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实施困难,结合货币政策的本质作用,得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究通货膨胀目标值在中国的可行性。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 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6-0064-01
1 引言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当局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条件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宏观经济目标一般有以下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199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即实施关注物价稳定的单目标货币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有实施的必要么?它的实施条件又有哪些?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
对于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很多经济学家已经从理论角度给出明确相互冲突的回答。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对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做出了直观的描述。根据1861年到1957年英国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的实证研究,得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同时,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我国的历史也充分说明多重的货币目标使中央银行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得苦恼。1983年到1995年,中国中央银行提出的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这样的双重目标,使1984年到1993年遭遇平均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1993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1.74%,可见这个典型的双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很好的权衡这两个目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可见,有效的货币政策需要明确一个单一的目标,那么单一目标又应如何确定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货币政策不同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政策,前者的实施旨在为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金融环境,形成稳定通胀预期,使企业尽量降低经营风险,以此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物价稳定这个目标对于货币政策至关重要。
在金本位时期,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名义锚”为国内货币价值长期稳定提供约束机制,维持金融环境的稳定。但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名义锚”缺失,单纯的保证汇率稳定再不能保证金融环境的稳定,各国政府纷纷寻求通货膨胀的解决之道。通货膨涨目标制应运而生。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到2OO5年,已有22个国家先后实行。其中大部分国家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稳定经济环境。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可见,虽然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首先强调的仍是货币币值的稳定,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币值的稳定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实现和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实现。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政府外汇市场的干预将逐渐减弱,币值稳定便主要依靠于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这个政策目标便逐渐接近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见,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中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汇率市场化、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LL]
3 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使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成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而该政策目标的达成首先要求央行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惟有如此,公众才有理由信任央行。
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实施主要面两个主要困难。
(1) 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此困难具体表现在政策的实施出了要维持物价稳定外,同时兼顾充分和汇率稳定。首先,在现阶段经济环境中,不得不面对由大学扩招,国企改革等因素带来的社会失业问题,而如前文所提到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低通货膨胀率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矛盾,这表明,如果我国贸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将导致失业上升,而一旦失业率上升到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程度,政府便开始干预经济,最终通货膨胀目标制无法实现。第二,我国近几年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政府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放出基础货币,从而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外汇储备及汇率水平密切相关。而分析国际经验,各国军事在放弃汇率名义锚之后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外汇市场发展不成熟,放棄外汇管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仍需等待外汇市场的成熟。
(2) 央行的独立性。为了保证民众对公布的通货膨胀目标的信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必要条件。而我国的《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这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限于与政府,这必然会影响央行的通胀目标的实现,而在征服行为的干预下 ,央行的信誉度也会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因为政府干预导致的经济环境不稳定,我国应通过理发程序,确立中央银行的独立法律地位。
4 结论
通过对货币政策目标的理论与历史实践,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有效稳定经济环境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也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现阶段,中国经济从市场化深度、制度、以及技术测算等必要条件方面仍存在不足,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仍需等待。
参考文献:
[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黄宪、江春、赵何敏、赵征:《货币金融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韩栋:《货币政策:“多目标”还是“单目标”》[J].生产力研究, 2009,(12):45-47.
[4] 李晨保、孙永权:《中国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研究》[J].经济经纬, 2009,(4):24-27
[5]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经验的国际考察》[J].当代财经, 2007,(10):46-55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 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6-0064-01
1 引言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当局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条件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宏观经济目标一般有以下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199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即实施关注物价稳定的单目标货币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有实施的必要么?它的实施条件又有哪些?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性
对于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很多经济学家已经从理论角度给出明确相互冲突的回答。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对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做出了直观的描述。根据1861年到1957年英国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的实证研究,得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同时,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我国的历史也充分说明多重的货币目标使中央银行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得苦恼。1983年到1995年,中国中央银行提出的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这样的双重目标,使1984年到1993年遭遇平均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1993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1.74%,可见这个典型的双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很好的权衡这两个目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可见,有效的货币政策需要明确一个单一的目标,那么单一目标又应如何确定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货币政策不同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政策,前者的实施旨在为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金融环境,形成稳定通胀预期,使企业尽量降低经营风险,以此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物价稳定这个目标对于货币政策至关重要。
在金本位时期,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名义锚”为国内货币价值长期稳定提供约束机制,维持金融环境的稳定。但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名义锚”缺失,单纯的保证汇率稳定再不能保证金融环境的稳定,各国政府纷纷寻求通货膨胀的解决之道。通货膨涨目标制应运而生。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到2OO5年,已有22个国家先后实行。其中大部分国家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稳定经济环境。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可见,虽然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首先强调的仍是货币币值的稳定,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币值的稳定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实现和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实现。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政府外汇市场的干预将逐渐减弱,币值稳定便主要依靠于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这个政策目标便逐渐接近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见,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中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汇率市场化、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LL]
3 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使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成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而该政策目标的达成首先要求央行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惟有如此,公众才有理由信任央行。
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实施主要面两个主要困难。
(1) 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此困难具体表现在政策的实施出了要维持物价稳定外,同时兼顾充分和汇率稳定。首先,在现阶段经济环境中,不得不面对由大学扩招,国企改革等因素带来的社会失业问题,而如前文所提到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低通货膨胀率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矛盾,这表明,如果我国贸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将导致失业上升,而一旦失业率上升到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程度,政府便开始干预经济,最终通货膨胀目标制无法实现。第二,我国近几年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政府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放出基础货币,从而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外汇储备及汇率水平密切相关。而分析国际经验,各国军事在放弃汇率名义锚之后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外汇市场发展不成熟,放棄外汇管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仍需等待外汇市场的成熟。
(2) 央行的独立性。为了保证民众对公布的通货膨胀目标的信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必要条件。而我国的《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这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限于与政府,这必然会影响央行的通胀目标的实现,而在征服行为的干预下 ,央行的信誉度也会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因为政府干预导致的经济环境不稳定,我国应通过理发程序,确立中央银行的独立法律地位。
4 结论
通过对货币政策目标的理论与历史实践,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有效稳定经济环境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也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现阶段,中国经济从市场化深度、制度、以及技术测算等必要条件方面仍存在不足,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仍需等待。
参考文献:
[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黄宪、江春、赵何敏、赵征:《货币金融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韩栋:《货币政策:“多目标”还是“单目标”》[J].生产力研究, 2009,(12):45-47.
[4] 李晨保、孙永权:《中国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研究》[J].经济经纬, 2009,(4):24-27
[5]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经验的国际考察》[J].当代财经, 2007,(1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