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及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以作业改革推动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研究;落实减负措施,科学引导作业布置与批阅,提供真正适合学生的作业布置方式与批改方式;改变传统理念,使作业成为孩子遨游知识乐园的快乐天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家庭作业 布置思路
  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学科的作业改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真正适合学生的作业布置方式与批改方式;改变传统理念,使作业成为孩子遨游知识乐园的快乐天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家庭作业的现状及思考
  1.量多质滥。家庭作业虽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但因教师对家庭作业的布置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所以出现“一多”“二假”“三无效”的情况。“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形形色色的练习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草草应付,只追求答案;“三无效”指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
  2.形式单一。通过对近两年来所听的历史课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布置低水平的作业,其中“强化”作业、“抄写笔记”作业、“划划背背”作业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种作业以识记为主要特点,以反复操练为手段,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升学服务的目的也很明确。而素质教育下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为“得分”,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对于能吊起“胃口”的作业题目,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抓住“兴奋点”和“热点”,同时还要注意变换手法。多媒体成功引入课堂为革新传统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
  二、家庭作业布置思路
  相关研究证明,作业形式有很多,从作业内容看,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从作业发生的场所看,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从作业的时间看,有短期作业和长期专题性作业;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有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从作业兴趣角度看,有传统的单一性的记忆作业和多样化、趣味性作业。老师如何布置这些作业呢,我认为应该注重实效性、趣味性和选择性。
  1.让作业具有实效性。实效性是作业的第一要求,是布置作业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我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文明》一课时,讲到环保的话题,课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写出随手可做的环保十件小事。”第二天课上检查作业时,发现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没做,其中包括学习态度较好的一部分同学,我很生气,同学们的解释是:“这个作业太简单了,随手可做的环保十件小事,如不随地吐痰,随时关灯、关水龙头,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我们读幼儿园的时候这样说,读小学的时候这样写,现在中学了,还要写,真没意思啊!”
  2.让作业充满趣味性。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我认为,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非常关键。在上“中国政区图”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动画呈现中国轮廓,边上附上中国各省份的轮廓,拖动省份的轮廓到相应的位置,如果是正确的就能贴住,否则贴不住,动作慢了分数就低。学生通过做这个很有趣味性的作业,很快掌握了全国各省份的位置及轮廓。
  3.让作业具有选择性。分层作业和自主型作业的布置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极大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分层作业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确定不同作业类型的形式。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使学生喜欢做作业。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历史内容黄河时,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黄河的概貌,治理的关键就行,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除掌握这些外,还要求熟记黄河沿边的水电站,产生洪灾的原因,以及中游奇特的“凌汛”现象等,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4.让作业富有针对性。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量上要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
  5.让作业体现探索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其他文献
摘 要: 放眼世界,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处处隐藏着危机。科技的发展,世界的交流,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机遇与喜悦,但是有优就有劣,原本远离我们的危机如今来到我们的身边。面对这些危机,企业的命运则各不相同。事实上,其原因是由各个企业危机管理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导致的。  关键词: 危机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系统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摘 要: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如何运用正确的复习策略,对每位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位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复习策略 生活地理 心理素质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所以,要搞好二轮复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在一轮复习中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在二轮复
摘 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通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帮助东道国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道路。本文试图从技术溢出角度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提出利用FDI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FDI) 技术进步 传导机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对我国的
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这是我们老师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经过十几年教学,我在中考复习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并不是一节课出几个习题,做几道题就解决了的,而是应该做到“新、精、活、实。”  一、整体思路  1.指导思想:统一规划,规范操作,团队协作,追求高效。统一规划,减少复习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操作,即对不同专题复习课型的基本操作流程,提出明确要求,规范复习课型操作模式;团队
摘 要: 在开发中职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突出人文性、实效性、实践性、时代性。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校本教材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突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重点。所以,在开发中职语文教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