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校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表现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现状分析入手,探索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基于焦点解决取向,多渠道推广大学生就业心理知识;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就业心态;焦点解决取向;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19-01
一、高校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表现
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思想困惑方面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随大流”、“一窝蜂”现象,未仔细思考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家庭情况、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就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这种盲目从众心理将严重影响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最终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心理方面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自身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认知偏差,就业期望过高;意志薄弱,受环境影响较大;缺乏足够的自信,行动犹豫,这些都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自卑、自负、迷茫、焦虑、郁闷、失落等心理现象,这些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3.自身素质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个性障碍,缺乏主见;个人学习状况及综合能力表现不佳;对就业信息掌握得不够,出现以上情况,大学生容易标下出消极、等待、退缩、迷茫的就业心态,最终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迷失方向。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现状
1.就业心理知识获取渠道单一。
目前各大高校大多是通过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来获取就业心理知识,教学形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课程目标不具体,教学方法单一,就业相关的心理体验活动较少,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缺乏专业有效的就业心理个体辅导及团体辅导。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对职业世界仅有模糊的认识,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都曾有过对职业规划困惑。由于高校职业心理辅导严重缺位,有些同学面对困惑会个别求助于专业老师、思政辅导员及心理中心咨询师等,但此类辅导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无法给大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个性化辅导。
3.就业心理辅导条件保障不足。
高校一般都建有就业指导中心,承担着就业指导和管理工作,但在就业心理辅导方面,较多既缺乏专业背景及就业心理相关知识的指导老师,也无法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如契合中国大学生实际的就业心理测量、就业心理系列实践活动等。
三、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的建构
1.基于焦点解决取向,多渠道推广大学生就业心理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坚持传统课堂模式以外,还需要鼓励大学生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如心理测试、网上教育指导、网上测评、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及心理沙龙等,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紧紧围绕实践活动开展,就业心理知识推广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坚持就业心理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一只专业从事就业心理教育的工作队伍,调动所有相关人员,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各年级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就业心理教育,切实落实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大学生的优势为基础,通过专注于构想更满意的未来以及现存的期望、动机等,让大学生深刻体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感受,挖掘自主发展的潜能,提高适应职业的能力,从而积极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自我决定,通过建构解决之道的历程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2.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融合。
就业认知、就业自我意识及就业个性心理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计划地分阶段开展班级就业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增进个人的成长与职业生涯发展。(宫火良,陈锦华,2017)认为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就業焦虑水平,且辅导的立即效果和追踪效果均良好;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通过积极倾听咨询者优势、资源和技能以及过去成功使用这些信息的经验,使用“奇迹问句”、关系问句、寻找例外及刻度评量等方式,给予来访学生真诚地赞美,引导学生用正向的眼光看待事物、着眼于未来及极大化自我的赋能感,使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注重小的改变,立足于行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构建“五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作和内在要求,探索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就业心理工作格局。在课程建设方面,将就业心理指导课纳入课程设置中,加强就业心理课程建设;建设一支专业从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保证一定的相关培训确保辅导的专业性及有效性;高校心理中心及就业指导中心联动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服务,联系各学院做好预防干预工作;结合高校发展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等;通过积极整合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各方资源,促进教育力量整合、大学生主体自育及教育效果延伸,帮助大学生用崇高的思想境界抵制不健康心理状态,通过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及完善自我,利用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从未实现大学生自我成长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2]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黄定华.大学生˙人格心理˙职业生涯规划[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宫火良,陈锦华.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就业焦虑干预中的应用[J].保定学院学报,2017(06).
[5]许国成,叶福莲.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涯探索及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6]叶宝娟等.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_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1).
作者简介:邹方勤(1984-)女,汉,江西新干人,研究生 ,助教,湖南城市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益阳市社科课题(2018YS046):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建构研究。
【关键词】就业心态;焦点解决取向;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19-01
一、高校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表现
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思想困惑方面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随大流”、“一窝蜂”现象,未仔细思考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家庭情况、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就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这种盲目从众心理将严重影响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最终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心理方面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自身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认知偏差,就业期望过高;意志薄弱,受环境影响较大;缺乏足够的自信,行动犹豫,这些都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自卑、自负、迷茫、焦虑、郁闷、失落等心理现象,这些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3.自身素质的困扰。
主要表现在个性障碍,缺乏主见;个人学习状况及综合能力表现不佳;对就业信息掌握得不够,出现以上情况,大学生容易标下出消极、等待、退缩、迷茫的就业心态,最终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迷失方向。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现状
1.就业心理知识获取渠道单一。
目前各大高校大多是通过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来获取就业心理知识,教学形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课程目标不具体,教学方法单一,就业相关的心理体验活动较少,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缺乏专业有效的就业心理个体辅导及团体辅导。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对职业世界仅有模糊的认识,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都曾有过对职业规划困惑。由于高校职业心理辅导严重缺位,有些同学面对困惑会个别求助于专业老师、思政辅导员及心理中心咨询师等,但此类辅导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无法给大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个性化辅导。
3.就业心理辅导条件保障不足。
高校一般都建有就业指导中心,承担着就业指导和管理工作,但在就业心理辅导方面,较多既缺乏专业背景及就业心理相关知识的指导老师,也无法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如契合中国大学生实际的就业心理测量、就业心理系列实践活动等。
三、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的建构
1.基于焦点解决取向,多渠道推广大学生就业心理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坚持传统课堂模式以外,还需要鼓励大学生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如心理测试、网上教育指导、网上测评、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及心理沙龙等,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紧紧围绕实践活动开展,就业心理知识推广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坚持就业心理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一只专业从事就业心理教育的工作队伍,调动所有相关人员,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各年级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就业心理教育,切实落实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大学生的优势为基础,通过专注于构想更满意的未来以及现存的期望、动机等,让大学生深刻体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感受,挖掘自主发展的潜能,提高适应职业的能力,从而积极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自我决定,通过建构解决之道的历程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2.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融合。
就业认知、就业自我意识及就业个性心理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计划地分阶段开展班级就业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增进个人的成长与职业生涯发展。(宫火良,陈锦华,2017)认为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就業焦虑水平,且辅导的立即效果和追踪效果均良好;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通过积极倾听咨询者优势、资源和技能以及过去成功使用这些信息的经验,使用“奇迹问句”、关系问句、寻找例外及刻度评量等方式,给予来访学生真诚地赞美,引导学生用正向的眼光看待事物、着眼于未来及极大化自我的赋能感,使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注重小的改变,立足于行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构建“五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作和内在要求,探索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就业心理工作格局。在课程建设方面,将就业心理指导课纳入课程设置中,加强就业心理课程建设;建设一支专业从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保证一定的相关培训确保辅导的专业性及有效性;高校心理中心及就业指导中心联动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服务,联系各学院做好预防干预工作;结合高校发展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等;通过积极整合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各方资源,促进教育力量整合、大学生主体自育及教育效果延伸,帮助大学生用崇高的思想境界抵制不健康心理状态,通过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及完善自我,利用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从未实现大学生自我成长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2]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黄定华.大学生˙人格心理˙职业生涯规划[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宫火良,陈锦华.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就业焦虑干预中的应用[J].保定学院学报,2017(06).
[5]许国成,叶福莲.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涯探索及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6]叶宝娟等.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_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1).
作者简介:邹方勤(1984-)女,汉,江西新干人,研究生 ,助教,湖南城市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益阳市社科课题(2018YS046):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