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现象,从井下工具、井筒状况、层段配注、作业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结垢遇阻、套变、层段或动态停注等,因此,本文就提高分注管柱的有效期从多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对注好水、注够水以及实施稳油控水提供保障。
  【关键词】分注管柱 失效原因 治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海拉尔油田的不断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原油采出程度。分层注水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至关重要,井下封隔器是分层注水的必要工具,它在井下的密封状態决定着分层注水的成败。因此,提高封隔器密封性能,延长分注有效期是油田能够注好水、注够水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实现油田长期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状况
  目前海拉尔油田共有注水井323口,笼统井173口,分层井150口,分注率46.13%,平均单井3.09段,3年以上未动管柱57口,占总井数的17.65%。
  海拉尔油田目前分层注水管柱应用普通偏心、桥式偏心两种分层注水管柱。普通偏心特点是流量测试必须采用非集流流量计,递减法测试,要求流量计量程必须大于全井注水量;桥式偏心特点是可采用双卡测单层,即可使用非集流递减法测试,又可采用集流式流量计实测单层流量。
  2010年工艺设计244井次,因分注管柱失效而进行的作业重配共46井次,占总设计总数的18.85%,其中因套损问题造成的分注管柱失效5井次,占作业重配总井次的10.87%;因结垢遇阻造成的14井次,占总井次的30.43%;因封隔器不密封问题造成的17井次,占总井次的36.96%;其它原因10井次。
  3 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
  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并结合海拉尔油田现场实际状况,造成分注管柱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封隔器本身结构存在问题
  (1)封隔器胶筒方面。海拉尔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较高,部分区块完井深度达2000m以上,井底温度高达90℃左右。目前现场所使用的封隔器胶筒采用丁氰橡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应力衰减和老化速度快,封隔器胶筒易失效。
  (2)洗井滑套密封件易损坏。目前使用可洗井封隔器洗井滑套密封结构由滑套和O形圈构成。在反洗井过程中,当O形圈过反洗井出口孔眼时,O形圈失去接触面支撑的部分,部分脱出密封槽,挤入滑套与套孔眼之中,容易造成的咬伤或咬断,从而导致封隔器不密封,分注管柱失效。
  3.2 井下状况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
  (1)套损引起的分注管柱失效。2011年新增套损井10口,累计套损井51口,占总生产井数的3.84%,其中油井19口,占油井总数的1.89%,水井32口,占水井总数的9.91%,套管发生弯曲变形、腐蚀和结垢现象,均会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
  (2)测试遇阻和油管堵塞。注水过程中油管发生腐蚀、结垢现象,造成测试遇阻或者油管堵塞,同样会导致分注管柱失效。
  3.3 层间差异大、层段停注或动态停注造成管柱蠕动
  贝3-6井2010年3月24日下入分注管柱,偏Ⅰ日注30m2,偏Ⅱ停注,偏Ⅲ停注20m2,2011年2月17日偏Ⅲ停注,偏Ⅰ日注15m2,偏Ⅱ日注10m2,3月15日油压升至8.2MPa,套压2.5MPa,分注管柱失效。分析认为该井层间压差较大,压力波动造成管柱蠕动加剧,从而引起分注管柱失效。
  4 延长分注管柱有效期的对策
  4.1 合格的井下工具、提升井下工具的整体性能
  合格的井下工具质量,特别是胶筒性能的提升是提高分注有效期的前提。
  (1)针对常用封隔器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优选合适的封隔器胶筒材料。
  (2)提升封隔器洗井滑套密封性能,避免咬伤,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采用T形圈代替O形圈;
  ②采用护挡方法,当洗井滑套过孔时,用挡环挡住密封圈,避免密封圈脱出而被咬伤,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4.2 创造良好的井况和井筒条件
  封隔器和套管壁的密封性关系到分注工艺的成败,清洁平滑的内表面可保证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效果。因此,必须处理井筒,创造良好的井况和井筒条件。
  4.3 精益求精的分注作业管理
  作业施工是分注工艺设计的操作和执行过程,其质量决定着分注工艺的成败和长期效果。现场作业监督人员应具有责任感,对于通井、刮削、组配管柱、下分注管柱等关键环节必须进行现场监督,针对现场情况及时提出变更措施和建议,保证分注工程设计的作业质量,并符合单井井筒条件。
  5 治理措施效果
  针对分注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采用从井下工具、井筒、作业施工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截止目前海拉尔油田共有分注井150口,分注率为46.13%,与2010年同比增加12.53%,因管柱失效原因而进行的作业重配共31井次,与2010年同比减少了32.61%,分注管柱平均失效周期为417天,与2010年同比延长87天。分注工艺技术水平和技术指标的普遍提升,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保证了油田的稳产、增产。
  6 结论
  (1)海拉尔油田分注管柱失效主要表现在封隔器不密封、测试遇阻和套损影响三方面;
  (2)封隔器本身密封件性能、层间差异、井筒状况是影响分注管柱有效期的主要因素;
  (3)优质的井下工具质量是提高分注有效期的前提;分注作业质量和精细的日常管理是延长有效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远纲,王禄群,侯高文.分层开采工艺管柱[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2] 赵远纲.分层开采工艺管柱[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仁杰.O形密封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王大勇,男,1975年2月2日出生,200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在大庆油田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贝16作业区采油队。
其他文献
有一条玉带似的大江,源自长白山脉,弯弯曲曲环绕张广才岭,润泽着黑龙江东南部的黑土地,滋养着这里的生灵。它流淌着,记录着,倾诉着,时而低声呜咽,时而欢歌笑语……,满语叫它“穆丹乌拉
【摘要】港西油田聚合物驱油后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区块逐年增多,聚合物驱油基本失效,如何改善区块现状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港西油田面临的重要问题。聚驱油藏中存在一定聚合物,并以之为营养源的细菌,这样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除去油藏中残留聚合物,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的目的。为此开展了聚驱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聚合
感觉所指的是人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而认知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一个人对认知都有不同的看法。感觉是认知的根本,认知是建立在感觉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现代汉语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满足专业的需求。该课程教学应从教学实践出发,培养学生从汉语知识到汉语教学能力的转化,使学生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面对新的市场要求,体育课程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众所周知,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体育教学活动是保障学生健
摘 要: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是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的。小学阶段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行为,是实现素質教育的关键点,而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便是其中的一项,但是良好作业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只有在教师和家长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努力下,才能有所养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作业习惯,通过家校整
提升高校辅导员实践育人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从构建工作培训平台、打造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搭建实践育人项目建设平台等工作实践中,
期刊
摘要:本文将针对声乐课堂中美育教学的缺失,直面审美教学困境,挖掘寓情于美的教学原则,更好地坚守审美的精神维度。  关键词:寓情于美 声乐艺术 艺术评鉴 教学模式  一、寓情于美的声乐课堂实现了课堂价值重释  (一)声乐课堂审美与声乐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寓情于美的声乐课堂追求“无我之境”。声乐课堂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通过感性去认知世界,整合一切内容。基于审美主义的声乐课堂提倡宏大叙事或者元叙事,强
讨论了北哈萨克斯坦铀矿田低温钠交代岩的矿物分带特征。认为它们是在同一类型成矿系统的不同深度或不同高度上形成的。在各个地方都有一套相似的、产出顺序相同的矿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