深,逐步构建四者之间的模型,深化认识。
2. 方圆关系:出示一个圆形镜片(图略)。教师提示:“既没有给半径和直径,也没有给周长和面积,只告诉我们‘这个镜片是在一块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玻璃上切割出的一个最大的圆’。你能帮老师算出装饰镜片边框所需铜条的长度吗?能计算镜片背面的保护套的面积吗?”
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本题是求镜片的周长和面积,并找出相应的半径或直径。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明白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进而运用“知一求三”的方法,得以解决现实问题。然后,沟通“方”“圆”之间的联系,通过放大和缩小图形,引发学生的猜想:正方形的面积与内切圆的面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它们的周长呢?通过实际计算S正∶S圆=6×6∶(6÷2)2 π=36∶9π=4∶π;C正∶C圆=6×4∶6π=4∶π,学生可以发现正方形与内切圆的面积比和周长比都是4∶π,建立关系模型。教师还可以将该结论应用到其他问题,实现知识的拓展运用。
3. 先计算环形面积,再移动环形中的小圆,分别计算阴影部分面积。如何计算环形面积(图2)是本课另一个难点,当题目仅给出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时,学生直接借助模型——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进行计算并不难,但他们并未真正建构相关模型。求环形面积,其中的数量关系本质是求大小不同的两圆的面积之差。不少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了环形一定是同心圆的思维定势。本题可以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不断移动小圆得到形状不同的阴影部分,让学生直观理解阴影部分面积都是大小圆的面积之差,只是相对位置改变,图形面积大小不变,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完善数学模型的建构。
通过这样的复习课,学生带着知识进入课堂,在数学思维的引领下,完成知识的整合、运用和提升,再带着收获与思考离开课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话可说、有理可辨,学习既有趣又高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陈本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