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摩托:寻求管理模式的新突破

来源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an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宗申公司是宗申产业集团与江苏淮海产业集团合资成立的下属子公司,是宗申产业集团宗申微型汽车、特种车辆经营及出口指定企业。目前,年产能已达到近30万辆,年产值达25亿,连续四年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2009年,宗申三轮摩托公司产销量突破40万辆,占当年全国三轮摩托车产销量的21.9%。在2009年完成第六条装配线的基础上,2010年又投资400万元启动第七条装配线的建设。江苏宗申公司总经理尤建军说,这条装配线的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达产后50秒钟即可下线一辆三轮摩托车。七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的生产能力将提高至50万辆,并预留年产80万辆的接口。
  三轮摩托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所以许多企业的起点都很相似。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整车制造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摩托车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要想真正把摩托车企业做强,光靠模仿和跟风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优势。
  对这一点的执着与坚持,让宗申的产品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竞争中,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发展至今,江苏宗申公司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职工教育中心等机构,汇集行业顶尖专家,各种检测、检验,试验,制造用设备仪器5600台套的研发优势,取得了9项技术革新。
  作为一个摩托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江苏宗申的管理模式也在寻求新的突破。公司针对自身现状进行调研和需求梳理,制定了明确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未来将建设能够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制造平台、销售平台,产品设计平台及质量管理平台。
  
  制造平台首推精益生产
  
  江苏宗申在成本控制方面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宗旨就是降低浪费,尤建军告诉记者,摩托车生产企业企业的大部分浪费基本上都集中在现场生产环节,只要控制住制造上原料浪费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这几年,宗申摩托坚持提倡消除企业内部七大浪费,包括材料浪费、等待浪费、库存浪费等。从2006年执行至今,生产效率提高了30%,生产成本节约了近400万元。
  江苏宗申公司提出了“耐用”的理念,认为耐用的关键在于,从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这些与消费者盈利紧密相关的性能指标上,全面提高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宗申不但延续和发展了耐用理念,用耐用科技的突破再次刷新了消费者对于摩托车耐用的标准,还为宗申摩托创造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盈利模式。得到了消费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此外,宗申摩托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去除多余材料,实现产品清量化,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制造成本。“现在宗申摩托每天产量达到1200多台,但是每月的成品库存仅有2000多台。我们基本上采取按照订单生产,生产与物流环环相扣的模式,两个小时算作一个定单周期,物流配送也能达成两小时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库存占有量。减少了资金占用。”尤建军说。
  江苏宗申在没推广精益管理之前,成品库存量大,生产周期长,几百辆的订单周期长达1周,而现在,从接到客户订单到发货仅需要3天时间。
  精益生产理念不仅帮助宗申摩托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间接提升了供应商的水平。供应商基本上能按他们的生产计划,配送一周所需的零配件,减小了对库存的压力。而且。为了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宗申摩托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不仅通过宗申产业集团的集团质量管理平台,对所有零部件进行定期全方位的检验,还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严格的检验程序,并且在产品出厂之前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全方位的零部件检验。
  
  销售管理亟待提高
  
  江苏宗申的销售渠道采取以县级为单位、经销商代理的模式,一个一级经销商必须下设四个二级经销商,从而扩大销售网络。他们在全国各地共有合格的销售网点1千多个,每年能销售40万辆。
  为了掌握各个经销商的实际销售情况,宗申联合软件公司开发了销售远程管理平台,配置了定单、下单、统计及经销商管理等功能模块。根据区域划分,公司内部安排了12个区域经理开展管理网络。每个经销商网点设有导购员,负责统计销售数据并上传至远程平台。
  虽说销售远程管理平台将各地的销售数据集中收集起来,但令尤建军始终感到遗憾的是,系统无法实时获取某一区域销售量的上升或下降情况,无法统计全国的占有量,也无法和主要竞争对手的销量进行比对,这一直是困惑宗申摩托的难题。
  针对这些棘手问题,尤建军已经主持了好几个项。首先是加强工作目标的计划管理。他们请软件公司设计了一套计划管理系统,把整个公司用工作目标计划管理的方式管理起来。配合这套系统还研发了一个管理信息交流平台,他说,”虽然,在技术方面、财务方面都有相关的软件系统在用,但整个信息在企业内部并没有流动起来,包括生产集约化、成本管理,质量管控都有模块,但都没有很好的串联起来。我想,这一问题也是困扰其他企业的共同的难题,如何用好所有的系统模块,如何把信息数据串联起来为决策所用,这是我们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江苏宗申的研发团队共有150多人,主要使用CAD软件进行产品设计。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品仿制现象屡现不绝,这既影响了宗申产品的可信度,也夺取了宗申的一部分销量。因此,宗申不得不通过新产品的推层出新、缩短设计周期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商机。仅今年上半年就推出了60余种新产品,但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数据,加上越来越多的合作设计,使得现有的设计系统不堪重负。
  尤建军说,宗申摩托正在着手实施PDM系统,预计明年6月完成,缓解目前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PDM系统的实施,使企业的信息流能够在各个系统中顺畅流通,能够把生产、工艺,质量、财务,销售、销售等有效的串联起来。
其他文献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本文根据其在“201 3’智库筑基‘中国梦’:中国智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众所周知,智库正趋于全球化,它们不再是欧洲和北美特有的了。但是开始发展智库的国家往往倾向于效仿美国的经验。世界范围内,存在大约6000个左右的智库,其中接近一半都坐落丁美国。像布鲁金斯学会和传统基金会这样的美国智库,经常会发布看起来能影响政策决定过程的信息。因此,中国、印度、整个中东
期刊
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  《三十六计》不是就军事谋略讲军事谋略,而是着力揭示军事谋略的哲学底蕴及其内在规律,所以具有哲理性很强的特点。本系列文章的结构是以《三十六计》各计为篇,各篇均由“计文”、“今译”、“解说”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读者存对照中理解《三十六计》的计文,本书存各计“解说”后附“原书‘按’及‘按语今译”:本书“解说”注意根据各计义理,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地域,从战
期刊
航空制造业不仅竞争激烈,还面临着资源环境、轻量化设计、发动机设计等各类复杂问题,涉及大量的信息系统。从材料分析、业务流程管理乃至整个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有力支持。本刊结合PLM在航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典型航空公司的挑战及需求,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以期实现经验共享,寻找更深层次的应用和发展。  优质空气动力学特性提升环保性  飞机设计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通过Composite
期刊
突发事件犹如一个镜像,在考验着国家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应对处理能力。其实,之所以说是超越无常,其根本内涵是我们如何建立起长效机制去面对突发事件,去解决突发事件所遗留的问题,这是在考量政府的危机治理理念。面对突发事件我们不应是被动地应对,而是如何去妥善地处理,须汲取应有的教训,以使得悲剧不再重演。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比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面对天灾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完善的应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能否有效地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进行有效的应急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应当依靠法制。  我国应急法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法制建设,建国以来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全国已制定公共应急法律35 件、行政法规37 件、部门规章55 件、有
期刊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且挑战性很强的政府工作,也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即是提高我们党和政府风险应对能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之一。为此,为实现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一定应急技能的应急管理人才”目标,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要高度重视我国应急管理的干部培训和学科建设 目前,我国应急管
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马怀德教授主持的国务院应急办委托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问责制研究”,针对当前问责实践未能有效遏制突发事件频发势头这一现状,提出了转变问责观念,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责制的制度设想。  变“结果问责观”为“过程问责观” 将问责理解为“责任追究”,属于“结果问责观”;将问责理解为“对责任的监督过问”,属于“过程问责观”。前者强调对履职结果给予“事后追究”,后者强调对履职过程
期刊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各种矛盾集中出现的高危期。在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恐怖主义、重大灾害和大规模群体事件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党和政府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  应对国家重大突发事件,武装力量运用的主要特点 一是行动的政治
期刊
对于一个机床企业来说,不仅要在管理和技术上做创新研究,还要在产品上向数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只有这样,机床企业才不会在整个机床行业向高新技术的转化发展中被淘汰。济南第二机床集团(以下简称济二)形成了新的技术优势,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敏捷,高效的内部价值链,促进了整合,也增强了企业的快速反应及市场能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企业要从自身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信息化建设遵从实用原则    沈鼓集团从1982年发展信息化建设至今,始终遵从实用原则。如何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如何把产品研发设计,包括工艺技工,乃至整个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的手段有效组合在一起,使产品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是最关键的问题。  沈阳鼓风机集团信息化总监马绍奎告诉记者:从引进信息化技术伊始,沈鼓集团就形成了一套信息技术应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沈鼓集团以超前的思维,在全国率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