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西游记》众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观众最爱的一个。有关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研究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它的反封建意义。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中包含着深刻的佛禅意蕴,值得重视。本文就对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与佛教禅宗的关系展开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孙悟空;《西游记》;佛教禅宗;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西游记》这部明朝后期的神魔小说,是一部充分展现我们汉民族想像力的成功作品。《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中华本土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涵义非常丰富,包括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真理的态度,对超越世俗层面的态度等等。《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定型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而集猴性、人性与佛性于一身是孙悟空形象最主要的特点。
一、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他化解了市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动形象地演绎了禅宗“平常心即道”的佛学理念,呵佛骂祖、离经叛道、狂禅之风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取经故事在传播演进的过程中,曾经广泛地吸收了佛教的各种素材,自不待言。其不断丰富,由历史变易为神话,章回小说中的唐僧,也已经与历史人物玄奘,有了本质的不同。至于原本就是虚构产物、神话人物的孙悟空,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其雏形,到《西游记平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再到章回小说《西游记》,其间包括了众多民间无名氏的加工创造,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与知识储备,对其加以不断的改造、充实、丰富、更新,赋予其新的意义,所以,在其生成过程中,取材上的多源与演变的复杂,可以想见。总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佛教基本典籍中随处可见的神通故事,并非偶然的巧合。从本文举证的佛典“神通”资料,不难发现,这是孙悟空形象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取材资源,其内容也最终成为孙悟空形象构成的重要元素。
二、猴性、人性与佛性的三性统一
融猴性、人性与佛性于一身是孙悟空形象最主要的特点,这一点也是我们理解认识孙悟空形象的关键。佛性知空,故名悟空;人性有情,悟空是为至情至性之人;猴性自然体现在心猿意马、争强好胜等等方面。首先,孙悟空的猴性是指孙悟空的形象中保留了猴子这一动物的许多形貌与习性。孙悟空形象中更多的体现了人性美,他追求独立,嫉恶如仇,除恶务尽,自由自在;他机智勇敢,性情急躁,有仁有义,忠心耿耿。虽然猴性十足,但又不乏人的谦恭有礼,学人礼,学人话,自向人间行,加之对生死的忧虑开启了石猴的智慧之门,此乃石猴由动物性向人性提升迈进的足印。孙悟空形象中的佛性主要体现在心性悟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除妄心即显佛性,所以修心,明心见性是佛教修行的途径。写悟空,其实就是写悟真心。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心路历程。
三、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
(一)不同理想间的冲突和协调。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经历了产生、发展、定型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这个过程是不同阶层理想间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如果说冲突代表了不同阶层在现实诉求方面不可避免的分歧,那么,为冲突所做的协调工作则反映出围绕佛学理念曾经进行过的深入思考,而冲突和协调整个过程勾画出的正是佛门经典要义世俗化、中国化经历的道路。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之一。
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不是为佛教徒而设的理想:不参禅打坐,无片刻安宁;毫无慈悲之心,专好杀生;不敬佛祖菩萨,唯我独尊;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严格的讲,孙悟空难在佛门立足,虔诚的佛教徒——唐僧就不止一次因为他同佛家戒律冲突要驱逐他走。《西游记》作者却不这么想,他把孙悟空的这些异端看作放心-收心-修心的过程,还让他在小说最后成了佛,甚至和唐僧平起平坐。这显然和佛教理念冲突,无怪于佛教徒说《西游记》歪曲了佛学,但却和明代的心学思潮暗合。取材佛教故事,却表现心学思想,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如果我们非要从书本中找到协调孙悟空举动和结果矛盾的解释,那应该用“天生石猴”这个韵味十足的词组。借用佛典故事,演绎明代心学,给各方面都能承载和接受的人物形象。
(二)“平常心即道”和狂禅之风。在虔诚的佛教徒看来,孙悟空绝对不能算作“教内”人士,理由是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佛门经典要义。孙悟空的异端行为与佛教的“平常心即道”理念和狂禅之风相通,在文学领域实现了和后者的佛学同构。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之二。
孙悟空是天生灵猴,有天然慧根,这在西游记开篇即已提到。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天然石猴作为重点塑造的对象呢?究其原因,盖混迹人间者不可避免要沾染尘思俗念,即心受污染,这显然不利于体现心学思潮。孙悟空既是吸取日月精华、天地孕育的灵猴,结果就不同了。孙悟空不参禅打坐,不慈悲为怀,却可以多次给虔诚的佛门弟子——唐僧上课:“只要你见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连唐僧对悟空也不能不真心佩服。至于狂禅之风,孙悟空表现的可是淋漓尽致。
“平常心即道”佛学理念的提出有普及禅理的现实诉求,对参禅打坐是一次反拨,它本身已经蕴含了后期“呵佛骂祖”、“狂禅之风”的隐患。在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中,“平常心即道”理念和“狂禅之风”都得到充分体现。
《西游记》作者在赋予孙悟空大智大勇能力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束缚——紧箍咒。有了这个可大可小可松可紧的东西,孙悟空多少有了些顾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金箍不妨看作文人对日益高涨的个性解放思潮不自觉的警醒。
综上所述,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融合了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感受,见证了不同阶层理想间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佛学理念世俗化、大众化进程,在文学领域和佛禅演进历史实现了异域同构,这就是孙悟空形象的佛禅意蕴。
参考文献:
[1]刘绯.解读《西游记》禅宗的心性修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158-159.DOI:10.3969/j.issn.1671-0703.2009.05.096.
[2]李洪武.评浙版《西游记》对原著中佛教文化的诠释[J].时代文学,2010,(15):192-193.DOI:10.3969/j.issn.1005-4677.2010.15.075.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西游记》的佛禅思想考释;课题编号:2014BS70;课题来源: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办
关键词:孙悟空;《西游记》;佛教禅宗;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西游记》这部明朝后期的神魔小说,是一部充分展现我们汉民族想像力的成功作品。《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中华本土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涵义非常丰富,包括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真理的态度,对超越世俗层面的态度等等。《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定型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而集猴性、人性与佛性于一身是孙悟空形象最主要的特点。
一、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他化解了市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动形象地演绎了禅宗“平常心即道”的佛学理念,呵佛骂祖、离经叛道、狂禅之风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取经故事在传播演进的过程中,曾经广泛地吸收了佛教的各种素材,自不待言。其不断丰富,由历史变易为神话,章回小说中的唐僧,也已经与历史人物玄奘,有了本质的不同。至于原本就是虚构产物、神话人物的孙悟空,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其雏形,到《西游记平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再到章回小说《西游记》,其间包括了众多民间无名氏的加工创造,人们根据各自的理解与知识储备,对其加以不断的改造、充实、丰富、更新,赋予其新的意义,所以,在其生成过程中,取材上的多源与演变的复杂,可以想见。总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佛教基本典籍中随处可见的神通故事,并非偶然的巧合。从本文举证的佛典“神通”资料,不难发现,这是孙悟空形象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取材资源,其内容也最终成为孙悟空形象构成的重要元素。
二、猴性、人性与佛性的三性统一
融猴性、人性与佛性于一身是孙悟空形象最主要的特点,这一点也是我们理解认识孙悟空形象的关键。佛性知空,故名悟空;人性有情,悟空是为至情至性之人;猴性自然体现在心猿意马、争强好胜等等方面。首先,孙悟空的猴性是指孙悟空的形象中保留了猴子这一动物的许多形貌与习性。孙悟空形象中更多的体现了人性美,他追求独立,嫉恶如仇,除恶务尽,自由自在;他机智勇敢,性情急躁,有仁有义,忠心耿耿。虽然猴性十足,但又不乏人的谦恭有礼,学人礼,学人话,自向人间行,加之对生死的忧虑开启了石猴的智慧之门,此乃石猴由动物性向人性提升迈进的足印。孙悟空形象中的佛性主要体现在心性悟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除妄心即显佛性,所以修心,明心见性是佛教修行的途径。写悟空,其实就是写悟真心。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心路历程。
三、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
(一)不同理想间的冲突和协调。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经历了产生、发展、定型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这个过程是不同阶层理想间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如果说冲突代表了不同阶层在现实诉求方面不可避免的分歧,那么,为冲突所做的协调工作则反映出围绕佛学理念曾经进行过的深入思考,而冲突和协调整个过程勾画出的正是佛门经典要义世俗化、中国化经历的道路。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之一。
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不是为佛教徒而设的理想:不参禅打坐,无片刻安宁;毫无慈悲之心,专好杀生;不敬佛祖菩萨,唯我独尊;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严格的讲,孙悟空难在佛门立足,虔诚的佛教徒——唐僧就不止一次因为他同佛家戒律冲突要驱逐他走。《西游记》作者却不这么想,他把孙悟空的这些异端看作放心-收心-修心的过程,还让他在小说最后成了佛,甚至和唐僧平起平坐。这显然和佛教理念冲突,无怪于佛教徒说《西游记》歪曲了佛学,但却和明代的心学思潮暗合。取材佛教故事,却表现心学思想,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如果我们非要从书本中找到协调孙悟空举动和结果矛盾的解释,那应该用“天生石猴”这个韵味十足的词组。借用佛典故事,演绎明代心学,给各方面都能承载和接受的人物形象。
(二)“平常心即道”和狂禅之风。在虔诚的佛教徒看来,孙悟空绝对不能算作“教内”人士,理由是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佛门经典要义。孙悟空的异端行为与佛教的“平常心即道”理念和狂禅之风相通,在文学领域实现了和后者的佛学同构。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之二。
孙悟空是天生灵猴,有天然慧根,这在西游记开篇即已提到。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天然石猴作为重点塑造的对象呢?究其原因,盖混迹人间者不可避免要沾染尘思俗念,即心受污染,这显然不利于体现心学思潮。孙悟空既是吸取日月精华、天地孕育的灵猴,结果就不同了。孙悟空不参禅打坐,不慈悲为怀,却可以多次给虔诚的佛门弟子——唐僧上课:“只要你见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连唐僧对悟空也不能不真心佩服。至于狂禅之风,孙悟空表现的可是淋漓尽致。
“平常心即道”佛学理念的提出有普及禅理的现实诉求,对参禅打坐是一次反拨,它本身已经蕴含了后期“呵佛骂祖”、“狂禅之风”的隐患。在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中,“平常心即道”理念和“狂禅之风”都得到充分体现。
《西游记》作者在赋予孙悟空大智大勇能力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束缚——紧箍咒。有了这个可大可小可松可紧的东西,孙悟空多少有了些顾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金箍不妨看作文人对日益高涨的个性解放思潮不自觉的警醒。
综上所述,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融合了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感受,见证了不同阶层理想间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佛学理念世俗化、大众化进程,在文学领域和佛禅演进历史实现了异域同构,这就是孙悟空形象的佛禅意蕴。
参考文献:
[1]刘绯.解读《西游记》禅宗的心性修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158-159.DOI:10.3969/j.issn.1671-0703.2009.05.096.
[2]李洪武.评浙版《西游记》对原著中佛教文化的诠释[J].时代文学,2010,(15):192-193.DOI:10.3969/j.issn.1005-4677.2010.15.075.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西游记》的佛禅思想考释;课题编号:2014BS70;课题来源: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