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种迹象表明,在统一通信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厂商之间的竞争已上升为企业联盟间的复杂角逐。是什么促使大家卷入其中?
3月30日, 思科在企业统一通信领域重要的竞争对手Avaya在北京宣布,它在亚太地区17个城市所进行的“2007年统一通信巡展”已到了最后一站。
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声称, 思科最紧密的合作伙伴IBM是这次巡展的赞助商, Avaya新近发布的CEBP(Communications Enabled Business Processes), 使得Avaya和IBM集成产品的功能要高于竞争对手。之前,IBM已和思科结盟,成为其统一通信业务层面上最大的集成商。
与此同时,Avaya也极力靠拢另一竞争对手北电网络的同盟军微软。微软刚刚宣布推出一系列新语音和统一通信系统产品,如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和Office Communicator 2007通讯工具。
至此,被公认为ICT融合的业务增长亮点——统一通信市场在2007年春天再次充满火药味。一周前,思科的董事长兼总裁钱伯斯公开承认,曾经的合作伙伴微软将是思科未来的四大竞争对手之一。
统一通信,这一起始于VoIP的新技术,正热浪袭人,它正在改写着整个IT和CT市场的竞争格局与竞合关系。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思科、微软、北电、Avaya等公司卷入其中?
角逐推动力
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微软公司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亚太区总监林有生、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事业部总监罗军都认为,市场潜力和用户需求,是推动大家卷入统一通信市场的直接推动力。
一方面,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正在呈现出一个急速膨胀的局面。据Synergy公司预测,统一通信市场在2009年将达到10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另一家市场咨询机构德勤公司预计,到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其中视频电话、企业协作软件、IPTV、移动内容服务、网络游戏与在线音乐等下一代IP应用将成为主要的热点。
“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吸引重要厂商的积极切入。”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事业部总监罗军表示,思科在统一通信上的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巨大”。2006年6月,思科将北京东三环的巨幅广告换成了“统一通信”;9月份,思科甚至将2003年在美国启动的流动展示中心(NOW Van) 首次搬到中国,向中国用户展示其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用户有提高沟通效率和随时随地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需求。
“我们的通信和联络方式太多,被搞得越来越复杂,甚至引起了一些混乱。”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表示,就企业而言,通信设备的增多和通信方式的繁杂既增大了成本,又造成了沟通效率上的降低。
根据Sage数据研究机构的统计,平均每个人身上共携带6.4种不同的通信设备,包括固定电话、手机、电邮、即时通信、Skype、办公电话等。其中,企业内部约有27%的员工需要到外地洽谈生意;即使坐在办公室,52%的工作时间也花在了选择不同的方式同人联络,但通常有36%的几率无法在第一时间联系上对方。累积下来,平均每月有22%的工作会被拖延。
微软公司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亚太区总监林有生则认为,是移动信息工作者的出现触发了统一通信的市场需求。
Jupiter Research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和一般的企业都表示,17%的雇员离开座位的时间超过全部工作时间的50%,雇员更喜欢使用无线设备进行沟通。随着移动工作的出现,移动信息工作者应运而生。信息工作者需要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包括连接互联网、邮件、日历和联系人,并且希望在闲暇时候,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甚至享受多媒体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SIP技术和SOA技术的成熟,为统一通信的应用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基础。
市场短板
尽管统一通信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是ICT融合蓝海上的新增业务基点,但无论是思科、北电、微软,还是Avaya都更愿意强调统一通信在企业级的应用,虽然他们并不否认统一通信能为运营商提供新的创收机会。
其实,早在2003年11月,在中国电信构建以IP架构为基础的NGN(下一代互联网)时,就采用了华为与微软(中国) 共同推出的U-SYS WorkSpace企业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试图探索通过NGN将通讯伴旅、即时会议、办公随需、业务自助、在线感知、无线通讯结合起来,提供实时高效的企业办公系统。
“但这两年的施行结果表明,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推广上乏力,并没有给其带来太多营收和利润。”一位熟知内幕人士透露,目前华为有统一通信的解决方案,但并没有把其当做业务重点。更为现实的原因是,运营商担心以企业VoIP为基础依托发展起来的统一通信,可能会继续瓜分他们的AURP值。
“如果个人数码娱乐市场能真的依靠统一通信,运营商就会行动起来。”这位人士说。此外,整合成本过高和IP缺乏统一标准则会成为企业用户实施统一通信的两大障碍。
他介绍,在IP PBX和电话之间发送信号,还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从而抬高了整合的成本。譬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可兼容的专有代码:思科系统公司用的是Skinny,3Com公司用的是H3,敏迪网络公司用的则是MiNet。
作为统一通信基础设施的IP技术的标准也还没有统一。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微软和IBM等厂商共同推动开放标准的发展,而且新标准还将不断涌现。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客户会担心在解决了内部的通信问题之后,会与使用其他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客户或者伙伴之间沟通不畅,一些企业客户希望标准更加成熟之后再部署基于IP的商业通信解决方案。
不过,思科的罗军则认为,过去几年中,IP通信制定的基本标准已经出台,在技术领域的很多新标准,通常不到一年就会被淘汰,对于统一通信而言,基于主流架构的关键标准已经形成。
链接:统一通信市场竞合关系
“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简称UC)”是这两年整个IT、通信业界曝光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尽管各个厂商对此理解不同,但UC背后蕴涵的主旨却都是指话音业务、在线状态、实时通信(即时消息、视频和应用共享)和准实时通信(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短消息业务)等融为一体的新型通信方式。
通常的看法认为,思科和微软将会是未来UC市场上的最大对手。尽管二者在“统一通信”出发的路径不同(思科从网络层出发,微软从PC和桌面系统出发),但相同的是,他们采取伙伴联盟的策略,最终都将拓展到手持智能终端上去。
在最开始时,微软和思科都声称他们是在一起做大UC市场而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但2006年思科与IBM的结盟、微软与北电的联姻,却让业界认为,两大利益核心正在迅速地聚合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微软和思科一直都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核心利益圈。微软的策略是和网络设备厂商结盟,譬如微软+北电就是这一模式,而思科的策略则是和应用层厂商结盟,譬如思科+IBM。
部分业内人士则认为,在UC领域从来就不存在谁与谁合作,与谁不合作的问题。随着ICT网络融合的进一步加剧,用户选择决定一切。譬如IBM以其在企业应用层面的影响力,除了思科外,可以选择包括北电在内的思科的竞争对手合作。(文/毛江华)
3月30日, 思科在企业统一通信领域重要的竞争对手Avaya在北京宣布,它在亚太地区17个城市所进行的“2007年统一通信巡展”已到了最后一站。
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声称, 思科最紧密的合作伙伴IBM是这次巡展的赞助商, Avaya新近发布的CEBP(Communications Enabled Business Processes), 使得Avaya和IBM集成产品的功能要高于竞争对手。之前,IBM已和思科结盟,成为其统一通信业务层面上最大的集成商。
与此同时,Avaya也极力靠拢另一竞争对手北电网络的同盟军微软。微软刚刚宣布推出一系列新语音和统一通信系统产品,如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和Office Communicator 2007通讯工具。
至此,被公认为ICT融合的业务增长亮点——统一通信市场在2007年春天再次充满火药味。一周前,思科的董事长兼总裁钱伯斯公开承认,曾经的合作伙伴微软将是思科未来的四大竞争对手之一。
统一通信,这一起始于VoIP的新技术,正热浪袭人,它正在改写着整个IT和CT市场的竞争格局与竞合关系。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思科、微软、北电、Avaya等公司卷入其中?
角逐推动力
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微软公司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亚太区总监林有生、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事业部总监罗军都认为,市场潜力和用户需求,是推动大家卷入统一通信市场的直接推动力。
一方面,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正在呈现出一个急速膨胀的局面。据Synergy公司预测,统一通信市场在2009年将达到10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另一家市场咨询机构德勤公司预计,到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其中视频电话、企业协作软件、IPTV、移动内容服务、网络游戏与在线音乐等下一代IP应用将成为主要的热点。
“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吸引重要厂商的积极切入。”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事业部总监罗军表示,思科在统一通信上的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巨大”。2006年6月,思科将北京东三环的巨幅广告换成了“统一通信”;9月份,思科甚至将2003年在美国启动的流动展示中心(NOW Van) 首次搬到中国,向中国用户展示其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用户有提高沟通效率和随时随地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需求。
“我们的通信和联络方式太多,被搞得越来越复杂,甚至引起了一些混乱。”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表示,就企业而言,通信设备的增多和通信方式的繁杂既增大了成本,又造成了沟通效率上的降低。
根据Sage数据研究机构的统计,平均每个人身上共携带6.4种不同的通信设备,包括固定电话、手机、电邮、即时通信、Skype、办公电话等。其中,企业内部约有27%的员工需要到外地洽谈生意;即使坐在办公室,52%的工作时间也花在了选择不同的方式同人联络,但通常有36%的几率无法在第一时间联系上对方。累积下来,平均每月有22%的工作会被拖延。
微软公司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亚太区总监林有生则认为,是移动信息工作者的出现触发了统一通信的市场需求。
Jupiter Research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和一般的企业都表示,17%的雇员离开座位的时间超过全部工作时间的50%,雇员更喜欢使用无线设备进行沟通。随着移动工作的出现,移动信息工作者应运而生。信息工作者需要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包括连接互联网、邮件、日历和联系人,并且希望在闲暇时候,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甚至享受多媒体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SIP技术和SOA技术的成熟,为统一通信的应用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基础。
市场短板
尽管统一通信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是ICT融合蓝海上的新增业务基点,但无论是思科、北电、微软,还是Avaya都更愿意强调统一通信在企业级的应用,虽然他们并不否认统一通信能为运营商提供新的创收机会。
其实,早在2003年11月,在中国电信构建以IP架构为基础的NGN(下一代互联网)时,就采用了华为与微软(中国) 共同推出的U-SYS WorkSpace企业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试图探索通过NGN将通讯伴旅、即时会议、办公随需、业务自助、在线感知、无线通讯结合起来,提供实时高效的企业办公系统。
“但这两年的施行结果表明,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推广上乏力,并没有给其带来太多营收和利润。”一位熟知内幕人士透露,目前华为有统一通信的解决方案,但并没有把其当做业务重点。更为现实的原因是,运营商担心以企业VoIP为基础依托发展起来的统一通信,可能会继续瓜分他们的AURP值。
“如果个人数码娱乐市场能真的依靠统一通信,运营商就会行动起来。”这位人士说。此外,整合成本过高和IP缺乏统一标准则会成为企业用户实施统一通信的两大障碍。
他介绍,在IP PBX和电话之间发送信号,还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从而抬高了整合的成本。譬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可兼容的专有代码:思科系统公司用的是Skinny,3Com公司用的是H3,敏迪网络公司用的则是MiNet。
作为统一通信基础设施的IP技术的标准也还没有统一。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微软和IBM等厂商共同推动开放标准的发展,而且新标准还将不断涌现。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客户会担心在解决了内部的通信问题之后,会与使用其他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客户或者伙伴之间沟通不畅,一些企业客户希望标准更加成熟之后再部署基于IP的商业通信解决方案。
不过,思科的罗军则认为,过去几年中,IP通信制定的基本标准已经出台,在技术领域的很多新标准,通常不到一年就会被淘汰,对于统一通信而言,基于主流架构的关键标准已经形成。
链接:统一通信市场竞合关系
“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简称UC)”是这两年整个IT、通信业界曝光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尽管各个厂商对此理解不同,但UC背后蕴涵的主旨却都是指话音业务、在线状态、实时通信(即时消息、视频和应用共享)和准实时通信(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短消息业务)等融为一体的新型通信方式。
通常的看法认为,思科和微软将会是未来UC市场上的最大对手。尽管二者在“统一通信”出发的路径不同(思科从网络层出发,微软从PC和桌面系统出发),但相同的是,他们采取伙伴联盟的策略,最终都将拓展到手持智能终端上去。
在最开始时,微软和思科都声称他们是在一起做大UC市场而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但2006年思科与IBM的结盟、微软与北电的联姻,却让业界认为,两大利益核心正在迅速地聚合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微软和思科一直都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核心利益圈。微软的策略是和网络设备厂商结盟,譬如微软+北电就是这一模式,而思科的策略则是和应用层厂商结盟,譬如思科+IBM。
部分业内人士则认为,在UC领域从来就不存在谁与谁合作,与谁不合作的问题。随着ICT网络融合的进一步加剧,用户选择决定一切。譬如IBM以其在企业应用层面的影响力,除了思科外,可以选择包括北电在内的思科的竞争对手合作。(文/毛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