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3
摘 要 通过对木球运动现状、发展的过程的考证和讨论,证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运动与宁夏有着很深的渊源,将之定性为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之无愧。同时,木球在宁夏的传承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保护。
关键词 宁夏 木球
一、木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体育部门组织的吴忠市马莲渠公社(现马莲渠乡)木球代表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受到了与会专家及群众的好评,此后该项目发展迅速。1985年,在北京市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将木球首次列入正式比赛。在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宁夏、湖南、新疆、北京等代表团均将本地区开展的“木球”比赛进行了表演,宁夏代表团所表演的木球得分目标由入坑改为入门,击球板为直板。1990年9月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和体委首次举办了全国木球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并举行全国8省区木球邀请赛。1991年在广西南宁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将木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此以来的历届全国民运会上木球都是正式的竞赛项目。木球运动项目由宁夏组织挖掘整理,通过多届的比赛,以及对规则、器材、裁判法的不断改进完善,使之发展得更加安全、合理、公正、公平,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民健身工作和促进民族团结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二、宁夏木球运动的起源
木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中的多个不同民族、多种形态的游戏形式在不同时期和朝代逐步演变出来的一种衍生运动项目。其早期为宫廷达官贵人的游戏活动,后扩散到 民间成为大众娱乐游戏的多种活动形式,最后在少数游牧民族中流传,形成了独特、浓厚的木球运动的特殊文化现象和独特的竞技形态。
还有说法说,木球是一种古老的曲棍球(曲棍球一词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相传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也玩这种游戏),中国回族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从唐朝传入我国。同治十年(1871),左宗棠派将陕甘起义失败的大批回族民众强行安插于宁夏,这项游艺活动也随之传承下来。
宁夏民间“打木球”由来已久。相传,康熙微服私访时曾扮作乞丐来到宁夏巡访。一天看到几个牧羊的尕娃们在草滩上打木球,场面十分热闹,引起了康熙的兴趣。于是康熙走上前,从尕娃手中要过鞭杆模仿着打了几下,觉得颇为有趣。回到京城后康熙念念不忘“打木球”,就命人制作了鞭杆和木球,闲暇常“打木球”自娱,还组织宫人进行过比赛,从此“打木球”便流行于世。“康熙访宁夏”民间传说颇多,虽然不可尽信,但是“打木球”源于宁夏乡村,在清初就流行于民间是可信的,有记载显示,木球在清朝同治年间在宁夏已经很盛行了。
回族尚武,为谋生存,他们从小养成了习武的习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禁武,以及后来对回族起义的镇压,使得其健身和游戏的内容,在军事、武术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沿袭,在回族聚居区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间体育游戏项目。随着近代军事、生产、体育活动的相分离,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西方体育传入并占据主导地位后,传统民间游戏和民族体育的普及范围逐步缩小,成为落后地区、民族聚居地等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从此,木球等一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在宁夏各地,以回族为主的各族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健身娱乐方式。
三、宁夏木球运动的类型和规则
宁夏的木球以吴忠市马莲渠乡为代表,同时,泾源县的“回族赶牛”(也称回族木球)、隆德县的“吆逐”、贺兰县的“栲栳”等,都是木球的衍化项目,在宁夏各族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
(一)吴忠马莲渠木球
木球在马莲渠乡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间称为“打卵(宁夏方言读lán,音同“蓝”和“兰”)子”(形似动物睾丸)、“赶毛球”(用羊等动物的毛团成)、“打铆球”(其球为铆钉状),因最初是放驴娃用鞭杆打击2--3寸长的圆木棍而形成的一种游戏,所以也叫“牧球”。此项目在宁夏体育志、吴忠市志、马莲渠乡志中均有记载。1980年,该乡文化站看到各村之间的比赛很随意,规则不统一,纠纷很大,于是乡文化站站长何华龙和各村主抓文体活动的相关人员,通过挖掘整理,拟定了比赛规则,根据“兰子”是木制的特征,且打法相似于冰球和曲棍球,命名为木球,从此诞生了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
马莲渠木球最初打法不受场地、人数、设施的限制,自发组织,只需要65厘米长的球棍和8厘米长的木球即可。挖一个“涝坑”,一方打,另一方接。竞赛顺序是,首先双方各出一人打“钉缸锤”(也称打砂锅、猜包吃、石头剪子布);其次,发兰子依距离远近决定进攻和防守;其三,胜家攻,另一方守。竞赛开始,边打边发出动作口令,其活动顺序是:1.呵劳牛毛;2.燕子衔泥;3.铁把;4.木哈;5.绞儿钻;6.隔山掏水;7.鹞子翻身;8.木锨插把;9.越级高;10.越级棍;11.头道兰子;12.二道兰子;13.三道兰子;14.输者喝臊。
比赛规则:1.攻方队员开始发兰子,如被守方接住或在空中击中,攻方第一队员退出比赛,第二人上场,以此类推;2.攻方在打一至三道时,守方在向涝坑投兰子时被攻方击向前方,经过“兰子棍”丈量后作为攻方计分数;3.以丈量的计分数多少决定胜负,负者为胜者喝臊。为了取乐和表示不服气,负方队员帯口唱臊歌。
目前马莲渠木球被列入吴忠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一定的保护。
(二)泾源回族赶牛
“赶牛”是流传在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一般在比较空旷的草地或比较大的麦场上进行,场地面积长、宽15米左右即可。场地中间挖一直径40厘米、深20厘米的窝,称为“牛圈”。场地的边沿距“牛圈”5米处再挖若干个小窝,距离相等,窝的多少根据参赛人数而定,每窝1人。泾源回族赶牛一般是9人参加,挖8个小窝,称为“住屋”。“赶牛棍”是用根部带弯度的凸面嫩木制成,棍头凸面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击打;“牛”则是用木疙瘩或石头,直径约10厘米大小。大人一般用木牛,小孩一般就用拳头大的石头。上场的人各持一根180厘米长的木棍赶牛。比赛时参赛人员排成一队,把赶牛棍放在肩膀上,随后扔出,看谁的赶牛棍扔得远,扔得近的人就开始赶牛。赶牛人为攻方,其他人为守方。把牛往场地中间的窝赶,称为“牛进圈”,赶进圈的为胜。守方人各守住自己小窝还要把攻方赶进来的牛往出赶,如果攻方占了守方谁的小窝,谁就去赶牛。赶牛比赛,对输者要进行惩罚,窝被抢占或牛被赶到窝中的人要去山上赶真牛,然后继续进行。 比赛规则:1.赶牛者不能拿牛回来,或用脚踢牛进圈。必须将用赶牛棍将牛往圈里赶。住屋(守方)可将牛击向远方;2.在住屋击打牛时,赶牛者可用木棒抢占他的住屋,占屋为胜。牛被击远又未占上住屋,再去赶牛回圈;3.赶牛者(攻方)将牛赶进圈,叫“牛进圈”,住屋和赶牛者可以抢占住屋的“小窝”,没有占到的人就去赶牛;4.此游戏可按规则反复进行,若人数在4人以上,可在圈旁挖3个住屋,5人挖4个住屋,以此类推。
泾源县回族民间“赶牛”于2011年获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被列入宁夏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三)隆德吆逐
“吆逐”分布区域在新民村向外辐射二三十里范围之内的隆德县众多村子里。重点分布在以新民村为主的邻居村清泉村、许沟村、街道村、张树村、魏里村、再在向外延伸到神林乡、联财镇等等广大方圆百里的乡村。
据说吆逐二字最早是从珍珠二字引申而来。宁南六盘山下新民村,是中国元朝游牧民族曾今生活过的地方,当时的牧民们祖祖辈辈把自己家里的牛羊视为珍珠。因为牛羊是他们赖依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家里只要有了大量牛羊,也就有了所有牧民一家人生活的门路。所以,牧民人人手拿一根棍,要守住这块水草丰茂的地方,一旦有外族人入侵或侵犯时,他们就群起而攻之,一边吆喝一边向外驱逐。对牧民来说,丰茂的水草,是一块外族人都想吃的肥肉,全体牧民们就要全力守住它。久而久之,历经百年,一代又一代的游牧民族后代,就把祖先守卫水草,吆喝、驱逐的民间放牧牛羊的劳动,渐渐演变成为一项名为吆逐的体育竞技活动。
吆逐开展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在村里任何一处平坦地、或者是田间地头、或者是在树荫下、或者是开阔地段都可以进行吆逐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三人以上就可以进行。如果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员能达到30人以上,则更有体育运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每人手里必拿一根长约1.5米左右、粗约3公分的木棍子,这根木棍子制作要求端直,表面平滑,易于两手握抓,击打地上半径约有3公分的圆形球儿。圆形球可以用木头、石头、泥块、土块制成,要求表面光滑,圆形,易于翻滚,耐击打。挖一个半径约为30-40公分的圆型小窝,再在小窝周围,根据参加运动的人数多少挖多少小窝。所挖的小窝要比运动人员少一个,也就是说有10人参加只需要挖9个窝。一人先把圆形球放进圆型小窝,所有参加运动的人,手握各自的木棍顶端,把木棍另一端指向小窝,全体运动人员沿顺时针一边移动一边嘴里齐声喊:“一方,二方,三方占地方”时,喊毕,所有运动的人,迅速转身抢占小窝时,其中一个运动员抢占不到小窝时,这个运动人员就是第一个“吆”球的人,从此开始一人对多人的吆逐运动。第一个“吆”球的运动员,将小窝中间的球用木棒挑出后,面对其他运动员的阻拦,他要凭着眼尖手快,用手里的木棍把圆形球往中间的小窝里吆的同时,还要随时应付来自他身边其他众多运动员用木棍把球向外击打的挑战。就这样,在一人对多人的吆逐运动中,吆球的人凭着聪明机智和眼尖手快,瞅准其他运动人员的疏忽大意,趁他手里木棍离开小窝的一瞬,可以乘机抢占他的窝成为赢家,丢掉自己窝的这个运动员,又变成输家,重新往中心的小窝里面吆球。
比赛规则:1.要求每个运动员手里的木棍只能击打圆形球,不能触及到运动员的小腿、手部,更不能把圆形球挑起来远离地面;2.如果输家在往中间小窝里吆圆形球不小心,把圆形球吆到任何一个运动员守住的小坑,输家就要用手当刀,做一个自杀的动作,表示向对方道歉。守小窝的运动员用木棍画一个井字,表示自己锁了门要惩罚对方。惩罚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木棍追击联打三次圆形球,把圆形球打的越远越好,表示对输家的惩罚。
(四)贺兰栲栳
栲栳,也叫“扫老龙”“攻老龙”,是贺兰县农村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男性自发形成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少年、青年、成年人都能参与,是集娱乐、锻炼、益智于一体的传统体育形式。五十年代,栲栳在贺兰农村比较盛行,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活动场地,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以后,或学生放学回家吃过晚饭,老少聚于一处,热热闹闹玩上个几个小时,才各自回家,天天如此。栲栳活动特别是在回族聚集区更为盛行,一方面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男性大多没有文化,除了耕作,再没有什么活动。尤其是回民聚居的村落,人们既不饮酒,也不赶庙会,闲暇之余或者晚饭之后聚集在一起,少则三人,多则十人就玩了起来,既能适中活动,又能斗志斗勇,人们乐于参与。
栲栳的活动场地的大小因人而宜,因地而宜,一般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平展场地,多设于碾粮场地的边缘。将场地中央挖一个圆形坑,直径和深度约为50厘米,称“老龙坑”围绕老龙坑中心点约3米外,布局四至九个碗大的坑,称“小龙坑”。活动人员每人手持一根约100厘米长的木棍,其击球棍头内折,形似曲棍球球棍。另外,需一只直径5-8厘米,长10厘米的木球。起初,人们是用柳条编成一个圆球,故称栲栳,但柳条干后易断,也经不起木棍的打击,再者,重量不够,打击时不能远置,所以,改为用木棒代替。活动开始。人人手持曲棍,站老龙坑一人,赶木球一人,其余每人固定地守一个小龙坑,作为防守的范围。赶球人为进攻方,目的是把球赶入老龙坑。球进坑中,进攻方为胜;坚守小龙坑的人为防守方,目的是阻拦球不能从自己坚守的范围内进入老龙坑,球来了就击向远方,或者传给守老龙坑者扔向或击向远方,球没有进入老龙坑,这一轮活动就没有结束。
栲栳活动的占位以先来后到者自然选择为主。活动开始后,赶球人和防守小龙坑的人员能用棍赶或击球,不能用手抓球,进攻方将球赶到防守的小龙坑范围内,小龙将球击向远方,每击一次球,要用棍头点、击一次小龙坑,以手继续占据小龙坑。如果击球后没有点击小龙坑或点击迟了,小龙坑被赶球人抢走,这个小龙就由防守变成赶球人。赶球人如果把球赶入老龙坑中,赶球人就占据老龙坑,成为“老龙”,原来的老龙手可以抢占任何一个小龙坑,而原来占据小龙坑的人必须换位枪占小龙坑,枪不上小龙坑的人便为赶球者。如此往反,直到玩得尽兴方可。
综上所述,宁夏确实与木球类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深的渊源。将之定性为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之无愧。但是,这些项目普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栲栳七十年代后几乎绝迹,没有人再玩了。后经贺兰县文化馆的抢救,把它挖掘整理了出来,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各乡镇和中小学中推广,还2010年举办了首届比赛。吆逐和赶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玩了,吆逐和栲栳一样,目前还只是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连渠木球列入了吴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有回族赶牛被列入了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保护的程度较高。要想将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首先要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提高其“非遗”的级别,然后是当地政府要重视,向贺兰县那样去推广,才能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昌毅.从木球运动的演变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174-179.
[2] 赵炳南.宁夏回族民间体育游戏打木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2(3):94-95.
[3] 孙慧峰.史永.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探究[J].科技信息.2012(34).649-650.
[4] 张洁.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的文化价值——以宁夏回族为例[J].学理论.2010(5):117-118.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3
摘 要 通过对木球运动现状、发展的过程的考证和讨论,证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运动与宁夏有着很深的渊源,将之定性为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之无愧。同时,木球在宁夏的传承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保护。
关键词 宁夏 木球
一、木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体育部门组织的吴忠市马莲渠公社(现马莲渠乡)木球代表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受到了与会专家及群众的好评,此后该项目发展迅速。1985年,在北京市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将木球首次列入正式比赛。在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宁夏、湖南、新疆、北京等代表团均将本地区开展的“木球”比赛进行了表演,宁夏代表团所表演的木球得分目标由入坑改为入门,击球板为直板。1990年9月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和体委首次举办了全国木球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并举行全国8省区木球邀请赛。1991年在广西南宁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将木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此以来的历届全国民运会上木球都是正式的竞赛项目。木球运动项目由宁夏组织挖掘整理,通过多届的比赛,以及对规则、器材、裁判法的不断改进完善,使之发展得更加安全、合理、公正、公平,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民健身工作和促进民族团结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二、宁夏木球运动的起源
木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中的多个不同民族、多种形态的游戏形式在不同时期和朝代逐步演变出来的一种衍生运动项目。其早期为宫廷达官贵人的游戏活动,后扩散到 民间成为大众娱乐游戏的多种活动形式,最后在少数游牧民族中流传,形成了独特、浓厚的木球运动的特殊文化现象和独特的竞技形态。
还有说法说,木球是一种古老的曲棍球(曲棍球一词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相传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也玩这种游戏),中国回族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从唐朝传入我国。同治十年(1871),左宗棠派将陕甘起义失败的大批回族民众强行安插于宁夏,这项游艺活动也随之传承下来。
宁夏民间“打木球”由来已久。相传,康熙微服私访时曾扮作乞丐来到宁夏巡访。一天看到几个牧羊的尕娃们在草滩上打木球,场面十分热闹,引起了康熙的兴趣。于是康熙走上前,从尕娃手中要过鞭杆模仿着打了几下,觉得颇为有趣。回到京城后康熙念念不忘“打木球”,就命人制作了鞭杆和木球,闲暇常“打木球”自娱,还组织宫人进行过比赛,从此“打木球”便流行于世。“康熙访宁夏”民间传说颇多,虽然不可尽信,但是“打木球”源于宁夏乡村,在清初就流行于民间是可信的,有记载显示,木球在清朝同治年间在宁夏已经很盛行了。
回族尚武,为谋生存,他们从小养成了习武的习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禁武,以及后来对回族起义的镇压,使得其健身和游戏的内容,在军事、武术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沿袭,在回族聚居区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间体育游戏项目。随着近代军事、生产、体育活动的相分离,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西方体育传入并占据主导地位后,传统民间游戏和民族体育的普及范围逐步缩小,成为落后地区、民族聚居地等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从此,木球等一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在宁夏各地,以回族为主的各族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健身娱乐方式。
三、宁夏木球运动的类型和规则
宁夏的木球以吴忠市马莲渠乡为代表,同时,泾源县的“回族赶牛”(也称回族木球)、隆德县的“吆逐”、贺兰县的“栲栳”等,都是木球的衍化项目,在宁夏各族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
(一)吴忠马莲渠木球
木球在马莲渠乡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间称为“打卵(宁夏方言读lán,音同“蓝”和“兰”)子”(形似动物睾丸)、“赶毛球”(用羊等动物的毛团成)、“打铆球”(其球为铆钉状),因最初是放驴娃用鞭杆打击2--3寸长的圆木棍而形成的一种游戏,所以也叫“牧球”。此项目在宁夏体育志、吴忠市志、马莲渠乡志中均有记载。1980年,该乡文化站看到各村之间的比赛很随意,规则不统一,纠纷很大,于是乡文化站站长何华龙和各村主抓文体活动的相关人员,通过挖掘整理,拟定了比赛规则,根据“兰子”是木制的特征,且打法相似于冰球和曲棍球,命名为木球,从此诞生了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
马莲渠木球最初打法不受场地、人数、设施的限制,自发组织,只需要65厘米长的球棍和8厘米长的木球即可。挖一个“涝坑”,一方打,另一方接。竞赛顺序是,首先双方各出一人打“钉缸锤”(也称打砂锅、猜包吃、石头剪子布);其次,发兰子依距离远近决定进攻和防守;其三,胜家攻,另一方守。竞赛开始,边打边发出动作口令,其活动顺序是:1.呵劳牛毛;2.燕子衔泥;3.铁把;4.木哈;5.绞儿钻;6.隔山掏水;7.鹞子翻身;8.木锨插把;9.越级高;10.越级棍;11.头道兰子;12.二道兰子;13.三道兰子;14.输者喝臊。
比赛规则:1.攻方队员开始发兰子,如被守方接住或在空中击中,攻方第一队员退出比赛,第二人上场,以此类推;2.攻方在打一至三道时,守方在向涝坑投兰子时被攻方击向前方,经过“兰子棍”丈量后作为攻方计分数;3.以丈量的计分数多少决定胜负,负者为胜者喝臊。为了取乐和表示不服气,负方队员帯口唱臊歌。
目前马莲渠木球被列入吴忠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一定的保护。
(二)泾源回族赶牛
“赶牛”是流传在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一般在比较空旷的草地或比较大的麦场上进行,场地面积长、宽15米左右即可。场地中间挖一直径40厘米、深20厘米的窝,称为“牛圈”。场地的边沿距“牛圈”5米处再挖若干个小窝,距离相等,窝的多少根据参赛人数而定,每窝1人。泾源回族赶牛一般是9人参加,挖8个小窝,称为“住屋”。“赶牛棍”是用根部带弯度的凸面嫩木制成,棍头凸面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击打;“牛”则是用木疙瘩或石头,直径约10厘米大小。大人一般用木牛,小孩一般就用拳头大的石头。上场的人各持一根180厘米长的木棍赶牛。比赛时参赛人员排成一队,把赶牛棍放在肩膀上,随后扔出,看谁的赶牛棍扔得远,扔得近的人就开始赶牛。赶牛人为攻方,其他人为守方。把牛往场地中间的窝赶,称为“牛进圈”,赶进圈的为胜。守方人各守住自己小窝还要把攻方赶进来的牛往出赶,如果攻方占了守方谁的小窝,谁就去赶牛。赶牛比赛,对输者要进行惩罚,窝被抢占或牛被赶到窝中的人要去山上赶真牛,然后继续进行。 比赛规则:1.赶牛者不能拿牛回来,或用脚踢牛进圈。必须将用赶牛棍将牛往圈里赶。住屋(守方)可将牛击向远方;2.在住屋击打牛时,赶牛者可用木棒抢占他的住屋,占屋为胜。牛被击远又未占上住屋,再去赶牛回圈;3.赶牛者(攻方)将牛赶进圈,叫“牛进圈”,住屋和赶牛者可以抢占住屋的“小窝”,没有占到的人就去赶牛;4.此游戏可按规则反复进行,若人数在4人以上,可在圈旁挖3个住屋,5人挖4个住屋,以此类推。
泾源县回族民间“赶牛”于2011年获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被列入宁夏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三)隆德吆逐
“吆逐”分布区域在新民村向外辐射二三十里范围之内的隆德县众多村子里。重点分布在以新民村为主的邻居村清泉村、许沟村、街道村、张树村、魏里村、再在向外延伸到神林乡、联财镇等等广大方圆百里的乡村。
据说吆逐二字最早是从珍珠二字引申而来。宁南六盘山下新民村,是中国元朝游牧民族曾今生活过的地方,当时的牧民们祖祖辈辈把自己家里的牛羊视为珍珠。因为牛羊是他们赖依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家里只要有了大量牛羊,也就有了所有牧民一家人生活的门路。所以,牧民人人手拿一根棍,要守住这块水草丰茂的地方,一旦有外族人入侵或侵犯时,他们就群起而攻之,一边吆喝一边向外驱逐。对牧民来说,丰茂的水草,是一块外族人都想吃的肥肉,全体牧民们就要全力守住它。久而久之,历经百年,一代又一代的游牧民族后代,就把祖先守卫水草,吆喝、驱逐的民间放牧牛羊的劳动,渐渐演变成为一项名为吆逐的体育竞技活动。
吆逐开展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在村里任何一处平坦地、或者是田间地头、或者是在树荫下、或者是开阔地段都可以进行吆逐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三人以上就可以进行。如果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员能达到30人以上,则更有体育运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每人手里必拿一根长约1.5米左右、粗约3公分的木棍子,这根木棍子制作要求端直,表面平滑,易于两手握抓,击打地上半径约有3公分的圆形球儿。圆形球可以用木头、石头、泥块、土块制成,要求表面光滑,圆形,易于翻滚,耐击打。挖一个半径约为30-40公分的圆型小窝,再在小窝周围,根据参加运动的人数多少挖多少小窝。所挖的小窝要比运动人员少一个,也就是说有10人参加只需要挖9个窝。一人先把圆形球放进圆型小窝,所有参加运动的人,手握各自的木棍顶端,把木棍另一端指向小窝,全体运动人员沿顺时针一边移动一边嘴里齐声喊:“一方,二方,三方占地方”时,喊毕,所有运动的人,迅速转身抢占小窝时,其中一个运动员抢占不到小窝时,这个运动人员就是第一个“吆”球的人,从此开始一人对多人的吆逐运动。第一个“吆”球的运动员,将小窝中间的球用木棒挑出后,面对其他运动员的阻拦,他要凭着眼尖手快,用手里的木棍把圆形球往中间的小窝里吆的同时,还要随时应付来自他身边其他众多运动员用木棍把球向外击打的挑战。就这样,在一人对多人的吆逐运动中,吆球的人凭着聪明机智和眼尖手快,瞅准其他运动人员的疏忽大意,趁他手里木棍离开小窝的一瞬,可以乘机抢占他的窝成为赢家,丢掉自己窝的这个运动员,又变成输家,重新往中心的小窝里面吆球。
比赛规则:1.要求每个运动员手里的木棍只能击打圆形球,不能触及到运动员的小腿、手部,更不能把圆形球挑起来远离地面;2.如果输家在往中间小窝里吆圆形球不小心,把圆形球吆到任何一个运动员守住的小坑,输家就要用手当刀,做一个自杀的动作,表示向对方道歉。守小窝的运动员用木棍画一个井字,表示自己锁了门要惩罚对方。惩罚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木棍追击联打三次圆形球,把圆形球打的越远越好,表示对输家的惩罚。
(四)贺兰栲栳
栲栳,也叫“扫老龙”“攻老龙”,是贺兰县农村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男性自发形成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少年、青年、成年人都能参与,是集娱乐、锻炼、益智于一体的传统体育形式。五十年代,栲栳在贺兰农村比较盛行,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活动场地,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以后,或学生放学回家吃过晚饭,老少聚于一处,热热闹闹玩上个几个小时,才各自回家,天天如此。栲栳活动特别是在回族聚集区更为盛行,一方面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男性大多没有文化,除了耕作,再没有什么活动。尤其是回民聚居的村落,人们既不饮酒,也不赶庙会,闲暇之余或者晚饭之后聚集在一起,少则三人,多则十人就玩了起来,既能适中活动,又能斗志斗勇,人们乐于参与。
栲栳的活动场地的大小因人而宜,因地而宜,一般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平展场地,多设于碾粮场地的边缘。将场地中央挖一个圆形坑,直径和深度约为50厘米,称“老龙坑”围绕老龙坑中心点约3米外,布局四至九个碗大的坑,称“小龙坑”。活动人员每人手持一根约100厘米长的木棍,其击球棍头内折,形似曲棍球球棍。另外,需一只直径5-8厘米,长10厘米的木球。起初,人们是用柳条编成一个圆球,故称栲栳,但柳条干后易断,也经不起木棍的打击,再者,重量不够,打击时不能远置,所以,改为用木棒代替。活动开始。人人手持曲棍,站老龙坑一人,赶木球一人,其余每人固定地守一个小龙坑,作为防守的范围。赶球人为进攻方,目的是把球赶入老龙坑。球进坑中,进攻方为胜;坚守小龙坑的人为防守方,目的是阻拦球不能从自己坚守的范围内进入老龙坑,球来了就击向远方,或者传给守老龙坑者扔向或击向远方,球没有进入老龙坑,这一轮活动就没有结束。
栲栳活动的占位以先来后到者自然选择为主。活动开始后,赶球人和防守小龙坑的人员能用棍赶或击球,不能用手抓球,进攻方将球赶到防守的小龙坑范围内,小龙将球击向远方,每击一次球,要用棍头点、击一次小龙坑,以手继续占据小龙坑。如果击球后没有点击小龙坑或点击迟了,小龙坑被赶球人抢走,这个小龙就由防守变成赶球人。赶球人如果把球赶入老龙坑中,赶球人就占据老龙坑,成为“老龙”,原来的老龙手可以抢占任何一个小龙坑,而原来占据小龙坑的人必须换位枪占小龙坑,枪不上小龙坑的人便为赶球者。如此往反,直到玩得尽兴方可。
综上所述,宁夏确实与木球类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深的渊源。将之定性为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之无愧。但是,这些项目普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栲栳七十年代后几乎绝迹,没有人再玩了。后经贺兰县文化馆的抢救,把它挖掘整理了出来,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各乡镇和中小学中推广,还2010年举办了首届比赛。吆逐和赶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玩了,吆逐和栲栳一样,目前还只是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连渠木球列入了吴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有回族赶牛被列入了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保护的程度较高。要想将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首先要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提高其“非遗”的级别,然后是当地政府要重视,向贺兰县那样去推广,才能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昌毅.从木球运动的演变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174-179.
[2] 赵炳南.宁夏回族民间体育游戏打木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2(3):94-95.
[3] 孙慧峰.史永.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探究[J].科技信息.2012(34).649-650.
[4] 张洁.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木球的文化价值——以宁夏回族为例[J].学理论.2010(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