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沿线重要的枢纽地区,中亚国家因其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而具有敏感的国家主权意识。本文主要从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对外关系准则和国际安全观三个方面,论述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包涵的和平友善理念,因而其更能凝聚中亚国家的合作共识。
【关键词】: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平友善
历史上,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和民族宗教特征,常常成为大国势力范围争夺的对象,而中亚地区自身力量分散孱弱,在大国争夺过程中,无力维护本民族的独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之间著名的“大博弈”[1](The Great Game)即发生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拉开帷幕,东西方阵营的两大主导国美国和苏联取代英俄,成为这一地区新的“战略棋手”。这种长期处于大国争夺和控制之下的历史经历,使得独立后的中亚国家具有极其强烈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意识,独立后各国均采取多元平衡的外交战略,以实现在大国关系之间的平衡,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土库曼斯坦更是采取中立政策,成为国际公认的7个中立国之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历史上从未有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记录,近代以来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遭遇也让中华民族更加珍惜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的独立,更加尊重别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发展道路选择。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但是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以大欺小,不谋求世界霸权。这使得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倡议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更能吸引中亚国家的兴趣、更能赢得中亚国家的信赖。
一、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平的民族,尤其是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遭遇让中国人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平友善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遭遇之中。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2]中国是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的践行者,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宣传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鼓励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和平发展的道路也符合中亚各国的国家利益诉求,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经历了经济衰退和内战的困扰,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亚各国均制定了本国的长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因而,实现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共同追求,双方就此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共识。2015年9月3日,中亚各国领导人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哈、吉、塔三国代表方队还作为外军方阵接受了检阅,这鲜明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和平问题上的一致立场。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不会抛弃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外交辞令。习主席明确指出:“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3]。
二、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下一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这五项原则得到了印、缅两国的认可和支持,分别写入了中国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之中,并进一步被确认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此后,和平共處五项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与《联合国宪章》并行不悖的国际关系指导原则”[4]。在与中亚国家的交往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基本准则。中国与哈、吉、塔及俄四国通过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了边界划分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国与国之间边界问题的典范。在中国与中亚三国漫长的边境线上,从未发生过冲突事件,双方始终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相比于美国长期在中亚地区策动“颜色革命”,俄罗斯试图恢复中亚地区成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中国同样作为对地区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其最显著的差距别就是充分尊重中亚各国的主权,在合作中从不附带政治条件。这一特点得到了中亚国家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赏。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中国将继续弘扬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5]在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中国也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将与中亚“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6]。
三、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由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1992年提出建立的地区安全合作论坛,长期以来纳扎尔巴耶夫将“亚信会议”作为哈萨克斯坦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安全公共产品而大力推动其发展,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亚信会议”的建设发展,得到了中亚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赞赏和信任。2014年5月,“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会议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中国始终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倡导亚洲各国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中国与中亚国家面临着共同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有着一致的安全利益和诉求,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亚信会议”的框架下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合作,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习主席提出的亚洲安全观,进一步强调安全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为绝对安全”[7],倡导亚洲各国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承担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责任。亚洲安全观的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下深化安全合作,也有利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注释:
[1]“大博弈”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政治术语,特指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控制的战略冲突。传统上认为“大博弈”时期是从1813年至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为止,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大博弈”进入到较为缓和的第二阶段。
[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48
[3]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67
[4]苏长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6): 4-22
[5]习近平.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EB/OL].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hpgc_668028/t1169582.
shtml
[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88
[7]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21/c_1110799227.htm
【关键词】: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平友善
历史上,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和民族宗教特征,常常成为大国势力范围争夺的对象,而中亚地区自身力量分散孱弱,在大国争夺过程中,无力维护本民族的独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之间著名的“大博弈”[1](The Great Game)即发生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拉开帷幕,东西方阵营的两大主导国美国和苏联取代英俄,成为这一地区新的“战略棋手”。这种长期处于大国争夺和控制之下的历史经历,使得独立后的中亚国家具有极其强烈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意识,独立后各国均采取多元平衡的外交战略,以实现在大国关系之间的平衡,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土库曼斯坦更是采取中立政策,成为国际公认的7个中立国之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历史上从未有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记录,近代以来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遭遇也让中华民族更加珍惜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的独立,更加尊重别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发展道路选择。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但是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以大欺小,不谋求世界霸权。这使得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倡议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更能吸引中亚国家的兴趣、更能赢得中亚国家的信赖。
一、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平的民族,尤其是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遭遇让中国人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平友善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遭遇之中。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2]中国是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的践行者,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宣传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鼓励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和平发展的道路也符合中亚各国的国家利益诉求,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经历了经济衰退和内战的困扰,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亚各国均制定了本国的长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因而,实现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共同追求,双方就此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共识。2015年9月3日,中亚各国领导人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哈、吉、塔三国代表方队还作为外军方阵接受了检阅,这鲜明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和平问题上的一致立场。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不会抛弃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外交辞令。习主席明确指出:“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3]。
二、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下一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这五项原则得到了印、缅两国的认可和支持,分别写入了中国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之中,并进一步被确认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此后,和平共處五项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与《联合国宪章》并行不悖的国际关系指导原则”[4]。在与中亚国家的交往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基本准则。中国与哈、吉、塔及俄四国通过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了边界划分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国与国之间边界问题的典范。在中国与中亚三国漫长的边境线上,从未发生过冲突事件,双方始终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相比于美国长期在中亚地区策动“颜色革命”,俄罗斯试图恢复中亚地区成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中国同样作为对地区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其最显著的差距别就是充分尊重中亚各国的主权,在合作中从不附带政治条件。这一特点得到了中亚国家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赏。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中国将继续弘扬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5]在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中国也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将与中亚“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6]。
三、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由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1992年提出建立的地区安全合作论坛,长期以来纳扎尔巴耶夫将“亚信会议”作为哈萨克斯坦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安全公共产品而大力推动其发展,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亚信会议”的建设发展,得到了中亚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赞赏和信任。2014年5月,“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会议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中国始终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倡导亚洲各国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中国与中亚国家面临着共同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有着一致的安全利益和诉求,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亚信会议”的框架下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合作,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习主席提出的亚洲安全观,进一步强调安全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为绝对安全”[7],倡导亚洲各国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承担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责任。亚洲安全观的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下深化安全合作,也有利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注释:
[1]“大博弈”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政治术语,特指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控制的战略冲突。传统上认为“大博弈”时期是从1813年至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为止,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大博弈”进入到较为缓和的第二阶段。
[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48
[3]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67
[4]苏长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6): 4-22
[5]习近平.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EB/OL].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hpgc_668028/t1169582.
shtml
[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288
[7]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21/c_1110799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