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神富庶的商人族群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平遥古城的念想始于五年前去运城采访,途中经过平遥,未及探访,后听池神庙博物馆馆长李竹林先生讲述盐池故事时说起晋商,也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平遥的气魄缘于晋商。而和晋商,甚至可以说和山西千年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源,就是盐。
  山西农业生产算不上发达,南部盐池,是中国最古老的产盐区,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早在远古的黄帝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在这里开采池盐,到了春秋时期《左传》中已经有了开采山西南部池盐的确切记载,汉代时曾在全国二十郡设盐官三十名,而管理这片盐池的官员为全国盐官之首,由此也可以看出,盐池的历史不但古老,而且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地位也十分重要,不仅如此,盐还是中国最古老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最古老的商人,恐怕就是山西商人。春秋时候管子就讲:“十口之家,十人食盐,五口之家,五人食盐,无盐尔,饿死而肿。”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当时,盐便成为了大宗商品。盐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批大商人,他们中有很多便是占有资源优势的山西人。
  现在要重新讲述晋商的故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浩如烟海的官方史集中,找不到一篇文章是特意讲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件事的,他们的身影会偶尔出现在当时文人的笔记里,但在这种笔记中又几乎很少讲到他们商业上的作为,既然无法从文字记载中得到晋商清晰的印象,我们只好在他们留下的这些古老宅院中寻找他们的痕迹……对古代建筑的考察,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这些老房子直接印证了晋商发展的时间脉络。
  春节陪公婆到太原访亲,驱车八百余公里,短暂停留两日,唯一去了平遥,如我所愿一睹古城风貌,疲惫一扫而光,值得奔赴。
  当地人说:“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富可敌国的故事里流淌着现代金融的种子,也折射着当年晋商的鼎盛与辉煌。有“中国第一票号”之称的日昇昌门脸不大,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虽然牌匾上的字已略显黯淡,但“日昇昌”的金招牌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庭院深深深几许,外朴内秀,面简里厚。正房厅柱悬一幅木制长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还有那一块闻名商界的牌匾——汇通天下。汇通天下!这就是当年晋商的声音。
  街市纵横,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时光仿佛瞬间倒流。日升昌的大门,开启又关上,关上又开启,迎迓了多少个日升日落,目送了多少的人来人往?那个车水马龙的平遥城:车马声,叫卖声,掌柜及学徒播动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票号一小步,经济一大步”,汇通天下的梦想在此酝酿,气贯长虹。在不大的院子里慢慢行走,眼睛在当年的票据、账房上游移,耳朵聆听着票号的兴衰荣辱。想当年雷履泰,这位气魄十足的商界巨贾、日昇昌的创始人,该是怎样地意气风发,置身此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扇门,一堵墙,都牢牢地拽着我的视线,扯动着我的思绪,我仿佛看到了这位票号的鼻祖正在谈笑风生、运筹帷幄,那些身着长袍马褂的商人进进出出……
  难怪,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如此赞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那些比较象样的金融机构,最高的总部大抵都在平遥、太谷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上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结束了十几年流亡海外的生活,回到北京,他亲见西方国家的富庶繁荣,深刻认识到商业兴旺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参加山西商人为他举行的欢迎会时,给了晋商这样的评价:“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这并非客套,梁启超所言,不仅仅局限在财富的层面上。他更看重山西商人们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
  种种事实,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在山西这个地方,曾经有一批十分成功的商人。由于他们的独树一帜,其成就甚至突破了商业的范畴,在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今,晋商精神在现代商业中依旧影响深远,在利益面前仍恪守为商、为人的根本,“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这是晋商对后人的告诫,亦是本刊愿与读者分享之一批人的精神。
其他文献
写这篇采访时,正在听雅欣两年前送我的《琴梦红楼》的CD,每次听,都感动,她的声音温婉质朴,一如此刻初秋静夜里的月光,使人安心,她却总是自嘲说CD的效果一点都不好,大概少了现场的视觉震感,但于我而言,倒是多了几分对古琴、古乐梦回红楼般的想象。这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乐者,正在努力的成为生活的乐师,把所知所感与更多读者分享,让生活如古乐般素朴而优雅。  音乐的最高追求——和于天地之间  记者:古琴可以
期刊
8月22日下午,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大秦帝国粉丝峰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举行。  此次峰会邀集了活跃在大秦帝国吧、大秦帝国论坛等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的重量级资深秦粉20人,《大秦帝国》部分主创宣传负责人也到场参加了会议。《醒狮国学》编辑徐展亦有幸参与。大家共叙“秦缘”,就电视剧《大秦帝国》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宣传推广、自媒体平台的运维、与粉丝的互动以及后续两部的创作、文化产业链矩阵
期刊
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挺进8亿元之际,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4日联合举办了该片的研讨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指出,《大圣归来》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汲取灵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不恶搞,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大圣归来》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始改变国产动画的低迷状态,让国产动画的投资人、创作者和观众都重
期刊
《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初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九日与钟繇书》是曹丕在重阳节这天写给著名书法家钟繇的手札,据此我们了解到在魏晋之前,重阳节已经是约定成俗
期刊
现代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首《白马寺》诗:  这首诗刊登在1939年11月《弹花》的第三卷第一期上,当时正值中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在“劫乱”中“焚香悟佛哀”,也许更能体会佛法之于人内心的感化吧!公元6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兴建落成,为佛法的传扬提供了温馨的土壤,为中国人的内心又提供了一处精神的庇佑。千年而往,风雨剥蚀了那曾经耀眼的光环,尘埃湮没了那昔日苍茫的梵呗,但白马寺一如
期刊
众所周知,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们讨论法家与其他学说之间的差异时,常常拿《商君书》里的句子做例证。这是一种“以学观人”的套路。若是“以人观学”,恐怕商鞅的头脑中还不止法家一学。  商鞅入秦之初,曾经数次向秦孝公进言。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先后给对方上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四门课。按照儒家史观,秦孝公采用了境界最低的“强国之术”,即后来的变法方略。  如此看来,商鞅
期刊
70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投降了。抗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惨烈、最痛苦的集体记忆;抗战,是中华民族存亡灭种时刻的最后呐喊;抗战,是中华民族伤亡3500万同胞,血流成河的历史印记;抗战,是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的苦难深渊。如果忘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忘记抗日战争的家国沦丧,忘记抗日战争的法西斯恶行,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对我民族的肆意蹂躏,忘记日本军国主
期刊
我们泛览中外诗歌的时候,常常从某个中国诗人联想到某个外国诗人,或从某个外国诗人联想到某个中国诗人,因而在我们心中起了种种比较——时代,地位,生活,或思想与风格。这比较或许全是主观的,但同时也出于自然而然。屈原与但丁,杜甫与嚣俄,姜白石与马拉美,陶渊明之一方面与白仁斯,又另一方面与华兹华斯,和歌德的《浮士德》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他们的关系似乎都不止出于一时偶然的幻想。  歌德:抒情诗应该是即兴诗
期刊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晋商可以在强手如林的商场脱颖而出?他们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有何秘诀?  商帮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基本前提,即植根于精英阶层集体意识中的文化基因被创造性地激活,使商业活动有了强大的文化和信仰支撑。  一度雄踞中国商帮之首的晋商,无论是经商理念、商业模式还是组织管理上都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编者按:李连杰说自己在1997年的时候,就曾经开始考虑退休,因为他发现物质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他给家里人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但是他们的内心痛苦却无法弥补,于是李连杰开始学佛,尝试着在超越物质的界限后,重新认识生命,两年前的夏天,李连杰在《开讲啦》栏目中呈现了一场有温度、有感悟的精彩演说,今日看来,依然值得借鉴。  公益:理性而持久的事  今天我想重点讲的是我在一生的追寻中未来做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