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改变。就当下现状而言,国学经典越来越受语文课堂的青睐,一方面,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对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国学素材,由此可见,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培养优秀的文化接班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而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古诗词、文言文等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在诵读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传承,而且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 明确诵读教学目标
  经典诵读虽然具体来看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却是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目标制定之时就做好教学层次的规划工作,让学生有机会在教师制定的合理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实现个人国学修养和知识水平上的本质提升,從而使得个人的核心学科素养达到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二、 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能力
  要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要先学会结合听、说、读、写的学习方式,诵读是表达一个人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方式。简言之,诵读就像是表演,人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诵读表现出来。因此,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另外,诵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将这部经典作品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诵读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经典的文学作品更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因此学生可以透过诵读的作品看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背诵经典文学中的优美的经典词句、诗文篇章,小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大量的信息输入,加上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学生更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内化,把文言字句及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储存到大脑里,在口语表达运用时调动储存,加工成自己的语言,便会出口成章。
  三、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经典诵读方式单一化,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大多数会认为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文章,因此教师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解经典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诵读。由此可见,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这样的方式比较刻板,很难引起学生进行诵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更加没有动力。
  (二)教师评价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学校很少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本不重视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但评价的方式却存在较大的问题。评价方式不够灵活,难以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经典文学内容的选择,提高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材内容的选择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本质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诵读内容,如果内容选择不当对学生接受难易程度不匹配,反而会打消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态度,会使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可以更开放更随意地让学生自由诵读经典国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各个学校的教学制度、各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来不断调整和筛选经典诵读类国学。对学生而言,有了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经典诵读中去。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课堂上氛围才能活跃,学生真心实意诵读,课外才能自觉主动补充学习,进而养成良好习惯,这样经典诵读才算是行之有效。
  (二)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小学生具有非常活跃的思维活动,并处于记忆的黄金阶段,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使他们对经典诵读教学产生积极性和兴趣,这样可以使经典诵读教学变得更加简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来指导学生将经典诵读学以致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运用的重点在于遣词造句方面,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或者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练习在生活中运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作文是一道难题,经常出现审题偏差、思维苍白甚至观点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多半是语言思想贫乏所致,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大量积累优美词句,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去,或说明事理,或议论抒情,旁征博引、妙笔生花,作文必定会增添不少光彩。
  (三)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
  互联网可以打造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用电影、动画来进行引导性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处于低龄阶段,因此,往往要给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十分困难。这时,就可以寻找一部相关的影片或者动画片给学生观赏,通过它们的辅助,来向学生阐释这个道理。
  五、 总结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引起广泛重视,但教学策略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负责人,应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诵读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3).
  [2]苏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
  [3]王冰,刘树仁.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开展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
  [4]韩文娟.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
  作者简介:
  张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大郭小学。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将粒子滤波和CamShift相结合的多特征视觉跟踪方法。通过CamShift对粒子的位置和尺度同时进行优化,使得跟踪窗口能随着目标尺度的大小变化相应调整。同时采用自适应方式将颜色信息和运动信息在CamShift优化的粒子滤波框架下有效结合起来。该方法使用CamShift对粒子传播进行优化,每个粒子都收敛到目标附近,粒子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10个粒子的CamShift优化的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将《丽声北极星绘本》与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下面简称“教科版”)教材进行融合,使学生学习课内教材后,通过绘本阅读提升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绘本阅读;主教材;融合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绘本融入主教材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和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我国的英语教材存在内容刻板、落后于时代、与学生认知水平
文章对不同乳化沥青用量和不同水泥掺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泥可以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早期强度和高温稳定性;水泥用量过高时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杂粮食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消费量逐年递增,小杂粮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新宠。而张家口市不论从地理位置方面,还是气
破碎砾石由于其岩性复杂在国内公路沥青路面较少使用,文章结合破碎砾石在喀伊公路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对破碎砾石的加工工艺、沥青黏附性和路用性能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
近年来,高校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步伐逐步加快,为迎合这种学科发展需要,国内很多高校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学部制改革取得一些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学部制改革后高校的
摘 要:小学英语阅读课通常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进行。读前活动是一节阅读课的开始,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作为阅读课的热身和导入环节,教师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相关的阅读背景知识,为后绪顺利开展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     一、 开展主题讨论  小学生日常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赋予了单元的教学功能
黄瓜炭疽病在各地保护地黄瓜上均有发生,除造成叶片枯死外,还可引起茎蔓、幼瓜和叶柄腐烂,对产量造成明显损失。此病还可为害西瓜、甜瓜、冬瓜、瓠子、苦瓜等多种蔬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