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润新苗·静赏花开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30125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一例经常把班级弄得鸡犬不宁的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归类分析,确定帮教目标;再从家庭学校教育中深度析因,通过对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的重塑,及对孩子的个别化行为训练,提升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并锻炼了其规则执行能力。在对普通班级儿童进行规则教育时我们需要:创设关爱包容环境、转变思维激发孩子潜能、遵循规律引导发展、持之以恒。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关爱包容规则教育环境重塑行为训练公立学校的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经常把班级弄得鸡犬不宁,其他家长因特殊儿童上课纪律问题,带着孩子罢课;任课老师多次写信给校领导请辞;多种力量的推拉使这个班的孩子浮躁、焦虑、同理包容心差、无助……暑假快要结束时,校长带着教务主任来到笔者之一家要求接班。“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嘱托,还是一种栽培……”新任班主任已记不清校长还说了什么,只记得自己泪流满面地接受了这个班,没时间权衡,得思忖怎么做。
  一、问题归类,确定目标
  为了做到科学、民主帮扶,我们成立了由特殊儿童小云父母、笔者(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及小云新任班主任)、竹语小屋(小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并建立了qq群讨论组方便沟通。
  通过与小云前任班主任以及班级任课教师的访谈,我们将小云学校行为表现归纳为两个方面。①课堂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方面。上课铃响后,继续从垃圾屋找吃的玩的或在走廊玩;上课时随意下位,干扰同学,趴或跪在地上玩、爬来爬去,或自己“吧唧吧唧”地吃东西,对这一切,老师进行劝阻她非但不听,还大哭大闹,非常不容易安抚;②交往规则意识和能力方面。与同学交往,常出粗言,课间到同学书包里翻东西,翻到好吃的、好玩的会不打招呼就拿走。由上述表现,我们基本判定小红规则意识淡漠、遵守规则能力弱,学校适应困难。
  因此我们将帮教目标确定为:帮助小云养成遵守学校常规、特别是课堂常规的习惯,遵守文明交往规则,适应学校生活。因为在小云的行为表现中,还有在垃圾屋找东西吃以及趴在地上玩的行为,我们在上述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规则教育作为辅助目标,巩固主要目标,同时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帮助实现主要目标的手段之一。
  二、原因剖析,对症下药
  小云的认知能力滞后及情绪控制能力待进是其行为失当的重要原因,但对其教育更需从家庭学校入手。
  1.家庭教育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匮乏。我们工作组成立时,这个班的孩子们正值四升五年级之际,小云10岁,独生女,父亲退伍转业为城管执法人员,母亲是中学教师。综合各种产前检查及生产过程,孩子刚出生时,医生即判定其为“问题”婴儿,但未引起父母足够重视。孩子出生以来,祖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帮忙照看,母亲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抚养与照顾以父亲的时间付出为主。3岁左右小云按照正常节奏上公办幼儿园,两个月后因为干扰课堂无法适应退学。此后爸爸带着小云一起上班,经常是到哪执勤就将孩子带到哪,早期教育几乎为零。在垃圾屋找吃的以及上课时趴在地上玩的行为可能是幼儿时期,爸爸太忙顾不上她,她便趴在地上玩、然后捡起东西就往嘴里塞等行为的延续。
  其次,是家庭教育不当。小云的母亲对学生和自己孩子的教育向来不苟言笑以严为第一要义;加之自己出身于单亲家庭,从小缺乏母爱,受自己依恋关系的影响,与小云的关系显得较为冷漠。父亲在外以强硬、过激的方式保护女儿:放学路上如果女儿反应某个同学对自己“不好”(比如,上课时不给水她喝),父亲不全面了解情况,仅听一面之词,严厉批评或大声斥喝其他儿童,想以这种方式,来树立女儿在同伴心目中被接纳的“融合”地位,但无意中鼓励了女儿错误交往、不规矩行为。父亲在家对女儿的教育缺乏耐心:如果老师反映了小云的逾规行为后,父亲就会对女儿进行“教育”,但方式是非打即骂,因而小云身上常有青一块紫一块的印迹。这种简单粗暴的惩戒方法影响了女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女儿缺乏安全感,容易紧张、焦虑和恐惧,这些情绪可能会在与同学、老师交往发生矛盾冲突(外界要求与她主观想法、做法不匹配时容易产生冲突,如老师要求她上课不能干扰同学)时,通过“随心所欲”行为来宣泄。
  2.学校教育原因
  首先,任课教师的忽视。学校与特殊儿童家长在孩子入学时进行了协商,孩子的成绩不纳入班级均分,否则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没有老师愿意接受特殊孩子,这给老师一种误导,只要孩子不闹事就不管,不关心。还有一个重要客观原因是普通学校的老师没有特殊教育经验。
  其次,学校教育不力。小云父亲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到学校来质问老师“你们重点学校的老师怎么教育不好我女儿呢?”甚至在年轻的前任班主任办公室里拍桌子。在家长的无理取闹、甚至有些胁迫下,以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前任班主任更加迁就“强势”家长:当孩子不在课堂时,到处找她来上课,早操不做时请同学陪同她,如果小云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一定是批评教育其他同学,“护着”小云。老师的种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容许并强化了小云的失当行为,因而学校教育未能帮她建立规则意识,更谈不上用规则来匡正她的行为。
  总之,这个孩子在家、在校都缺乏一定规则意识的正面教育,因此,孩子的规则意识在认知上没有建立,行为上未强化,结果可能导致较多学校生活适应问题。
  三、慎定策略,行为塑造
  1.家庭教育环境的重塑。我们认为对于小云这一个案,首先要调整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缺失与不当,甚至左右了该班教师对小云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适切行为。因此学校首先要求父母要爱孩子,并重新审视孩子的教育。上海特教学校校长何金娣大爱无涯,为了智障孩子,愿意献出她生命的全部;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获奖者代建荣老师教一个学生系红领巾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殊儿童只要教育得法,同样可以挖掘潜能,学校要求小云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引导循序渐进地发展。其次,对父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肯定父亲多年如一日的付出,但要求配合学校工作,尊重老师的教育行为,合理表达需求。建议父亲加强身教:父亲城管执勤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言语或行为可能会有失文明不宜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建议父亲执勤时不能再带上孩子;父亲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也要求“低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尊重孩子,对孩子教育要特别有耐心,尽量用温和的语气、直观形象的正面教育代替简单粗暴的命令。建议父亲主动创设融合环境,比如在接送孩子时与孩子的同学热情打招呼,适当嘘寒问暖,重塑良好的形象,让同学愿意主动接纳小云。再次,请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配合做家校联系工作。   2.学校教师威信的建立。教师威信建立的目的是重塑小云的规则意识、纪律精神。建立教师威信,首先要爱孩子,教有原则,而爱无条件。无条件的爱,体现为小云在任何情况下,即便是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够得到老师真正的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小云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任何错误都包庇。“教有原则,爱无条件”所强调的是,即使进行规则教育,对人的价值和尊重都应该放在首位。即无论是遵守规则还是违规的时候,都要让孩子知道,老师是深爱他们的,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建立安全感和生命的价值感,但对规则内容的态度要明确、说一不二。一次,两次,三次……我们逐步让小红意识到了自己的违规错误行为,学会了说“对不起”。其次,教学有法,法乎自然。儿童是能动的独立个体,具有按自然顺序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所以蒙台梭利强调“成人要追随儿童”,为这种精神力量的自如展现准备好合适的环境。我们经常细致观察小云,了解其心理,思考如何与之沟通,如何进行适切的个别化教育与引导。耐心倾听她,弯下腰跟她拉勾勾,强化好朋友的关系,是作为新任班主任经常做的事,“你不听我的话,下次我也不听你的咯”,借助这一方式能顺利地引导小云的哭闹行为。同时,我们发现班级里还有几个孩子一直以来她们跟小云的关系不错,我顺势将“好朋友”的影响扩大至这几名同学,当老师不在而小云有冲突的时候,这几个好朋友也能劝解小云。最后,支持信任,宣泄融合。小云在竹语小屋会把自己的心愿卡单独贴在一边,这表明她有疏离感。针对孩子的情况,班主任召开“我们都是特殊的”主题班会,先引导认识每个人在能力上都有某些程度的限制,都有所能、有所不能,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同在一个集体,就要彼此包容,帮助。为巩固主题班会成果,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云:给其他同学布置“课间作业”,如,“课间夸一夸”及时表扬鼓励小云守纪的良好行为;提醒她上厕所,提醒她抄作业条,提前告诉她下节课内容,并做好准备等等;上课时,老师常点小云回答问题,通过眼神与肢体动作暗示、鼓励、提醒她;在老师同意时,上某些课时可以练练字或做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来弥补因听不懂而引发的无所事事或干扰纪律的行为;规则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对自己的违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我们给小云设立责任岗(每节课后收拾粉笔头、摆好板擦,给小红布置的责任岗任务不是班级常规管理中必须的,但小云可以做到)增强其责任意识。这些做法一方面是让小红在课间“动起来”,课间的动,适当宣泄能量,可以促进上课时的“静”,减少上课时的挑战行为;另一方面是给小云心理加油,如表扬与赞许,给她坚持的力量;当然有时候是提醒常规,强化规则意识及锻炼执行规则能力;“课间夸一夸”还塑造了良好的融合环境;老师在授课时经常点名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进成就感,有些课堂遵照她的兴趣,与家长商量后主动让她练字是对她的“特殊规则”。
  3.行为训练。首先,是对规则行为的强化,两年来,我们坚持给小云记日行为记录表,然后在工作小组内分享讨论;达标由班主任给予小云笑脸,并进行适当奖励,如在班级表扬,并“投其所好”赠送小贴画等;父母在家配合及时奖励学校守规行为,如带她去公园、体验馆玩,做她喜欢的饭菜,邀请小朋友来家玩。其次,是行为矫正,竹语小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进行了不定期的观察辅导,及为期两个月的正式辅导,培养小云对逾规行为的鉴别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有一次在竹语小屋情景再现时,小红说到,早上进教室上课时,小朋友看到自己来了,搞了个恶作剧故意把门关上,然后自己就“生气了”,便在教室门口骂他,并“用脚使劲踹门”。先简要告诉小红这里的小朋友是不对的,然后便对这类“生气了”之后的行为进行矫正,我们告诉小红如果自己生气了,就先数到60秒,再等老师来解决,训练其行为控制能力。最后,是团体辅导训练促进行为巩固与习惯化,在团辅活动室通过与小朋友的协作巩固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尽管普遍认为规则是客观的、预定的,但从儿童个体的角度看,对规则的意义却是自主建构的。因此,在规则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儿童获得规则的情境。如果说前面两种行为训练带有塑造性、输入性,那么在协作中养成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便带有内发性和持久性。
  四、经验总结,推广迁移
  1.创设环境,关爱包容
  一次辅导结束笔者送小云去教室时,小云突然发问“你爱我吗?”我二话不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周围同学很诧异,小云蹦蹦跳跳地转身上楼。在路上,遇到两个隔壁班同学对她挤眉弄眼,小云随后一句脏话就来了。如果说,一般校纪课堂规则意识可以主要依赖老师和家长经常提醒,表扬,鼓励,适当惩戒来培养的话,那么文明交往习惯的培养还离不开一个支持性的同伴环境。我们介入的时间太晚,小云在学校的“名气”已经很大,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生理上开始发育,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个性开始形成,有的孩子甚至很叛逆了,加上涉及到的班级和学生非常多,工作难度非常大,这种环境增加了小云文明交往行为的起伏不定性。
  2.转变思维,激发潜能
  现代积极心理学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无独有偶,美国特殊教育专家夏洛克提出一种截然相反的“从右到左”的思维,“不要迷失在智障儿童的限制中,如果我们希望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就要关注和加强他们不受限的能力,而非放大他们受限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支持教育中除了向智障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激励他们的积极行动。当小云不断状告同学骂了她,我们并不是每次都去找同学理论,去纠错,而是笑着对她说,你自己先去试着解决吧。小云有时不把这些问题放在心上,“淡忘了不愉快”,不计较了;有时能意识到自己错了,并能承认错误,向同学道歉;有时选择避开这些同学。
  3.遵循规律,引导发展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小云母亲反映“小云总是一根筋”,我们认为那是思维的单维性和片面性导致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会逐步克服思维的单维性走向多维发展。有一次在做认知辅导情景再现时,小云说,今天早操没做原因是下雨,然后小云说天晴就要做早操,下雨就不要做。这是小云在这一问题上单维思维的突破。然后我相机引导她,同学也分为两种,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开她玩笑的同学就不是好朋友;课间夸她,帮她收拾抽屉的同学才是好朋友,好朋友的话就要听,开玩笑搞恶作剧的同学就可以不理,他们说的话就不听了,然后自己保持好心情去上课。
  4.持之以恒,坚持无限美
  在小云的案例上我们需要坚持。班主任每日一表是坚持,母亲在家每天对照检查是坚持,每周小结是坚持,工作小组每阶段总结是坚持;规则一遍又一遍地“唠叨”是坚持,与同学日复一日的同样的矛盾要解决需要坚持,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坚持才能开出胜利之花。
  参考文献:
  [1]孙恭恒.“为了智障孩子愿意献出生命的全部”——记党的十七大代表何金娣.中小学校长,2008,(1):4-8.
  [2]莫秀锋.告别“双刃剑”——论儿童规则教育的立足点.幼教园地,2009,(10):10-12.
  [3]李芳.试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现代特殊教育.2000,(4):4-5
  [4]罗阳佳,赵元超.“从右到左”的思维方式将改变未来.上海教育,2011,(6):39.
  [5]李浩.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期末论文,2011.
  [6]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5):45-47.
  [7]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8]卢梭 著,李平沤 译.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田园派诗歌,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但身为大城市的孩子,乡村与自然离我们是遥远的。从“趣”入手,读懂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作者选取的意向并组成的画面,轻松就能感悟到作者之“志”。  [关键词]:田园派诗歌 情趣 志向  中国田园派诗歌,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很多文人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山水之间,在中国灵性十足的大江南北得到了内心的滋养。  高中课本选择了田园派几大代表人物的佳作,旨在
期刊
[摘要]: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向来是难点;而文言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多年教学实际,分析学生学不好文言文的原因;总结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出一条教学文言文的新途径。  [关键词]:文言文 继承 传承 语法薄弱 方法陈旧 培养兴趣  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文明,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是,我们后代子孙在继承时却遇到了难题,文言文就是其中一例。  文言文对
期刊
[摘要]:现行初中数学课本中有不少例题内涵丰富,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不同寻常的作用和丰富的教学价值,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如能对一些例题加以延伸和拓展,则能使学生以少胜多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沟通知识的联系、开拓思路、优化思维品质都是十分有益的。又逢我校开展“原生态教学”这一理念的探究,因此我们成立了针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拓展引申探究的小课题实验。  [关键词]:数学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语文课堂实践的探索下,越来越清晰、深刻地意识到,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定要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评价 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这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学好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动词是关键,其中谓语动词是重中之重。以新视角探讨高中阶段谓语动词学习,旨在探索高中生提高基于谓语动词的句子学习,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 谓语动词 时态 语态  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高中生即使到了高三年级,写作文时仍会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做阅读时面对一些稍长的句子
期刊
[摘要]:特级教师朱红甫老师教学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正如辛弃疾的这首词一样,清新洒脱,朴实无华,意蕴悠长。倍受辛弃疾崇敬的陶渊明也以清新简约而流芳千古。三者有隔代之缘,借用陶的诗句来谈这堂课的认识。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 清晰简约 阅读兴趣  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找准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说语文承担的任务是多元庞杂的,但一堂课并不是目标越多越
期刊
[摘要]:只有具备高尚德操的书画艺术家,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因为他们的修为、思想、德操和心境,才是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灵魂。  [关键词]:书画艺术家 德操 修养  书画艺术家要懂得什么叫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美”,宇宙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规律,“艺术作品的美”也一定有定论,展示出来的作品不但能反映出作者心灵的美与丑,正气与扭曲,而且对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对他人也会造成身心的伤害。比如,有的美
期刊
作为历史老师,怀着深深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阐释了教学观点和方法。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也不在多而在做。就让我们借着“辩证看,务实办”的东风把工作做好。  思想教育素质改革教师责任唐代文学家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历史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怎样在传承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浊扬清的同时,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期刊
[摘要]:以2013年中心第三届“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为例,详细分析如何策划及实施校外体育展演。2013年被定为中心体育部的“阳光体育年”,在这一年中,体育部所有项目都以“阳光体育”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在2013年11月,体育部举办了“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这个仪式是一次以颁奖为主线的展演活动,仪式的成功举办集中体现了展演活动策划与实施的技巧。  [关键词]:体
期刊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配合”,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语文跨学科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知识不再被分割成不同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跨学科学习中得以沟通、整合、更新。  跨学科语文教学学习方法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