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一与秦俑的半世奇缘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5日,82岁的袁仲一坐在家中宽敞的客厅,提起40年前偶然和兵马俑结缘的考古岁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常年在工地上的袁仲一,普通话里偶尔夹杂着南腔北调,几乎听不出家乡的口音了。
  40年间,秦始皇兵马俑从不为人知到名扬天下,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仿佛切都顺理成章。然而,秦俑考古那段漫长的艰苦岁月,却鲜为人知。这俑坑怎么没有边儿?
  1974年7月15日,42岁的袁仲一和另外两名考古队同事坐着解放牌大卡车,来到临潼骊山脚下的西杨村。他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半生会从此和这里刚刚发现的陶俑紧密相连,成为这一千古之谜的解谜者之一。
  袁仲一当时的工作单位是陕西省考古所,来临潼之前,他正在三原县挖掘唐太宗的叔叔李寿的墓。李寿的棺材上有门,门上有锁,这在全国是惟一的。袁仲一正沉浸在这一发现带给他的兴奋之中。
  “临潼发现有(陶俑)碎片,估计一周就挖完了,你们去,挖完后写个报告,报到文物局。”这是袁仲一去临潼前接到的领导指示。
  进驻西杨村这支考古发掘队最初只有4名队员:袁仲一、屈鸿军、崔汉林以及临潼博物馆的赵康民,袁仲一担任领队。当晚,在西杨村队长杨培彦的安排下,他们在生产队仓库院内的一棵大槐树下支起临时行军床,挂上蚊帐。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并未做长久留下的打算。
  第二天考察现场,做一些文字记录,在农民挖出陶俑的井口基础上做了些清理,就开始对俑坑范围进行勘测。
  “考古有一套规程,首先要找它的边,弄清楚范围。”没想到,坑越挖越大,不断有陶俑出现。十几米见方挖下去,还是没看见边。“大家都很纳闷,这俑坑怎么没有边儿?我记得南北扩了14米宽,东西扩了8米宽,挖了以后还没边,于是开始钻探。”
  俑坑的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计划一周就结束的勘测工作被无限延期。很快,袁仲一感到人力不足,又先后从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要来了程学华、王玉清、杭德洲等考古队员。
  在钻探过程中,下和村村民和万春给考古队员讲了个故事:他10岁左右时,父亲在地里挖井,也挖到过陶俑。那俑贴着井壁,父亲当时没管它,继续把井打成。一开始井水充盈,几天后开始慢慢干枯。父亲觉得很怪,心想是不是怪物把水喝了?便将那俑挖出,吊在树上打碎。
  按照和万春的指引,袁仲一和程学华找到那棵沙果树。探铲打下去,打到4米多一点,发现陶俑碎片。“他父亲当时打井的地方,是一号兵马俑坑的西端。靠近西边,还没到边。这个地方距离我们当时试挖掘地150米之远。”袁仲一回忆道。
  这个坑会这么大吗?是一个坑还是几个坑?考古队员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从正在发掘的部分开始钻探,利用密孔探查,每孔间隔从5米缩小到2米。最终探明的俑坑规模惊人: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一个地下坑道式建筑。根据已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坑内约有兵马俑6000件。
  考古队将这个俑坑命名为一号兵马俑坑。
  1976年2月,考古队在一号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时间先后,分别命名为二号兵马俑坑和三号兵马俑坑。至此,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的三处兵马俑坑全都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坑内置放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达8000余件。
  面对如此庞大的地下军团,袁仲一至今回想起来仍难掩激动之情:“真没想到越挖越多,不仅引起世界轰动,而且成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我这一生干不完,是几代人才可能完成的事业。”
  “石滩洋”上的挖土岁月
  俑坑所在地紧靠骊山,过去是一片荒野,当地人称为“石滩洋”,夜里常有野狼出没。为了让考古队员提高警惕,当地村民时常给他们讲:谁家的羊被狼叼走了,谁家的猪娃子被狼吃了,谁家的娃娃又不见了。考古队员听了都非常害怕,怎么办呢?
  听说狼害怕白色圆圈,考古队员就用白石灰在帆布篷的周围画上一个个圆圈。袁仲一还给队员规定:晚上上厕所要结伴而行,或者手里拿根木棒。
  一开始,他们在西杨村和下和村的农户家吃派饭,一家一天,每天给农民交一斤粮票和三毛钱。随着陶俑、陶马的大批出土,袁仲一意识到发掘工作非短期内可以完成,住树下、吃派饭并非长久之计。
  他们借了村民放棺材和杂物的两间土屋,在那里一住就是6年。土屋里没有家具,没有桌椅,地上铺的芦席既当书桌,又当饭桌。白天挖土的劳动强度比农民还大,累极了就往地上一躺,扣顶破草帽遮太阳。晚上还要在幽暗的烛光下整理出土文物,撰写发掘报告。
  “考古工作是一个跟地质队一样艰苦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也自嘲,考古考古,整天挖土。”提起那段挖土的岁月,袁仲一一脸自豪:“那时我们都练了一身好本领,几米深的土,在下面一翻就上去了。”
  让袁仲一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老鼠太多,它们肆无忌惮地啃咬箱笼、衣物、书籍,对包裹文物的麻纸和考古队员点灯熬油、通宵达旦写出来的文稿也照食不误。队员们常常半夜爬起来,点烛捕鼠。
  冬天,考古队员在土屋中间砌了个炉子烧烟煤,既可以围炉取暖,也可以自己做饭。但是,食油紧缺,没有油,怎么炒菜呢?
  有考古队员就想方设法托人从临潼县肉联厂走后门买到一个猪头,把猪毛一拔,切碎放进锅里煮成肉哨子,每次烧菜的时候放一点,这样做出来的菜总算沾点油味。
  这盆肉哨子太珍贵了,考古队员们害怕被猫和老鼠偷吃,将其放进一只木箱。这只木箱是袁仲一和屈鸿军共用的,过去存放衣物时放过很多卫生球。“结果卫生球的味道全串到肉里,吃起来简直咬牙切齿,又不舍得倒掉。于是,每次做饭和炒菜时只好少放一点。”
  回首往事,袁仲一不止一次畅怀大笑。
  考古队的杜葆仁肠胃不好,每次端起饭碗就发愁,硬往下咽。后来杜葆仁调离兵马俑的考古工地,每逢与袁仲一碰面,他都会开玩笑说:“老袁,你知道我怎么走的?就是你那个肉哨子把我熏跑的。”   直到今天,那段围炉取暖做饭的生活仍然历历在目,令袁伸一难以忘怀。那时,绝世遗迹、遗物不断出土,捷报频传,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失而复得的“乐府钟”
  “每次发现东西都高兴得不得了。”袁仲一笑着说。
  上世纪60年代,秦陵周围的村庄因兴修农田水利,大规模平整土地,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考古队进驻后,发现田间、路边、村头,到处堆积着砖瓦残片,和乱石混在一起,成了无用的“垃圾”。
  在西杨村一条土路旁的乱石堆中,袁仲一捡回了两担笼珍贵的陶俑残片;在西杨村粮食仓房内,他曾发现50多块俑坑铺地砖:在一户农家厕所的墙头,他找回陶俑的一条胳膊……就连袁仲一的夫人、女儿节假日来工地看他,也被他带动起来,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到野外捡陶片,成了他们共度节假日的独特方式。
  考古队刚进驻的时候,西杨村村民曾抱怨占了他们的庄稼地,为此还起过争端。他们说,“老袁,你给我们把瘟神带来了。”后来相处久了,考古队员和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挖掘现场雇了不少农民挖土、运土。他们给农民上课,指导他们如何发掘。还挑选一批高中毕业的回乡知青,培养他们成为技工。
  西杨村有个叫金柱子的农民,40多岁,却还是家徒四壁,孤身一人。每年结柿子的时候,他总要怀藏一些柿子,跑到考古工地,远远望见袁仲一就喊,“袁哥,你过来歇歇。”然后偷偷把柿子递给袁仲一,唯恐别人把柿子抢去似的。
  在考古队的影响下,一些热心肠的农民成为民间文物保护者。袁仲一每次到郑庄,哑巴朋友郑二娃就热情地迎上去,嘴里咿咿呀呀,把他往屋里拽,拿出铁錾、石夯等文物交给他。二娃的家人告诉袁仲一,只要谁家在地里挖土,他就会跑去盯着,看到文物就立即捡回来,有时还硬从人家手里抢回来藏在家里,等着考古队的同志来取。
  个偶然的机会,袁仲一如获至宝,异常兴奋。1976年春节,考古队员们都回家过年了,袁仲一独自留守在考古工地。大年初二,他和往常样在秦陵周边转来转去,傍晚,他走到秦陵西北角的一片野地上,农民挖土留下一个断岩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朝断岩走去,远远就看到土层中一个隐隐发亮的绿色斑点,他不由得兴奋起来。他用随身携带的小手铲小心翼翼地把周边的黄土剥离,一阵拨弄之后,一口精致的编钟出现了。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袁仲一欣喜若狂。经音乐家吕骥先生鉴定,此钟属宫调,因其钮上刻“乐府”二字,故名“乐府钟”。“乐府”二字的出现,证明了至少在秦代就已经设置了乐府这机构。
  乐府钟被发现后,一直放在考古队。1982年冬天,时任陕西省省长余明涛在考古队看到这件宝贝,临走时郑重地说:“这样珍贵的文物,怎么能放在队里呢?赶快放到博物馆的保险柜里去!”于是,乐府钟被送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放进保险柜中。哪料想,1986年11月10日清晨,乐府钟被盗。
  公安部门经过十多年的侦破,终于在1998年找到“乐府钟”的下落。原来,“乐府钟”被盗后流落到境外,经过多次易手,最后被香港一位收藏家花重金购回。
  当袁仲
  在香港看到“乐府钟”时,它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可能是窃贼怕被认出来,将“乐府钟”上的“乐府”二字磋磨掉了。“这个小偷简直是个外行,最宝贵的就是‘乐府’两个字。”袁仲一至今提起仍心痛不已。一个考古团队的传奇
  随着越来越多的陶俑、陶马破土而出,考古队的焦虑和困惑也随之而来。
  那时候,考古队常常会因天气变化而担惊受怕。“骊山戴帽,长工睡觉”,这是关中地区流行的一句谚语。考古队员们也一个个患上“恐雨症”,担心雨水流入试掘方内,淋坏了刚出土的陶俑、陶马。所以,早晚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南边骊山上云层的变化,成为他们共同的习惯。
  冬天,“恐雨症”又变成“恐寒症”。他们跑到长安县、户县一带收购稻草帘子,用架子车一趟又一趟地运回,为兵马俑覆盖防寒。
  1975年8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重要决定。消息传到考古队,大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兵马俑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
  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后,考古队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各方面新生力量,10多个修复组对兵马俑进行大规模修复。
  最令考古队员们头疼的是铜车马的清理和修复。1980年出土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发掘修复过程整整持续了17年,包括前期的田野发掘,8年清理修复,以及后期资料整理、编写发掘报告。
  “铜车马发掘出来的时候,破的很碎,拼接非常非常麻烦。”袁仲一告诉记者,每辆车都由数千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结构复杂的程度一般人难以想象。考古队员要分析研究铜车马各零件、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各种链条的系结关系。每根链条都是由数十件乃至一两百件细小的零件组成,出土时已经散落地面,令人无从下手清理。为了确定一个零件的位置而耗费几天乃至几十天的时间,都是常有的事。“铜车马的制作工艺就是在漫长的清理修复过程中间研究出来的,一修复就看不到了。”袁仲一说。
  这17年的光阴,也是秦俑考古的一个缩影。袁仲一在《秦兵马俑》一书中写道:“当时发现铜车马时,大家还是40多岁的壮年,此时已年逾花甲。把最美好的时光用在铜车马的勘探、田野发掘和室内的清理工作上,是件有意义且令人怀念的事。”
  “我不是当官的料”
  1988年,省上领导给袁仲一做了10个月的工作后,把秦俑博物馆馆长之位硬是“压”给了他。
  袁仲一自称,“我不是当官的料”。他曾对领导直言不讳:“你让我当馆长是用我的短处,我的长处是看书,挖兵马俑。”
  尽管如此,袁伸一在馆长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10年。在他的任期内,秦俑博物馆迅速壮大起来。
  袁仲一十分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比如刚出来的大学生,跟小牛犊一样,还没上套,你要带他上套呢,慢慢指导他。他写的文章哪怕巴掌大,你帮他改一改发表了,他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   他对讲解员要求很高,提倡要做“专家式的讲解员”。要求讲解员一年至少拿出一到两篇文章。“你的专业知识丰富以后,还要充分理解,理解深入了,讲解才能感染别人。”他亲自给讲解员上课、帮他们修改讲解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讲解员。
  当了10年馆长,袁仲一并没有耽误自己的“正经事儿”——学术研究。每次外出开一次会,他就会心疼地计算耽误了多少时间。“白天是公家的,晚上才是自己的。”他喜欢开夜车,
  年三百六十五天,夜夜埋头在资料堆里。
  大量的接待工作中,他印象最深的是第
  位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1976年,李光耀来参观兵马俑时,秦俑馆的建馆工程正处于紧张时期,原来试掘的兵马俑已经回填。李光耀说:“就是一把土我也要来看看。”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考古人员将一号坑前端的陶俑重新清理了出来。
  5月14日下午,李光耀兴致勃勃地在试掘土坑边仔细观看了40多分钟。“他的汉语非常好,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看得激动不已,最后干脆不要翻译了,直接用汉语向我提司。我讲解后,他讲给他的部长、他的夫人和女儿。最后他说了一句:‘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1994年,在发掘二号坑期间,一个酝酿多时的大胆设想变成现实:二号兵马俑坑考古发掘现场正式对外开放。用袁仲一的话说,这是一次众目睽睽之下的发掘。
  “因为把二号坑的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又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这一举描,使游客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考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袁仲一感到欣慰的是,二号坑的发掘成果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国务委员李铁映两次来到工地,还在一位考古队员的发掘日记上留下了“无名英雄”四个字。1999年,二号俑坑的发掘被评为全国优秀田野考古一等奖。
  1998年,袁仲一退居二线。直到今天,他依然是秦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相伴秦俑痴迷一生
  “考古不是光挖土的,要捕捉它的文化信息,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在袁仲一看来,兵马俑里的每个细节和遗存都是宝库,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量。
  袁仲一是江苏徐州铜山县人。母亲从小告诉他,“冻死迎风站,饿死装睡着”,教育他在困扼中要有志气和尊严。也许正是骨子里的刚强与执着,将他带入秦俑考古的伟大发现中。
  1964年,在上海华东师大中国古代史专业读完研究生的袁仲一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开往西北的列车。他的老师、中国古代史专家束世徵给他的临别赠言是:做学问,要学八路军,不要学李司王,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袁仲一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工作。10年后,秦俑的发掘,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根据地。
  “秦朝的军队是个什么样?秦朝的兵器是什么样7是谁制造出不朽的兵马俑奇迹呢?”40年来,袁仲一痴迷于兵马俑和秦文化的研究,往往是一个谜团解开,另一个谜团又等着他寻找答案。
  在陶俑身上,一些不被人注意到的地方,包括肘部、腋下、臀部等部位,袁仲一和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刻画或戳印的文字。
  第个被发现的文字是“胥”字,接着是“宫疆”。“胥”是啥意思?“宫彊”是啥意思?一开始谁都不理解。有人猜想,“宫彊”是不是代表什么军队?“胥”是不是奴隶的意思?
  随着出土的陶文越来越多,袁仲一突然联想到在秦始皇陵的砖上见过同样的文字,心中豁然开朗:“哦,是工匠名!”
  “秦始皇时代有一个生产责任制叫‘物勒工名,以考其诚’,你做的东西要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如果做的不好,还要追查你的责任。”袁仲一解释道。
  后来,在发掘和修复的过程中,他就注意收集这些陶文,总共发现了87个陶工的名字。经过研究,袁仲一发现陶文中的“宫”字,实际上是“宫司空”的省文,而“宫司空”原是秦代烧造砖瓦的官署机构的名称。“右亥”中的“右”字,则是秦代负责土木工程的官署“右司空”的省文。而陶文中的“系”、“得”、“臧”、“亥”等则是陶工的名字。
  他曾花3个月时间,跟兵马俑一个个相面,对每一个陶俑的五官、发型、胡须、肌肉的变化,铠甲上的铠片的大小,叠加的方向,都做了细致的观察。
  如今,一闭上眼睛,他就知道哪个陶俑在哪个位置,即便陶俑身上没有陶工的名字,他也能一眼辨认出制作者是谁,是宫廷工匠做的,还是地方工匠做的,甚至能揣摩出每个陶俑的性格特征。
  有人问:你跟兵马俑是个什么关系?他说:他们像我的士兵一样,我是连长。
  其实,与秦俑亲密接触那么多年,袁仲也承受过很多非议。他习惯了时时小心谨慎,“几十年没轻松过。”
  1984年,《大自然探索》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景元《秦俑新探》一文,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兵马俑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宣太后。这结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刊纷纷转载。有人说,袁仲一的学术权威受到挑战。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许只有袁仲一能够切身体会,这一结论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发掘之初,他曾提出18个研究课题供考古队研究,“俑坑的主人是谁”就是其中之一。面对学术上的分歧和挑战,袁仲一贯的态度是:学术不怕讨论,学术上的碰撞会擦出思想的火花,如果没有不同意见,未必是一件好事。1990年,他和同事张占民编辑的《秦俑研究文集》中,就收录了陈景元的《秦俑新探》一文。
  “考古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提出来,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学术才能进步。你提出问题不定能解决,但它促使你想办法去解决,有的能解决,有的可能一辈子解决不了。
  如今,袁仲虽然已年过八旬,却仍然坚持每天阅读,这是他长期养成的习惯。书房外的阳台上,一盆养了十几年的龟背竹,愣是从阳台这头伸展到那头,倔强地生长着。
  这位最熟悉兵马俑的老人,也时常会回到秦俑馆去看看。有人认出了他,便说:“嗯,就是这老头挖的!”
其他文献
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一、撤销本院(1996)内刑终字第199号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1996)呼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二、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1996年6月,正是呼和浩特春暖花開的季节,呼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在“严打”期间,仅用了60天就“从重从快”侦破了“4·9女尸案”,呼和浩特18岁青年呼格吉勒图被作为此案凶犯
期刊
“毒豆芽”真的有毒吗?现在不仅关系到芽农的清白,也直接影响到监管者的命运。  2013年至今,陕西省汉中市因“毒豆芽”被判刑的芽农多达60余人。随之而来是监管官场风暴,陕西多位正在接受调查或已被判刑的质监系统官员向媒体证实,陕西至少有26名质监系统官员因此被检察机关调查,仅汉中市就有7人被立案,其中4人已被判刑。  业内人士表示,豆芽制发中使用的6-苄基腺膘呤和4-氯苯氧乙酸钠是身份模糊的“灰色产
期刊
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长安银行顺利跨入全国城商行第一梯队!  作为陕西省惟一一家省级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辛勤耕耘、励精图治,全面实现发展大跨越。截至2013年末,资产总额达1050.49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  四年来,长安银行用扎实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谱就了促人奋进的时代乐章!实践
期刊
棣花镇,过去在贾平凹小说里看到过,这一次,我不仅身临其境,而且走进了贾平凹的老宅。今年国庆节期间,商洛市和丹凤县精心打造的棣花旅游文化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棣花景区是商於古道项目的一个组团,而商於古道文化景区项目则是陕西省确定的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据丹凤县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刘丹虹介绍,除棣花景区之外,商於古道文化景区项目还有商镇组团、武关组团和龙驹山庄星级酒店、江滨公园商文化主题雕塑等
期刊
汉唐时期,从全国的政治中心长安,经商洛通往中国东南的商於古道上,无论是升迁的官员,还是被贬的官员,又或者是赴京赶考的学子们,在这条路上都留下了诸多诗文,故这条路被称之为“诗歌之路”。  现代商洛,不僅因商洛花鼓而誉为“戏剧之乡”,更活跃着一个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小说作家群。  在商洛采访,遇见的当地人都会说一句“商洛经济落后,文化却很发达。”  2013年,陕西各地的GDP排名中,商洛倒数第三,尽
期刊
丝路沿线城市联合打造特色旅游  4月9日上午,由西安市旅游局发起,陕西咸阳、宝鸡,甘肃兰州、天水、嘉峪关和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市等13个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部门共同参与的“游丝绸之路·赏西部风情”丝绸之路旅游联合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陌安拉开帷幕。据介绍,13城市联合推出发现新丝路之“精彩游西安”、新丝路快车之“完美河西”、“大漠风清”、“七彩云天”、“金银不换”、“长安号丝绸之路
期刊
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被誉为“上帝后花园”的格鲁吉亚热切盼望加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来。3月30日至4月5日,格鲁吉亚议会多数派领袖、格议会格中友好小组主席达维特·萨加涅利泽来中国考察,就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格鲁吉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事宜拜访中国相关企业。  达维特·萨加涅利泽表示,格鲁吉亚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货物到欧洲距离最短、耗时最少的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构想与格鲁吉亚国家发展战
期刊
马年春节前后,一场名为“寻根·守望——沐浴圣地洗礼的北京知青”的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这个历时一个多月的展览是北京华协文化发展公司、北京歌华展览公司和中国知青网为了纪念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45周年而联合主办的。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展览平均每天都有观众一千多人次,最多的一天观众超过了2600人次。留言墙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写满了观众的留言。  展览期间,在延安插过队的老知青们奔走相告,有的带着
期刊
3月28日,《2014年陕西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石英介绍《2014年陕西蓝皮书》主要信息,并与蓝皮书执行主编裴成荣、牛昉、王长寿共同答记者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朱晓悦主持发布会。  《陕西蓝皮书》是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智库产品,从1998年至今,连续17年累计出版40部,已经成为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职能部门了解省情、科学
期刊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过去一段时间,四川的企业家有很多出事了,走得“太快”进了法院。很多人纳闷我为什么一直没事,我心里告诫自己,时时刻刻规范面对政府、面对市场,特别是在政府边界不是很清晰的时候,更要警惕。(据3月27日中国广播网)  刘永好曾是四川首富,刘汉同样曾是四川首富,他们都是白手起家,都获得了极大成功,但刘汉的资金积累却与一系列的命案沾上了关系。刘汉在开拓自己的财路时,对挡住自己财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