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在学习平面几何之前,数学方面主要学习有关数的知识及其运算,现在学习平面几何是从“数”的运算过渡到“形”的研究,普遍感到不太习惯,特别是对严格的推证方法,感到困难很大。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就“五位一体”教学,谈点肤浅看法。
一、注重文字语言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初学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学生,对一个命题中条件与结论往往不能准确区分,证明时可能随意增加一些条件,或者证明出一些与问题无关的结论。因此培养学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先决条件。要使学生知道每个命题都可以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条件是命题中的已知部分,而结论是从命题所提出的条件,经过推理而得到的事项。所有命题都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即命题的条件部分用“如果”这个词开始,而结论部分用“那么”这个词开始。有的命题是由几个条件和几个结论组成的。例如:等腰三角形(条件一)顶角的平分线(条件二)平分底边,(结论一)并且垂直于底边(结论二)。在平面几何学习的启蒙阶段,就要坚持启发学生对命题的构成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命题的意义,又能提高其充分利用条件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注重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和抽象能力
几何命题是从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旦完成了这种抽象概括,用准确的文字语言给出命题后,应根据命题准确地作出图形,然后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抽象去发现,分析、推测命题中的条件与所学过的公理、定理的内在联系,并运用有关的公理、定理去论证命题中的结论。学生的抽象能力反映在作图、看图能力上,看图能力就是把复杂图形剖析成简单图形,并根据简单图形的内在联系判断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在培养学生的作图、看图能力上多花一些工夫,对提高学生的证明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这方面利用形象的举例、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准确、合理地画图,规范的论证和清楚的板书等能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
三、注重几何图形画法,培养学生规范地用字母、数字、符号写出已知、求证
目前,虽然许多证明题都画出了图形,写出了已知、求证,只要进行分析、证明即可。但也常遇见文字语言题,需要准确地作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又是完成证明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几何术语。正确使用几何术语是提高推理论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规范地写出已知、求证的基础。例:自等腰三角形顶点向两底角的平分线所引的垂线相等。
四、注重证题思路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分析法寻找思路。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即从求证的结论入手,根据已有的定义、公理和定理,需哪些条件,能使这个结论的成立。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证题思路。
初学证明题的学生,遇到较为繁难的问题,就感到千头万绪,无处下手。这是初学证明题时的一道难关。若让学生逐步学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分解方法,这个难关是可以逾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有计划地选入适量的、学生力所能及的、较难的例题,把它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再集零为整,由简到繁,回到原题的证明上来。
五、注重过程分析及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正确地叙述、规范书写的能力
学生开始写证明时,往往逻辑性较差,说不清楚,写不正确,颠三倒四,不能保持推理的逻辑性,甚至遗漏或增加某些步骤,填注理由,也往往漏填错填。因此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明确证明过程的书写要求,培养正确地思考,正确地叙述以及正确地书写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要做出示范。在学生开始自己写出全部过程时,要求他们每一步都注上理由,并使学生知道每一个的说明习惯后,才可以注明或不注明部分明显的理由。在证明过程的书写中,还要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因为……所以……”各部推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逻辑联系,防止在写证明时,不管什么情况一开始就把全部已知条件都写上,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规范证明格式和证题技巧,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
总之,“五位”是个整体,环环紧扣。语言文字题的理解,图形的观察,准确地写出已知,求证是基础,分析是难点,证明是重点。注重“五位一体”教法,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关键。(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学校)
一、注重文字语言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初学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学生,对一个命题中条件与结论往往不能准确区分,证明时可能随意增加一些条件,或者证明出一些与问题无关的结论。因此培养学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先决条件。要使学生知道每个命题都可以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条件是命题中的已知部分,而结论是从命题所提出的条件,经过推理而得到的事项。所有命题都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即命题的条件部分用“如果”这个词开始,而结论部分用“那么”这个词开始。有的命题是由几个条件和几个结论组成的。例如:等腰三角形(条件一)顶角的平分线(条件二)平分底边,(结论一)并且垂直于底边(结论二)。在平面几何学习的启蒙阶段,就要坚持启发学生对命题的构成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命题的意义,又能提高其充分利用条件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注重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和抽象能力
几何命题是从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旦完成了这种抽象概括,用准确的文字语言给出命题后,应根据命题准确地作出图形,然后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抽象去发现,分析、推测命题中的条件与所学过的公理、定理的内在联系,并运用有关的公理、定理去论证命题中的结论。学生的抽象能力反映在作图、看图能力上,看图能力就是把复杂图形剖析成简单图形,并根据简单图形的内在联系判断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在培养学生的作图、看图能力上多花一些工夫,对提高学生的证明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这方面利用形象的举例、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准确、合理地画图,规范的论证和清楚的板书等能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
三、注重几何图形画法,培养学生规范地用字母、数字、符号写出已知、求证
目前,虽然许多证明题都画出了图形,写出了已知、求证,只要进行分析、证明即可。但也常遇见文字语言题,需要准确地作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又是完成证明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几何术语。正确使用几何术语是提高推理论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规范地写出已知、求证的基础。例:自等腰三角形顶点向两底角的平分线所引的垂线相等。
四、注重证题思路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分析法寻找思路。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即从求证的结论入手,根据已有的定义、公理和定理,需哪些条件,能使这个结论的成立。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证题思路。
初学证明题的学生,遇到较为繁难的问题,就感到千头万绪,无处下手。这是初学证明题时的一道难关。若让学生逐步学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分解方法,这个难关是可以逾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有计划地选入适量的、学生力所能及的、较难的例题,把它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再集零为整,由简到繁,回到原题的证明上来。
五、注重过程分析及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正确地叙述、规范书写的能力
学生开始写证明时,往往逻辑性较差,说不清楚,写不正确,颠三倒四,不能保持推理的逻辑性,甚至遗漏或增加某些步骤,填注理由,也往往漏填错填。因此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明确证明过程的书写要求,培养正确地思考,正确地叙述以及正确地书写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要做出示范。在学生开始自己写出全部过程时,要求他们每一步都注上理由,并使学生知道每一个的说明习惯后,才可以注明或不注明部分明显的理由。在证明过程的书写中,还要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因为……所以……”各部推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逻辑联系,防止在写证明时,不管什么情况一开始就把全部已知条件都写上,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规范证明格式和证题技巧,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
总之,“五位”是个整体,环环紧扣。语言文字题的理解,图形的观察,准确地写出已知,求证是基础,分析是难点,证明是重点。注重“五位一体”教法,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关键。(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