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布山地势平缓,海拔4000米,风大,不长树木只长草,但离村子远,很少有人到那儿去放牧。一家风电公司看中了山上的风能,就征地在那儿修建风力发电场。山下的村子靠征地费,一下子脱了贫。
吉列大爷拿到硬扎扎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要拉建材和设备上山,风电公司在山上开了一条简易公路。在修建风机塔架基础的时候,村里的劳力都去干活,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吉列大爷用征地费买来马和架子车,天天为工地拉建材。因为山上要安装100多架风机,汽车只能把建材拉到中心地带和可以通车的风机点,那些无法通车的风机点虽然不多,但风力好,就只能靠吉列大爷的马车拉。
两年后,100多架风机全部错落有致地矗立在阿布山上,日夜不停地转啊转,源源不断地发电。
吉列大爷用两年务工挣来的钱,买了一批牛犊羊羔,天天赶到阿布山上放牧。阿布山虽然成了风电场,但风机之间隔得较远,植被没破坏,依旧绿草茵茵。风机塔高100多米,也不影响放牧。村民们嫌路远不到这里来放牛羊,这里就成了吉列大爷的私家牧场啦。
他到这里来放牧,还有一个目的:学普通话。
两年前,他赶马车为工地拉建材,因为不会普通话,很不方便,还闹了不少笑话。用彝语说话,他口才很好,可用汉语说话,他结结巴巴。村民全是彝族,平时都用彝语交流。吉列大爷觉得一个人在村里学汉语怪不好意思的,年纪一大把了,还跟幼儿园孩子一样a、o、e地学,所以就到风电场来学,顺便放牧,一举两得。
起初,他是把孙子教他的汉语拼音字母和兒歌翻来覆去地背。后来,风电公司巡查工郑天到山上查看风机运行情况,知道此事后,就送给吉列大爷一部智能手机,教他点击里面的广播电视节目,学习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所有话费和流量费,都由郑天出。吉列大爷十分感谢。
郑天隔三岔五开摩托车上山巡查。他本是说四川话的,可为了给吉列大爷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每次都说普通话,而且,一到山上就主动跟吉列大爷打招呼。吉列大爷对郑师傅很有好感,几次要请他到家里吃饭,可郑天都婉言谢绝了。
吉列大爷发现,郑师傅的巡查都有固定的路线:下车后,提上工具箱,先到51号风机去。该风机是这100多架风机中最偏僻的。风机远看似乎跟玩具风车一样小,到近了其实很大:塔架高上百米,塔底截面外径也有七八米。
郑天来到51号风机跟前,掏出钥匙打开风机塔底上的小铁门,进去忙碌。忙完后,就去检查一下四周的风机,之后过来跟吉列大爷聊天。吉列大爷因为平日难以碰到一个人说话,加上想展示近期的“学普”成果,所以滔滔不绝地跟郑天交谈起来。这时,他会看到一个跟郑师傅一样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人,手里也提着同样的工具箱,走进51号风机内。
吉列大爷曾经问过郑天,那是什么人?郑天告诉他,那是自己的同事老王,老王负责从山南巡查,自己负责从山北巡查,最后在51号风机会合,写巡查日志。
这天,郑天把山北的风机巡查完后,照例过来跟吉列大爷聊天。这时,吉列大爷看到老王提着工具箱走进51号风机忙碌,大概一刻钟后,提着工具箱出来。
郑天喊:“老王,过来歇会儿不?”
“不了,我下山还有点儿事,你们慢慢聊。”老王说着朝他们招招手,走了。
吉列大爷忽然问:“会合地点为什么不选在地势平坦的56号风机,而选在陡峭的51号风机?”
“因为51号风机是风电场的中心机组。”郑天答。
吉列大爷“哦”了一声。
郑天站起来跟吉列大爷告辞,到51号风机拿上自己的工具箱,锁好门,骑上摩托车,下山去了。
几天后,下起了毛毛雨。吉列大爷正在风电场跟着手机里的播音员学说普通话,这时隐约听到山下传来摩托车的引擎声,就关掉手机,躲进附近的光伏电板下避雨。
一会儿,郑天披着雨衣,骑着摩托车上山来了。到了56号风机处,熄火,下车,四处看了看,又掏出手机打电话。一会儿,从山南那边走来同样披着雨衣的老王,手里也提着工具箱。
两人见面后,并不去“中心机组”内部写巡查日志,而是相互交换工具箱,之后分道扬镳。郑天骑上摩托车下山了。
吉列大爷迅速爬出光伏电板,吆喝起牛羊。牛羊排山倒海一般冲向公路。郑天连忙踩刹车,车子撞到路侧,倒在地上。
吉列大爷跑过去,从摩托车上扯下工具箱,打开看了一眼,又迅速合上。
郑天一条腿被压在摩托车下,痛得龇牙咧嘴。他摘掉安全帽,把摩托车垫高,想把腿抽出来。吉列大爷双手拿起工具箱,狠狠朝郑天的头部砸去。郑天一下子昏迷过去。吉列大爷拿出羊毛绳子,把郑天双手反剪绑上,为了安全起见,双脚也捆上。之后掏出手机,开机拨打110,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报警,同时通知联防队,截住山南的老王。
这时郑天醒过来了,挣扎几下说:“吉列大爷,这是怎么回事?我给你买手机学普通话,你怎么恩将仇报?”
吉列大爷哼一声:“我前几天才知道,这手机有定位功能。你给我买手机的目的,是看我在哪儿,你们好避开我做肮脏交易!我刚才故意关机,你以为我没在山上,所以就直接跟老王交换工具箱。”
郑天恨恨道:“都怪我大意!我看到下雨,手机也打不通,就以为你没到山上放牧……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
“我上次就看出猫腻来了。两只工具箱虽然一模一样,但上面的划痕是不同的。告诉你,我是猎人出身,眼力可好着呢!不过,我那时也仅仅是以为你们相互把工具箱拿错而已。直到你上次说了一句话,我才判断出你们不是风电公司的职工。”
“哪句话?”郑天回忆。
“你说51号风机是风电场的中心机组,这是在说外行话。因为我曾参与风电场的建设,工程师告诉过我,每个风机都是独立的,哪来什么中心机组!”
当时这句话是郑天随意说的,他以为自己对风电不太了解,这个乡下老头儿肯定也不懂,随便都能糊弄过去。可他想错了。
“吉列大爷,只要你放了我,这箱货全归你……”郑天哀求。
那个工具箱里,装满了小砖一样的海洛因。
“做梦去吧!我怎么会要这些害人的东西!这东西把我家害得还不够惨吗?”
吉列大爷的儿子,目前还在戒毒所里戒毒。儿子因为吸毒,媳妇跟他离了婚,孙子只好由吉列大爷老两口带。
一会儿,联防队长给吉列大爷打电话:老王已被逮住,缴获了一工具箱的人民币。这时,警察呼啸着上山来了。
此地因离金三角不远,一度毒品泛滥,不少人家都因吸毒致贫。经过努力,村子终于肃清毒品,并脱了贫。为了巩固成果,村里成立了联防队,吉列大爷就是队员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联防队发现,又有毒品流进村子。他们在没收的同时,一直想把毒源找到,以绝后患。村子三面都有联防队员巡逻,毒贩不敢轻易进来,唯一能进来的是地广人稀的阿布山,那里防守薄弱。为了抓到毒贩,吉列大爷主动请缨到阿布山放牧,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毒贩出现。可等了一段时间,除了风电公司两名巡查工,并没看到面目狰狞的毒贩。可毒品却源源不断地流进村子。这是咋回事?吉列大爷开始对两名“巡查工”留意起来。
原来,郑天和老王这两个毒贩见风电场人迹罕至,交通又好,就偷配了一把风机的钥匙,在那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后来看到吉列大爷经常到风电场放牧,就化装为巡查工,设法瞒过吉列大爷,继续做交易。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骗不过猎人的眼睛。
选自《故事林》2020.5上
吉列大爷拿到硬扎扎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要拉建材和设备上山,风电公司在山上开了一条简易公路。在修建风机塔架基础的时候,村里的劳力都去干活,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吉列大爷用征地费买来马和架子车,天天为工地拉建材。因为山上要安装100多架风机,汽车只能把建材拉到中心地带和可以通车的风机点,那些无法通车的风机点虽然不多,但风力好,就只能靠吉列大爷的马车拉。
两年后,100多架风机全部错落有致地矗立在阿布山上,日夜不停地转啊转,源源不断地发电。
吉列大爷用两年务工挣来的钱,买了一批牛犊羊羔,天天赶到阿布山上放牧。阿布山虽然成了风电场,但风机之间隔得较远,植被没破坏,依旧绿草茵茵。风机塔高100多米,也不影响放牧。村民们嫌路远不到这里来放牛羊,这里就成了吉列大爷的私家牧场啦。
他到这里来放牧,还有一个目的:学普通话。
两年前,他赶马车为工地拉建材,因为不会普通话,很不方便,还闹了不少笑话。用彝语说话,他口才很好,可用汉语说话,他结结巴巴。村民全是彝族,平时都用彝语交流。吉列大爷觉得一个人在村里学汉语怪不好意思的,年纪一大把了,还跟幼儿园孩子一样a、o、e地学,所以就到风电场来学,顺便放牧,一举两得。
起初,他是把孙子教他的汉语拼音字母和兒歌翻来覆去地背。后来,风电公司巡查工郑天到山上查看风机运行情况,知道此事后,就送给吉列大爷一部智能手机,教他点击里面的广播电视节目,学习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所有话费和流量费,都由郑天出。吉列大爷十分感谢。
郑天隔三岔五开摩托车上山巡查。他本是说四川话的,可为了给吉列大爷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每次都说普通话,而且,一到山上就主动跟吉列大爷打招呼。吉列大爷对郑师傅很有好感,几次要请他到家里吃饭,可郑天都婉言谢绝了。
吉列大爷发现,郑师傅的巡查都有固定的路线:下车后,提上工具箱,先到51号风机去。该风机是这100多架风机中最偏僻的。风机远看似乎跟玩具风车一样小,到近了其实很大:塔架高上百米,塔底截面外径也有七八米。
郑天来到51号风机跟前,掏出钥匙打开风机塔底上的小铁门,进去忙碌。忙完后,就去检查一下四周的风机,之后过来跟吉列大爷聊天。吉列大爷因为平日难以碰到一个人说话,加上想展示近期的“学普”成果,所以滔滔不绝地跟郑天交谈起来。这时,他会看到一个跟郑师傅一样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人,手里也提着同样的工具箱,走进51号风机内。
吉列大爷曾经问过郑天,那是什么人?郑天告诉他,那是自己的同事老王,老王负责从山南巡查,自己负责从山北巡查,最后在51号风机会合,写巡查日志。
这天,郑天把山北的风机巡查完后,照例过来跟吉列大爷聊天。这时,吉列大爷看到老王提着工具箱走进51号风机忙碌,大概一刻钟后,提着工具箱出来。
郑天喊:“老王,过来歇会儿不?”
“不了,我下山还有点儿事,你们慢慢聊。”老王说着朝他们招招手,走了。
吉列大爷忽然问:“会合地点为什么不选在地势平坦的56号风机,而选在陡峭的51号风机?”
“因为51号风机是风电场的中心机组。”郑天答。
吉列大爷“哦”了一声。
郑天站起来跟吉列大爷告辞,到51号风机拿上自己的工具箱,锁好门,骑上摩托车,下山去了。
几天后,下起了毛毛雨。吉列大爷正在风电场跟着手机里的播音员学说普通话,这时隐约听到山下传来摩托车的引擎声,就关掉手机,躲进附近的光伏电板下避雨。
一会儿,郑天披着雨衣,骑着摩托车上山来了。到了56号风机处,熄火,下车,四处看了看,又掏出手机打电话。一会儿,从山南那边走来同样披着雨衣的老王,手里也提着工具箱。
两人见面后,并不去“中心机组”内部写巡查日志,而是相互交换工具箱,之后分道扬镳。郑天骑上摩托车下山了。
吉列大爷迅速爬出光伏电板,吆喝起牛羊。牛羊排山倒海一般冲向公路。郑天连忙踩刹车,车子撞到路侧,倒在地上。
吉列大爷跑过去,从摩托车上扯下工具箱,打开看了一眼,又迅速合上。
郑天一条腿被压在摩托车下,痛得龇牙咧嘴。他摘掉安全帽,把摩托车垫高,想把腿抽出来。吉列大爷双手拿起工具箱,狠狠朝郑天的头部砸去。郑天一下子昏迷过去。吉列大爷拿出羊毛绳子,把郑天双手反剪绑上,为了安全起见,双脚也捆上。之后掏出手机,开机拨打110,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报警,同时通知联防队,截住山南的老王。
这时郑天醒过来了,挣扎几下说:“吉列大爷,这是怎么回事?我给你买手机学普通话,你怎么恩将仇报?”
吉列大爷哼一声:“我前几天才知道,这手机有定位功能。你给我买手机的目的,是看我在哪儿,你们好避开我做肮脏交易!我刚才故意关机,你以为我没在山上,所以就直接跟老王交换工具箱。”
郑天恨恨道:“都怪我大意!我看到下雨,手机也打不通,就以为你没到山上放牧……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
“我上次就看出猫腻来了。两只工具箱虽然一模一样,但上面的划痕是不同的。告诉你,我是猎人出身,眼力可好着呢!不过,我那时也仅仅是以为你们相互把工具箱拿错而已。直到你上次说了一句话,我才判断出你们不是风电公司的职工。”
“哪句话?”郑天回忆。
“你说51号风机是风电场的中心机组,这是在说外行话。因为我曾参与风电场的建设,工程师告诉过我,每个风机都是独立的,哪来什么中心机组!”
当时这句话是郑天随意说的,他以为自己对风电不太了解,这个乡下老头儿肯定也不懂,随便都能糊弄过去。可他想错了。
“吉列大爷,只要你放了我,这箱货全归你……”郑天哀求。
那个工具箱里,装满了小砖一样的海洛因。
“做梦去吧!我怎么会要这些害人的东西!这东西把我家害得还不够惨吗?”
吉列大爷的儿子,目前还在戒毒所里戒毒。儿子因为吸毒,媳妇跟他离了婚,孙子只好由吉列大爷老两口带。
一会儿,联防队长给吉列大爷打电话:老王已被逮住,缴获了一工具箱的人民币。这时,警察呼啸着上山来了。
此地因离金三角不远,一度毒品泛滥,不少人家都因吸毒致贫。经过努力,村子终于肃清毒品,并脱了贫。为了巩固成果,村里成立了联防队,吉列大爷就是队员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联防队发现,又有毒品流进村子。他们在没收的同时,一直想把毒源找到,以绝后患。村子三面都有联防队员巡逻,毒贩不敢轻易进来,唯一能进来的是地广人稀的阿布山,那里防守薄弱。为了抓到毒贩,吉列大爷主动请缨到阿布山放牧,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毒贩出现。可等了一段时间,除了风电公司两名巡查工,并没看到面目狰狞的毒贩。可毒品却源源不断地流进村子。这是咋回事?吉列大爷开始对两名“巡查工”留意起来。
原来,郑天和老王这两个毒贩见风电场人迹罕至,交通又好,就偷配了一把风机的钥匙,在那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后来看到吉列大爷经常到风电场放牧,就化装为巡查工,设法瞒过吉列大爷,继续做交易。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骗不过猎人的眼睛。
选自《故事林》2020.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