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外植体消毒试验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辣木茎段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 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消毒剂(升汞、次氯酸钠),选用不同浓度,在不同消毒时间下对辣木茎段进行消毒处理。[结果] 次氯酸钠最佳消毒组合为浓度15 g/L消毒20 min,污染率为26%,成活率为34%。升汞最佳消毒组合为0.20 g/L消毒液消毒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 [结论] 辣木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在75%酒精中浸泡30 s后,用0.20 g/L升汞处理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
  关键词 辣木;外植体;消毒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7-232-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best method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stem disinfection.[Method]With M. oleifera Lam. stem as explan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ercuric chlorid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with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time were studied. [Result] The best combination for NaClO was 15 g/L with 20 min disinfection, contamination rate was 26%, and survival rate was 40%. The best combination for HgCl2 was 0.20 g/L with 5 min disinfection, contamination rate was 2%, survival rate could reach 84%.[Conclusion] The best method of M. oleifera Lam. stem disinfection was that 75% alcohol immersion 30 s, after treated with 0.2 g/L mercuric chloride 5 min, contamination rate was only 2%, the survival rate could reach 84%.
  Key words Moringa oleifera Lam.; Explants; Disinfection
  辣木树(Moringa oleifera Lam.,英文名:Moringa tree),又称鼓槌树、山葵树,属于辣木树科,为多年生常绿小乔木至大乔木,现已知共有14种,供食用栽培的有印度辣木树和非洲辣木树2个品种。辣木全株都可利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抗营养成分 [1-4],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摄取标准[5-6]。大量研究证明了辣木的医疗保健功能[7-13]。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其营养价值与被称为“人类营养微型宝库”的螺旋藻相当。辣木树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和食疗保健功能,可用来增强免疫力,对艾滋病(AIDS)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解决营养不良问题[5-6、14-16],CWS(Church World Service)呼吁贫困地区将其作为主要营养食物。
  随着辣木各种用途及产品被人们所认识,在进入21世纪后作为一种新食品资源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17]。辣木喜温,耐干旱,生长快,非常适宜在云南省热区推广种植[18]。目前,种植辣木的地区越来越多,传统的种子育苗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上种植的辣木有90%以上是采用种子育苗,存在性状不稳定、抗病差、产量低等问题,而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生产辣木种苗,可保证品种的稳定性、抗病性及品质,对促进云南辣木良种选育及种苗繁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比较多种消毒方法,旨在建立适于辣木外植体的消毒程序,为辣木快速繁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新抽发的辣木嫩茎。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处理及清洗。
  剪取新抽发的辣木嫩枝,去除叶片,留带腋芽的茎段,剪成4 cm左右长度,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
  1.2.2 外植体消毒灭菌。
  (1)将清洗干净的辣木茎段放入玻璃瓶中,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30 s左右。
  (2)用镊子取出后放入事先配制好的消毒剂中(消毒剂浓度及消毒时间见表1),并不停地轻轻摇动,驱除气泡,以促进材料各部分与消毒液充分接触,消毒材料不宜放多,以保证消毒液充分浸泡辣木茎段,使消毒彻底;消毒时间为外植体加入消毒液开始计时,至取出外植体结束。
  (3)在消毒结束前1 min,取出辣木茎段并将其放入无菌水中,摇动装有无菌水和辣木茎段的瓶子30 s。
  (4)取出辣木茎段并将其放入干净的无菌水中,摇动瓶子30 s以上。如此重复5次,必须洗净消毒剂。
  1.2.3 接种。
  将上述冲洗好的辣木茎段,按无菌操作要求将外植体切成一个节间、长1 cm左右茎段,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添加一定浓度生长激素的MS培养基)上,每瓶接1个茎节,每个处理接种50瓶。经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必须切除原伤口,否则原伤口处被消毒剂伤害的细胞会对外植体后期生长产生影响。
  1.2.4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8 ℃,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10 h/d。   1.3 统计方法
  培养3 d,开始观察污染情况;培养10 d,统计污染情况;培养21 d后,统计成活率和死亡褐化率。
  污染率=(污染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100%
  成活率=(成活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100%
  死亡褐化率=(死亡褐化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升汞对辣木外植体消毒灭菌的影响
  培养3 d,观察污染情况,HgCl2处理的茎段只有0.05 g/L浓度处理时有少量污染,5 d后0.10 g/L浓度处理的茎段也开始出现污染,在培养10 d统计污染情况时,发现灭菌时间为15 min的茎段已开始褐化甚至有死亡的现象。
  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消毒灭菌时间多久,污染率都随消毒时间增加而降低,而死亡褐化率都随HgCl2浓度增加而增加;当灭菌时间为5 min时,成活率随HgCl2浓度增加而升高,灭菌时间为10 min时,成活率先升高后降低,灭菌时间为15 min时,成活率呈下降趋势。这样的升降规律说明HgCl2消毒灭菌时间对于辣木茎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2 次氯酸钠对辣木外植体消毒灭菌的影响
  NaClO处理的茎段在3 d观察污染时就已经大量污染了,但是培养10 d后仍然没有发现褐化死亡。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NaClO对辣木茎段进行消毒,消毒时间≤10 min的外植体污染率为100%;消毒时间≥15 min时,污染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死亡褐化率和成活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消毒时间20 min、消毒液浓度为15 g/L时,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成活率为34%,死亡褐化率为40%。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该试验研究得出: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 s后,再用0.20 g/L HgCl2消毒处理5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为2%,成活率高达84%,死亡褐化率为14%;其次是0.15 g/L HgCl2消毒处理5 min,污染率为10%,成活率高达78%,死亡褐化率为12%;NaClO处理效果最好的成活率仅40%。这就说明对于消毒灭菌而言,除了处理时间很关键以外,消毒剂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该试验选择75%酒精浸泡30 s,利用酒精渗透压吸收细菌的水分,杀死外植体表面细菌,再分别用HgCl2和NaClO处理,HgCl2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可使含有巯基、氨基、二巯基、羟基等的酶受到损伤甚至失去活性,丧失功能,这2种方法互补不足,因此消毒效果显著;而NaCLO则是利用其氧化作用消毒,仅能杀死外植体表面的少量细菌,效果跟75%酒精相似,将NaCLO与酒精组合,消毒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 张涛,马海乐,钟慧慧.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木多糖含量[J].粮油食品科技,2003,12(1):32-33.
  [2] 赵燕南,王力舟.现代化妆品中的经典植物油——辣木籽油[J].中国化妆品:专业版,1997(3):25.
  [3] 王有琼,段琼芳,孙龙,等.辣木油浸提方法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4(4):12-13.
  [4] RAJANGGAM J,AZAHAKIA MANAVALAN R S.辣木在南印度的生产及利用状况[J].印度科技,2000(4):189.
  [5] 刘昌芬.辣木的营养价值[J].热带农业科技,2004,27(1):4-8.
  [6] 陈惠民,周佳莹.植物中的钻石——高经济价值的辣木[M].台湾:商州出版社,2005:76.
  [7] FOLKARD G,SUTHERLAND J.Moringa oleifera Lam:A tree and a litany of potential[J].Agroforestry Today,1996,8(3):5-8.
  [8] RAM J.Moringa:a highly nutritious vegetable tree,in Triades,technical bulletin NO.2[R].1994:12.
  [9] CHING L S,MOHAMED S.Alpha.tocopherol content in 62 edible tropical plant[J].Agric Food Chem,2001(4):101-105.
  [10] CHURCH WORLD WORLD SERVICE,The Miracle tree:Moringa oleifera[EB/OL].http://www.Moringa tree.Org/TMT nutrition.html.
  [11] VLAHOV G,KIPRONO CHEPKWONY P,NDALUT P K.13C NMR characterization of triacylglycerols of Moringa oleifera seed oil:An “oleic vaccenic acid” oil[J].AGRIC Food Chem,2002,50(5):970-975.
  [12] LIMAYE D A,NIMBKAR A Y,JAM R,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ga pterygosperma[J].Phytother Research,1995,9(1):37-40.
  [13] RAMACHANDRAN C,PETER K V,GOPALAKRISHNAN P K.Drumstick(Moringa oleifera Lam):A multipurpose Indian vegetable[J].Economic Botany,1980,34:276-283.
  [14] 刘永红,李会珍.辣木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福建热带科技,2003,9(2):34-35.
  [15] 刘昌芬.不同品种和产地辣木叶片营养成分含量[J].热带农业科技,2004(1):1-2.
  [16] 刘昌芬.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热带农业科技,2002,25(3):20-24.
  [17] 杨炎,刘昌芬,龙继明.不同栽培基质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技,2014,37(2):17-20.
  [18] 罗云霞,陆斌,石卓功.辣木的特性与价值及其在云南引种发展的景况[J].西部林业科学,2005,35(4):137-14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筛选最佳的通关藤诱导培养基。[方法]以红河通关藤当年新生枝的顶芽与茎段作为外植体,在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温度(25±2)℃、pH为5.8培养条件下,采用SAS正交设计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外植体芽的诱导率和新芽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诱导培养基最佳的配方为MS+琼脂 7g/L+蔗糖25 g/L +6.BA 2.0 mg
期刊
摘要 [目的] 提高牦牛乳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牦牛乳产品的附加值。[方法] 对青海高原牦牛乳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谷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牦牛初乳中总氨基酸含量(5.485%)显著高于常乳。在牦牛初乳和常乳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9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常乳中的
期刊
摘要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牧场生物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揭示温州地区牧场生物安全现状以及为畜牧工作者提供参考,设计了牧场生物安全相关的调查问卷。采用走访的方式获得了29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温州牧场生物安全措施实施较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牧场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病原体  中图分类号 S81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
期刊
摘要 利用自行研发的线性可调谐滤光片(LVF)便携式光谱仪对蔬菜失水程度进行了无损检测研究。通过获取小白菜、菠菜、叶菜生菜、油菜4种叶菜蔬菜叶片,分别在失水0 h、失水12 h、失水24 h、失水48 h的平均光谱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在失水过程中,便携式LVF光谱仪能有效快速反映其内部叶绿素的变化,并通过4种蔬菜叶片在同一个失水时间段下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对比分析,表明利用便携LVF光谱
期刊
摘要 [目的]明确肇庆市威胁蔬菜生产的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危害状况。[方法]对肇庆怀集、高要、四会等蔬菜主产区的根结线虫进行调查,采用传统形态学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结合肇庆市蔬菜根结线虫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技术。[结果]在肇庆市蔬菜根中发现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总结出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分布图、发生规律及其发病机制。通过加强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选用抗病
期刊
摘要 采用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对2013年8月15日第11号台风“尤特”减弱为低压后造成永州市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时空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形势演变、天气尺度以及地形分析,探讨了持续性强降水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过程发生在热带辐合带北上,低压环流长时间徘徊少动,横切变线长时间控制南岭一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加上地形的作用,加强了局部产生特大暴雨的动
期刊
丛枝菌根真菌对阿特拉津胁迫下芦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曹明竹, 王 立, 马 放, 董 静, 齐珊珊, 栾恩骁, 赵昕悦(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 [目的]定量考察农药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水生植被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芦苇为试验材料,研究在阿特拉津不同浓度胁迫下,接种AMF对芦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AMF可以与芦
期刊
摘要 介绍了利用FTP文件传输协议实现地面观测实时数据共享,程序运用C/S构架,基于.NET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开发,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实时数据共享;FTP技术;多线程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7-223-03  Abstract An implementation of surface meteo
期刊
摘要 以合理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为中心,结合广西南宁兴宁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的实践经验,探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出发点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促进资源的科学规划,确保土地资源向着稳定、长期以及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调查太白贝母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及蕴藏量情况,为太白贝母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查询、样方调查、产地走访调查等方法。[结果]太白贝母的野生资源极少,蕴藏量仅为920.7 kg;栽培太白贝母主产陕西省和重庆市,面积约26.7 hm2,处于种源扩繁阶段。[结论]应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资源,以保证太白贝母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太白贝母;资源调查;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