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被铁器灭了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了繁荣的史前文明。但古巴比伦文化是怎么终结的,为什么没有如中国一样源远流长延续传承?
  答案是因为冶铁。
  《圣经》告诉我们,位于小亚细亚地区的赫梯王国是最早发明冶铁和使用铁器的国家。
  赫梯王国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7世纪,初为小国,后以哈图沙为中心形成联盟,渐趋统一。公元前13世纪,赫梯王国进入鼎盛时期。它的都城哈图沙遗址就在如今的土耳其。
  在青铜武器流行的时代,赫梯人凭借着铁器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大部分国家,甚至终结了古老的巴比伦王国。就这样,美轮美奂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也成为历史的缩影!
  如今,人们在很多博物馆都能看到出土的古文明时期的青铜器。其实,文明史也是科学技术进步史。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初期采用自然界原本存在的铜,也就是陨石,之后逐渐改为冶炼青铜,也就是在红铜中加入锡和铅,并合成为青铜。
  公元前2000年左右,青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祭祀、生产和生活。也是在那个时期,青铜被当作武器,并大规模地使用,中国出土的兵马俑武器就是由青铜制作而成。而古巴比伦也处于青铜器时期,军队正使用着青铜武器。
  不过,青铜武器有着致命弱点——虽然坚硬,但易折断,通俗地讲就是“脆”。青铜武器方便击刺,却难以劈砍,所以我们看到青铜的兵器很多制成了剑。
  这时,赫梯王国已经率先进入“铁器时代”。 铁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金属,据说比黄金还要贵60倍,用铁制成的刀具非常利于劈砍。而当时,周围的国家普遍还停留在“青铜器时代”,有些国家甚至连青铜器都没有。
  于是,赫梯王国的军队所向披靡,士兵手持铁器打赢了一场又一场仗,成为击溃古巴比伦的秘密武器。也正因此,赫梯王国在美索不达米亚区域得到迅速扩张。
古巴比伦的城堡。(画作)

  虽然赫梯人对掌握的这项核心技术严禁外传,但还是流传出来了。于是,世界主要文明区域慢慢地进入“铁器时代”,用钢铁制造冷兵器。此外,日常生活也发生巨大转变,人们开始冶炼钢铁,制造了钢铁器具,用于生产生活,也才有了铁碗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工具,大大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中国。
  中国是在汉代才开始普遍使用铁兵器。当时,军队征战大宛,讨伐匈奴,大汉扬威。汉武帝也是知道了铁兵器的厉害之处,决定推广铁器,并且制定了“盐铁官营”的制度。很快,青铜器就被铁器所替代,这也直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全面发展。之后,铁匠铺遍布了城镇,甚至普及到了每個村庄。
  回到古巴比伦文明被赫梯王国终结的故事。这不仅仅寓意了从青铜到铁的迭代,更是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的一个关键节点,驱动了我们从更高层面的视角去思考,一项技术可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有宋一朝,多出才女,最著名的当数李清照,其次是朱淑真,再次便是今日不太知名但当时颇有影响的几位才女,比如王安石的妻子、妹妹和几个女儿。  先看一首七言绝句: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山千里恨,依前和泪看黄花。  这是王安石大女儿的诗作,写于出嫁后,表达了对娘家的思念之情。诗意浅白,意境虽不甚高远,但平仄工巧,韵律舒缓,是非常规整成熟的七言律绝。尤其是“极目江山千里恨”,相当大气,格局一
阿尔法·孔戴  “释放孔戴总统!”从9月5日几内亚军人发动政变开始,这个声音就在世界多地的不同层面上响起。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任何通过武力接管政府的行为,呼吁立即释放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与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发布联合公告,谴责任何以武力夺取政权的行为,呼吁立即释放孔戴。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通过武力夺取政权的企图”,要求恢复宪法秩
B 站已存在10年,活跃的二次元少年已慢慢成长,从视野之外走进视野之内。他们会带动属于这一世代的审美与娱乐进入主流。  一台跨年晚会,让bilibili这个名字就很“二次元”的网站打破次元壁,成功出圈。虽然谈不上“吊打”各大衛视的跨年晚会,但B站晚会无疑在跨年晚会大战中收获了最高的关注度和最多的话题量,甚至在其后两天带动B站股价暴涨超过18%。  这台晚会,其实有矛盾之处。晚会的宣传口号很响亮:“
2019年12月21日,新南威尔士州蓝山地区山火再起,升腾的浓烟遮蔽了天空。  2019年8月起,一场森林大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燃烧至今,100多天以来,大火持续蔓延、越烧越旺,丝毫没有停熄的迹象。大火已经烧毁了澳洲国宝考拉在新州80%的自然栖息地,无数的袋鼠、考拉、针鼹和林鸟被烧死、烧伤、惊吓,有的出现脱水等症状。澳大利亚生态学者表示,一些动物可能需要100年才能在原栖息地重新出现。至于个别
“君驭南风冬亦暖, 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从中国革命时期至今,军民鱼水情在历史年轮中不断汇入新的篇章——不管是1998年抗击洪水灾害, 还是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 抑或2019年3月31日木里森林大火牺牲的30名英雄……在一次次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始终肩并肩,经历每一次艰苦卓绝的奋斗,每一次浴火重生的抗争。今天,“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要素、多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了一套散文集子,开本小巧,装帧素雅,十分令人喜爱。继孙犁的《晚华集》之后,我们又见到了他的《秀露集》。孙犁在《后记》中写道:“在农村生活时,日出之后,步至田野,小麦初生,直立如针,顶上的露水如珍珠,一望无垠,耀人眼目,生气蒸蒸,叹为奇丽。今取之名集。”这“秀露”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疏朗、自然真切,它得之于天然,而绝无矫揉造作之感。把孙犁的散文比作“秀露”,实在是最恰当不过的。 
浩成同志的《从海瑞说到周作人》(《新华文摘》第九期,转载自《南风》第十二期),文末例举周作人为被“贬之入地”的人物——    “周作人,至今仍然是‘黑人黑户’,似乎已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他在‘五四’时期为民主和进步而斗争的业绩,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几乎都被一笔抹杀,再也不能提起了。”    我以为,这么说与事实不符。  一九七九年五月第一版的《辞海·文学分册》中、“中国现代文学——作
早先听说日本文坛设立了一种“芥川奖”,一直就很想读读芥川的作品,最近终于如愿以偿了,买到了一本楼适夷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这本书,除了装帧精美使人爱不释手以外,书名的与众不同颇引起我的思索。“小说十一篇”,为什么不是“小说选”呢?  我被译者猜中了:“有些读者是喜欢先看看前言后记,然后再读正文的。”我一气读完了《后记》,算是明白了一点这“十一篇”的用意。  译者在后记中写道:“我对这位作家
一个梦,一个伴随着春光的梦,一个少年时的梦。这个梦,既虚幻又真实,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它好象是在暗示着什么,却又那样的飘忽不定;它与以后的事件并无直接的联系,却又好象是那一切的主宰和原因。这个梦,这个如烟似雾的梦,就是《晚霞消失的时候》这部小说情感的主旋律。  一个极其古老,却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将人们引进了这样的梦境,那就是:人生的价值何在?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了荣华富贵?为了上帝?还是为了美好
现在刊物上有的文艺评论文章,往往洋洋万言,又只谈思想性,不讲艺术性,我作为读者就觉生畏,恐怕九亿人中厌烦的,还不止我一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文艺刊物办得比较生动活泼、读者爱读。原因当然有许多,但也有一条常被人忽视了的可贵经验,就是编辑能随时为读者当当“指路人”。就以被誉为我国创作年选集编印创举的——一九二三年三月小说研究社初版的《小说年鉴》来说,《年鉴》的编者,对入选的三十二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