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到的葡萄未必酸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把个人渴望得到但又不能获得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困窘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让自己得到心理解脱的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甜柠檬心理”,即强调凡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焦虑。
  我们说,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能够帮助个体暂时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使之从巨大的痛苦或不良情绪中平静下来,恢复理智,有利于减少或避免过激行为。但是,它的作用如同病人服用退烧药或止痛药一样,只能暂时减轻病人的疼痛,要想根治,必须服用治本之药。如果个体通过合理化达到心理平衡,对自身的欠缺无动于衷,那么自身的不足依然存在,暂时的平静可能酝酿更大的危机,一旦条件具备,就会爆发,给个体的发展制造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的暂时麻痹作用是危险的,它会蒙蔽个体的眼睛,使他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进而阻碍个体的健康发展。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应该适可而止,面对问题才是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的关键。
  智者的行为是,敢于面对现实,并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己吃不到的葡萄未必是酸的,自己手里的柠檬未必是甜的。这样,既有利于个体客观评价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自己目前存在的长处和缺陷又有利于个体对自己尚未实现的目标进行理智的分析,以决定下一步的目标和行为。如果这串“葡萄”是有利于个体发展的课程,或者是个体人生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就要继续努力、不言放弃,尝试其他途径或向他人请教,不管他人怎么嘲笑或干扰,直到达到目标为止。同样的,对自己手中的“柠檬”也不要盲目推崇,自我欺骗。
其他文献
不知道是不是人一旦上了年纪脾气就会变好,抑或是饱经了沧桑世事,心胸变得开阔了,凡事都能看得开的缘故,总之我发现,已壮年不在的父亲竟一改往日的倔脾气,变成了没脾气的“老好人”。有时候,面对已长大成人的孩子,一向严厉的父亲竟显得拘束,甚至会害羞……  父亲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他是个严厉得出了名的人,从小到大,我没少挨过他的打骂。15岁那年夏天,我参加中考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便萌生了退学回家种田的念头。等我
期刊
这是一个沸腾的时代,欲望像一根鞭子,驱赶着我们,使我们的心灵难得独处。  从终极意义上讲,从生到死,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去,两种世界里我们不缺独处。独处是心灵的事情,当我们的身躯在世界上游走时,我们的心灵却需要独处。  尼采终身未婚,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与自然界的对话中度过的。在极度的孤独中他坐在哲学这块深刻的石头上把独处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独处使他心灵安静,更使他铸就了天才的灵魂。从《悲剧的诞生》
期刊
性骚扰的形式和发生情境五花八门,但其本质都是雷同的。性骚扰的发生一般比较隐蔽,而且个人不太愿意公开事实真相。以下是通过媒体暴露出来的性骚扰事件。  最怕人多时挤公车 上下班高峰,在公交车里,被人故意擦撞,或者正前面或正后面被人紧贴,甚至有摩擦动作。  问路、问时间: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柳匆匆赶路,被一男子拦住,问她几点了。小柳回答他后,男子继续跟着她,并提出交朋友的要求。  “黄段子”也算性骚
期刊
“性骚扰”是一种不受欢迎或不被接受的行为,是带有性意识的接触。换句话说,若两性中某一方用各种方法去接近、或尝试接近另一方,而另一方没有兴趣、不喜欢、不愿意、或不想要这些带有性意识的接近,便可以说是“性骚扰”。  尽管“性骚扰”总是在受到性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性刺激本身并不等于“性骚扰”。构成“性骚扰”的心理因素是很多的,例如,受骚扰者对性的态度;受骚扰者自身的性经验、性感受
期刊
尽管无法预先知道什么时候会遭遇性骚扰,但人们可以尽量减少或回避有利于性骚扰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这种不愉快情况的出现。  1. 工作场所或公共场合的着装注意事项  女性展示自己的美丽与性感无可厚非,但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不适宜过于女性化和暴露太多。毕竟工作时我们并不是主要依靠女性魅力来争取事业成功的,时时刻刻让别人意识到你的女性身份,有时反而对开展工作造成阻碍。  在公共场合,特别
期刊
记得几年前,国内的媒体曾经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在美国青少年中开展的(在经过了性解放运动之后,痛定思痛,许多人自觉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宣誓会,并在卡片上签字,发誓保住童贞,将自己的第一次等到婚后。美国的报刊也对此给予了大幅报道,称美国社会近年来正兴起一股婚前禁欲风,誓言婚后才开始性生活的少男少女越来越多。  现在,这一运动已开展10年有余,超过240万青年男女在“守住贞节”卡上签了字。但这种签字或发誓的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家庭传统和浓郁家庭文化的国度,有着许多相关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丑不可外扬等等。但在我国,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观察家庭,以及从家庭如何为个人提供良好心理氛围的角度来研究家庭的还不多。如果你对此有兴趣,会发现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心理治疗领域里对于家庭的研究开始于大约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和其他领域里东西方之间的差异一样,东方的思路是从大框架着手,大气但
期刊
和许多中学生一样,林红也总是和父母顶心撞肺的,“我最烦父母对我管手管脚,看完新闻联播后,即使他们不说话,我也会去复习功课,可爸爸偏偏又来烦:‘还不赶快去读书’,越说我就越不想动地方。”  中学生相互间交往时,也总能听到他们对父母的抱怨:太不理解自己、太难沟通、太干涉自由、太专横、太主观、太挑剔……于是,为了获得那份“大人”的感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独立地位,他们往往跳着脚和父母对着干,甚至“凡是
期刊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没有选择,不是穷途末路,而是选择太多。终于,我明白选择太多意味着没有选择。  大四毕业前,面临着读研和出国两种选择,我选择了读研,心中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失落,为之奋斗已久,即将接近的目标似乎又远离了。当时,在读研和出国之间,我想选的是后者,虽然我也知道希望很渺茫。  当我打电话告诉父母我的决定时,他们没有说什么,只说前途是我自己的,要由我自己来决定。就像当年让我自己决定学文还是选
期刊
小学时我是个怯弱内向的孩子,在活泼的同学当中,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地被人忽视。老师很少注意到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他们称呼我的方式五花八门:“穿白衬衫的那个同学”、“角落里的那个同学”、“第三排的那个同学”等等。  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都不会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班上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