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性别意识现状及教育反思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104名小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情况的调查,探讨小学生性别意识现状并以结果为依托,反思教学中的不足。采用《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中的“国小学童性别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于石景山古城第二小学的小学生群体而言,其整体性别意识较弱。其中,各个学段的学生其性别平等意识较强,高于临界值;性别特性、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理想意识较弱。以四年级学生为代表的中段学生性别意识最强,女生的性别意识显著强于男生。
  关键词:小学生;性别意识;性别教育;性别刻板印象
  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即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去寻找男女两性的位置和价值1。也有学者提出,性别意识就是男女平等的意识2。其中 “追求两性平等” 是性别意识的内核。
  关于个体性别意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学领域,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也较少的从整体层面上探讨性别意识,已有的研究中,性别意识对性别的分析和规划,主要从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方面进行。性别特质是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别特征,包括不同性别的表象、行为和人格等;性别角色指社会基于性别的不同,赋予两性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
  1.2 性别意识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
  从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了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他认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的影响,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在人格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他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他认为如果个体的生理身份与社会身份矛盾会带来同一性混乱,当事人就会产生“性别焦虑”,有严重的心理不安感和各种混乱的感觉,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这一时期他们需要确定自己要承担的角色,把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统一起来,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这个时期也是青少年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环节,个人认同的性别意识的形成对于人格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学校中的性别意识教育及其局限
  性别意识是一个社会问题。传统的性别意识依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在学校教育的多个不同侧面、不同环节,如学校系统的性别角色划分、学生学习的教材所表现出的性别模式、学校的教育氛围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思想,长期以来却一直显性或者隐性地存在着种种性别偏斜和性别刻板印象。尽管这些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却始终对男女学生,尤其是对女生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的或潜在的阻力,并妨碍了教育平等的实现。
  Bigler(1995)3的“性别教室”实验中发现,性别教室组与无性别教室组(对照组)的孩子在四周之后,“性别教室”组中6-10岁的孩子比对照组更认同性别刻板印象。他们对同性别群体持有更加正面的评价,对不同性别的群体持有更加负面的评价。可见,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区别化对待导致了两性对于自己性别的不同认知,以及对同性和异性的不同评价。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儿童将许多活动、个性特点等与性别联系在了一起,导致他们僵化地认为某些活动只属于女孩,某些活动只属于男孩 。特别是在学龄初期,儿童还没有掌握复杂分类技能,这样的性别归类增加了儿童的性别偏向思维,阻碍他们对所有潜能的探索和全面发展。
  袁莉(2012)4的研究中发现,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较大的影响。男生和女生受到自己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在选择玩具和期待未来的职业时,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烙印。学生们的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方式也受到了自己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女生的成功更可能被归因为运气,而男生的失败则会被归因为外部的、非个人的原因。性别的刻板印象更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男生更不被允许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且外界对他们在学业和工作上的要求更高,使得他们的压力更大(Cleary PD Mechnic, 1983)5。
  性别意识的偏差和失衡对学生人格发展、职业规划、身心健康、学业成就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6-12岁的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雏形期和基础奠定期,也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巢昕和李娟(2007)6的研究中就发现,7~8 岁的时候儿童的性别角色适应性得到显著的增长。这一时期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期学生的人格特质,以及对于自我性别相关问题的认知,从而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随着学校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家庭性教育的逐步跟进以及社交媒体中性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播,目前正处于小学阶段的00后儿童其性别意识现状如何,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了解了小学生的性别意识现状,能更好的为学校和家庭性别教育提供参考和指明方向。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参照台湾黄凤娟(2013)《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8中的“国小学童性别意识量表”。该量表包含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性别平等五个分量表,共计36个项目,釆用五点评分。1~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性别意识”越强。
  2.2 研究被试:
  为考察小学生的性别意识情况,共收集了104名小学生的数据,其中二年级(小学低段)共38人,其中女生19名,男生19名,平均年龄为7.39 ± 0.60岁;四年级(小学中段)共34人,其中男生16名,女生18名,平均年龄为9.33±0.60岁;六年级(小学高段)共32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为11.07±0.45岁。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3 研究结果:
  3.1 小学生性别意识情况分析
  为考察小学生的性别意识状况,我们对104名学生在性别意识各个分量表中的得分进行了平均数及标准差的统计,同时也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其性别意识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低段样本共38名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6.5%,中段共34名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2.7%,高段共32名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0.8%。量表采用5点计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性别意识的总体平均分为2.77,略低于临界值(3),说明小学生的性别意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性别平等分量表得分高于中等临界值,说明我校小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较强;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分量表的平均分略低于临界值,说明小学生在这四个性别意识维度上的水平较低。
  3.2 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小学生性别意识情况分析
  采用ANOVA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性别意识的五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性别层面来看,男生和女生在性别认同(p<0.01)、性别特质(p<0.01)、性别角色(p<0.01)、性别平等(p<0.05)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在这四个维度上的性别意识显著强于男生。
  


  如表2,从学段层面来看,三个学段的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边缘显著的差异(p=0.06),多重比较后发现,低段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中段和高段学生;中段和高段的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的差异。总体的性别意识,低年级的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中、高年级,中、高年级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
  4 讨论:
  4.1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题、内容和目标不同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整体的性别意识,还是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性别平等意识都低于中段和高段学生,这是由低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所决定的,是客观的发展现象。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低段学生的性别理想比他们其他的四种性别意识均低。低段的学生对于自我性别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整体而言,性别意识较为模糊。据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具体的、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目标。
  4.2转变观念,培养集两性优势于一身的学生
  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性别特质意识比较薄弱,这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机遇却同时也是挑战。小学开展科学、适宜的性别教育,就要克服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和刻板的教养方式。双性化人格理论7认为,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女性则以阴柔为主,柔中见刚。Girbert ( 1978)研究表明 ,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 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 。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准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在反思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在承认男女有别的基础上,培养集男女两性优势于一体的学生,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社会自由度,使得学生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让他们对男女优秀的人格品质“兼收并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发展。
  4.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儿童接触和识别性别差异的重要场所,更是儿童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家庭在性教育活动中具有学校不可替代的优势。开展家庭性教育活动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培养,为青春期性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他们才真正开始懂得性别的含义实际上开始小学生活的儿童,他们的性别角色认同除了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更多的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要促进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的结合与互补。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对于三个学段的学生而言,性别特质和性别理想意识比其他几种性别意识更弱。而就这两种意识的培养,家庭中的同性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和教科书。儿童可以通过对自己同性和异性父母的观察与学习,从而了解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别特质,从而树立自己的性别理想。比如想要成长为像妈妈一样漂亮、温柔的女人,或者像爸爸一样有力量、有责任感的男人。
  4.4 四年级是性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性别意识比其他两个学段的学生都强烈。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缪周芬(2007)8发现儿童的性别认同关键期在四年级。其研究中发现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很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以及明确怎样的性格和行为才是符合自身生理性别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较为重要的现象,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可能正处于性别角色较为混乱的时期,她们对于典型的女性化的行为特征、性格特征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对这些女性化的行为和性格也并不全都表示赞同和喜爱,或者并不认为自己具有这些特征。但是小学四年级男学生则并没有出现性别角色混乱,有相对明确的性别观念。
  我们的调查受样本所限没有进行具体的性别差异的分析,但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性别特性和性别理想意识较其他几种性别意识更弱。这与上述的研究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尤其是引导其树立健康、阳光的性别理想,帮助其认识同性和异性的性别特质。   4.5 通过性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异性交往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无论低学段还是高学段的儿童,其性别平等的意识是较为强烈的。这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性别的平等意识有利于异性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但异性冲突、异性合作和异性竞争也是存在的问题,在小学中高学段会逐渐出现。因此如何引导异性学生规避冲突、增加合作、良性竞争也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参考文献
  [1] 李国华. (1999). 人类性别意识的演变及趋势.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3, 37.
  [2] 张晓玲. (1996). 性别意识与参政决策 [N] (Doctoral dissertation).
  [3] Bigler, R. S. (1995).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kill in moderat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gender stereotyping: A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Child Development, 66(4), 1072-1087.
  [4] 袁莉. (2012).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 (Master's thesis, 天津师范大学).
  [5] Cleary, P. D., & Mechanic, D. (1983). Sex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married peo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11-121.
  [6] 巢昕, & 李娟. (2007). 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9(1), 130-133.
  [7] Ashmore, R. D., & Sewell, A. D. (1998). Sex/gender and the individual. InAdvanced personality (pp. 377-408). Springer US.
  [8] 缪周芬. (2006). 小学儿童性别认同与异性交往发展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其他文献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智与能的增长和获得是由其心理的学习意向即注意、动机、意志来支配的,它们是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的心理活动。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如果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多媒体的运用使得传统的板书教学被日益忽略。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
期刊
【摘要】为了明确当前三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本研究以吐哈油区的三年级儿童为例,使用问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吐哈油区三年级儿童在学习障碍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程度较差,且留守儿童和外来的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相对更差。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如何改善吐哈油区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年级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1 引言  儿童的心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广泛地指向社会各阶层人群,其中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其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不多见,容易使人们忽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信念,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
期刊
内容摘要:恋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如果放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不合适的人身上,美,将不美。作为高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各个学校早恋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正在向低年龄蔓延。不论学校领导还是老师、家长都在为早恋的学生担心,老师及家长如何教育才会有效?我们以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契机,在初二年级开展了以《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
期刊
摘 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在“以人为本”的思潮的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患者中心治疗”法来源于人本主义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但应用的范围、程度、方法等也应引起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的重视,本文则是尝试从“患者中心治疗”的理论方法出发,探讨其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  
期刊
摘 要:“话语”是人们在交流谈话中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动机性、易感性和信号性功能。教师作为儿童的重要他人,其“话语”将会直接影响儿童,使儿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淡化教师权威,逐渐从话语霸权走向话语平等,为儿童创造一个温馨、认同和信任的氛围。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学会情绪自控,注重与儿童交往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帮助儿童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引导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健康发
期刊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但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另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集中反映。”59课堂评价是课堂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教师简单的课堂评价能够折射出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和教育智慧。  关键词:课堂评价 公平  【教育案例】  春天大家并不陌生,但让学生把春天的特点写好就不那么容易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年轻父母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面对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工作当中,从而导致对儿童教育时间的大量减少,同时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隔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隔代抚养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本文通过对隔代抚养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分析隔代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一、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A,女,汉族,11岁,某五四制学校六年级学生。父亲在私营企业上班,母亲是一名教师,家中有一个4岁的弟弟子在上幼儿园,家庭环境较好。经调查与询问,父母家人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小A今年11岁,有一个四岁的弟弟,在弟弟出生前,是家中的重心,弟弟出生后自我感觉家人对姐弟俩有偏向,尤其奶奶最是爱小
期刊
摘 要: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爱迪生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经济虽然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但身边的孩子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越来越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呢?本文进行了具体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