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在影视史论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影视史论类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本文结合《中国电影史》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思考如何实现影视史论类课程改革创新。笔者认为创意思维在影视史论类课程改革中的运用,需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学情来展开。
   关键词:创意思维 影视史论类课程 教学
   史论类课程的应用型改革极具挑战性,影视史论类课程也不例外,本文结合四种不同的创意思维模式,探索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就如何突破史论类课程理论教学的局限这一问题展开说明。创意思维要求我们面对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笔者以西安培华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史论类课程为例,探索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以及联想思维在影视史论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1.发散思维的应用——多维化教学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就像一棵大树,不断地生根发芽,直到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教学的过程就是给学生脑海里埋下种子的过程,让知识的大树有规律地生长。《电影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等基础课程包含了相当庞杂的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在史论类课程的讲述中,教师需运用发散思维,学会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起横纵的电影架构并激发学生自主延伸。
   以《中国电影史》为例,纵向来看,从民国初创期电影到新中国电影再到如今的21世纪的中国电影,这一百多年来,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这颗大树在不断地向上生长。这颗大树的种子来自西方国家,但很快便在中国的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而大树的营养成分源自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也离不开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人的上下求索。横向来看,学习过程中需了解到中国电影同一发展时期的艺术运动、艺术思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多维坐标系,同时调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扩展,从而将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发散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同样的知识点可以用多种角度去理解分析,从而打开教学思路。在中外电影史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团队参与式互动教学。例如以某位导演为基点进行思维发散,小组成员分别从导演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导演的创作风格进行模拟拍摄。这种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多角度、多手段地学习记忆,让史论类的课程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2.聚合思维的应用——多方位教学
   按部就班地讲授史论类课程容易让学习过程变得单一乏味,而运用聚合思维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僵局,将所学知识按照新的逻辑排列组合,实现条理化、多方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例如在电影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突破历史脉络,将艺术风格相似但来自不同时期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导演进行对比分析,并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史论类课程往往理论课时要多于实践课时,大量新的知识点的堆积,会让学生产生知识误区,如何能将学习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需要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可以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如学习到《中国电影史》中的第五代导演相关知识点,20世纪80年代,也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第五代导演迎着朝阳集体崛起,创作出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要想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作品,可以适当组织相关主题的电影沙龙、邀请业内的资深媒体人来校内展开主题讲座、采访权威影评人等形式,让学生可以收集到教材以外的资料、聆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大幅度加快史论类课程改革的步伐。比较与类比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联动性较强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关知识进行比较与类比,实现全方位教学实践。在西安培华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与影视史论类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视听语言》、《影视作品读解》、《影视后期制作》等,关联课程的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特别是对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做到资源共享、融会贯通。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其他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参与,扩大学习交流空间,从而实现多方位教学。
   3.逆向思维的应用——多活动教学
   史论类课程容易照本宣科,往往采用讲授法、谈话法以及讨论法的教学形式,缺少学生实践环节,难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需要用逆向思维改变传统教学僵局。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救人离水可以转变为让水离人,有时候思维倒转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不应该是老师的主场,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掌握课堂。如今,越来越多的零零后走进了大学校园,这个年轻的群体更加喜欢追求新奇。为了避免史论类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过程需扩展课程容量、及時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让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场。
   在《中外电影史》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直观形式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离开具体的影片谈电影史是不成立的,影片是电影史上最重要、最有效的历史资料,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直接将影片资料展示给学生观看,并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拉片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对影片的视听分析,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可以提高影视鉴赏能力。逆向思维为史论类课程向实训型转型提供了可能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求,在史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以《中国电影史》为例,指导学生模拟拍摄经典影视片段,并运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记录下来。如“文革”电影相关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三突出”原则,明确“三突出”原则是样板戏的唯一创作理论,并记忆“革命样板戏”的代表作有哪些,为了让学生灵活记忆并掌握样板戏中的创作元素,探讨样板戏的可取之处,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批实践,以《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作品为参考,模拟样板戏的视听表达方式进行拍摄实践,让枯燥单一的史论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另外本课程通过蓝墨云班教学APP优化教学设计,教师通过蓝墨云班的“轻直播”功能实时分享图文、视频,学生可以在蓝墨云班课的讨论区及时上传学习成果、共享学习经验。在《中国电影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平均每节课都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次头脑风暴,让不敢举手或懒于举手的同学也可以参与课程互动,实践证明学生比较适应蓝墨云班课的讨论交流,并愿意主动反馈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精神分析在现代西方思想中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有着突出且重要的地位。爱尔兰法籍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人生与小说均适合采用精神分析学进行研究,但国内迄今为止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小说《莫菲》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聚焦在小说《莫菲》的主人公身上,并运用弗洛伊德后期整合的本能理论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退居防御机制与认同防御机制,对主人公莫菲的荒诞行为进行剖析,指出莫菲的人格由本我主导,行为受本能驱力
在保康,但凡叫坪的地方,多地势不平坦,而龙坪,在地势不平坦的基础上,又多出一份气质上的不平凡。  平均海拔1350米,全年平均气温8.5℃,森林覆盖率高达80.7%,这里的气质绿色而清凉!  辽阔如先人额头的聚龙山,主峰竞起,超然卓群,1852米的海拔,隆起襄阳“屋脊”,提升龙坪“高度”。传说中由24条草龙幻化而成的240座山头向着聚龙山环卧拱卫,那样子,就像手足对头脑的俯贴,孩童对母亲的依恋。 
期刊
三伏天的烈焰在西天铺成半片天的旗帜,它们的燃烧带有猎猎的余响。  蝉发出类似于求救信号一样的尖利嘶鸣。没有一丝儿风的夏日黄昏,暮色像是一块经历烧红后缓缓冷却的铁块,炽热得烫手、灼心。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行道树,拉扯着发卷的、严重失水的暗绿叶子,像是在发出一连串无用的干渴呻吟。所用的空调都嗡嗡地响着,各自制造出的清凉与干燥让人画地为牢欲出不得。街道荒凉冷清,吹出冷气的商铺只好用音乐制造热闹,掩饰无人光顾
期刊
冬野一片萧瑟,阳光在云隙时隐时现,巍峨耸立的聚龙山,伟岸地伫立于荆楚莽原凛冽的寒风中,空林逶迤,溪涧清瘦,一切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就在这片清宁中,一场轰轰烈烈的雪悄然而来,像一场蓄谋已久的冬的盛会,“一夜风雪舞,万树梨花开”。一场雪,彻底改变了聚龙山的世界。  莫道冬日叶凋零,聚龙山上有风情。清晨,我踏雪而来,我惊奇地发现,我已置身于一个如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了。此时,聚龙山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期刊
今年六月,我应邀参加了龙坪高山笔会。吃饭时,桌上有两盘酸菜吸引了我,一盘酸豇豆,一盘酸辣椒,看着色泽鲜明的酸菜,我忍不住夾了一筷放进嘴里,当酸酸的、辣辣的味道入口时,一种久违的酸味在舌尖游走,我又吃到了儿时的味道,那酸味牵动着每一根神经,酸辣的味道在心间流淌,感觉真好。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酸菜的味道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和理解。我打小爱吃酸菜,无论是吃米饭、馒头、面条,还是吃小米饭,喝小米粥,都喜欢就
期刊
内容摘要:文学经典具有共通性和超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可以起到育人作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对学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美德等人格品质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在育人路径上进行创新探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比较教学、联系实际教学、搭建实践平台教学,使学生不仅得到外国文学知识,还潜移默化得到价值观熏陶。   关键词:外国文学经典 价值观 育人   育人为本,莫如铸魂,“立德树
内容摘要:安东尼·多尔(Anthony Doerr)是当今美国主流文学圈内较为成功的小说家,这得益于他寓意深刻的主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藝术风格。本文对多尔小说的主题和叙事特征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多尔 主题 叙事特征   安东尼·多尔(1973-)是一位多产的作家,2002年至今,他创作了15部短篇小说,两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回忆录散文集。他在当代美国文坛备受赞誉,获得包括普利策小说奖、欧·亨利奖
内容摘要:《百川书志》是明代高儒所著的私家藏书书目,收录了大量的小说和戏曲。高儒是中国第一位在书目中收录通俗小说的藏书家,他的小说观念对探寻通俗小说观念的演变和小说地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百川书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去分析高儒的小说观念的特色,并从他的家世背景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求其小说观念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百川书志》 高儒 小说观念 通俗小说   作为明代优秀的私家藏书书目
内容摘要:基于美国的折叠教学法能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就小学三年级生命主题教育的文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为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开展手工制作,激发学习兴趣;自主辅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小组轮转合作,取长补短促进步;分层设置目标,提高课堂参与度。以上措施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乃至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效性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折叠教学法 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倾城之恋》和《金锁记》是张爱玲的著名代表作,作品主人公白流苏和曹七巧是值得探讨的女性形象,二者皆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和反抗意识,这也是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共性所在,但是深究作品文本,不难发现二者在本质上呈现出来的差异。白流苏和曹七巧是对立的两种女性,前者是旧时代男权社会下女性勝利者的代表,后者是女性失败者的代表,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带给大众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反思,揭示人们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