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塞式发动机,是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一大提升活塞式发动机,广泛应用航空飞机中。发动机犹如人的心脏,各种导管犹如人的血液。飞机发动机中的液压、燃油以及动力的输送,对飞机的起飞和飞行具有重要意义。对飞机发动机启动与运行中的各种操作方法,与产生液压撞击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对预防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液压撞击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活塞式发动机;液压;液压撞击;飞机
中图分类号:V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371-01
一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在发动机的研究与发明上,活塞式发动机,正是应对高效率、低耗能的机械要求,而研究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动力机械。这种活塞式发动机以热效率高排放性能好而被广泛应用。也是各个研究机构以及各高校研究的对象,是“未来的动力之星”。
二.活塞式飞机发动机简介
与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式内燃机相比,活塞式发动机的运动部件有所减少,结构比较紧凑。并且具备的高热效率,在发动机的工作部分负荷区间,显现的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在这一区间上,发动机的上下止点的位置能够灵活变化,这种灵活的止点位置使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
活塞式发动机的优点还在于,瞬态响应迅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过渡到预定工况点,能够通过控制活塞的下止点运动时间,来掌握发动机工作频率;发动机的储能器件采用的是蓄能器,可以对动力的输出端以及动力输入端进行隔离,所以输出功率时产生的波动较小,能够快速的适应负载变化。在这种活塞式发动机的不断发展中,希望能够实现多个活塞发动机的并联工作,从而能够较好的提升单位动力源的功率。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次动力,即传统内燃机与二次动力,即液压泵和蓄能器结合,使燃料中的化学能向液压能转换。这种工作环节,比传统的液压系统节省了一步动力传输的环节,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这种活塞式发动机,经过调查可知,每年节省资源800多万吨,这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液压撞击的原因分析
在飞机发动机中,发动机的下部气缸内,积存有一定质量的液体,当这个气缸或者是几个气缸连续爆发时,曲轴的转动十分迅速,使压缩比超标,从而形成液压撞击的现象。现对发动机内液压撞击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气缸内液体的来源
(1)当发动机启封以后,里面的油封清除不净,造成进气管或者是气缸内的液压撞击。这种液压撞击引起的事故在飞机发动机液压事故中占有绝大多数。
(2)在发动机的活塞上,复杂的滑油系统上的油液,渗入到气缸内,一旦当气缸发生活塞磨损或者是密封圈出现缺口长期使用失去弹性,出现折断现象,从而使机匣内的滑油流入或渗入下部气缸中。
(3)在上一次发动机工作停止时,由于发动机的温度较高,在冬季时冲淡时间过长,从而使滑油变稀,胀圈出现间隙从而流入气缸内。
(4)发动机在停止工作以后,在曲轴喷油嘴朝向下部的某一气缸约50°的范围内时,曲轴腔中的油会全部倾注于一个气缸之内,如果这时混入机匣中的滑油过多,会使气缸积油。启动方式不正确时,一旦启动发动机的方式不正确时,就是发动机在短期停放时间超过20min,也会在发动机内产生液压撞击现象。如果曲轴喷油嘴在朝向上方时,那么曲轴腔里的油,就会通过各个衬套的间隙流到机匣里在流入到收油池当中。
(5)在活塞式发动机的几个气缸当中,四、五号气缸产生液压撞击情况较多。这是由于四、五号气缸弯度较大,所以容易积油,在启动扳桨的时候,由于气缸的内吸力小,使进气的速度较慢,积油无法被吸入气缸,同时人力扳桨叶的角度较小,换手的时候油会倒流到进气管中,扳桨不感到沉重,在启动时,由于气缸的内吸力增加,进气的速度较快,大量吸入积油沉积于气缸内形成液压撞击。
(6)液压撞击的产生,还有注油唧筒由于密封不严,或者是忘记关掉注油唧筒、或者是滑油泵和注油器的单向活门关闭不严从而产生内漏等故障,终能够使活塞式发动机产生液压撞击情况。
2.发动机的启动方法错误
发动机在启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造成错误的启动,例如在发动机启动之前,没有扳桨或者是扳桨圈数不足二圈,或者是发动机的停放时间超过30min以后,没有扳螺旋桨,在启动的过程中没有拉动衔接机械的挂齿,在启动时借助电打火;或者是由于多次启动不成功,从而使汽油注入过多,却没有按照要求扳螺旋桨以及放出气缸内的油液;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启动过程中打开磁电机开关过早。发动机还没有爆发就发生了液压撞击,在活塞对液体形成冲击时被起动机带动曲轴形成旋转惯性,这种情形一般不会形成严重后果,但是气缸爆发以后的液压撞击,则会使连杆产生严重的弯曲或变形现象,甚至断裂。
四.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液压撞击预防措施
通过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液压撞击产生的原因,以及液压撞击情况来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根据规定使用发动机,没有按照要求启动和做好启动准备工作所所形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思考:
1.发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发动机启动之前,一定要按照要求,手动扳转螺旋桨二至三圈,根据经验总结出多扳出一至二圈也可以,主要是为了保证气缸转动能够形成一个循环,从而有效的排出气缸内的液体;当发动机停止工作三天以上时,正向扳转螺旋桨时过沉或者是出现扳不动现象时,就应当拆下四、五、六号气缸的后排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螺塞,对这几个气缸进行清理以后方可启动。
(2)第一次启封发动机注意事项
在第一次启封发动机时,一定要拆下底部气缸的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螺塞,并扳动螺旋桨,对气缸进行排油,并且要确保排油彻底,避免余油留在缸底液压撞击事故的产生。
(3)发动机启动时注油不得过多
在发动机进行启动时,当注油完成以后,要及时将注油唧筒放好,避免注油过多或发生自动注油现象,导致液压撞击事件,损毁发动机。
(4)螺旋桨转动后打开电磁电机开关
在启动发动机之前,要先使螺旋桨转动起来,当转动二至三圈以后,在打开电磁电机的开关,使电磁电机开关点火完成,当气缸爆发后避免由于曲轴的猛裂转动而引起液压撞击的现象。
(5)长期停放后的启动
当发电机放置的时间过久,在行启动时,一定要拆下底部气缸的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塞,并扳动螺旋桨使气缸内的油液流出,并要注意是否放油彻底。
(6)冬季滑油冲淡
在冬季,对滑油进行冲淡的时间要根据要求时间进行冲淡,并且进行冲淡以后的发动机,不能立即盖蒙布,待发动机冷却以后在进行蒙布,主要是为了防止油温过高使滑油过稀流入气缸产生积液。
(7)避免积液发生后的持续使用
为了避免产生液压撞击情形后的发动机持续工作,要观察液压撞击的特征,当发动机启动以后要及时判断是否发生了液压撞击状态。在每次启动时必须要注意螺旋桨的转动以及发动机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或者是有液压现象时,要立即停止启动及时检查故障原因,必要时应当拔下下气缸并检查边杆是否出现弯曲变形现象,活塞与曲轴是否正常。这是判断是否产生液压撞击的关键点。
五.结束语
启动发动机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职业操守,对工作要严肃认真,出现错误或异常现象,要及时反映汇报,及时纠正。避免小问题不处理,产生大错误,使问题恶劣化严重化。要认真落实机务人员的责任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发动机的启动与操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活塞5型飛机发动机构造讲义[Z].空军航空学院.2010
[2] 陶成军.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系统仿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关键词]活塞式发动机;液压;液压撞击;飞机
中图分类号:V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371-01
一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在发动机的研究与发明上,活塞式发动机,正是应对高效率、低耗能的机械要求,而研究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动力机械。这种活塞式发动机以热效率高排放性能好而被广泛应用。也是各个研究机构以及各高校研究的对象,是“未来的动力之星”。
二.活塞式飞机发动机简介
与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式内燃机相比,活塞式发动机的运动部件有所减少,结构比较紧凑。并且具备的高热效率,在发动机的工作部分负荷区间,显现的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在这一区间上,发动机的上下止点的位置能够灵活变化,这种灵活的止点位置使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
活塞式发动机的优点还在于,瞬态响应迅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过渡到预定工况点,能够通过控制活塞的下止点运动时间,来掌握发动机工作频率;发动机的储能器件采用的是蓄能器,可以对动力的输出端以及动力输入端进行隔离,所以输出功率时产生的波动较小,能够快速的适应负载变化。在这种活塞式发动机的不断发展中,希望能够实现多个活塞发动机的并联工作,从而能够较好的提升单位动力源的功率。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次动力,即传统内燃机与二次动力,即液压泵和蓄能器结合,使燃料中的化学能向液压能转换。这种工作环节,比传统的液压系统节省了一步动力传输的环节,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这种活塞式发动机,经过调查可知,每年节省资源800多万吨,这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液压撞击的原因分析
在飞机发动机中,发动机的下部气缸内,积存有一定质量的液体,当这个气缸或者是几个气缸连续爆发时,曲轴的转动十分迅速,使压缩比超标,从而形成液压撞击的现象。现对发动机内液压撞击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气缸内液体的来源
(1)当发动机启封以后,里面的油封清除不净,造成进气管或者是气缸内的液压撞击。这种液压撞击引起的事故在飞机发动机液压事故中占有绝大多数。
(2)在发动机的活塞上,复杂的滑油系统上的油液,渗入到气缸内,一旦当气缸发生活塞磨损或者是密封圈出现缺口长期使用失去弹性,出现折断现象,从而使机匣内的滑油流入或渗入下部气缸中。
(3)在上一次发动机工作停止时,由于发动机的温度较高,在冬季时冲淡时间过长,从而使滑油变稀,胀圈出现间隙从而流入气缸内。
(4)发动机在停止工作以后,在曲轴喷油嘴朝向下部的某一气缸约50°的范围内时,曲轴腔中的油会全部倾注于一个气缸之内,如果这时混入机匣中的滑油过多,会使气缸积油。启动方式不正确时,一旦启动发动机的方式不正确时,就是发动机在短期停放时间超过20min,也会在发动机内产生液压撞击现象。如果曲轴喷油嘴在朝向上方时,那么曲轴腔里的油,就会通过各个衬套的间隙流到机匣里在流入到收油池当中。
(5)在活塞式发动机的几个气缸当中,四、五号气缸产生液压撞击情况较多。这是由于四、五号气缸弯度较大,所以容易积油,在启动扳桨的时候,由于气缸的内吸力小,使进气的速度较慢,积油无法被吸入气缸,同时人力扳桨叶的角度较小,换手的时候油会倒流到进气管中,扳桨不感到沉重,在启动时,由于气缸的内吸力增加,进气的速度较快,大量吸入积油沉积于气缸内形成液压撞击。
(6)液压撞击的产生,还有注油唧筒由于密封不严,或者是忘记关掉注油唧筒、或者是滑油泵和注油器的单向活门关闭不严从而产生内漏等故障,终能够使活塞式发动机产生液压撞击情况。
2.发动机的启动方法错误
发动机在启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造成错误的启动,例如在发动机启动之前,没有扳桨或者是扳桨圈数不足二圈,或者是发动机的停放时间超过30min以后,没有扳螺旋桨,在启动的过程中没有拉动衔接机械的挂齿,在启动时借助电打火;或者是由于多次启动不成功,从而使汽油注入过多,却没有按照要求扳螺旋桨以及放出气缸内的油液;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启动过程中打开磁电机开关过早。发动机还没有爆发就发生了液压撞击,在活塞对液体形成冲击时被起动机带动曲轴形成旋转惯性,这种情形一般不会形成严重后果,但是气缸爆发以后的液压撞击,则会使连杆产生严重的弯曲或变形现象,甚至断裂。
四.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液压撞击预防措施
通过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液压撞击产生的原因,以及液压撞击情况来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根据规定使用发动机,没有按照要求启动和做好启动准备工作所所形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思考:
1.发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发动机启动之前,一定要按照要求,手动扳转螺旋桨二至三圈,根据经验总结出多扳出一至二圈也可以,主要是为了保证气缸转动能够形成一个循环,从而有效的排出气缸内的液体;当发动机停止工作三天以上时,正向扳转螺旋桨时过沉或者是出现扳不动现象时,就应当拆下四、五、六号气缸的后排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螺塞,对这几个气缸进行清理以后方可启动。
(2)第一次启封发动机注意事项
在第一次启封发动机时,一定要拆下底部气缸的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螺塞,并扳动螺旋桨,对气缸进行排油,并且要确保排油彻底,避免余油留在缸底液压撞击事故的产生。
(3)发动机启动时注油不得过多
在发动机进行启动时,当注油完成以后,要及时将注油唧筒放好,避免注油过多或发生自动注油现象,导致液压撞击事件,损毁发动机。
(4)螺旋桨转动后打开电磁电机开关
在启动发动机之前,要先使螺旋桨转动起来,当转动二至三圈以后,在打开电磁电机的开关,使电磁电机开关点火完成,当气缸爆发后避免由于曲轴的猛裂转动而引起液压撞击的现象。
(5)长期停放后的启动
当发电机放置的时间过久,在行启动时,一定要拆下底部气缸的电嘴,以及进气管放油塞,并扳动螺旋桨使气缸内的油液流出,并要注意是否放油彻底。
(6)冬季滑油冲淡
在冬季,对滑油进行冲淡的时间要根据要求时间进行冲淡,并且进行冲淡以后的发动机,不能立即盖蒙布,待发动机冷却以后在进行蒙布,主要是为了防止油温过高使滑油过稀流入气缸产生积液。
(7)避免积液发生后的持续使用
为了避免产生液压撞击情形后的发动机持续工作,要观察液压撞击的特征,当发动机启动以后要及时判断是否发生了液压撞击状态。在每次启动时必须要注意螺旋桨的转动以及发动机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或者是有液压现象时,要立即停止启动及时检查故障原因,必要时应当拔下下气缸并检查边杆是否出现弯曲变形现象,活塞与曲轴是否正常。这是判断是否产生液压撞击的关键点。
五.结束语
启动发动机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职业操守,对工作要严肃认真,出现错误或异常现象,要及时反映汇报,及时纠正。避免小问题不处理,产生大错误,使问题恶劣化严重化。要认真落实机务人员的责任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发动机的启动与操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活塞5型飛机发动机构造讲义[Z].空军航空学院.2010
[2] 陶成军.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系统仿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