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观探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li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為本与设计伦理如今都是设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分析设计伦理观中人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分析在设计伦理观的指导下设计行为的发展。以此来阐述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观。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伦理;尊严;仁爱
  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道主义的僭妄》一书,提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潮,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新模式。[1]同时期帕帕奈克提出了设计伦理的概念,在以人为本的大浪潮下,帕帕奈克将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融入设计,为设计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提供理论支持。
  一、以人为本思想下的设计伦理觀
  20世纪80年代,“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新设计潮流,通过设计发明或者改造产品的弊端,使产品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成为设计的主流,“设计的伦理”与“设计责任”也逐渐被更多的设计师熟知。1971年维克多·帕帕奈克在其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中正式提出“设计伦理”的概念,他将人最为设计伦理的出发点,认为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并且不但要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这为设计伦理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在给设计伦理下定义之前我们先来分别阐明设计与伦理的概念。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设想、运筹、计划和运算,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行为的过程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而展开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这也就是说设计的目的是以人类存在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其过程与结果都是为人服务的,设计最终显现为人的人性。
  伦理源于希腊文“ethics”,本意是本质、人格据希腊文最初的解释来看,伦理的最初含义表示人们在共居的地方形成的风俗、习惯,通过实施这些风俗习惯,人们逐渐形成某种品质或德行,即伦理是有关人与人之间的学问。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伦”的本意就是“关系”和“条理”,这表明伦理在中国古代也主要表示人伦关系,表示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调理。
  从设计与伦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关于人的学科,都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人本身或者人类社会得到的全面发展。因此将设计与伦理的概念相整合,设计伦理即是围绕着设计行为与过程开展的以人为本的道德筹划,是一种处理人类社会矛盾的手段。从小处看,设计伦理是处理消费者心理、生理与设计物功能、美观等关系的手段,使设计物满足人们使用功能;从大处看,设计伦理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手段,要求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人和社会等因素,在设计中发扬人性的真、善、美,使人们通过对物的使用达到与社会之间和谐。这种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对立;也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矛盾,使得矛盾由对立转向统一,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对于社会来说,和谐并不是意味着完美,而是改善。
  以人为本下的设计伦理就是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关注人的需求将设计责任与设计伦理表现在其设计作品中,通过作品处理人类矛盾的过程,设计师也因此成为负责任设计的践行者与倡导者。以人为本的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将设计伦理融入设计之中,站在以人为本的人性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协调产品开发设计的深层次问题。强调人的中心位置,把人的需要看作产品设计的灵魂,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有尊要的生活与创造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设计伦理观下的以人为本的设计
  设计从人们第一次将石块打磨为工具、第一次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生产活动就已经产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工业革命至今,工业设计师们努力让工业化成为产品的推动力,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希望通过工业技术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那些对我们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业设计无一例外都是以为本的设计,它们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改变设计作品弊端,调节人机之间的矛盾,使人获得更为愉悦的用户体验,满足人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让人更有尊严的生活。
  尊严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社会伦理学色彩的术语,康德在《奠基》中论述:“在目地王国中,一切东西要么有一种价格,要么有一种尊严。有一种价格的东西,某种别的东西可以作为等价物取而代之;与此相反,超越一切价格、从而不容有等价物的,则有一种尊严。”由此可以看出尊严本身具有绝对属性,是不可被替代的。尊严包含自尊与受尊重两方面,马斯诺认为只有当这两方面都受到满足时,个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因此,设计产品只有满足人的自尊与受尊重两方面的需求,才能被称得上以人为本的设计产品。例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在对老年产品的设计中,就十分重视对老年人尊严的维护。在“入浴”文化盛行的日本,设计师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的生理特点,容易在浴室发生摔倒、溺水等事故。在浴室设计中,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洗浴方式出发,对浴室中的浴盆、浴具都作了合理的安排,通过整体浴室的设计规范老年使用产品的规定规格,大大减小了老年人在浴室中的困难,帮助老人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洗浴,维护老人的尊严,缓解老人“老而无用”的心理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人只有回归社会才能更好的凸显价值。这表明以人为本的设计必须是帮助人们回归社会、更好的调节人与社会关系的设计。因此帮助一些特殊人群的回归设计也表现出以人为本设计的特征,例如随着城市的扩建,复杂的交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特殊人群融入社会。深圳通过对公交的改造体现了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理念,将车辆的前后门分别设置成二踏式与一踏式减少上下车困难;停车时,车辆底部的气垫会根据停靠站点的高度灵活调控,在车辆与站台路基上形成一个平滑的下坡,保证特殊人群安全上下车。城市公交的设计应该是多元的,站在特殊人群需求的立场上,通过对公交系统的设计,保证他们乘车的便捷与安全,让其感受到社会的人性化关怀,为其更好的回归社会提供便利条件。
  三、总结
  以人为本与设计伦理出发点都是人,其目的都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设计将两者相融合,将伦理与以人为本更好的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设计师将设计伦理穿于设计实践,使设计实践能够在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前进和发展,最终表现出设计的善意。
  注释:
  [1]张锐.以人为本的设计要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市:湖南大学,2004
  参考文献
  [1]周博.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周博.行动的乌托邦——维克多·帕帕奈克与现代设计伦理问题[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3]陈新,周勇.日本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浴室设计研究[J].新建筑,2012,30(1)
其他文献
【摘要】: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产品是一种面对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它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迎合大众审美心理,而且在影响和形成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化妆品广告翻译是一项目的极为明确,对象较为固定的跨文化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译文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受众的接受度及其反应。接受美学强调以译入语语言和文化为导向,以译入语受众为主体,对化妆品广告翻译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农民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阶层之一,也受到各种艺术创作的重视。在世界的绘画史上,以农民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农民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到头来往往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挣扎在生存线上。也许正是农民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的朴实性情感染了许多艺术家,使他们始终热衷于农民题材的绘画创作,他们的笔下不再是浪漫
期刊
【摘要】: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设计师和新掌门人。他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线条流畅,反时尚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而著称。对於所有从事设计、趋向时尚的人来说,山本耀司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相对于三宅一生的褶皱、未来, 川久保玲的玩乐、不羁,而山本耀司的特点是他的极简、奢华,作品非常精致低调,但是总有些出人意料,他跟三宅一生、川久保玲一样, 把西式的建筑设计意念与日式美学结合起來,使服装不再仅仅是
期刊
【Abstract 】: People know the world through organs, 80% of which comes from vision. The use and control of color is not only a major factor in functional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aesthetics.C
期刊
【摘要】:21世紀的我们,对于设计并不是真正的理解。我们虽然投身在设计的环境当中,可是并没有体会到设计的精华与灵魂。每款产品都是有生命的,而每个设计师在设计产品过程中都是以爱的形式来赋予产品的美。而我们却在“深不见底的不安感”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夹缝中生存,并有志于进行创意与设计。  【关键词】:设计;生命  一、设计与服务  “设计”实际上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一种手段,而怎样才算是服务呢,极尽
期刊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irbet 1817-1877),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在1854-1855年间为参加巴黎艺术沙龙创作了巨幅油画作品《画室》,但是该作品并没有入选,于是画家在艺术沙龙的附近用帐篷搭建了一个展室,展出了40件带有画家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画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展览作品,这幅作品有一个小标题“真实的寓言,七年艺术生活的总结”。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当时欧洲大
期刊
【摘要】:《翰林密论》中有:“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赲笔。”其中,“涩笔”这一笔法贯穿于所有的点画线条,更多体现书法线条的韵律感。亦有云“涩者,慢也,慢则缓,缓则稳,稳则庄重,有力度”。“涩笔”技法的生成因素可包括以下三方面:书写工具、書写力度及书写时的情感。在篆隶、楷、行草当中,“涩笔”都有所体现。作为笔势,“疾”与“迟
期刊
【摘要】:鲁道夫·阿恩海姆是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其《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从视知觉的角度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来阐述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知觉思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张力”一节属于重中之重。本文对阿恩海姆对“张力”的理解做深入的解读,并且试图在艺术设计领域运用视知觉来感受“张力”,以便使我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更深刻的指导实践。  【关键词】:张力;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时尚产业——国际时装周的研究,并把中国国际时装周与四大国际时装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找出中国国际时装周国际影响力小的原因,浅谈如何提高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时尚产业;国际时装周;国际影响力;民族性;世界性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民族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期刊
【摘要】:2016年,一则《台湾初审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相关草案》的消息,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问题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基于同性恋基础之上的,在同性恋者越来越敢于表明自己身份的当下,如何维护这一部分人群的权利,尤其是婚姻权、财产继承权等,成为棘手问题。而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提出婚姻的6项权利,这6项基于异性婚姻的权利可否适用于同性婚姻?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之路到底该怎么走?这将是本文探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