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乡情培育学生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说:“ 生活中时时有德育,校园内外处处有德育 ”。我的粗浅理解是只要你留意,你可以随时在身边挖掘资源来教育学生。我是吉林省延边州乡镇的一位村小校长,扎根乡村教育30载,根据乡镇学校和学生实际现状,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寻求资源培育学生。以下是我在工作的点点滴滴,有同行分享。
  一、关注留守儿童,培养学生爱自己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民众由于特有的语言优势陆续到韩国进行劳务,这其中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随着中韩经济合作的日益紧密,中国的渤海湾地区逐渐形成了以韩国企业为主的外企地带,延边地区的朝鲜族青年人则多数到渤海湾地区韩企就业。这样以来,使得延边大多数的县市人口流失加重,有些农村甚至只剩下原来人口的一半,就这样生源的减少使得农村地区的学校规模不断减弱。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以前拥有几百名学生的乡中心小学,转眼间变成了只有几十名学生的村小,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这里的留守儿童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监护人都是爷爷、奶奶或亲属,孩子们有的甚至几年都不能与父母见上一面,得不到家的温暖,享受不到父母的疼爱。每当看到学生们想父母低头抑郁、或含着眼泪眺望远方的时候,我就走进学生面前说:“是想爸爸妈妈了?我来抱抱你,从现在开始我既是你的老师又是你的爸爸,以后你有什么事儿随时跟我说说,我给你最大的帮助”,听到我的这些话语,孩子紧紧的把我抱住,在我的怀里放声畅哭,等平静之后我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嘱咐说:“父母到远方去劳务也是为了你的美好未来,你现在的生活虽然苦,但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才不辜负父母希望”。孩子们就说“老师您就像我爸爸,我就听您的话,努力学习、努力做人”。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我不难看见学生们跟老师叫“爸爸”、“妈妈”的声音,校园此时此刻变成温馨的大家庭 ,这时我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何等的自豪。同时倍感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回忆起那位学生,我至今难忘,他在离学校10公里处的屯里与爷爷一起生活,由于爷爷上了年纪又患病,没能给予孙子应有的教育,孩子就养成了偷窃小东西的坏习惯,还经常逃课。有一次,孩子的爷爷病情加重,到市医院住院,不巧天天来回的客车也因为没有客人隔几天来一次,让这位孩子有了不正常上学理由。了解这个实情后,我立即把孩子接到我家,同吃同住,一起上下学。这位学生在我家住了近两个半月时间,我在提供免费吃住的同时,还利用时间给孩子补课,带孩子去医院看望爷爷。感受我对他的关心与照顾,孩子与我没有了距离感,我不失时机讲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守规、守法、做人的重要性。在我的真诚的感召之下,这位学生终于认清自己坏习惯的危害性,开始努力学习,戒掉了生活中的有许多不良习惯。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当上了学校的诚实守信模范,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上初中。每每想起他我感到莫名的成就感,我用爱心挽救了他的一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专业场所,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工程。学校要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作为教师必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还应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和父母般的爱,让学生找到自我,珍爱自己。
  二、通过野外活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意识
  我们学校地处在中朝边境,濒临中朝边界图们江,虽然比较偏僻,但山清水秀,自然資源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天然的教育学生的实践基地。到了春天,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让学生观察蒲公英、山芹菜、蕨菜还有用普通话来说不出的各种野菜,给学生讲讲那种野菜什么时候采集、怎么吃、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还说明这些野菜是个绿色植物,不管省城里的人们爱吃,在国内外倍受欢迎;到了夏天我带领孩子们到野外,野外的景象很美,湛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鸟儿在空中欢快地飞翔,山上树木成林,山坡上碧绿的小草随风摇摆着。一去河边能看见家乡的河水清澈透底、河水里小鱼们正悠闲地游玩着。通过观察自然,学生们感到大自然的神秘,产生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从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的感情,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通过参观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意识
  我校学生都生长在乡村,大部分学生没去过大中城市,对于延边的首府延吉来说也是学生们向往参观的城市。到了六、一儿童节或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到延吉参观。看到大街上穿梭不断的车流、鸣笛飞快奔驰的列车、蓝天上翱翔的飞机、西市场里的人山人海、公园里的各种动物和数不清的游乐设备、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培训的项目……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感叹我们将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建设我们的家乡。他们坚信我们的家乡在几十年后也会变成这样。等爬上帽儿山顶峰,眺望延吉市、龙井市的全景和叠叠重逢无止境的山的时候学生们的感叹声都变成了欢呼声。等学生安静之后我给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中国地图上的微小颗粒,中国人多地广,比延吉大几十倍的一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将近有40座,其他大中城市将近有700座;等你们好好学习,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了,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祖国和祖国的人民期望你们早日成才,为祖国效力,同学们有信心没有!”,孩子们一口同声地说:“有信心,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儿学习,长大之后做祖国有用的人才!”,听着孩子们的响亮回答,我仿佛看到已成长的孩子们,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场景。
  总之,我们教师不管身在城市里还是乡村,善于在身边或周围中发现教育资源、找出教育资源、挖掘教育资源,就一样可以培育出国家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走进新课程。而目前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却存在严重不当,许多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旧路。口里高喊素质教育,行动上却仍然在搞应试教育。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存在脱节。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冲出来,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学校更是如此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本人就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
期刊
摘 要:传统阅读教学虽经若干年的探索、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完善,但其基本模式:固定的地点(教室)、固定的施教者及其对象(教师、学生)、固定的教学程序(整体阅读——部分探索——回归整体)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由于传统阅读教学受到时间、地域、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学中师生性和交互性,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象。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教学;阅读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变了传
摘 要: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读与写的作用。语文教学做到读写融合,是挖掘教材内在潜能,提升作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不同目标进行训练。例如,课堂文本教学主要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在专门开设的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学习习作。虽然这么做有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是否可以转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按此要求,扎实推进双语阅读,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很有必要。  一、强化领导 职责分明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双语阅读活动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所在。要使活动开展卓有成效,必须在广大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课外生活,让所有师生在古今中外名篇的熏陶下共同提高。学校还必须成立双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