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乖孩子,认真做作业,妈妈给你买冰激凌。”
“那,冰激凌加一块巧克力?”
“哎,好吧,冰激凌加两块巧克力,赶快把今天的作业做完!”
……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甚至成了许多父母的口头禅?可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先生会告诉你,你这是在“贿赂”你的孩子!
罗伯特·希勒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时候生性好动不愿学习,小儿子读写困难。可是十几年后,夫妇两人却把两个孩子都培养进了常春藤名校,甚至都还拿到了博士学位。前不久,罗伯特·希勒夫妇来到了中国,讲述了他们独特的育儿经。
不要在犯错时奖励
罗伯特·希勒是耶鲁大学经济系著名教授,现就职于耶鲁大学Cowles经济学研究基地。2013年,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妻子维吉尼亚·希勒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是育儿畅销书《奖励出好孩子》的作者。
夫妻两人育有两个儿子,照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样优秀的父母怎么也会生下优秀的孩子。可遗憾的是,他们家的老大杰克是个多动症患者,根本就坐不下来,小时候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老二彼得从认字开始就异于常人,被诊断出患有读写困难症。两个“缺点多多”的儿子让希勒先生欲哭无泪,他甚至很长时间都无法相信这一事实。
其实,希勒先生小时候也不是个好学生。童年的他好动,话多,对老师教授的知识兴趣不大,只爱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是他的父母宽容地接受了这个“非主流”的儿子,给了他自由发展兴趣的空间。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学术研究上,甚至帮助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因此,每当希勒先生对杰克感到失望时,希勒夫人就会对他说:“我并不认为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业上的孩子将来会更有成就,太多的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在童年的时候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玩耍、想象、思考,或者发掘个人的兴趣,也许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来说更重要。亲爱的,别忘了你的父母是怎么对待你的!”
听了夫人的劝告,希勒博士痛定思痛认清了现实,他觉得既然孩子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自己就应该珍惜,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好好雕琢这对“璞玉”。
确定了教育的大方向,夫妻两人对两个孩子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也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个人空间。可是渐渐地,希勒夫妇发现两个小家伙得寸进尺,变得贪得无厌。
当希勒博士要求他们晚上9点上床睡觉时,杰克就会讨价还价地把时间拖到9点10分;当希勒夫人要求彼得自己捡玩具时,彼得就会软磨硬泡地要妈妈帮着一块捡。总之任何要求,两个小家伙都要打折扣地完成。
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甚至折扣会越来越大,渐渐地,孩子们很难再遵照和父母的约定。为了扭转乾坤,希勒先生决定把“奖励机制”引入对孩子们的教育中来。他会对孩子们说:“杰克,你要是能按时把作业写完,我就让你出去玩半个小时。”“彼得,你要是能乖乖地自己上床睡觉,我明天就给你买巧克力味的冰激凌。”
这招果然很灵,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们变得乖乖听话了。可是好景不长,杰克在学校里和其他同学起了纷争,他主动攻击了对方。当希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杰克后,杰克态度恳切地连连认错,末了还说了句:“爸爸,要是我下次不打人了,你就送辆模型汽车给我吧?”而彼得也会在不好好吃饭时说:“妈妈,如果我吃了这片青菜,你待会儿就让我吃个大雪糕好吗?”
两个儿子的话让希勒大为震惊,他恍然大悟:孩子们把奖励当成了犯错时和他谈判的筹码。
这显然不是他引入“奖励机制”的初衷,此时他才明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加以“奖励”,不仅纠正不了孩子的坏习惯,有时候甚至会助长孩子犯错,因为要惯了奖励的孩子会发现,只要跟父母说我下次不犯错,就会得到奖励,但是该吸取的教训一点都没进到脑子里。
奖励不是“收买”和“贿赂”
希勒不得不求助妻子,作为儿童心理及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的专家,希勒夫人对丈夫的“奖励教育”没有质疑,她跟丈夫分析:“奖励不是‘收买’,你现在的做法不是在奖励他们,而是在‘贿赂’他们。”
她给丈夫举了个例子:“父母带着孩子逛超市,孩子不停地哭闹。此时,妈妈说,‘如果你停止哭闹,我就给你买好东西’。这就是收买,而非奖励。正确的‘奖励’教育应该是,在进入超市以前,你就要对孩子说,‘如果你在购物车上坐好,不哭不闹,你就会得到奖励,我们可以在回家路上顺便去趟公园玩’。”
她告诉丈夫,一个差劲的“奖励方案”,只能教会孩子如何从父母那里得到好东西,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两人商量后,决定针对两个儿子的不同情况,正确地执行“奖励教育”。杰克在学校里爱捉弄同学,上课不听讲,喜欢赖床;彼得懒惰,不爱洗澡。鉴于以上缺点,希勒夫妇为两个儿子分别制了张表,他们并没有把孩子们的缺点和错误记录在表上,而是把孩子们的优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比如:杰克爱帮助别人、勤劳、按时完成作业;彼得爱思考、热爱小动物等等。
每天希勒夫妇都会给两个儿子打分,完成一项就可以得一分,谁最先得到10分就可以提出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行为奖励。杰克和彼得对这个奖励很感兴趣,两人争先恐后地发扬优点减少犯错,而希勒夫妇则会定期给这张表添上更多的项目。
时间一长,希勒发现儿子身上的那些坏毛病确实少了不少,看来犯错的时候引入奖励教育不如在赞许的时候来得有效果。掌握了奖励的正确时机,还必须控制好奖励的尺度。不能因为奖励的手段有效就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奖励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来定目标。
虽然杰克和彼得都不爱学习,可是希勒夫妇发现两个儿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杰克擅长体育,彼得喜欢学自然和动物,因此夫妻两人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为孩子们制定一步步的奖励条目,让孩子们只要稍微努点力就可以达到,这样两个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越来越足,时间一长还会产生成就感。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没有压力,没有禁锢,没有专制的家庭氛围里,杰克和彼得渐渐把学习当成了一件乐事,他们甚至对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几何图形越来越感兴趣,成绩也“噌噌”地上升。此时,希勒才真正明白妻子的理论:奖励和收买,就如人们常说的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距离一样,需要特别认真地把握。
奖励不是物质主义
除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外,希勒夫妇也很注重孩子们在生活上良好习惯的培养。可是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大,他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会主动要求父母给予自己物质奖励。
特别是彼得,他简直变成了一个小财迷,做任何事都要以金钱作为交换条件。妈妈要他洗碗,他要2美元,爸爸要他帮忙修理草坪,他要5美元。刚开始,希勒夫妇觉得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用劳动获得财富的做法并没有错。可是时间一长,苗头就不对劲了,彼得做任何事似乎都向钱看齐。
希勒先生没想到,自己这个经济学博士竟然教育出一个钻进钱眼儿里的儿子,让儿子掉进了“物质主义”的陷阱。他决定想办法纠正儿子这种错误的价值观。
一次,当彼得又一次打扫房间后,理所应当地找希勒要5美元。但这次希勒没有立即掏钱给他,而是对他说:“亲爱的,我们坐下来算一算账单吧!”彼得充满好奇地看着父亲,希勒先生却拿着纸和笔写道:“我们为你换尿布,一次5美元;喂你喝牛奶,一次5美元;你摔倒了把你扶起来,一次5美元……亲爱的,你应该算算,你总共要付给我和你妈妈多少钱?”彼得一听就大叫道:“天啊,这太不公平,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养育我,怎么还能叫我给钱你们呢?”希勒先生却笑着反驳道:“谁说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你为家里的父母兄弟和自己做事都要收钱,我们养育你为什么不能收钱呢?”彼得瞪大双眼,看着父亲半晌,他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彼得把之前所赚的钱全部拿了出来,他羞愧地说道:“爸爸,谢谢你让我明白,爱比金钱更珍贵!”
从彼得身上,希勒夫妇意识到,要想把孩子们带离“物质至上”的漩涡,还必须注意“奖励教育”的奖品。经过不断地摸索,希勒夫妇把孩子的年龄分为了三个阶段。
三岁以前的孩子,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所以,可以采用物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习惯和好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慢慢过渡到诸如口头表扬、赞美、点头、微笑、关心或认可等精神奖励。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人施奖”。比如像杰克,他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这样反而不宜过多地奖励,防止滋长他的骄傲情绪和虚荣心;而彼得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则应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对杰克和彼得来说,能获得和父母一起烤蛋糕的机会比任何玩具都珍贵,能去向往已久的游乐场比吃顿大餐更令人开怀,能够和爸爸妈妈度过一段特别的时光比任何时候都幸福。这就是孩子们最大的福利和奖品。
希勒夫妇还说,父母在奖励孩子时一定要掌握好方向性问题,不宜单纯为奖励而奖励。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绝不是他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奖励他做事情的态度。
有一次,彼得看到网上有个得了白血病的小男孩一直梦想亲眼见到蝙蝠侠。于是彼得就在网上购买了全套的蝙蝠侠装扮,穿上后去病房探望那位小男孩。希勒夫妇知道后非常感动,没想到儿子除了学习优秀后,还这么有爱心。
可是他们没有因为这件事对他进行奖励,他们要让彼得明白助人为乐是人类善良友爱的表现,而不应该得到另外的奖励。
如今,杰克和彼得都学有所成,不仅都考入了常春藤名校,更是双双拿到了博士学位。毋庸置疑,孩子们的成才成功折射出父母教育的成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奖励,但父母应该知道,高明的奖励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安慰。希勒夫妇从自己的成功中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奖励能胜过任何的赞赏,比如:“你成功了!”和“我真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话语往往比任何形式的奖品更能激起孩子们的斗志。而在这一过程中,“奖励,而不是贿赂”,正是奖励教育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