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寻根访夏邑

来源 :游遍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史记》等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的后裔,周灭宋后,成王封微子启于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微仲就是孔子的先祖。微仲的四世孙弗父何本该继位宋公,而让给弟弟厉公,从此,弗父何的后裔不再继承王位,被封为世袭公卿,食采邑于栗(今河南省夏邑县,古城栗)。自弗父何五代传承至孔父嘉,开始以“孔”为姓。古碑记载:弗父何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睾夷)均葬在夏邑。睾夷生孔防叔,后防叔为避乱,由宋国迁居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故,河南省夏邑县不仅是孔子祖籍所在,也是中国孔姓起源之处。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夏邑县
  
  带着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尊崇,在这个七月的伏天里,开始了我的孔姓寻根之旅。一辆白色的中巴车,载着我和夏邑县旅游局局长徐永昌先生,快速地行驶在豫04商永公路上,两旁的杨树浓荫如盖,挡住了阳光,清凉的风不时从窗口吹来,让人感觉舒爽惬意。
  一路上,徐永昌先生兴冲冲地告诉我,从1994年5月,夏邑县就成立了孔祖文化学会,经过10多年的研究,孔子祖籍夏邑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天下的孔姓也源于此,现在,夏邑县还存有孔子还乡祠等遗迹。2002年4月,夏邑县举行了隆重的孔氏宗亲拜祖活动,海内外知名孔氏后裔或应约前来、或致电致函恭祝,山东曲阜孔氏宗亲也组成了数十人的代表团来夏邑祭祀。听着徐永昌先生的介绍,看着公路两侧郁郁葱葱的林木,猛然间,公路上方悬空而排的一行红底白字跃入了我的眼帘:孔子祖籍夏邑县!我的心猛然一跳,已经进入夏邑县境内了,我已经踏上了孔姓的发源地!
  进入夏邑县城,徐永昌先生就带我拜访了中华孔子学会会员、孔祖文化学会副会长司英战先生。司先生已经69岁了,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听说我是来寻找孔姓的发源地的,老先生高兴地连忙让座,并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我看。在司英战先生的论文《孔子祖籍—夏邑》一文中,孔姓的来源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据史籍、古碑载,厉公遵周制封兄弗父何为世袭上卿,宋国之执政大臣,并赐封采邑(亦称采地、食采或封地等)于宋国国都东南不远之栗(今夏邑县。夏邑,夏代属古虞地,商有栗邑,西周至春秋属宋国),世代相守。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从弗父何到孔父嘉已至五代,根据周代的宗法制度:“五代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子家语·本姓解》)。故此,孔父嘉实乃孔姓之始祖。后因宋国贵族内部斗争,孔父嘉为太宰华督所杀。“华督杀之而绝其世,其子木金父降为士”(《世本》)。木金父生祁父(睾夷),祁父生防叔,均居住在孔氏采邑栗(夏邑)。后防叔避难山东,越三世而生孔子,遂世为鲁人。所以《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如果从有族算起,孔父嘉才是孔子的第一位先公。
  古碑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夏邑知县方立桢撰《夏邑县志·序》曰:“夏邑古宋地,孔子之先世实居于斯。其迁于鲁之阙里,自孔防叔始,越三世而生孔子。孔子尝归宋祀其先茔,故迄今有还乡祠者,为孔子立也。夫以生民未有之圣,而实发源于夏邑,则其祖功宗德之所遗,有以含毓于无疆者可知矣。”山东曲阜孔庙内也有记载:“孔子还乡祠遗址,在河南夏邑,有弗父何以下几代子孙墓,孔子过宋曾经致祭。”孔子的七十七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孔德懋说:“我先祖孔子的祖籍是宋国,我的始祖弗父何被封到栗,就是现在河南夏邑。”由此可见,夏邑不仅是孔子的祖籍,更是孔氏的起源地。
  从司英战先生家里出来,才发觉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匆忙上车,赶往孔子还乡祠。沿夏邑县城的二环路东行不远,一座高达的塑像出现在眼前,塑像的基座上刻着“孔子还乡像”五个大字,塑像上的孔子面南而立,衣带飘飘。孔子还乡像两侧的南北大道就是孔祖大道,向北直通孔子还乡祠。由于雨大,无法下车拍照,我只好心中暗自祈祷:希望雨快些停下来,回来的时候能拍下这独有的景致。
  车子在雨中缓缓地行驶着,徐永昌先生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了。他说自己就生长在孔子还乡祠旁边的徐马庄村,记得小时候那里就有大成殿,殿内有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的南边有崇圣祠,里面供奉着孔子的远祖,大成殿的两旁有东屋、西屋,北面还有棂星门、影门墙,院内有一棵1000多年的老柏树,西北还有孔林,很是壮观,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了。现在的还乡祠,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资100万元修建的。
  我们到孔子还乡祠时,雨停了。走进孔子还乡祠的大门,一座高大的大铜像在面前赫然而立,铜像也是汤恩佳先生捐赠的,用青铜铸成,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陈修林教授设计制作的,铜像高3.3米,基座高2.4米,正面是汤先生亲笔题写的“孔子行教像”五个金字,后面是汤先生书写的《礼运大同篇》,两侧雕刻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和杏檀讲学的图像。走进雨后的孔子还乡祠,我在孔子行教像前恭敬而立,向这位伟大的先人致敬。
  徐永昌先生帮我找来了当地的“老私塾”彭统聚老先生。彭老先生今年已经75岁高龄,多年来一直研究孔祖文化,在老人的陪同下走进大成殿,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十一位先祖的塑像,彭先生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着孔姓起源的历史和有关孔子的一些传说。走进大成殿左侧的碑林,碑林内有汤恩佳先生的捐资纪念碑、著名学者杨向奎和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的题词碑,还有根据史籍记载重立的雍正皇帝册封孔子四代祖碑以及弗父何、孔父嘉的纪念碑。碑林里还放着几块残碑和两块用水泥重新粘合起来的清康熙年间、道光年间立的古碑。在残破的古碑面前,同行的司英战和彭统聚两位老先生摸着碑身,眼里是掩饰不住的伤感。
  我感到两位老人的痛惜,就赶忙找了个话题,问两位老人现在夏邑是否还有孔氏的后人居住。司英战老先生告诉我,由于孔氏发源地在夏邑,所以,孔氏后裔也纷纷还居祖籍。据《夏邑县志·古迹》载:“至宋真宗时,有良、彦(辅)者,还居夏邑。元时孔思忠避兵山西,祠废为寺;国初,孔敬复还夏邑。今司家道口孔姓者,五十七代裔也。且言来时在宋时。”现在,夏邑境内还有6000多名孔氏后人,散居在县城和各个乡镇。司道口离孔子还乡祠仅数里之遥,可是,由于雨天,道路泥泞,车辆无法通过。看到我深感遗憾,司英战先生说,在孔庄乡的孔庄村居住着很多孔氏后人,道路可以通行。
  带着满心的欢喜,沿孔祖大道返回,赶往县城东部的孔庄乡。途径孔子还乡像时,我下车拍照,弥补了来时的遗憾。从孔子还乡像大约行驶25公里,就到了位于孔庄乡的孔庄村,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孔庄乡干部带着我们来到了村里最年长的孔繁聪老人家里。孔繁聪老人已经85岁了,是孔祖文化学会的副秘书长。老人说,孔庄村居住了1000多名孔氏后人,是明末清初从山东迁回的,自己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啊。碰巧的是,老人的儿子、孙子、重孙由于下雨都没有出门,我便提出给老人拍全家福的建议,留下了一张难得的照片。
  从老人家出来,我的孔姓寻根之旅也划上了句号。在徐永昌先生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夏邑孔林恢复设计效果图、夏邑孔府恢复设计效果图、孔子还乡祠二期工程规划效果图、孔子还乡祠绿化全景效果图。徐先生说,现在,夏邑县正在积极地招商引资,打造孔祖文化和孔氏旅游两大品牌,让更多孔氏后人落叶归根,为夏邑的发展做贡献。
  
  相关链接:
  夏邑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境内除孔子还乡祠外,还有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水面达3000亩的天龙湖公园、商汤祷雨处、前商清凉山等旅游景点。这里还是全国有名的"中原粮仓"、泡桐之乡、苹果之乡、丝绸之乡,抽纱、刺绣产品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
  夏邑的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商永公路、商徐公路穿境而过。如果您从铁路来夏邑,到商丘站下车后,坐汽车沿豫04商永公路东行53公里就到了夏邑;如果您从公路来夏邑,沿连霍高速公路在夏邑出口下来就到了。
其他文献
阿昌族是我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峡谷中欢快地穿行,阿昌族就生活在这一带。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支脉自腾冲逶迤纵贯向南,形成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川江,两江支流和无数溪涧遍布其间,整个地带水系呈叶脉状
期刊
丹巴的美丰富而出乎想象,如一场奔来眼底的盛宴,你就无法那样一往直前地消受……   之前两次到过丹巴,但都是那种“落地-起飞”式的“经停”——傍晚时到达,就近找一家旅馆,吃上一顿川味,带上一夜香梦,在太阳升起时离开,没有缘分与他谈一场恋爱。丹巴却是那种要以贴切、舒展的方式去触摸的地方,要花一些时间、用一些等候、倾一注情感,来慢慢体会。这是我第三次走近丹巴,在一个树木和人都吐着新绿苏醒过来的春天,我没
期刊
土耳其濒临地中海与黑海,横跨欧亚两大洲,风貌之佳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就像其地毯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土耳其拥有丰富多变的地理环境。由东向西贯穿而行的话,可体会到它冬季的漫长酷冷,看到处处终年披银盖雪的山岳地带,高地上春季盛开的白桦。你也能体会到凉爽的长夏,看到条条河川潺潺而流。在干草原地带,则绵延连接着光秃秃的小丘和一望无际的小麦田,这麦田随着太阳的照射,时而呈现广阔无垠的紫光绒毯,时而发出灰色光
期刊
常碰到都市青年自我介绍时会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字,让我联想起了法国人不说英文的事。   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巴黎懂英语者大有人在,但是,在有人同他们以英语交流时,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是欧洲迪斯尼乐园等公共场所,英语才派得上用场。这倒不是法国人高傲,他们是把使用法语提高到民族形象和尊严的象征这个高度。   有一次我搭乘法国国内的航班,到机场出口,正好碰到警察查护照,面对警察的诘问,我不得不
期刊
到了非洲,素有“千丘之国”美称的卢旺达那是一定要去的。卢旺达的山不太高,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卡盖拉国家公园位于卢旺达东北部地区,是一处旅游胜地。   大游和奇灵从首都基加利乘吉普车出发前往卡盖拉国家公园时,正是旭日初升。通往卡盖拉国家公园的是一条土路。路两旁树稀草深,田地里禾苗青翠,在晨曦的辉映下,无数露珠晶莹剔透,金光四射。一路上人来人往,牛羊成群。赶牛羊的都是男子或儿童,妇女则头顶木薯
期刊
喜欢自驾游的人,就像那些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骑手,他们的天地在驰骋中变得无限广阔,豪情和苍茫的心境,在极速的奔驰中一泻而出,车轮寻寻觅觅与大地的亲吻,是他们生命中最动听的音乐。云南东川红土地,是摄影家的乐园,但对于自驾人,奔驰在奇异的红土地上,用车轮感受大地色彩的律动,又何尝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呢?     冒冒失失闯进红土地     云南东川红土地曾经是几个玩摄影的秘密武器,但随着他们的作品屡
期刊
一个很成熟的女人,以为自己不再有激情,不再需要那种浪漫与温情,然而,这一切却在版纳之旅中被一个男孩打破。一个优雅从容的成熟女子,一个热情奔放的浪漫青年,年龄会成为他们爱情的障碍吗?这段旅途中邂逅的爱情,会给你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   去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的路上,汽车在高原上盘桓,我坐在车内,目光凝视着车窗外变幻莫测的高原景象,那是我从未见过的美景:天,很低很低;云,很白很白。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离我
期刊
黄州何幸,曾有苏东坡!   一说到黄州,首先想到的是苏东坡的黄州。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离去,在黄州生活四年又四月,计作诗220首,词66首,赋3篇,文169篇,书信288封,让黄州这个长江边上的穷苦小镇天下闻名。   "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四壁皆画雪景,"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得"。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雪堂之
期刊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于氏生自姬姓。周武王次子邘叔,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建立邘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古代“邘”与“于”通用,逐渐演变为“于”姓。《观堂别集》:盂音于,野王县有邘城。《左传》:“河内野王县西北有邘城。”故于氏出自姬姓,于姓始祖邘叔,于姓根于邘国(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   于姓是百家姓中排名第28位的大姓,据《左传》载,于姓得姓始祖邘叔,于姓根于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市西
期刊
年末兴起的欧洲旅游热中,芬兰成为了热点中的焦点,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在冬季更有特色,是一处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自费游客进入芬兰旅游已经一年多,据数据资料显示:2005年1月至8月,中国游客在芬兰停留的总间夜数为43410。随着中国游客往芬兰的增多,芬兰旅游局在芬兰酒店管理机构已经印制了“芬兰欢迎您”的中文手册,很多酒店都已经有了中文标志,芬兰旅游局同时也开发了中文旅游手册和中文网站来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