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以活动为纽带,营造有利的环境,创建学习平台,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提高生活品质,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回归生活。
  关键词:认识社会;体验和感悟;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小学生的特点是:“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因此,教学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以活动为纽带,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回归生活。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建平台收集调查,使教学源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学生生活或社会化的启蒙教育课程,是一门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的状态,对周围的环境和氛围还不是很在意,存在盲点甚至误区。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搞调查研究,收集真实素材和资料,参与体验,以社会生活为主线,认真学习相关的常识、规范,才能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将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社会。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时,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理念,课前指导学生采访父母长辈,看书报、电视,查资料实地考查,走向社会进行调查了解,课堂上结合自己的遭遇畅谈交流。学生收集了许多有关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车祸、防遭遇陌生人等不安全因素造成严重后果的小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消除隐患防事故”的认识。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安全防患意识,珍爱生命,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类似的活动平台还有:收集有关防地震、防中毒、防洪水、防偷盗、防雷电、防迷信等小资料,了解如何防止意外事故而引发灾难。
  可见,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建平台,通过收集、采访、调查等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认识,真正使教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回归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去。
  二、创设情景参与其中,在教学中体验生活
  现在,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以往传统式教学采取的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空洞的说教模式,它忽视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教学失去了本该有的情景和乐趣,无法激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去创设一些生动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其思考,促使其参与,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争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空间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的保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唤起他们的情感,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学一开始,我就安排学生观看录像,秋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有些孩子容易感冒、咳嗽、发烧,甚至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诱发肺炎或心力衰竭致死。小小的感冒,会威胁到宝贵的生命,给许多家庭蒙上了抹不去的阴影。观后,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预防的措施是:平时要讲究卫生、多喝水、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通风换气、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多锻炼身体等。
  类似的活动情景还有:讨论交流、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品话剧、教学游戏、参观访问、表演欣赏等,它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去培养各种生存技能。
  可见,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生比较喜欢的生活情景,激起学生的积极热情参与其中,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让教学走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生活、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而进行的活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社会性调查、社会性服务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认识社会,走进生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红绿灯》一课时,我让学生走出校门放眼于社会。上下学阶段,留心观察自己的父母是否遵守交通规则,若有不轨行为,你该如何对待?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促使学生自己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督促身边的人改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了社会。
  类似的社会活动还有:操场集会、图书馆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乘坐公交车、参观烈士陵园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可见,只有通过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去认识社会,去了解社会。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源泉在于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今后,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坚持不断地探讨研究,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德、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 山西省清徐县职工子弟二校)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其本质是交际。语言交际能力可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交际能力。但是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口语能力的实质是能正确运用语言进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施工是一项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农田灌溉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农业生产的保证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因为渗漏而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在渠道设计和施工中设置了一层衬砌层,使得渠道的节水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就水利工程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的施工中常见的渗漏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其渗漏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的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农村小学教育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措施。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优化措施  我国想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重视农村教
摘 要: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注意对后进生的转化。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们能否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放下架子、拉下面子,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面对一
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梯度PEG6000(0、2.5%、5%、10%、15%、20%)对喀斯特适生植物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num(Titt.)Fleisch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其不同胁迫强度和进程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为2天时植物体内含水量和叶绿素在相对低水分胁迫(PEG10%)条件下胁迫越强烈其抗胁迫的保水能力和生命活性越强;且胁迫时间的延
Photoshop选修课已开设了五个学期,这门课的开设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兴趣。结合在日常Photoshop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谈到英语教学或教师的作用,人们一般都会把它局限于课堂内教学,似乎学生只要上好45分钟就可以万事大吉。课堂教学固然重要,可是课后的及时巩固也不容小觑。课后练习是为巩固课
文中就目前我省林木良种生产及使用情况,分析阐述了贵州省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加大我省林木良种生产和推广使用力度提出意见和相关策略。
介绍了煤矿用空气压缩机排气量、功率、排气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的检测方法,并对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法。